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罈子嶺

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

徠三峽罈子嶺是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也是三峽壩區最早開發的景區。

基本內容


三峽罈子嶺於1997年正式開始接待中外遊人,因其頂端觀景台形似一個倒扣的罈子而得名,該景區所在地為大壩建設勘測點,海拔262.48米,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不僅僅能欣賞到三峽大壩的雄渾壯偉,還能觀看壁立千仞的“長江第四峽”雙向五級船閘。
徠罈子嶺景區是三峽工地的制高點,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罈子嶺因外形象一個倒扣的罈子而得名。景區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整個景區包括觀景台、浮雕群、鋼鐵大書、億年江石模型室和綠化帶等,綜合展現了源遠流長的三峽文化,表達了人水合一、化水為利、人定勝天的鮮明主題。
罈子嶺是了解三峽文化、觀賞三峽美景、宣傳三峽工程的旅遊景區,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絕佳場所。目前,三峽罈子嶺已成為三峽工地的代名詞,江澤民、李鵬、朱鎔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登臨。中外遊客遊覽三峽工地,罈子嶺是必選和首選景區。作為一處旅遊景區,罈子嶺的交通便利,遊覽設施齊全,安全、衛生、通訊狀況良好,旅遊商品豐富,綜合管理完善,環境保護有力,旅遊資源品位突出。
罈子嶺因其山體形狀酷似四川人做泡菜的罈子倒扣在山頂上而得名,海拔262.48米,是三峽壩區15.28平方公里征地範圍內的海拔制高點,登上罈子嶺的頂部觀景台,可俯瞰三峽壩區的施工全貌,飽覽西陵峽黃牛岩的秀麗風光和秭歸新縣城的遠景。
相傳當年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在神牛幫助下打通夔門,推開了400里水道,川江的百姓感恩不盡,用巨舟載24頭肥豬和一大壇美酒前來犒勞。行至三斗坪時,卻見那神牛騰雲而去,只在那高山上留下了個影像,后被百姓稱為黃牛岩。那大禹也追蹤神牛遠行,遺留下了一尊巨石作為紀念。人們深受感動久久不肯離去,令巨舟在江中守候,結果巨舟化成一座小島--中堡島。船上的肥豬則投入江中,變做24座礁石,而那壇美酒則放在了左岸,幻化成流傳至今的罈子嶺。據說,每逢晴朗天氣,微風拂過,峰間江中,酒香醺醺,還真的令人心醉。
三峽罈子嶺
三峽罈子嶺

風景介紹


景色宜人的三峽罈子嶺整個園區以高度的遞增從上至下分為三層,主要由模型展示廳、萬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峽壩址基石、銀版天書及罈子嶺觀景台等景觀,還有壯觀的噴泉、秀美的瀑布、蜿蜒的溪水、翠綠的草坪貫穿其間,放眼望去,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彷彿置身於美妙的樂園。

潤生源浮雕群

罈子嶺的壇體四面是一組大型銅板浮雕。正面是三個雄壯的男性攜手在水流中旋轉,形同水輪機渦殼,表現了萬物以水為生的強大力量。其上為虎,下為鳳,表達出三峽工程的地理與文化背景,因為三峽壩區在巴楚之間,古巴人尚虎,楚人崇鳳。再往兩邊,上游一側是一個現代男人和大禹的形象相疊,大禹手持鐵鏟,顯示中華民族治水的悠久傳統,現代男人手持三峽基石岩芯,象徵現代水能利用的科學觀念。他們的背景有傳說中幫助大禹治水,後來化為巫山十二峰的的十二位仙女,還有三峽大壩建設和庫區移民的場景等等。相對應的下游一側的浮雕中心人物是一個現代青年女性與一位仙女,手持花朵、果實,背景有植物、動物、魚類等,還有東方明珠、上海碼頭、外灘大樓、巴楚樂舞、大足石刻等等形象,反應了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沿江經濟發展及旅遊業等的促進作用。背面一塊浮雕中心部位是傳說中黃牛助大禹治水合力開峽的景象,峽石和流水向兩側展開,下面有縴夫、船夫、埋葬水難者的白骨塔、漂在水患中的孩童房屋等,場面十分悲壯。

