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玉門關的結果 展開
- 甘肅省酒泉市地標之一
- 中國古漢長城的關隘
- 五代宋初的玉門關
- 隋唐玉門關
- 河南滎陽市玉門關
- 台灣省南投縣
玉門關
五代宋初的玉門關
說起玉門關,大家馬上會想到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這就是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中那悲壯蒼涼的情緒,引發我們對這座古老關塞的嚮往。
自東漢開始,戰事紛亂,絲綢之路三通三絕,海上交通日益興盛,玉門關的位置幾經遷移后,地位也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到了唐朝,玉門關城日漸荒涼。唐代王之渙在感慨其“春風不度”的悲涼時,最初漢時的關隘遺址在蒼茫大漠中已經橫卧了將近8個世紀。
到了宋代,玉門關被廢除,終於結束了它歷時1140年的使命。
玉門關在敦煌市區以西70至100公里處。
公元前121年到公元前111年,西漢王朝為了鞏固擊退匈奴的戰果,在河西走廊設置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以及與敦煌成犄角之勢的陽關、玉門關,從此,溝通東西方的絲綢之路得以暢通。從敦煌向西北大約90公里,東西走向的戈壁灘狹長地帶中,有一座殘高約25米見方的遺跡,全由黃土夯築,這就是詩中“春風不度”的玉門關。藍天、大漠、乾燥的風,這一切都符合我們對千年前西域邊塞的想象,但當年巍峨的關城已經被黃沙摧殘殆盡。
列四郡 設兩關
玉門關(圖5)
綜上可見,五代宋初的玉門關已移至唐玉門關之東200公里許。酒泉城西70--'100里地方正是嘉峪關黑山的所在(位於明代嘉峪關城樓西北15里),該山系走廊北山的一部分,山體平地拔起,橫亘於走廊平原之上,相對高度一般200—500米。山體南部有一條東西延伸的天然峽谷,長約10公里,寬80一120米,南北兩側山岩壁立,陡不可上,形勢險峻,今名石關峽或水關峽。峽內有大道,可通車馬,成為古代由酒泉西出的要日。峽中還有一股名為紅柳溝的泉水由西向東流去,泉水自南北兩山崖間滲出,匯為水流,遂為穿越石關峽的沿途行旅提供了良好的補給水源。古代在乾旱戈壁地區行進,沿途人畜水源補給為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由肅州西行一日恰、可得到紅柳溝泉水的補給,因而石關峽也就成為十分理想的必然通道。石關峽東端距酒泉75里許,西.口距酒泉約95里,這一里數恰與以上記載中玉門關的位置相合。可以斷定,石關峽為五代宋初的玉門關無疑。關城遺址設於東口,已毀壞殆盡,今僅存一些殘跡。
玉門關(圖6)
玉門關為何要東移石關峽?有其兩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是從當時河西走廊一帶的政治軍事形勢來看,石關峽的位置正當東面的甘州回鶻與西面的瓜沙歸義軍政權的分界處,自然成為東西交通的要口。二是與當時第五道的廢奔,以及沙州社會長期穩定,沙州及其以西道路的暢通密切相關。第五道雖由瓜州可直達伊州,無須繞行沙州(敦煌),驛程較短,但要穿越八百里的莫賀延磧,極乏水草,路況險惡。而如果由瓜州繞經沙州再至伊州(稍竿道),雖路程較第五道遠了近百里,但沿途戈壁沙漠的規模較小,水草條件稍好,行走較易。於五代宋初的敦煌遺書等史籍中見,這一時期瓜、沙二州在曹氏歸義軍政權統治下,社會安定,穿越河西走廊的來往的行旅皆經由沙州而往,而未見有人取道第五道的,表明該道已棄之不甩,該道上設置的唐玉門關(雙塔堡)自然隨之廢棄,遂被置於今嘉峪關市石關峽的新的玉門關所取代。
自北宋仁宗景有、三年(公元1036年)西夏佔領整個河西走廊后,玉門關就從史籍上銷聲匿跡了。玉門關自西漢元鼎或元封中設置以來,伴隨著中西交通的發展,歷時1140餘年,關址也經歷了幾次大的變遷。玉門關在東西交通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