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華

廣西大學農學院教授

何新華,博士、博士生導師、教授,廣西大學農學院果樹學、林木遺傳育種、科技哲學教授,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博士生導師,果樹學、林木遺傳育種和科技哲學專業碩士生導師,果樹學科負責人,園藝系副主任,廣西大學科技發展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人物經歷


1989年7月畢業於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病理專業,獲農學碩士學位;1989-1994年在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柑桔研究所從事柑桔病毒病和柑桔良種無病毒苗木繁育體系研究,其中,1993.5-1994.1受中國農科院委派以專家身份在馬來西亞中光農業高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研究和技術指導;1995-2001.1在廣西區科技廳廣西科技情報研究所從事計算機檢索、查新諮詢、軟科學研究及翻譯工作;2001.2至今在廣西大學園藝系工作,其中2001.2-2004.3 在浙江大學園藝系果樹學攻讀博士,2004年3月獲博士學位,2005.2-2007.6在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博士后流動站廣西農科院博士后工作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已完成國家、部省級科研項目20項,其中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二項,廳局級一等獎三項。現正在承擔和參加的國家、省部級項目10多項。主編或合著出版專著4部,在國內外公開刊物上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的40多篇,SCI文章2篇,國內核心期刊文章30多篇,國外一般刊物及國際會議文章10餘篇;參與3部譯著的翻譯工作,近10萬字。

主要成就和貢獻


2、果樹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與開發利用及新品種選育;
3、果樹無病毒苗木體系研究。基本摸清中國柑桔碎葉病的分佈並首次獲得無柑桔碎葉病毒的脫毒苗,參加四川省、重慶市無病毒苗木繁育體系研究與建設及國家級無病毒良種庫建設;
4、對楊梅弗蘭克氏菌共生固氮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5、楊梅共生固氮與重金屬的互作。
6、有機果園、生態農業及生態環境建設研究。
7、科技管理、科技規劃和科技發展戰略研究
8、創新計劃和創新體系研究