萬年江底石

這塊江底石是二期工程修圍堰基坑時從基坑裡挖出來的,花崗岩的質地,重達20多噸,上面還有早期水電專家、地質勘探者考察壩址時鑽探機留下的一些鑽孔。“萬年江底石”是習慣上的說法,實際上它距今已經有8億年的歷史了。人們可以從它身上了解長江古老的過去,它凝聚著中國幾代人的夢想,現在夢想正在慢慢成為現實,使無數中國人不斷激勵自己、勇往直前、開拓新的未來。

截流石

這塊重達28噸的截流石是一種象徵性的標誌,實際上所用的截流石只是它的1/2。它的形狀很有特色,是三角四面體,因為這是三維體中穩定性最好的,拋下水后能迅速地插入水下的淤泥中,並且相互鍥合,從而很好地阻擋水流對它的衝擊。它已經成為現代水利工程的象徵物。截流石下是一個直徑20米的下陷式廣場,上面是一個八卦圖,象徵著四面八方的人支援三峽工程的建設和三峽工程建設的天時地利人和。

三峽壩址基石

這塊圓柱形的石頭就是三峽壩址的岩芯,是從中堡島下的岩層里鑽出來的,因此極具紀念意義,是三峽工程的歷史見證。

銀版天書

一本巨大的鐵書雕塑,上面是三峽工程的有關介紹。這本書象徵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而今這本史書已經翻到三峽工程這一頁,三峽工程的興建給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後,還將創造更多、更大的奇迹,翻開中華民族發展的新篇章。
三峽罈子嶺
三峽罈子嶺

交通線路


可從宜昌市乘車前往三峽工地;也可直接乘飛機在三峽機場下機,然後轉乘前往三峽工地的車輛即可。

歷史來歷


相傳當年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在神牛的幫助下打通夔門,推開了400里水道,川江的百姓感恩不盡,以巨舟載24頭肥豬和一大壇美酒前來犒勞。行至三斗坪時,卻見那神牛騰雲而去,只在那高山上留下了個影像,后被百姓稱為黃牛岩。那大禹也追蹤神牛遠行,遺留下了一尊巨石作為紀念。人們深受感動久久不肯離去,令巨舟在江中守候,結果巨舟化成一座小島——中堡島。船上的肥豬則投入江中,變做24座礁石,而那壇美酒則放在了左岸,幻化成流傳至今的罈子嶺。據說,每逢晴朗天氣,微風拂過,峰間江中,酒香醺醺,還真令人心醉。

購物指南


果品

柑桔
宜昌出產柑桔,歷史悠久,屈原的《桔頌》,證明至少兩千多年前,宜昌就已栽培柑桔。由於宜昌地理氣候環境優越,現在宜昌栽桔,遠非“千樹”,而是居全省之冠,1991年產量達13萬噸以上,且有著眾多的優良品種。臍橙:因果頂生一小次果,隨實膨大,開裂呈臍狀,故名臍橙。又名抱子橙,無核橙。果實成熟呈圓球形,大則橙紅,肉脆芳香,味甜汁多,嫩而無渣。港、澳外,還出口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爾巴利亞等國。宜昌紅橙:從錦橙芽中選育出的新品種。其特徵是:果形端正,果色橙紅,皮薄肉嫩,酸甜可口,品質上等,11月中旬成熟。主要產地為宜昌縣三斗坪太平溪一帶。曾獲湖北省科技成果獎。桃葉橙:葉片狹長似桃葉。1959年開始,從眾多甜橙中篩選出的優良品種。果面橙紅、光滑、皮薄、籽少、質脆、甚甜、清香、汁多。
獼猴桃
野生品種較多,以中華獼猴桃為優。漿果可食,酸甜適度,汁多清香,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及脂肪蛋白質和鈣、磷、鎂、鐵、果膠等物質,是釀酒和果醬罐頭生產的極好原料。秭歸生產的獼猴桃罐頭,行銷全國各地。白花桃:又名秭歸白花桃。以花瓣和果皮均為白色而得名。六月成熟,形長圓,頂端稍尖,果皮密被短柔毛。果肉白色,或淡綠色,汁清香,脫核,品質優良。加工的罐頭暢銷省內外。板栗:果肉紅,含蛋白質、脂肪、糖及澱粉、粗纖維、灰分等多種營養萬分,可以鮮食、煮食及製作多種點心,還有益氣、厚腸胃、補腎等藥用功能。板栗是宜昌市傳統土特產,以宜昌、秭歸、長陽等縣產量最多。柿:柿分為食用柿和油用柿兩大類。食用柿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營養豐富,味甜汁多,可生食,也可製成柿餅、柿干等。亦可加工為柿蜜、柿糖、霜糖。還可釀酒制醋。柿餅、柿蒂可以入葯。油柿是化工原料。其加工製品遠銷獨聯體、日本、香港等地。金水梨:果成熟早,呈金黃色,果大,肉厚、皮薄、味香、嫩脆、汁多、酸甜適度。此梨產於當陽市,80年代引進的優良品種,現遠銷新加坡。

