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旦指傳統戲曲角色行當。主要扮演性格剛烈、舉止端莊的青年或中年女性。表演上著重唱功。因所扮人物大都穿青素褶子而得名。
青衣(張硯鈞 作)
中國戲曲中旦行的一種,北方劇種多稱青衣,
南方劇種多稱
正旦。按照傳統來說,青衣在旦行里占著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莊、嚴肅、正派的人物,大多數是賢妻良母,或者是貞節烈女之類的人物。年齡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沒有老年,老年就變成老旦了。正旦表演上的特點是以唱工為主,動作幅度比較小,行動比較穩重。
念白都是念韻白,一般不念散白,而且唱工相當繁重。典型的正旦戲例如《
白蛇傳》最後的一折《
祭塔》,還有
孫尚香聽說
劉備的死訊,到江邊去哭祭的《
祭江》,《
孟姜女哭長城》的
孟姜女,《
雪梅教子》中的秦雪梅,《春秋配》的姜秋蓮,《
賀后罵殿》的賀后等都是正旦扮演的。······
這些戲基本上都是坐著唱,沒有什麼繁重的表演,是比較典型的、標準的青衣戲。當然有些正旦戲也是唱、念、坐並重的,比如像《
宇宙鋒》里的趙艷容,《
三擊掌》里的
王寶釧,《
汾河灣》里的柳迎春,《寶蓮燈》里的王桂英等。
這些雖然也是正旦戲,但是卻要求唱、念、坐並重。從服裝上看,正旦穿青褶子為多,所以正旦也稱青衣或青衫。有的正旦,雖然也穿女蟒,或者穿
宮衣,不管穿什麼,除了蟒和宮衣是固定的式樣花色以外,一般的
褶子,色彩都比較素雅。比如《商林升天》中的秦雪梅,《陳世美不認前妻》的秦香蓮,《汾河灣》的柳迎春,《
蘆林會》中的龐氏,《
小姑賢》的
梁氏,《
清風亭》中的周桂英,《別宮·祭江》的孫尚香,《春秋配》的姜秋蓮,《罵殿》的賀后,《
法門寺》的宋巧姣,《
浣紗記》的浣紗女等,都是屬於正旦範疇的角色。
在以前,婦女都比較有道德、知廉恥,穩重安詳,所以在舞台上表演婦女一般的正常姿態,不管坐著、站著,或走路都要求保持穩重的姿態。另外由於正旦扮演的人物有很多都是屬於命運不太好的,有的遭受遺棄,有的生活上很困苦,穿的服裝也非常樸素,所以另外還有一個名稱叫作苦條子旦角,這跟前面說的苦條子老生是一個意思。青衣還有一個名詞叫正旦。這跟前邊說的正生,及後邊的正凈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說在一個行當里,是中心的、主要的部分。按照傳統來說,青衣在旦行里占著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
據《晉書·孝懷帝紀》記載,孝懷帝為
前趙劉聰所俘。劉聰舉行盛大宴會,令孝懷帝穿青衣,給賓客斟酒。後用"酒次青衣"指受人擺布﹑侮辱。
程硯秋、尚小雲、梅蘭芳、荀慧生
梅蘭芳(1894—1961),出生於京劇世家。8歲學戲,11歲登台,擅長青衣,兼演
刀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實踐中,梅蘭芳對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化妝等各個方面都有創造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
梅派。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長;颱風優美,扮相極佳;嗓音圓潤,唱腔婉轉嫵媚,創造了為數眾多、姿態各異的古代婦女的典型形象。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鋒》、《
貴妃醉酒》、《
斷橋》、《
奇雙會》、《
霸王別姬》和《
穆桂英掛帥》等。梅蘭芳曾率京劇團多次赴日本、美國、
蘇聯演出,是把中國戲曲傳播到國外、享有國際聲譽的戲曲表演藝術家。
程硯秋(1904—1958),自幼學戲,演青衣,受師於梅蘭芳。他在藝術上勇於革新創造,講究音韻,注重四聲,追求“聲、情、美、水”的高度結合,並根據自己的嗓音特點,創造出一種幽咽婉轉、起伏跌宕、若斷若續、節奏多變的唱腔,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
程派”。程硯秋擅長演
悲劇,編演過《
鴛鴦冢》、《
荒山淚》、《
青霜劍》、《
英台抗婚》、《
竇娥冤》等戲,大多表演封建社會婦女的悲慘命運。
尚小雲(1900—1976),幼入科班學藝,14歲時被評為“第一童伶”。初習
武生,后改花旦、正旦,兼演刀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寬亮,唱腔以剛勁著稱,世稱“
尚派”。代表作有《
二進宮》、《祭塔》、《
昭君出塞》、《梁紅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幗英雄和俠女烈婦。
荀慧生(1900—1968),幼年在
河北梆子班學藝,19歲改演京劇,扮演花旦、刀馬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
梆子戲旦角藝術之長,熔京劇花旦的表演於一爐,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
荀派”。擅長扮演天真、活潑、溫柔一類婦女角色,以演《
紅娘》、《
金玉奴》、《
紅樓二尤》、 《
釵頭鳳》、《
荀灌娘》等劇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