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峰

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金峰鎮是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下轄鎮,位於長樂北部,瀕臨台灣海峽,轄區面積29.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000多人,外來流動人口30000多人,僑居海外華僑2萬餘人。是閩東千年名鎮,素以地理優越、物產富庶、商貿鼎盛、人文薈萃,而飲譽八閩。歷史上一直是北鄉六鎮的商業核心,與 晉江安海、莆田涵江、龍海石碼自清朝就並稱福建四大名鎮。八十年代走私風潮湧起,金峰享有“小香港”之稱。金峰也孕育了冰心、謝葆璋等歷史人物。

改革開徠放后,金峰被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費孝通稱為“中國草根工業發源地”。金峰鎮是長樂紡織與鋼鐵行業發源地,湧現出了一大批在全國範圍內排名前列的鋼鐵與紡織巨頭。2005年被評為中國紡織基地,福建超一流經濟強鎮。截止2019年共擁有過億元企業1000餘家,福建百強民營企業9家(其中前十名4家為金峰企業),全國民營企業五百強8家。

歷史沿革


漢高祖時,閩越王無諸之子封於金峰棺材譚山
南朝梁太清元年(547年),大興佛寺,金峰臚峰山麓修皇恩寺。
唐天授年間,曾有人在千年古剎“皇恩寺”上作“鴉池通玉井,鏡石照金峰”的對聯,後人遂以金峰取代甘墩、爐峰。
大曆五年(770)
六林林鶠舍田四千畝開挖築堤建成東湖,由濱湖、閭湖、林婆湖三湖合一。
大曆年間(767~779)
開闢陳塘港,外達海口,內會縣東北諸水。
五代時期,金峰臚峰山下還是一片海域,常有巨石為往來貨船的隱患,閩王王審知修甘棠港於金峰,金峰一時成了閩國對外海外貿易的中心,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人們曾用“百貨隨潮船入市”,“海舶千艘浪”的詩句來形容其海上貿易之盛況。位於甘棠港南岸的長樂黃崎澳停泊著萬國帆船,經琅岐島劉崎巡檢司、亭江、馬尾,直達福州城下。至今金峰人稱呼金峰時,仍用甘棠、甘墩稱呼金峰。
宋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年),后團人陳誠之中狀元,成為長樂第一個狀元。
宋咸淳年間,邑人狀元陳文龍見鄉人因常遭旱災故在二十三都海地築田砌塘,疏通河渠,會東西兩湖之水,長50餘里,水深丈余,北伸黃浦閘入海,南經杜橋(今渡橋)、沙京至壺井江,通三溪,建造斗門閘,將所有溪河之水匯歸弦歌里(今潭頭一帶),溝通梅林(今梅花、文嶺),成為艚船的主要航道。
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文天祥繞道溫州來福州,特地到長樂拜訪著名抗元將領陳文龍,在金峰半山村書下“興龍”二字,表示要與陳文龍同心協力振興趙宋江山。
明朝末年金峰形成長樂北鄉一百零八村農副漁牧林和手工業產品集散地,市肆如林,商賈麇集。
清乾隆間,“雙頭井”的井石突然塌陷,仙山街衰弱,金峰商業中心從仙高后團一帶轉移到了甘墩街。所以民間就有了“廢仙山,興甘墩”、“先有仙山街,後有甘墩街”的說法。
晚清,在北港道頭設"十六甲"(搬運社),從事貨物商品搬運的"甲哥"多達數十人。
民國30年4月19日(1941年)日軍攻佔金峰,6月10日釀集仙慘案
解放前,金峰是聯保駐地,轄15保。解放初,設第三區人民政府,轄金峰、梅花、潭頭、湖南等地。
1958年,成立金峰人民公社,轄金峰、梅花、湖南。
1徠961年,梅花、湖南劃出另立公社。1962年金峰人民公社設隸屬公社的金峰鎮。
1984年10月撤社設鎮(原隸屬公社的鎮也一併撤銷),成立金峰鎮。