名茶類

春眉茶
春光牌春眉茶,其外形細如眉,峰毫顯露,色澤綠潤,內質:香氣飄香持久,湯鈀嫩綠明亮,滋味鮮醇爽口,葉底嫩綠勻齊。此茶由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春光茶廠生產,1992年4月參加香港國際博覽會,榮獲國際博覽會金獎。峽州翠綠茶:外形條索緊秀,色澤翠綠,內質葉底幼嫩湯色淺綠明亮,香氣清新持久,略帶熟板栗香,滋味鮮爽甘甜,色、香、味、形俱佳。峽州翠綠茶產於宜昌市長江兩岸高山茶區,該茶生長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土層深厚肥沃,四季雲霧繚繞,晝晚溫差大,因而該茶芽葉肥厚,內在品質好,經久耐泡。峽州翠綠茶由宜昌市茶葉公司精工篩選加工而成。茉莉春尖茶:融茶葉花香於一體,飲之使人清香爽口,心曠神怡。其品質特點:外形條索細嫩緊結,芽毫隱藏,色澤油潤,香氣鮮靈濃郁,湯色黃明清澈,滋味鮮爽醇甘,葉底芽肥嫩亮。茉莉春尖茶系宜昌市茶葉公司創製的優良花茶,該茶選取當年春季優良的烘青毛茶製成茶坯,用高潔清香的茉莉花精工製成。該茶1990年榮獲湖北省優質產品。宜紅工夫茶:外形條索緊結秀麗,色澤烏潤顯毫,葉底鮮嫩紅勻;湯色紅艷透明,香氣清鮮純正,滋味鮮爽醇甜。“宜紅”工夫茶是紅茶類之佳品。“宜紅”工夫茶,早在公元一千八百年就銷往俄國英國,到1886年前後大量出口,銷往國際市場,享有較高聲譽。由於“宜紅”當時由宜昌集中轉運漢口出口,故稱“宜紅”。鹿苑茶:以產地鹿苑寺而得名。此茶屬黃茶類,風格獨特,具有色澤金黃,白毫顯露,清香持久,葉底嫩黃勻稱的品質特徵。鹿苑茶產於遠安縣西北群山之中,已有七百餘年歷史。已載入《中國名茶研究選集》和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試用教材《制茶學》中。仙人掌茶:因其“片形似掌”故名。此茶的特色是:片形似掌,茸毛披露,湯色明亮,清香滑熟。仙人掌茶產於當陽玉泉寺一帶,始於唐代,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1984年經湖北省笠委鑒定,仙人掌茶列為湖北地方名茶。峽州碧綠:外形條索緊秀顯毫,色澤翠綠油潤,滋味鮮爽回甘,葉底嫩綠勻齊。此茶產於宜昌縣太平溪一帶,1984年6月湖北省科委評定為湖北地方名茶。鄧村綠茶:外形條索緊細,色澤翠綠,氣味芳香,滋味醇和。鄧村綠茶產於宜昌縣鄧村,宜昌縣茶中1979年被定為全國四十六個茶葉良種之一。絲棉茸茶:秭歸周坪界埡茶場生產,該茶芽肥壯,精細製作,條索緊、細、園、直、毫,湯色翠綠。

