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九龍潭》見於《全唐詩》卷五《則天皇后》。這是一首寫游宴山水的詩,相當有特色。此詩對仗工整,清新自然,雖然聲律不夠諧和,但已接近五律格式。
首聯“山窗游玉女,澗戶對
瓊峰”,眾多的公主后妃在山洞間遊玩,想必灰暗的山石會為之光彩四射。前半句是動景映靜境;後半句一澗對一峰,高低相形,氣勢突現。
頷聯“岩頂翔雙鳳,潭心倒九龍”,想象奇特、描寫誇張,“
雙鳳”是指自己與
太平公主。“九龍”既是實寫也是虛寫,此地為
九龍潭,作者想象著能在水中見到
蛟龍倒騰,不過,她本人也就是一條真龍了。
頸聯“酒中浮竹葉,杯上寫
芙蓉”,從頷聯的寫宏觀之景轉而寫微觀的細小事物,從潭心含九龍化為酒中浮竹葉,銜接自然奇巧。竹葉美酒,芙蓉玉杯,皆華美之物,皇室的高貴和奢靡盡顯在小小的杯酒中。
尾聯筆鋒陡轉,“故驗家山賞,惟有風入松”,檢驗回顧一下,家鄉山水的風景,只有風吹動
松樹的聲音是相同的。很平實的語句,很質樸的思緒情感,或許作者在作此詩句的時候是有一種思鄉的淡然的情緒。身在政治的陰謀權詐中,她還所剩下無關權力和鬥爭的東西很稀少了,因為她的生命已經充斥著
權杖和百姓。
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即武則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人。唐朝至
武周時期政治家,武周開國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即位年齡最大(67歲)及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
武則天為
荊州都督
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
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
唐高宗時封昭儀,
永徽六年(655年)武則天與唐高宗通過“廢王立武”沉重打擊了
關隴集團,基本實現了君主集權。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之後,逐漸和唐高宗共理政事,出現“
二聖臨朝”的局面。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
洛陽,稱“
神都”,建立武周並以
長安作為陪都。武則天在位期間,政治上大力打擊門閥,扶植庶族,發展科舉;整頓吏治,嚴懲貪吏,拔擢賢才,廣開言路,注意納諫;任用酷吏;經濟上重視發展農業,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文化上召集文學侍臣編纂《要覽》《字海》及《樂書要錄》等;軍事上基本上維護了帝國的統一。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重,被迫禪位於太子
李顯,退位為太上皇,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成為中國唯一的女性太上皇。是年12月,武則天在
上陽宮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歲。
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後身份入葬
乾陵(與唐高宗合葬)。隨後唐朝復辟,百官、旗幟、服色、文字等皆復舊制,復稱神都為
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