共找到77條詞條名為城隍廟的結果 展開

城隍廟

浙江省寧波市城隍廟

徠寧波市(府)城隍廟,道教廟宇,又稱寧波郡廟,位於海曙區縣學街22號。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正殿供奉寧波府正二品鑒察司城隍威靈公紀信大老爺,明洪武年間,被定名為“寧波府城隍廟”。殿堂建築屬南方大式建築,紅牆泥瓦,現在廟內主體建築由照壁、大門、前天井、儀門、戲台、中天井、大殿、後天井、後殿,及東西偏殿和左右廂房組成。寧波城隍廟坐落於浙江寧波市中心繁華地帶,是寧波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梁貞明二年(916),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風雨滄桑,朝代更迭,寧波城隍廟也歷經興衰。

簡介


寧波府城隍廟,別稱郡廟。郡廟位於海曙區縣學街22號,始建於梁貞明二年(916),明洪武十四年(1381),明州易名為寧波,城隍神被正名為“寧波府城隍之神”,廟也因此被定名為“寧波府城隍廟”。整座建築佔地約47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200平方米。平面呈中軸線對稱格局,沿南北縱軸線上,建有照壁、大門、前天井、儀門、戲台、中天井、大殿、後天井、後殿,及東西偏殿和左右廂房。建成后屢遭火災,現存的廟殿是清光緒十年(1884年)重建的。郡廟由照壁、頭門、二門、戲台、大殿、後殿及東西偏殿和左右廂房組成,建築完整,氣勢宏偉。戲台建得尤其精美,是單檐歇山頂,藻井呈雞籠形,雕龍畫鳳,朱金裝飾,遠遠看去,熠熠生輝。郡廟內保存著30餘塊碑刻及宋井等古迹。

城隍神


紀信
紀信
紀信,忠烈侯、漢朝將軍,趙人。曾參與鴻門宴,隨劉邦起兵抗秦。由於身形及樣貌恰似劉邦,在滎陽城危時假裝劉邦的樣貌,向西楚詐降,被俘。項羽見紀忠心,有意招降,但紀信拒絕,最終被項羽用火刑處決。劉邦戰勝項羽后,建都長安,在慶功會上想起了紀信的功勞,就對滿朝文武大臣說:“紀信功高德重,沒有他獻計獻策,怎能有我劉邦的今天?我封他為督城隍,把他的家鄉改名為我先前的封號——漢王,把他的骨灰送家鄉安葬,並建廟塑像,永遠享受香火。”後來劉邦還下令全國各縣城建城隍廟。故後人稱紀信廟為“城隍廟”,紀信塑像為“城隍老爺”。寧波奉紀信為城隍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趙方時的《賓退錄》:“神之姓名具者,鎮江、慶元(即寧波)、寧國、太平、襄陽、興遠、復州、南安諸郡,華亭、蕪湖兩邑皆謂紀信。”寧波百姓也因此認為紀信功高蓋世,神威無比而將這名出生隴西建功河南,與寧波並無關係的異鄉人奉為自己的保護神。

殿堂布局


側面全景

城隍廟
城隍廟
大門是一座建築氣勢的象徵。城隍廟三道黃銅鋪首的朱漆實榻大門盡顯了城隍廟的尊貴和威嚴,整座大門不 僅莊嚴肅穆,而且十分精美。三重如意斗拱把門檐高高的托起,橫空“出踩”近二米之多。大門外的斗拱的外觀不同於我們通常所見的橫豎交錯、互為重疊的式樣,而是由鈄向互交網格所組成的美麗圖案。據社會文化學者楊古城先生介紹,這種形式的斗拱稱為“花拱”,花拱是斗拱中的別類,十分珍貴和少見,是古代浙東特有的建築工藝,然而即使是在浙東,目前也所見寥寥。只有寧波、寧海和奉化的個別古建築中沿有遺存。城隍廟大門外的花拱歷經百餘年,依然契合如初,密絲密縫,堪稱古建築中的傑作。花拱的如意雲頭,斗角貼金,百年風雨,朱落金銷。1983年大修,原來貼金的斗角都被漆成栗色,今天只有在兩側的角落處,尚能依稀找到殘留的金箔,讓後人去想象整座大門當年那金碧輝煌的氣派。
大門的正中是一幅寬3米、高1.7米的《寧波府城隍廟》金字大匾。六個貼金大字為近代書法大家錢罕所書。“文革”期間,天一閣的工作人員悄悄將此匾藏於閣內,又以大字報復蓋,才使其逃過一劫。城隍廟修復,匾額方物歸原主。因其珍貴,當時的郡廟修建組通過繁瑣的手續,向北京的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特批了三線金箔,又請名師裝貼,遂使這一文物舊貌新輝,重耀門楣。

