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旄牛的結果 展開
- 氂牛的異體字
- 古縣名
旄牛
氂牛的異體字
被稱作高原之舟,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種,主要分佈在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氂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體兩側和胸、腹、尾毛長而密,四肢短而粗健。氂牛生長在海拔3000米一5000米的高寒地區,能耐零下30℃一40℃的嚴寒,而爬上6400米處的冰川則是氂牛爬高的極限。氂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哺乳動物。
氂牛分為野氂牛和家氂牛,野氂牛又叫野牛,學名Bosmutus(Poěphagrtmutrs),英文名wildyak,藏名音譯亞歸。偶蹄目,牛科,牛亞科、氂牛屬。是家氂牛的野生同類,典型的高寒動物,性極耐寒。
野氂牛體形笨重、粗壯,但比印度野牛略小,體長為200—260厘米,尾長約80—100厘米,肩高160—180厘米,體重500—600千克,雄性個體明顯大於雌性個體。野氂牛具有耐苦、耐寒、耐飢、耐渴的本領,對高山草原環境條件有很強的適應性。
氂牛是中國的主要牛種之一,僅次於黃牛、水牛而居第三位。氂牛自古是青藏高原牧區的優勢種家畜和當家畜種,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全世界現有氂牛1400多萬頭,大都分佈在中國青藏高原及其周圍海拔3000m以上的高寒地區。除中國外,與我國毗鄰的蒙古、原蘇聯中亞地區以及印度、不丹、錫金、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家均有少量分佈。
中國是世界氂牛的發源地,全世界90%的氂牛生活在我國青藏高原及毗鄰的6個省區。其中青海490萬頭,佔全國氂牛總數的38%,居全國第一;西藏390萬頭,佔30%,居全國第二;四川310萬頭,佔23%,居全國第三;甘肅88萬頭,佔7%,居全國第四;新疆17萬頭,佔1.30%,居全國第五;雲南5萬頭,佔0.40%,居全國第六。
野氂牛一年四季生活的地方不一樣,冬季聚集到湖濱平原,夏秋到高原的雪線附近交配繁殖。野氂牛性情兇猛,人們一般不敢輕易觸動它,觸怒了它會以10倍的牛勁瘋狂衝上來,有時還會把汽車撞翻。中國氂牛佔世界總數的85%,其中多數生長在西藏高原。不過,氂牛有識途的本領,善走險路和沼澤地,並能避開陷阱擇路而行,有時可作旅遊者的前導。
氂牛能適應海拔3200~4800m,大氣壓68420.85~55435.28Pa,氧分壓14505.43~11679.01Pa,含氧量14.9%~11.44%的生態環境。其胸廓發達,心肺發育指數大,心指數為0.45~0.63,肺指數為0.96~1.40。寒冷季節,氂牛胸部腹側下、粗長毛根部著生密而厚的絨毛,藉以保護胸、腹內臟器官、外生殖器官、乳房及各關節,以防受凍。據測定,在海拔3800m的草甸草場上日放牧9.5h,氂牛日採食鮮草27.86±1.42kg。在牧草缺乏季節,利用其長而靈活的舌,舐食灌叢、落葉、根茬以及殘留在凹處的短草,極耐艱苦,並具有宜於爬山的四肢和似馬蹄鐵樣硬質蹄殼,隨處都可攀登自如。
氂牛體形防寒保暖,體軀緊湊,頸短耳小,皮厚表面積小;汗腺機能極不發達,被毛長度、細度不等且隨季節變化,體側及下部裙毛密而長,可禦寒防濕,適宜寒冷氣候。胸廓大,心胸發達,氣管粗短,紅細胞大,血紅蛋白含量高,呼吸、脈搏快,適應高原缺氧環境。嘴巴寬大、嘴唇靈活,能啃食矮草;蹄質堅實且有軟墊,善走陡坡、沼澤、雪山、激流;性情溫順,反應靈敏,建立的條件反射比較鞏固,容易調教;抗病力強、抗逆性強、合群性強、食性廣、耐饑渴、耐粗放的飼養管理條件
1.產肉性能據1980年12月測定,成年閹氂牛(12頭)平均體重力373.6±32.8kg,屠宰率53.0%,凈肉率42.5%。
2.泌乳性能據測定(不包括犢牛哺食量),初產母氂牛日平均產乳量為0.68~1kg;經產母氂牛1.38~1.70kg。泌乳期一般為150d左右,年產乳量274kg,乳脂率6.37%~7.2%。
3.產毛性能年采毛一次,成年氂牛年產毛量為1.17~2.62kg;幼齡牛為1.30~1.35kg,其中粗毛(裙毛)和絨毛各佔一半。粗毛直徑為64.8~72.9um,兩型毛直徑為34.8~39um,絨毛直徑為16.8~20.3um;粗毛長度為18.3~34cm,絨毛長度為4.7~5.5cm。
