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壽山

中國中醫內科專家

金壽山(1921年—1983年),男,浙江省紹興市人,中醫內科專家,生前任上海中醫學院傷寒溫病教研組主任、中醫學基礎教研組主任、教務處副處長、副院長。

擅長治療傷寒熱症和內科雜病。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早年隨父學醫,17歲在私塾執教,課餘深研醫著。

工作經歷

1936年移居上海,在慈善團體坐堂施診。抗日戰爭期間,曾去桂林、昆明行醫。抗日戰爭勝利后定居上海,應聘在中國醫學院講授《金匱》《傷寒論》等課程。
1956年秋,入上海中醫學院,歷任傷寒溫病教研組主任、中醫學基礎教研組主任、教務處副處長、副院長兼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長。
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善治傷寒熱症和內科雜病,能博採諸家之長,不拘一格,運用益氣昇陽法治療上氣不足眩暈諸症有獨到經驗,1984年上海中醫學院編成計算機診療程序。
指導研究生探索益氣昇陽的藥理作用,開展了一系列實驗研究,獲得成果。
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益氣聰明湯、參苓白朮散於慢性雜病,均以東垣昇陽、補氣、清火合用治脾胃不足之證為本。
主張邪留三焦可用小柴胡湯加減。溫病傷陽要見微知著早用陽葯。
重視實踐研究,堅持不離臨床細察得失。在上承仲景、潔古、東垣、天士之學基礎上,積累有豐富經驗,對眾多外感熱病和內傷雜病療效卓著。
強調選葯精當必須熟識藥性,如黃連、黃芩、黃柏大黃知母龍膽草連翹、山梔、板藍根大青葉都是清熱葯,雖味有甘寒、咸寒、苦寒之別,功有清氣涼血之分,但仍不夠具體,需作進一步剖析。此類藥性味寒涼能敗胃,但黃連之弊較少,龍膽草、板藍根、大青葉較多,可和以甘草。清肺與大腸之熱多用黃芩,治心與小腸之熱,黃連作用最強,涼血解毒,瀉火清濕熱,治瘡瘍,適應範圍較廣泛。知母、黃柏常同用,取其協同以瀉相火,但有時只能單用,黃柏堅陰不宜於腸燥便秘,知母滑潤不宜於遺泄。梔子、連翹常同用,但梔子清肝膽之火,故用於肝膽病,連翹清心火故用於瘡瘍之疾、失眠之症,梔子配豆豉有透發作用,連翹配銀花既有透發作用也有解毒作用,梔子有滑泄之弊連翹則無比弊。大黃治療範圍可與黃連比擬,但一則通腑行一則厚腸胃,大黃還有化瘀作用。
善握攻補兩法
認為“攻”要選擇最有利時機,在病邪還在萌芽狀態輕而易舉,當邪勢盛大就不能硬拼,硬拼只會傷正氣達不到祛邪目的,需等到正氣已具備充足的抗邪能力始可攻之。還認為攻法與補法相輔相成,在多數情況下或相兼并用或先後分別使用。認為病邪初襲可汗則汗,如早用寒涼看似直接清熱消炎,實則葯過病所每多淹延時日;氣熱爍津,過早用滋陰,看似扶正實則反致滋膩留邪。
重視保護陽氣
認為無論健康人還是有慢性病的人都要刻刻注意保護陽氣,主要在於“動”而不在吃補藥。至於用藥保護陽氣須在有病時用之,治療重危病症就應該首先考慮保護陽氣。在用藥方面認為有昇陽、溫陽、通陽、養陰、潛陽之別。認為昇陽葯應該與補脾胃藥結合起來運用,單用昇陽不補脾胃便是無根之升,只能外散而不能昇陽。金氏在臨床上曾用昇陽散火湯加減治療乾燥綜合征獲得良效,常用益氣聰明湯加減治療眩暈等病症獲滿意療效。認為溫陽主要用於回陽救逆,非參、附、姜、草莫屬,通陽與溫陽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通陽葯多少帶點溫性,但目的不是“溫”而是“通”,作用一是通心陽二是化痰飲三是利小便,溫陽用附為主,通陽則用桂。認為養陽用於虛勞,慢性病見陽虛之證不能長期把桂附等葯當作補藥,養陽之葯宜柔如蓯蓉、枸杞子、覆盆子、菟絲子、仙茅仙靈脾巴戟天等。還認為血肉有情之品如龜版、鹿茸鹿角膠、河車、坎(無灬)qi,既可填精亦能養陽。認為潛陽針對亢陽無制用金石介類重鎮之品,也可與昇陽葯同用,一方面升其清陽一方面潛其邪陽,可以并行不悖。
細別治肺八法
金氏認為治肺有宣肺、肅肺、清肺、瀉肺、溫肺、潤肺、補肺、斂肺八法。前四法屬於祛邪,溫肺、潤肺有祛邪一面又有扶正一面,補肺、斂肺屬扶正,臨床上對各法既強調細於區別又重視數法合用。認為宣肺是宣通肺氣之fen郁,宣者布也散也,麻黃為宣肺之代表葯。肅是清除的意思,肅肺不就是降氣,在於肅清痰火水飲。先宣肺后肅肺是先表后里之大法,宣肅并行則屬表裡雙解。又認為化水飲藥物多溫性屬溫肺,肅肺葯多平和,甚至偏涼,如枇杷葉、馬兜鈴紫菀款冬花百部等即是。認為清肺屬清法範疇,常用藥有桑葉、石膏、茅根竹茹魚腥草野蕎麥根、黃芩等。瀉肺是瀉肺中痰火和水濕,與肅肺有輕重緩急之別,藥性峻猛,葶藶子為代表葯。溫肺是溫化肺中寒飲之法,甘草乾薑湯小青龍湯等屬溫肺範疇。潤肺,針對肺燥,代表方是沙參麥冬湯清燥救肺湯,潤肺葯有川貝母、瓜蔞、知母、蘆根天花粉阿膠沙參西洋參、麥冬、石斛玉竹等。認為補肺主要指補肺氣,於一般補氣葯中擇其溫而不燥者,如人蔘、黃芪、甘草等即是。斂肺在於收斂肺氣之耗散,如五味子等,斂肺葯必須與補肺葯同用。

論文著作

勤於著述,曾主編有《溫病學講義》《中醫學基礎》等教材。另撰有《溫熱論新編》(1960年)。
主持編寫《中醫方劑臨床手冊》《中醫學基礎》。合編《中醫內科學》。著作還有《溫熱論新編》《金壽山醫論集》《金匱詮釋》《溫病釋要》等,主編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第二版教材《溫病學講義》。晚年猶抱病堅持參與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第四版教材的編審工作。

獲得榮譽


《陰虛火旺證的研究》獲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1983年去世,享年62歲。

社會活動


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醫學評議組成員,全國中醫理論整理研究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內科學會主任委員及上海市第五屆政協委員。曾任《上海中醫藥雜誌》和《中醫年鑒》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