匾額

城隍廟大門前原有一對巨大的石獅,“文革”時不知去向。一九八三年重修城隍廟時,經市文保處的幫助,從南門外鋼鋸廠的廢鐵堆里找來一對被棄的石獅。目前我們在大門外看到的石獅雖然體積不大,瘦骨嶙峋,但揚頭瞪目,風采奕奕。鋼鋸廠原為“康將軍廟”遺址,這對獅子也算“出身名門”,資歷不凡。左獅的前肢雖殘,但威武不減,腹下至今尚留大片的銹跡,給人多少帶來歷史滄桑的感慨。
城隍廟
城隍廟
大門的門楣和兩側牆上,至今仍保留著許多精美的木雕、磚雕和石雕作品。左右大門上各有兩塊精緻的雲龍和雙獅戲珠木雕,其中的雲龍一直被奉為木雕中的精品,而今惜為掛匾所遮,僅見一角外露。兩側的磚牆上各有寓意“喜上眉梢”的喜鵲梅枝和寓意富貴吉祥的“蝴蝶戀花”等磚雕,以及其它花鳥、風景、人物等作品。這些磚雕作品線條流暢,刻工精細,形態各異,都是前人留下的傑作,可惜在近年的修葺中,施工者徒求形式,弄巧成拙,用煙灰渾漿將一幅幅精美的磚雕污損得面目全非,使人們再也難以看到作品原來古樸精巧的風格了。
左右大門的兩邊,各有一塊小小的石碑。右邊是郡廟被定為寧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告示牌,落款是“寧波市革命委員會,1981年12月5日公布並立”。左邊則是重修郡廟的記事碑:“郡廟於1982年11月動工重修,1983年11月竣工。投入二萬六千餘工,共計人民幣55萬元。”落款是“寧波市鎮明區人民政府,1985年。”這兩塊石碑雖然不大為人注意,實際上都十分重要並值得關注。它們見證並表達了一段歷史的終結和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在大門的西牆下,還有一塊花崗石刻的小碑《宋景福律寺遺址碑》,題字的是日本友人村上博優。村上是日本的高僧和學者,是日中友好使者,自1979年至2005年間,他先後百次訪華,訪問寧波達六十次之多,為日中友好做了大量切實的工作,先後促成了許多重大的文化交流活動。對於寧波的歷史文化,尤其是對浙東的佛教文化研究,有很深的造詣。據其考證,日中交往自唐至宋,寧波一直是最重要的通道之一,尤其是南宋移都臨安以後,寧波更成了日本前往中國的必經門戶。而曾建立在城隍廟今址上的宋景福律寺,則是日本人在寧波的必到之處,該寺在當時對於推動和促進日中交往曾起過十分重要而特別的作用。
大門的前門裡,東西各保存有古碑一塊,西邊為清嘉慶二年所立,碑文嚴重殘損,文字不清。東邊一塊為明正統十一所立的《寧波府城隍廟之碑記》,這是城隍廟現存最古老內容最豐富的一塊石碑,碑文詳盡記述了寧波城的歷史沿革以及建廟因由,是極為珍貴的文物。
大門的門廳為四柱三弄結構。不大的屋頂,卻南北二分,南台梁,北卷棚。台樑上為人字坡頂,卷棚上為美麗的海棠軒頂,南紅北綠,南直北曲,美麗異常。這種形式在古建築中稱為“鴛鴦製作”。一方平平常常的屋頂,經此鴛鴦組合,頓顯得空中變幻,美麗而生動。門廳的台梁雀替,更是深雕淺刻,極盡渲染。雖只是小小門廳,一方小小的空間,先輩們卻巧妙構思,精工創作,足見當時高超的建築工藝水平和先人精益求精的精神。
跨越了三個世紀,城隍廟的大門迎送春夏秋冬,守望歲月滄桑,觀覽時代風雲,今天,不僅依然為你我開啟生活,還為我們記錄著寧波豐富的歷史。
照壁即寧波府城隍廟大門外所立的一堵大牆,這牆北方人則稱為影壁,古時又稱“蕭牆”,因而過去有“禍起蕭牆”之說。城隍廟的照壁是受風水意識影響而產生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建築形式,它的作用一是擋風、遮蔽視線,二是為避煞,三是可以烘托氣氛,增加住宅氣勢。反映出古人祈吉避邪、求平安的民俗心理。
寧波府城隍廟的照壁很有特色,它的寬度有18米,高9米,幾乎與廟的整體建築寬度相等,是寧波現有古照壁(如城內居士林照壁和秦氏支祠照壁)中最大的一座。照壁左右兩旁各有一道圓洞形拱牆與廟緊密相連,渾然一體,成為縣學街上一道獨特的街景,在我國也十分罕見。據說,大導演石揮在徠1958年拍攝以“民主三號輪”海難為素材的電影《霧海夜航》時,片中有寧波的兩個重要鏡頭,一個是靈橋,另一個便是城隍廟前的照壁和拱牆。