鮮菜

香菇
除野生外,還可以進行人工栽培。香菇是著名的食用菌,營養價值很高,具有肉質厚,香味濃,色澤鮮的特點,又可以入葯,經常食用可以治佝僂病,預防肝硬化,降低膽固醇、高血壓、抗癌。除內銷外,遠銷東南亞、日本、港澳。木耳:有黑與白、野生與人工培養之分,以黑木耳數量居多,菜用為主;白木耳數量較少,多為藥用。實體膠質半透明,有彈性,薄片耳狀。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高量蛋白質、脂肪、糖類、甘露糖等,有補血、養氣潤肺、止血之功能。魔芋:又名“花桿南星”、“麻芋子”。生長在海拔500米以下山地,喜背陰潮濕,土壤肥沃,疏鬆透氣的環境。魔芋營養豐富,藥用價值較高,含澱粉35%,蛋白質3%,甘露精等45%以上。磨漿制的魔芋豆腐,或灰色、或棕色,酷似多孔海綿,為席上佳品。魔芋具有減肥、降血壓、防治痔瘡和靜脈瘤等功能,對防治腸道癌也有一定療效。薇菜:又名紫菜、廣香台。生在陰坡濕地、溪溝兩旁。清明至穀雨採摘,嫩苔光滑,呈紫紅和青色,頂端螺旋狀,有白毛狀物,為珍貴的野生資源。含有高量蛋白質、維生素、鐵等,是一種食用價值較高的野生食用菜。常食用可以防癌。遠銷日本、香港等地。

三峽石硯

嘉陵江三峽特產,由牛鼻峽口所產紫雲石刻制,此石石質細膩、色澤灰黑,制硯溶墨快,已有幾百年的開採歷史,其成品稱為峽硯。峽硯因石造制、以型為圖,圖分花鳥、山水、書法、圖案四種。由於造型優美,雕刻精巧,深受文人墨客喜愛。當年是上海四寶齋、徽州老胡開文和漢口鄒紫光閣等大文具店的上品,抗戰時期曾被評為“中國十大名硯”,現產品暢銷上海、成都、昆明、武漢等各大城市,並遠銷日本、香港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

整體外貌


罈子嶺,一座海拔僅262米的小山包,相傳當年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在神牛的幫助下打通夔門,推開了400里水道,川江的百姓感恩不盡,以巨舟載24頭肥豬和一大壇美酒前來犒勞。行至三斗坪時,卻見那神牛騰雲而去,只在那高山上留下了個影像,后被百姓稱為黃牛岩。那大禹也追蹤神牛遠行,遺留下了一尊巨石作為紀念。人們深受感動久久不肯離去,令巨舟在江中守候,結果巨舟化成一座小島--中堡島。船上的肥豬則投入江中,變做24座礁石,而那壇美酒則放在了左岸,幻化成流傳至今的罈子嶺。據說,每逢晴朗天氣,微風拂過,峰間江中,酒香醺醺,令人心醉。自從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在它腳下興建,它便像一個引力日增的巨大磁場,吸引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
罈子嶺景區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是三峽工地的制高點,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整個景區包括觀景台、浮雕群、鋼鐵大書、億年江石模型室和綠化帶等,綜合展現了源遠流長的三峽文化,表達了人水合一、化水為利、人定勝天的鮮明主題。
罈子嶺是了解三峽文化、觀賞三峽美景、宣傳三峽工程的旅遊景區,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絕佳場所。目前,三峽罈子嶺已成為三峽工地的代名詞,江澤民、李鵬、朱鎔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登臨。中外遊客遊覽三峽工地,罈子嶺是必選和首選景區。作為一處旅遊景區,罈子嶺交通便利,遊覽設施齊全,安全、衛生、通訊狀況良好,旅遊商品豐富,綜合管理完善,環境保護有力,旅遊資源品位突出,被國家旅遊局授予國家AAAAA級景區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