研究方向


園藝植物生物技術與分子生物學、果樹(林木)種質資源與種質創新、無病苗木繁育、有機農業、科技發展與科技戰略
學術研究
1、“果樹資源性狀鑒定及優異種質篩選”(農業部重大項目)獲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參加)。
2、“四川省柑桔無病毒良種苗木繁育體系研究”(四川省攻關項目)獲1993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參加)。
3、“重慶市柑桔良種無病毒苗木繁育”(重慶市攻關項目)獲1996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參加)。
4、“柑桔幾種重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農業部重點項目)獲1997年度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參加)。
5、“四川省柑桔主要病害防治研究”(四川省攻關項目)獲1990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參加)。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果樹LEAFY同源基因功能及其提早木本植物開花的研究(參加)。已於2003年12月結題。
7、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珠江中上游地區生態環境和生態農業建設研究(主要參加,排名第三)。獲廣西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8、“科技信息遠程聯機系統”(廣西區攻關項目)獲1996-1997年度廣西科技情報成果一等獎(廳局級)(第四名)。
9、“廣西科技信息網廣西情報所節點建設”(廣西區重點項目)獲1998-1999年度廣西科技情報成果一等獎(廳局級)(第三名)。
10、“廣西科研院所科技資源優化配置的研究與實踐”(廣西區軟科學項目)榮獲2000年度廣西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三名)
11、“柑桔碎葉病毒對八種不同來源枳砧錦橙的反應及脫毒研究”獲1999年度世界華人重大學術成果(第一名)。
12、“柑桔病毒病和類似病毒病害發生與分佈鑒定和無病毒良種庫的建立”(農業部攻關項目)1999年通過農業部鑒定,99農科果(050)號(第五名)。
13、“非營利科研機構運行機制的研究與實踐”(廣西區軟科學項目)通過廣西區科技廳組織的鑒定,桂科鑒字[2001]第011號,成果登記號:200155009(排名第五)
14、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區域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恭城縣生態產業園區建設的試點示範(主要參加),於2004年12月通過驗收鑒定。
15、農業部農業結構調整重大技術研究專項:長江流域優質柑桔新品種選育(主要參加),通過驗收鑒定
16、廣西區基礎研究項目:荔枝優變新株系特有性狀分子標記及早期選擇(主要參加,排名第三),通過驗收結題。
17、廣西區軟科學項目:廣西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主持),2006年2月通過區科技廳組織的專家評審
18、廣西區軟科學項目:廣西產業結構調整對科技需求研究(第三),2006年1月通過區科技廳組織的專家評審
19、參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起草和撰寫工作,該綱要已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文件(桂政發[2006]21號)發布
20、廣西區軟科學項目:廣西基礎條件平台建設綱要(2005-2010)(副組長),已通過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
21、廣西大學基金:鉬與楊梅植株生長和根瘤固氮關係的研究(主持),已於2007年4月結題驗收。
22、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楊梅根瘤高效固氮快生型菌株篩選及其固氮基因的分離(協助主持,排名第二),已結題驗收。
在研的國家及省部級主要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楊梅根瘤及其弗蘭克氏菌與重金屬鉛相互作用研究(主持)。
2、廣西自然科學基金:芒果ISSR指紋圖譜的構建及優良單株早期鑒定研究(主持)。
3、廣西農科院重點項目:芒果ISSR分子標記及LEAFY同源基因的時空表達(主持,博士後項目)。
4、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香榧的種質改良與遺傳多樣性研究(協助主持,排名第二)。
5、廣西軟科學項目:未來幾年廣西產業科技發展預測及對策研究(排名第二,副組長)
6、廣西區軟科學項目:廣西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平台構建研究(主要參加)。
7、廣西區軟科學項目:廣西發展有機農業對策研究(主要參加)。
8、廣西大學基金:廣西大學創新體系建設研究(主持)。
9、廣西科學基金應用基礎研究:芒果開花基因的克隆及其時空表達模式研究(主持)
10、廣西青年科學基金:利用定向進化的幾丁質酶防治水稻重要真菌病的研究(排名第二)
11、國家重大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科技部):日本溫敏型核質雄性不育系番茄品種引進(主要參與)
12、橫向項目:梧州市砂糖桔苗木黃龍病快速檢測(主持)
論文論著
1 張建業,陳力耕,胡西琴,何新華, “銀杏雄株GinNdly全長基因的分離克隆”,細胞生物學雜誌,VOL24NO3,2002.05
2 張建業,陳力耕,胡西琴,何新華, “銀杏LEAFY同源基因的分離與克隆”,林業科學,VOL38NO4,2002.07
3 朱建華彭宏祥,蘇偉強,何新華,黃鳳珠, “廣西龍眼種質資源研究及品種選育”,亞熱帶植物科學 增刊,VOL31NO77,2002.09
4 唐秀玲,何新華,彭宏祥,陳成斌, “廣西石山區土地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對策”,資源開發與市場,VOL19NO3,2003.06