兩道拱牆

走進城隍廟大門便是明堂,在明堂的南北兩面檐下有兩幅大型的講述三國、西遊記故事的金粉畫,是1989年大修時裝飾的。明堂後為儀門,儀門兩側有樓連接著戲台。

戲台

舊時,城隍廟的戲台是城隍廟民俗活動的中心,各種戲班子爭相登台表演。在演出中有的是單純的文藝活動,有的是按照舊習俗在各種傳統節日謝神還願演出,而更多的是工商業各界行會舉行喜慶活動所邀請的戲班子演出,不賣門票,任何人都可以隨便進去觀看,為的是擴大行業影響。每當有演出時,廟內張燈結綵,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民國初年,從天津請來一個被稱為“大四喜”的京戲班子,在城隍廟裡演出連台戲《宏碧緣》。開鑼第一天,觀眾就將城隍廟戲台圍了個水泄不通。當夜,是由紅武生王大麻子和小麒麟分別飾演正、反主角,兩人在台上翻騰扑打,精彩異常,看得觀眾不斷齊聲叫好喝彩,情不自禁地踮腳引頸、爭相湧向台前看熱鬧,最後竟把一隻放置在正大殿前重達千餘斤的鐵香爐掀了個底朝天。此事後來引為甬城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
城隍廟
城隍廟
城隍廟的戲台非同凡響,是整座城隍廟最為耀眼的地方。戲台是單檐歇山頂,雖然只有40平方米,但結構精美、朱金浮雕,是寧波特有的傳統工藝。最吸引人們眼球的是戲台頂上面的一隻圓形拱頂,稱作“藻井”,寧波人俗稱它為“雞籠頂”。它總共由988塊香蕉形斜拱木疊置,與鏤空的花板相互拼接而成,並一層層逐步盤旋向上,最後集結於一塊直徑50厘米的銅鏡上。藻井全部結構不用一枚鐵釘,全用榫頭相接,讓人對其構思及工藝嘆為觀止。而且這種圓形的穹頂與方形的檯面結構和形式,巧妙地展示了天圓地方、天動地靜的境界。精美的藻井可以擴大戲台上面的空間。演員在戲台上演出需要立體式空間,才可完成優美動作。如演京劇,演員在有藻井的戲台上向上翻騰3米高度的筋斗也不會礙手礙腳;其次具有音響效果。由於舊時沒有現代音響設備,台下離得稍遠的觀眾就聽不清台上的聲音,有了藻井,當演員在台上高吟低唱時,穹頂和藻井就會自然形成一種共鳴作用而將演員的聲音放大,觀眾在看演出時陡然會有一種餘音繞梁的享受,聞之讓人拍手叫絕。
這座戲台曾吸引眾多文物、文化和美術專家慕名前來觀賞,1955年,著名工藝美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鄧白來城隍廟參觀時,也盛讚這座戲台藻井是“鬼斧神工之作”。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內出版過一本專門介紹我國古建築藝術的圖冊,寧波府城隍廟的這座戲台照片也清晰地列入其中。據有關資料記載,寧波府城隍廟的戲台是清朝光緒十年由寧波著名匠師徐筱照建造。