自然條件


金峰鎮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境內南面多丘陵,西面多山地,中部一片平原。境內最高峰為官財譚山,海拔542.7米,主要河流有陳塘港,其迂迴相連,流經本鎮11個村,具有排澇、灌溉等功能

對外交通


鎮區內主要道路有臚峰大道,振興路,金港路,東南繞城高速金峰段等,其中臚峰大道寬55米,長5.42公里,聯接長樂國際機場公路,鎮區距福州45公里、長樂松下深水港碼頭30公里、長樂國際機場15公里。隨著琅岐大橋通車,金峰向北通道也已打開,東南通道的金港路己建成通車,東南繞城高速正在修建中,未來金峰人幾公里就可以直接上高速。另有金潭、峽梅、金湖等公路聯通周邊鄉鎮,交通十分便捷。全鎮現已基本實現進村(村間)道路水泥化。以臚峰大道為主軸的城鎮路網已經形成。金峰現有800多部各類客貨車日夜往返於廣州、廈門、石獅、福州、城關等地以及周邊鄉鎮,形成源源不斷的人流、物流、商品流、信息流。

經濟狀況


鄉鎮企業和商業貿易是金峰經濟的兩大支柱。被譽為“草根工業”的金峰鄉鎮企業,通過多元化投入,加大技改力度,開闢工業小區等措施,不斷發展壯大。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客觀形勢,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加強經濟運行研判調度,保持經濟平穩增長。2016年,預計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16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95億元,財稅總收入完成2.46億元(其中國稅可完成1.54億元,地稅可完成9240萬元),外貿出口總額完成1.88億元,外貿進口總額完成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2.5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506元。
在鄉鎮工業中,主要有紡織印染、食品飲料、塑料製品、服裝製品、建築材料、竹木製品、醫藥保建、彩色印刷等8個行業共700多家企業。金峰的商業貿易歷史悠久,明末清初以來,就逐漸成為長樂“北鄉”100多個村的農副產品集散地。1985年該鎮投資建成了佔地1.2萬多平方米的金峰綜合市場,1991年進行了擴建和改建。1992年總造價1600多萬元的商業城又投入使用。1998年,建築面積21000平方米的臚峰廣場取代原先日顯窄小的綜合市場。
1985年,金峰成為全省首批億元鎮之一。又相繼跨入省百強鄉鎮、省沿海規劃試點鎮、省星火技術密集區,全國、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省園林鎮、福州市商貿旺鎮及第一流經濟強鎮等行列。
當代的金峰發展的勢頭也很猛,早在1982年,敢為人先的金峰鎮華陽村農民鄭良官召集同村人創辦了長樂市第一家經編廠,成為福建省乃至全國最早發展經編業的區域之一。1985年,金峰鎮陳法官等八戶集資六十萬元在金峰創辦第一家金屬壓延廠。1993年,該廠擴大為長樂鋼鐵製品公司與馬尾中鋼、美籍華人劉文善共組中外合資企業——福州吳航鋼鐵製品有限公司,投資人民幣一億元,收購佔地十六萬平方米的國有長樂化肥廠,建設大型軋鋼車間,安裝具有九十年代國內先進水平的軋鋼生產線。該企業已成為長樂最具規模的重點企業。1984年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來長樂市考察時,將金峰經編業這種快速蓬勃發展的現象譽為“草根工業”,金峰鎮成為了“草根工業”的發祥地而久負盛名。經過20多年的培育和發展,2004年全鎮經編企業總數達400多家,產值近40億元,實現稅金入庫近4500萬元。
金峰經編企業堅持以科技為核心,以創新為靈魂,累計投資4億多元,引進了包括德國卡爾邁耶、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編設備300多台(套),有力提升了經編產業結構和產品層次,生產的經編產品暢銷於美國、歐洲、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全國各大相關專業市場。
加強科學管理,推動了企業管理的規範化運作,把企業從家庭式管理中有效地解放出來,金峰經編企業積極推行IS09001國際質量管理認證體系,現有峰院針織、宏達經編、福佳經編、金洋紡塑等10多家企業通過認證,還有幾十家企業正在申請中。
金峰鎮黨委和政府圍繞做大做強經編產業集群,依託堅實的經編產業基礎和紡織產業鏈配套成龍的優勢,針對民間資金充裕和在外企業家眾多的特點,積極帶隊到省內外走訪,以親情招商感動人,以優惠政策和優化環境吸引人,引導和鼓勵了眾多在外企業家回鄉創辦經編項目,推動行業發展進程,壯大了經編產業規模,為金峰經編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壯大經編業的同時金峰鎮著力引導棉紡、化纖等經編上遊行業提升規模和檔次,加快印染、服裝等經編下游產業發展,促進其與經編業的互動發展,降低生產成本,打造和延伸紡織產業鏈條,提升了整個紡織業發展水平;同時,培育以金峰工業中心片區為核心的金峰工業集中區,不斷完善工業發展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有效集聚經編企業,已吸引的經編項目投資可達5億多元,為經編業的發展打造了一個堅實的平台。