4.役用性能閹氂牛主要供役用,以馱為主,也供騎、挽用。一般馱貨50~100kg,日行20~35km,可連續行走15天以上;最大馱重304.0±75.9kg,相當於平均體重的78.8%,高的可達115.8%。用作騎乘,單乘日行30~40km。500m騎速1分43秒至2分50秒。跑后15~31分鐘,生理狀況即可恢復正常。
青藏高原氂牛:有野氂牛混群,體形高大,生產性能高,屠宰率52%,凈肉率42%,早期生長快;4~5月產乳量最高,6月後產乳量下降,平均日產奶1.25~1.79kg,乳脂率6.37%;產粗毛0.72kg,絨毛0.71kg;閹牛馱運50~100kg,日行30km,乘騎奔跑速度快,達294m/min。
甘肅天祝白氂牛:為中國的珍稀牛種,毛色純白,價值很高,暢銷國內外;體形中等,屠宰率52%,凈肉率38%,皮重17kg;6~9月為擠乳期,擠乳期105d,擠乳量81kg,日擠乳0.77kg,乳脂率6.82%;6月剪毛,平均裙毛量2.40kg,抓絨量0.57kg,尾毛量0.48kg,毛纖維中無髓毛佔75.80%,粗毛中50.40%無髓,牛毛品質好;閹牛乘騎馱運75kg,日行35km。其它品種均各有特點,既有綜合性生產性能,又有其獨特的生產性能。
氂牛的氣質屬強健不平衡型,表現粗暴、性野、膽怯、易驚,但合群性強,經訓練建立的條件反射不易消失,較能聽從指揮。因而大群氂牛放牧,一般只需一個放牧員,不易發生丟失。根據氂牛易驚的特性,氂牛群進入放牧地后,放牧員不宜緊跟氂牛群,以免氂牛到處遊走而不安靜採食。為防止牛隻越界和害狼偷襲,放牧員可選擇一處與氂牛群有一定距離,能顧及全群的高地進行守護、瞭望。
控制氂牛群使其聽從指揮的方法是,放牧員用特定的呼喚、口令聲,伴以甩出小石塊。用小石塊投擊離群的氂牛,一般多採用徒手投擲,投擲距離遠及數十米。距離較遠時也可用放牧鞭投擲。石塊的落地,以及它在空中飛行的“嗖嗖”聲,和放牧鞭的抽鞭聲,都是給氂牛的警告和信號。氂牛會根據石塊落地點和聲響的來源,判斷應該前去的方向。放牧員利用放牧鞭驅使氂牛前進,集合或分散。走遠離群的氂牛,聽見鞭和飛石的聲音,以及落石點,會很快地合群。
氂牛群的放牧日程,因氂牛群類型和季節不同而有區別。總的原則是:“夏秋季早出晚歸,冬春季遲出早歸”,以利於採食,抓膘和提供產品。
(1)夏秋季的放牧夏秋季放牧的主要任務是提高產乳量,搞好抓膘和配種,使當年要屠宰的氂牛在入冬前出欄,其他牛隻為越冬過春打好基礎。進入夏秋季后,力爭氂牛群早出冬春季牧場,在向夏秋季牧場轉移時,牛群日行程以10~15千米為宜,邊放牧邊向目的地前進。
夏秋季要早出牧、晚歸牧,延長放牧時間,讓氂牛多採食。天氣炎熱時,中午讓氂牛在涼爽的地方反芻和卧息。出牧後由低逐漸向通風涼爽的高山放牧;由牧草質量差或適口性差的牧場,逐漸向牧草質量好的牧場放牧;可在頭一天放牧過的牧場上讓氂牛再採食一遍,這時氂牛因剛出牧而飢餓,選擇牧草不嚴,能採食適口性差的牧草,可減少牧草的浪費。在牧草質量較好的牧地上放牧時,要控制好牛群,使氂牛成橫隊採食,保證每頭牛能充分採食,避免亂跑踐踏牧草或採食不均而造成浪費。
夏秋季放牧根據安排的牧場或輪牧計劃,要及時更換牧場和搬遷,使牛糞均勻地散布在牧場上,同時減輕對牧場特別是圈地周圍牧場的踐踏。這樣可改善植被狀態,有利於提高牧草產量,減少寄生蟲病的感染。
當定居點距牧場2千米以上時就應搬遷,以減少每天出牧、歸牧趕路的時間及氂牛體力的消耗。帶犢泌乳的氂牛,10天左右搬遷一次,3~5天更換一次牧地。應按牧場的放牧計劃放牧,而不應該趕放好草或搶放好草地,以免每天驅趕牛群為搶好草而奔跑,造成對氂牛健康和牧場的不利影響。
(2)冬春季的放牧冬春季放牧的主要任務是保膘和保胎。防止氂牛乏弱,使牛隻安全越冬過春,妊娠母氂牛安全產仔,提高犢牛的成活率。
冬春季放牧要晚出牧,早歸牧,充分利用中午暖和時間放牧和飲水。晴天放較遠的山坡和陰山;風雪天近牧,放避風的窪地或山灣。放牧牛群朝順風方向行進。懷孕母氂牛避免在冰灘地放牧,也不宜在早晨及空腹時飲水。剛進入冬春季牧場的氂牛,一般體壯膘肥,應盡量選擇未積雪的邊遠牧地、高山及坡地放牧,推遲進定居點附近的冬春季牧地放牧的時間。冬春季風雪多,應注意氣象預報,及時歸牧。
在牧草不均勻或質量差的牧地上放牧時,要採取散牧的方式,讓牛隻在牧地上相對分散自由採食,以便使牛隻在較大的面積內每頭牛都能採食較多的牧草。冬春季是氂牛一年中最乏弱的時間,除跟群放牧外,有條件的地區還應加強補飼。特別是大風雪天,劇烈降溫,寒冷對乏弱牛隻造成的危害嚴重,一般應停止放牧,在棚圈內補飼,使牛隻安全越冬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