5 葉裕惠廖培來,何新華,陳華,鄒榮林,黃宗華,“綠色珠江建設方略--珠江中上游地區生態環境和生態農業建設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03
6 何新華 陳力耕, 胡西琴,“楊梅屬植物共生結瘤固氮研究進展”,果樹學報;VOL19NO05,2002.09
7 何新華 陳力耕* 胡西琴* 張建業* ,“楊梅根瘤Frankia菌分離株的遺傳多樣性研究”,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VOL28NO6,2002.12
8 何新華 葉裕惠,“重視珠江中上游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桂海論叢;VOL17NO6,2001.12
9 何新華著 《柑桔高產栽培技術》,廣西科技出版社,1999.7
10 何新華,劉榮光吳仁山,歐世金編著 荔枝龍眼芒果低產劣質改造技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
11 鄒榮林,何新華,楊木成編著. 21世紀可持續農業展望與實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
12 Xinhua He(何新華), Ligeng Chen, Xiqin Hu, Syed Asghar tori. Natural Diversity of Nodular Microsymbionts of Myrica rubra. Plant and Soil, 262(1):229-239(SCI, 影響因子1.594) (MAY)
13 Chen Ligeng , He Xinhua(何新華), Hu Xiqin.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itrus Production in P.R.China. Citrograph,2002, 87(2):8-10
14 Hongxiang Peng and Xinhua He(何新華) Lychee ‘Qinzhouhongli’-A New Lychee Cultivar and its Heredity.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ychee,Longan, Rambutan and Other Sapindaceae Plants . Chiang Mai, Thailand, 2003.8.25-28,p69
15 Zhao Xueyuan He Xinhua(何新華) et al Evaluation of Tristeza Tolerance of 45 Citrus Types. Symposium of Twelfth IOCV Conference ,p73-77,New Dehli,India, Nov. 1992
16 Zhou Changyong He Xinhua(何新華) et al The Occurrence of Satsuma Dwarf Virus in China. Symposium of Twelfth IOCV Conference ,p95-97,New Dehli,India, Nov. 1992
17 Zhao Xueyuan He Xinhua(何新華) et al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Citrus Virus and Virus-like Diseases in the Mainland of Chon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itrus Symposium,P546-552,Guangzhou,China ,1990.11
18 何新華,陳力耕,陳怡. 非豆科木本植物與放線菌共生固氮相關基因研究進 展. 浙江林學院學報,2004,21(1):110-114
19 何新華,陳力耕,何冰,胡西琴. 鉛對楊梅幼苗生長的影響。果樹學報,2004,21(1):29-32
20 何新華,陳力耕,柴春燕,等. 楊梅根瘤Frankia菌的分離和培養特性研究。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3,29(6):609-613
21 何新華 陳力耕 胡西琴 張建業 楊梅根瘤內生菌超微結構及其固氮酶結構基因的研究。果樹學報,2003,20(3):206-210
22 何新華 陳力耕 胡西琴 楊梅——我國生態重建的優良經濟林果。福建熱作科技,2002,27(4):42-43
23 何新華 陳力耕 胡西琴 張建業 楊梅根瘤Frankia菌分離株的遺傳多樣性研究。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2,28(6):659-663
24 何新華 陳力耕 胡西琴 楊梅根瘤共生固氮放線菌的分離與鑒定[A]。雷建軍主編 園藝學進展[C]。廣州:廣州出版社,2002,322-328
25 何新華等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政策天地,2001(5),-32-33
26 何新華 彭宏祥 發展生物信息學 迎接生物經濟時代。情報學報,2001增刊,(2001年8 月30日出版),11-17
27 何新華等 把握科技信息脈搏 促進企業產品創新。現代情報,99(10),-15-18
28 何新華等 發展庭院經濟 增加農民收入。政策天地,99(10),-36-38
29 何新華等 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發展廣西創匯農業。廣西農村經濟,99(2),38-40
30 何新華等 進一步推進廣西創匯農業的發展。廣西經濟,99(1),-30-32
31 何新華, 陳力耕, 陳怡. 中國楊梅資源及其開發利用. 果樹學報, 2004,21(5): 467-471
32 郭長祿 陳力耕 胡西琴 何新華 銀杏組織培養及其利用研究進展。果樹學報,2003,20(5):399-403
33 .張建業 陳力耕 胡西琴 何新華. 銀杏雄株GinNdly全長基因的分離克隆。細胞生物學雜誌2002,24(3):189-191
34 彭宏祥 何新華 大石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農業現代化研究,2001(5)289-292
35 楊木成 何新華等 提高科學技術水平 推動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科技進步與對策,2000,17(7),27-29