歷史事件


1974年,原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到金峰視察。
1984年8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在金峰召開全省鄉鎮企業現場會,肯定了金峰發展鄉鎮企業的成績和經驗,提出了“以鄉鎮企業打頭陣”的號召。
1985年,國務院副總理喬石到金峰視察,肯定了金峰發展鄉鎮企業的成功經驗。
1986年,著名經濟學家費孝通教授到金峰考察,把金峰的鄉鎮企業譽為“草根工業”。
199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溫家寶到金峰視察。
1994年,原福建省委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到金峰視察。
1998年6月,福建省委書記陳明義等省市領導到金峰視察鄉鎮企業。
1999年2月,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副省長潘心誠到金峰視察城鎮建設。
2001年6月,福建省委書記宋德福、省長習近平等省市領導到金峰視察。
2014年,被評為全國重點鎮。

社會事業


義務消防隊

金峰義務消防隊歷史源遠流長,始建於上世紀20年代初,原稱“金峰救火會”。1958年,“金峰救火會”更名為金峰義務消防隊。由金峰商會召集各商家籌辦由志願者組成,當時的商業會長林其光為第一任會長。金峰救火會組建后,月每有火災,救火會會員就在會長的帶領下,使用桶、鉤、耙、杈等原始簡陋消防工具,用跑步鳴鑼的方式,走街串巷,召集隊員奔向火場義務救火,聞訊趕來的群眾也自發參加滅火。新中國成立后,義務消防隊的歷史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救火會隊員最多時達到二百多人,還分為挑水組、水龍組、搬運組、拆房組、水泵組等。1958年,金峰救火會正式更名為金峰義務消防隊。文革期間,義務消防隊經歷了種種困境和艱難,甚至連消防用車也被強佔,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堅持義務救火。改革開放以來,金峰義務消防隊迎來消防事業的春天,在各級黨委政府、公安消防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這支隊伍重振雄風,不斷發展壯大。70年代末,義務消防隊更新了第一台泵浦;1987年,義務消防隊擁有了第一部消防車(由原長樂縣消防大隊退役贈送);1995年,建成義務消防隊第一座隊部樓;2002年,義務消防隊第一次配備了通訊設施;2006年,義務消防隊購置了現代消防戰鬥防護服;到今天,金峰義務消防隊已擁有隊員30名,消防車5輛,泵浦2台,擁有空氣呼吸器4具以及破拆手持切割機1台等一批消防設施,在鎮區中心地段還擁有建築面積350平方米的執勤樓一幢。金峰義務消防隊逐漸成為長樂北鄉乃至全市消防隊伍中的一支中堅力量。
幾十年來,金峰義務消防隊“以奉獻為宗旨,以救火為己任”,每年出警上百起,為金峰及梅花、潭頭、漳港等周邊鄉鎮人民群眾挽回了不計其數的生命財產損失,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讚譽,幾十面各年代各級政府、社會團體、人民群眾授予的牌匾和錦旗掛滿了隊部會議室的牆壁,他們感人的事迹不僅在金峰地區有口皆碑,而且名聲遠揚,他們的事迹先後被《福建日報》、《消防時刊》、《人民日報》、《安全生產報》、《中國消防》、《人民日報》和美國《環球報》、香港《大公報》等報刊登載和省市電視台專題報道,得到很高的評價。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務消防隊多次受到長樂市、福州市的表彰。1997年5月,時任福建省**消防總隊傅紀成總隊長,帶領全省各縣大隊長和各支隊領導來金峰觀看他們的滅火演習,並給予很高的評價,形容他們是全省群眾辦消防的一面旗幟,並授於“以奉獻為宗旨,以救火為己任”獎匾。2009年5月9日,公安部消防局陳偉明局長在省、市消防部門領導陪同下來到金峰義務消防隊視察指導,看望慰問隊員並與隊員親切座談,陳偉明局長對義務消防隊無私奉獻、舍己為民、持之以恆的精神給予充分肯定,並要求各級各部門把“金峰經驗”作為典型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2011年9月18日,國家公安部消防局副局級調研員單於廣少將來到金峰義務消防隊視察,再次要求各級各部門將“金峰經驗”作為典型大力宣傳。,並被評為全國熱心消防公益先進集體

