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6條詞條名為城隍廟的結果 展開

城隍廟

漢語詞語

城徠隍廟是用來祭祀城隍神的廟宇,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是古代漢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漢族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市長。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關並隨城市的發展而發展。

傳說起源


城隍,起源於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周宮》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牆、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他們認為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於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道教把它納入自己的神系,稱它是剪除兇惡、保國護邦之神,並管領陰間的亡魂。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廟。最早的城隍廟見於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建的蕪湖城隍廟。歷史上有唐人張說李德裕李陽冰、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獻記載。宋代以後,城隍開始人格化、多以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為城隍神,如蘇州祀戰國時春申君黃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文天祥楊椒山,杭州祀周新,會稽祀龐王,南寧、桂林祀蘇緘等。後唐末帝清泰元年(934)封城隍為王爵。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則下旨封開封、臨濠、束和、平滁四城的城隍為王,職位正一品,與人間的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級,又封各府、州、縣城隍為公、侯、伯,即府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威靈公,職位正二品;州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侯,職位正三品;縣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伯,職位正四品,並且重建各地城隍廟,規模高廣與當地官署衙門完全一樣,還按級別配製冕旒哀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正祀典,詔去封號,只稱“某府或某縣城隍之神,又令各地城隍廟不得雜祀其他之神。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廟裡,所以他對土地廟以及土地的“上司”城隍極為崇敬。明孝宗年間(1488—1506),莆田抗元英雄陳文龍(1232—1277)被封為福州城隍爺,其從叔抗元英雄陳瓚(1232—1277)被封為興化府城隍爺。

廟宇建築


在原莆田縣內,有創建於明洪武二年(1369),位於城內長壽街廟前巷的興化府城隍廟,由照牆、外埕、大門、甬道、儀門、中門、正殿、後殿及兩廂護厝等組成,佔地面積24畝(一說18畝),與興化府衙,莆田縣衙一樣大,為莆田五大宮廟之一;主祀城隍大神陳瓚,俗稱城隍爺。該廟現為福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莆田城隍廟除了興化府城隍廟外,還有建於府城隍廟之後的莆田縣城隍廟,元至正十三年(1353)興化縣由游洋遷往的新縣城隍廟,明洪武二十年(1387)設衛后建的平海城隍廟,建城后建的吉 城隍廟,為懷念故國宋在南門建的浙江城隍廟,南宋末年二少帝南渡福建后建的華亭仁和城隍廟。清康熙五年(1660)沿海截界,莆禧民眾被迫遷往涵江鳳嶺、鯉江城隍廟廢,他們於此重建廟宇,亦名鯉江城隍廟;復界后,他們遷回莆禧,重建其廟宇,涵江鯉江城隍廟保持不動,現為涵江區一所著名的道觀。
城隍廟裡的塑像與配神一般是:正殿之中祀奉城隍大神,兩旁分列八大將、判官、牛頭、馬面、黑白無常、鐘鼓神以及十殿閻王、十八司等地獄塑像,府城隍廟裡則有更多的配神。
城隍廟裡掛有“綱紀嚴明”、“浩然正氣”、“護國庇民”、“我處無私”、“節義文章”、“發揚正氣”等匾額,還有作事姦邪任爾焚香無益,居心正直見吾不拜何妨”“善惡到頭終有報,是非結底自分明”、“善行到此心無愧,惡過吾門膽自寒”等楹聯。這些匾額與楹聯的核心是歌頌城隍爺的功和德,勸人行善不作惡。此外還有石碑、石刻等,這些文化古迹是城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逢正月十三日的元宵、五月十九日的城隍壽誕、六月初八日夫人媽的生辰以及清明節、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的祭孤,城隍廟都要舉行廟會活動。這些廟會規模大、範圍廣、人數多。

重大意義


城隍廟裡,每年都有錢、米、衣服、棉被、醫藥、棺木等的施捨,府城隍廟每年農曆十二月廿五日為最大的一次施捨活動,每月初一和十五亦有小規模的施捨。還有為人主持公道,排解糾紛的活動。在舊社會每年除夕之夜,府城隍廟戲台上例有一場木偶“魯戲”。因那時窮人多,三十晚上因躲債,有家難還,無路可走,只得進城隍廟看“魯戲”當“守歲“。有樂善好施者,派人捎帶“紅包”,悄悄地分別送給那些窮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