36 阮恆 林瑞銘 何新華 廣西科技資源的現狀及優化配置。情報雜誌,2003,22(4):92-95
37 阮恆 林瑞銘 何新華 廣西科技資源的現狀及優化配置。情報雜誌,2003,22(4):92-95
38 .阮恆 何新華 林瑞銘等 廣西科研院所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20(8):43-44
39 李達球 何新華 彭宏祥,等 廣西石山地區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思考。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2,23(5):20-24
40 唐秀玲 何新華 彭宏祥,等 廣西石山區土地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對策。資源開發與市場,2003,19(3):154-156
41 彭宏祥 何新華 論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科技創新。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1,3(3)-71-74
42 阮恆 何新華 林瑞銘 優化配置科技資源 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廣西經貿,2003,(4):12-13
43 X.H. He, L.G. Chen, S. Asghar and Y. Chen. Red Bayberry(Myrica rubra), a Promising Fruit and Forest Tree in China. Journal of American Pomological Society,2004,58(3):163-168(SCI,影響因子0.418) (July)
44 何新華,陳力耕, 郭長祿. 硫和鈷在楊梅植株體內的分佈及對生長的影響. 園藝學報,2004,31(5):641—643
45 何新華, 陳力耕, 陳怡,郭長祿. 中國楊梅資源及利用研究評述. 果樹學報, 2004,21(5): 467-471
46 何新華,唐志鵬, 孟定金,顧明華. 恭城生態果園建設的經驗與啟示。福建果樹,2004,(4):38-40
47 He Xinhua Li Yangrui Guo Yongze Tang Zhipeng Li Rongbai. Genetic Analysis of 23 Mango Cultivar Collection in Guangxi Province Revealed by ISSR. 分子植物育種,2005, 3(6):829-834
48 Syed Asghar, Ligeng Chen, Xinhua He and Yonghua Qin. In Vitro Adventitious Shoot Formation and Organogenesis from Embryonic Axes of Myrica rubra Sieb. and Zucc.,(Red Bayberry). As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05,4(4): 345-349 ( April)
49 郭長祿,陳力耕,何新華,Syed Asgar Tori. 銀杏幼胚離體培養再生植株的研究. 園藝學報, 2005,32(1): 105-107 (FEB)
50 姜新兵,陳力耕, 何新華. 香榧體細胞胚發生的研究. 園藝學報,2004,31(5):654—656
51 郭長祿,陳力耕,何新華,Syed Asgar Tori,袁海英. 銀杏胚軸、子葉誘導胚狀體發生及成苗的研究. 林業科學,2005,41(2):178-181
52 郭長祿,陳力耕,何新華,戴正,袁海英. 銀杏LEAFY同源基因的時空表達. 遺傳,2005,27(2):241-244.
53 He Xinhua, Guo Yongze, Li Yangrui, OU Shijin. Assessment of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and diversity of mango and its relatives by cpISSR marker.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7,6(2):137-142
54 何新華,李峰,潘鴻,潘介春,黃桂香. 廣西野生楊梅種質資源初步調查與開發利用。種子,2007,26(2):64-66
55 He Xinhua, Li Yangrui, Guo Yongze, OU Shijin, Li Rongbai. Identification of closely related mango cultivars by ISSR. 廣西植物,2007,27(1):44-47
56 張少華,皇甫偉國,何新華,楊挺趙健,謝顯傳. 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蔥中阿維菌素的殘留量. 農藥,2006,45(4):263-264,268
57 何新華,陳力耕,潘介春,李峰. 鉬對楊梅結瘤固氮的影響及在植株體內的分佈。中國南方果樹,2006(1):8-10
58 He Xinhua Li Yangrui Guo Yongze Tang Zhipeng Li Rongbai. Genetic Analysis of 23 Mango Cultivar Collection in Guangxi Province Revealed by ISSR. 分子植物育種,2005, 3(6):829-834
59 袁海英,陳力耕,何新華,李素芳. 磷脂酶D在果實發育和成熟過程中的作用. 園藝學報,2005,32(5):933-938
60 謝顯傳,張少華,王冬生,皇甫偉國,楊挺,何新華.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果蔬產品阿維菌素及其有毒代謝物的殘留量. 中國農業科學,2005, 38(11):2254-2260
61 郭長祿,徐仲,戴正,何新華,陳力耕,解秋菊,李艷召. 銀杏組織培養生產黃酮、類酯研究. 生物技術,2006,16(4):91-93
62 何新華,潘鴻,佘金彩,郭永澤. 楊梅研究進展。福建果樹,2006,(4):16-23
63 何新華,梁俠. 廣西發展楊梅的思考與建議。廣西園藝,2006,17(6):8-9
64 何新華,潘介春,潘鴻,李峰,黃桂香. 廣西楊梅經濟栽培區劃研究。中國果業信息,2006,23(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