宗教文化

金峰歷來古剎雲集,歷史悠久的有皇恩寺,藍田真元觀,后團鳳儀寺等。近年耗巨姿,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臚峰禪寺,金峰基督堂等宗教設施。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遠景規劃


金峰鎮遠景規劃(2017~2021年)
一、保持經濟穩步增長。
堅持穩中求進,加快轉型升級的工作思路,力爭全鎮規模以上企業產值增速保持10%左右,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達200億元,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平均增長10%以上,到2021年,力爭公共財政總收入突破3.8億元,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緊緊抓住市委、市政府給予小城鎮機構改革試點鎮財鎮資金傾斜、土地出讓收入分成、融資平台方面的大力支持,全面推動我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力爭綜合實力位居長樂市前列。
二、加快建設宜居城鎮。
結合鎮域總體規劃,構建集行政、工業、教育、醫療、商貿、文娛、休閑、居住等為一體,與長樂市區連接便利的新型城市綜合體。推進東環路、西環路延伸段和金漳路及蓮柄港金峰段整治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市政新區內路網建設和解決鎮區排水泄洪難的問題。加快金峰公交樞紐站建設步伐,全力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推進東湖小區、市政小區、星光小區、書林小區和舊城改造等商住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群眾居住品質。圍繞“控增量、零增長、減存量”的目標,按照上級有關政策,妥善處理歷史違建問題,疏堵結合,確保“兩違”零增長。正視土地存量緊張這個實際問題,從產業發展需要和環境保護要求出發,重點引導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實施“零地”技改,積極推動工業發展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加強城鎮管理,對“臟、亂、差”現狀整治下決心、動真格,注重人性化、精細化、規範化管理。
三、推進商貿旺鎮建設。
充分發揮金峰歷來是長樂“北鄉”集貿中心和民資雄厚的優勢,突出精準招商,以金港城商業綜合體為切入點,引進知名品牌、著名商業企業,引導實施“網際網路+”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進一步加強與域內外金峰籍企業家的聯繫,動員其在金峰建設總部經濟或在家鄉設立貿易辦事處,發展總部經濟。積極爭取“退二進三”政策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工業企業進行轉型改造,發展商貿服務業。鼓勵借鑒萬達、泰禾等模式,優化布局,引進高端品牌,不斷提高商業檔次和品味。