石碑

城隍廟是城內外人員聚集地,流動性也大,因而官府或民間組織就經常利用這個大眾場所開展宣傳和傳播信息。對一些臨時性的公告,就寫在紙上張貼於廟內顯眼處;而對需要人們長久知悉的事,則將內容刻在石碑上,這樣便漸漸在廟內形成了一種石碑文化。舊時,寧波府城隍廟內有大小碑刻30餘塊,記載的內容除城隍廟本身的興衰歷史外,還涉及寧波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風土人情等,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如“寧波府城隍廟碑記”為明代正統十一年刻立,記錄了明代以前寧波府城隍廟的創立和沿革,是一本寧波府城隍廟的檔案資料,同時也是城隍廟的宣傳詞,對人們了解城隍廟、信仰城隍神發揮了作用。有的石碑則是地方鄉規民約公示,如一塊清代光緒年間刻立的石碑中記載了船民撫恤基金的建立及實施辦法。當時,寧波江北岸設有一個“通順烏篷船局”,屬這個局管轄的船有60多艘,船民在往各地運輸過程中,遇到風浪天災時,常常會有人因失足或翻船而死亡。發生這種悲慘事故后,船民的家屬往往沒有錢安葬亡民,為此,由各船戶船主商議制訂出湊錢體恤的救助章程,勒石公示,要相關各方共同遵守,這大概算是寧波歷史上最早的一種社會保障機制吧。

歷史故事


舊時文化活動不多,市民除在城隍廟燒香拜菩薩外,還將城隍廟當作大眾娛樂場所,凡到寧波來的人都喜歡逛逛城隍廟,所以城隍廟是寧波人氣最旺的地方。平時廟內有許多擺攤的和民間活動,如有測字、看相、唱寧波灘簧、說書、變戲法、看哈哈鏡等等。明代末年有一首《城隍廟》詩,也可以作為寧波城隍廟的一個寫照:“城隍廟內去燒香,百戲紛陳在西(亦作兩)廊。禮拜回頭多買物,此來彼往擲錢忙。”清代末年開始,城隍廟又多了賣字畫的活動,本地和外地的書畫家現場作書畫現賣,給廟市增添了文化氣氛。當年,尚未成名的蕭山人任伯年也在城隍廟賣過畫,一天,正在城隍廟觀畫的寧波詩人、書畫家姚燮看了任伯年的畫之後,邀請他到鎮海姚氏大梅山館做客。在姚燮的精心指導下,任伯年畫藝大進,後來終於成為著名畫家。

歷史沿革


文獻記錄中最大的一次火災是明洪武四年(1371)春正月,一場大火把位於“治西南”,就是現在呼童街口的城隍廟燒毀殆盡,郡守張琪只好“以郡治南握蘭坊故元帝師殿為廟以祀神。”從此城隍神就搬到今天的位置,屈居在帝師殿這“二手房”里。
但此後,火災屢有發生。清雍正十年,孫詔所撰的《重修寧郡城隍廟碑記》中對此有較詳盡的記敘,較大的火災有清康熙時的癸酉(1693)和庚寅(1710)兩次,災后的城隍廟“雖歷經補葺,而因陋就簡,弗甚莊嚴。”
被毀后,雍正四年到十年(1726—1732),城隍廟一直在修。雍正五年(1727)時剛到位的知府孫詔按例到城隍廟齋宿,碰到諸生朱世煃等正在為重修城隍廟募款籌資,馬上捐出自己的俸祿,因有知府榜樣的影響,使其後任也踴躍相助。
這一次修葺歷時六年,而真正確定整座建築的規格和形制,奠定了城隍廟在寧波歷史古建築中的地位的,還是雍正十年的大修,增建後殿和卷棚,使原來五間九檁重檐硬山頂的正殿之前多了面闊三間的卷棚,使長方形的大殿變成了凸字形,使原來單一的硬山頂成了美麗的“勾連搭”。

交通信息


軌交:乘坐2號線到城隍廟下車。
公交:可乘20、238、330、804、820等公交車在第一醫院站下車,或12、28、302、357等到藥行街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