名優特產


食品加工是金峰的傳統工藝,當地加工的糕點色、香、味俱全。另外,金峰的魚丸、五香花生、十香瓜子別有風味,在福州一帶很有聲譽。
名業名產
金峰商人遍布全國各地,是長樂商人的一個代表,金峰的針織經編業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至1999年底,全鎮有各類經編機1100多台,主要產品有窗帘紗、蚊帳、床墊布、鞋面料、服裝面料等,機台數及經編產品產量約佔全國的六分之一,並形成了從產品設計、織造、染整、加工到銷售一條龍的生產體系。
福建經緯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寶圈牌”腈綸紗1996年底被評為“福建省名牌產品”。
中日合資長樂健友蘆薈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木立蘆薈葉粉末”、“阿蘆寶C”、“木立蘆薈液汁”等產品,1996、1997年先後榮獲第三屆中國科技新產品博覽會金獎、首屆國際榮譽聯合委員會評選委員會“點子大王”金獎。其研究開發的木立蘆薈製品項目被國家科技部列入“星火計劃項目”。
長樂閩福石材加工技術研究所1997年2月被評為“省級先進私營企業”,其研製生產的石材磨料模具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福建經緯集團有限公司、福州航港鋁業有限公司、長樂健友蘆薈製品有限公司、福州市福航紡織有限公司、長樂市針織年先後被農業部評為“質量管理達標企業”。其中福建經緯集團有限公司1998年被評為福建省明星鄉鎮企業。金峰帆布廠曾榮獲農業部“創業之星”榮譽稱號,現為福建省最大帆布生產企業,產品暢銷全國各地。

名勝古迹


皇恩寺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建於梁太清元年,唐咸通九年賜額。該寺由來於一個傳說。相傳古代有一皇后,患癱毒症,百葯罔效。夢中有神仙指點,須取鴉池之水敷療。帝命太監察訪,取水敷之,果然神效。帝查鴉池旁別無餘物,唯一小廟而已,即賜金擴建,敕封皇恩寺。
皇恩寺擅一方之勝。詩詠甚多。紹聖進士陳之邵詩句:"望斷四天春野闊,夢回一枕夜濤寒"。監察御史朝散郎陳毅詩云:\"樓殿參差倚白雲,菩提枝老掛金新。門開海國多留月,地接梅林早見春"。

真元觀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位於金峰鎮蘭田村鯉山,始建於宋金和元年,距今800多年,其間經過多次修(擴)建,規模不斷擴大,香火日盛,特別是每年農曆正月、八月初十、十五敬香還願人流熙攘。

爐峰公園

位於鎮區東面臚峰山。公園規劃佔地面積50公頃,現已完成一期工程,主要有鶴齡崗、冠峰樓、凌雲閣、紀功堂、舒園、思源亭、百步長廊、露天舞場、綜合健身場等十幾個景點。登臨峰頂,方圓百里,一百多個村莊盡收眼底,東南方長樂國際機場銀鷹起降清晰可見,清晨還可觀海上日出。

越王山

山高聳,周圍三十里。傳越王勾踐七世孫無疆,與楚戰不利,諸族子弟散處南海,此為其一。山上建有越王廟。山北有西石岩,有大旱不涸的浴光池,有建於唐天復二年的岩泉報恩寺,寺下有宏源洞。又有石岩崢嶸,大書\"天子萬壽\"者,是萬壽山。平洋突起,為群嶼之冠者,是冠嶼山,宋人勒\"龍石\"二字於石。周近高出諸山的是太常山,這裡是太常陳的發祥地。太常峰建有常峰寺。

歷史名人


冰心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人稱“世紀老人”,福建福州(長樂)人祖籍金峰鎮首台村橫嶺自然村,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崇尚“愛的哲學”,母愛,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聖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是我國當代著名女作家,她創作的一大批散文、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教育和熏陶了中國一代代讀者,並被譯成日、英、德、法、意、捷、俄羅斯等多種文字出版。

謝葆璋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謝學朗(1866年月20日——1940年7月),字葆璋,號鏡如,女作家冰心父親,金峰鎮橫嶺村人。天津水師學堂總教習嚴復回閩招生,推薦謝葆璋北上應試,考入該學堂第一屆駕駛班肄習。十年後(1884年),畢業於北洋水師學堂,派登“威遠”艦實習。實習期滿,進入北洋艦隊服役。曾任北洋水師槍炮官,煙台海軍學校創校為校長,後任北洋政府的最後一任海軍次長、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海軍司令部二等參謀官。

陳誠之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陳誠之字自明,一說景明,金峰鎮后團東陳村人。宋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年)壬 戌科狀元。傳說壬戌科第一本為秦檜子秦熺,秦檜為避嫌,遂置陳誠之為首。在策對考試中,陳誠之主張議和,因而也中秦檜之意。后授左承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歷官秘書省正字、校書郎、秘書郎。紹興十五年(1145年),為祠部員外郎后,以禮部侍郎出知泉州。不久,召為翰林學士,累官至同知樞密院事,端明殿學士。卒后謚文恭

鄭丙

鄭丙(1121-1194),字少融,生於金峰仙山之濠溪(今華劉村)。宋紹興十五年(1145)中進士,歷官建州教授、國子監主簿、監察御史、荊湖北路刑獄,提舉湖南常平茶監、台州崇道觀主管、成都總運判官、禮部員外郎、慶王府直講,提點廣東刑獄轉廣西路、吏部尚書、端明殿學士等職,贈金紫光祿大夫,后加特進,謚簡肅。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金峰鎮陳墩頭村)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岩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
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台清嘯》等。

陳良彪

陳良彪,字綽然,長樂麟壋(今金峰鎮首台村陳壋自然村)人。南宋慶元五年(1199年)己未科武進士第一名。是長樂唯一一名武狀元。初授保義郎,合門舍人,嘉定二年(1209年)任右班殿值,四年出任邕州(今廣西境內)知州,州屬“極度邊控扼”之地,朝廷駐有禁軍,知州多兼統兵官。他在任曾審一案,判犯人杖一百。宋制有“折杖法”,杖一百實杖二十、杖后釋放,良彪令人實杖犯人一百,犯人幾死杖下,事為台臣所劾,斥其不懂刑律,幾乎草菅人命,有詔勒停。
良彪文武雙全,讀書勤奮,宋紹熙初寄讀於家鄉西石岩禪寺。某晚讀書後步月後山,見深澗間一白鱔魚正翹首望月,較平常所見大多,良彪脫頭巾鑷步其後,一下猛撲得之,烹食之覺鮮美異常。當晚,徹夜煩熱,至清晨乃止。自此覺渾身舒暢,血脈流通加快,力氣大增,單臂久舉 50 斤石鎖毫不費力。

林天齡

林天齡(1830年-1878年),福建長樂區金峰鎮仙高人,字受恆,又字錫三,謚文恭。清同治、光緒年間翰林院侍讀學士,同治皇帝的帝師之一,逝於江蘇學政任上。1920年,清退位宣統皇帝謚敕墓碑。

林觀得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林觀得(1905-2003年),金峰鎮華劉行政村結珠自然村人。曾就讀於英華中學,1931年畢業於燕京大學地質系。1936年赴美國留學,攻修海岸地質與海浪專業,獲美國西北大學地貌學 碩士學位,並在美國埃姆利大學任講師。回國后,先後擔任福州英華中學校長,福州協和大學教授,暨南大學教授,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傅士生導師,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海平面研究計劃組組長等職務。
林教授是中國海洋平面研究方面的權威,是國家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1983年後,多次被日本、英國等有關學術組織邀請去講學。1985年,他的《海平面》專著出版,大大促進了我國對這一領域的後續研究,促進了國際海平面研究對比計劃的進展。1987年,被英國劍橋大學收錄《世界名人錄》。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被用於指導港口建設、圍墾規劃以及灘塗利用等領域。

林素園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金峰[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
林素園(1890-1967年),原名興群,又名迥群,字昌文,又字放庵,號鶴如,金峰鎮聯開 村人,他畢業於福建優級師範學堂(福建師大前身)與日本早稻田大學,一生致力於教育和抗戰事業,先後創辦、主持了十多所學校。抗戰時期更是擔任過李宗仁秘書等重要職務,可以說他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愛國主義人士和民主主義教育家。
素園又是全國著名的書法家,杭州岳王廟的圍牆上蒼勁渾厚、氣派非凡的“忠孝無雙”4個擘窠大字,是他的手筆。

林准

林准。祖籍金峰鎮前林村,是我國著名法學專家,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鄭發澤

鄭發澤字雲凌,號梅道人,金峰鎮陳店村人,我國當代著名中青年書畫家,善於畫梅。其書畫作品被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天安門城樓、宋慶齡故居等珍藏和展覽,並遠播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他的名字、作品已編入《中國書畫篆刻家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