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疼痛學雜誌

實用疼痛學雜誌

《實用疼痛學雜誌》創刊於1993年,主管單位河北省教育廳,主辦單位河北醫科大學,承辦單位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2004年經新聞出版總署、科技部批准為正式期刊,首批萬方數據數字版權獨家授權合作期刊、河北省科技類優秀期刊,河北省發行局發行量標兵期刊。自正式國內外發行以來,得到了業界廣大讀者與作者的認可。並被國內多家權威文獻資料庫收錄,其中包括: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等。

期刊簡介


欄目

實用疼痛學雜誌設有:述評、實驗研究、論著、經驗交流、繼續教育、綜述與講座、短篇報道、新葯與新技術講座、專家簡介、疼痛科室和研究機構介紹等欄目。

讀者

主要面向麻醉科的疼痛診療學專業、疼痛科、內外科、創傷骨科、風濕科、神經內外科、皮膚科、五官科、康復理療科、中醫科、按摩針灸科、婦兒科、醫學影象等臨床科室的疼痛診療醫務人員,以及疼痛相關的基礎研究機構的基礎研究人員、疼痛相關的醫療器械、醫療藥品等相關人員。

宗旨

實用、臨床、普及、交流、提高:即本刊從臨床實用角度出發,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重點報道本學科臨床研究成果及先進經驗、基礎研究成果,疼痛診療領域的新葯、新醫療器械、新技術的科研成果推廣,搭建業界的交流平台,提高國內疼痛醫學的發展。

學科

更專、更深的研究疼痛醫學、加強國內外該領域交流,加快國內疼痛醫學的進展,從實用角度推廣普及新技術、新葯、新醫療器械、新臨床經驗。使疼痛醫學的先進診療技術得到均衡普及,造福廣大疼痛疾患患者。

特色

1創刊早,國內影響很大;
2實用性強,真正做到開卷有益,力爭使各層次讀者都能看到自己需要的內容;
3發行量大:早在內刊階段,每期免費贈閱國內外疼痛診療領域及相關領域5000冊,讀者有本領域高級專家,也有普通從業醫師,讀者遍及國內偏遠地區,國外遍及13各國家70餘名專家;正刊階段:批准后首年發行量3000餘冊每期(不含數字版讀者),經過我刊編委會及全體編排人員努力認真辦刊,2009年紙版訂戶已增長至6500餘冊,這些在國內很少見(因為大部分期刊的紙版訂戶都在縮減);
4 緊密與本領域聯繫互動,每年舉辦1期編委會、曾送1~2期專業教學光碟、發展1批高質量稿源基地、辦1次讀者、作者、編者網路交流、交友會;
5 不以贏利為主要目的,版面使用費低廉,承辦單位每年撥專項經費,辦公環境、設備一流,軟硬體配置先進合理,人才結構科學;
6 編委會系國內一流專家、學術把關嚴謹,雜誌社編輯人員層次高,大部分為高職專業人員。
同類雜誌比較:本專業同類期刊較少,主要有相關雜誌有《中國疼痛醫學雜誌》,《頸腰痛雜誌》、《麻醉與鎮痛雜誌》,其中《中國疼痛醫學雜誌》主編及編委會多為疼痛基礎研究人員,其研究方向側重於疼痛醫學基礎研究方面;《頸腰痛雜誌》為骨科專業雜誌,《麻醉與鎮痛雜誌》為麻醉學專業雜誌;我刊為綜合性疼痛專業雜誌,專業覆蓋範圍廣泛,除麻醉學、骨科學中醫理療學等專業外,還涉及內外婦兒等各科室疼痛相關學術內容的臨床實用成果,以推廣實用性成果為主。
辦刊單位優勢: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麻醉學科,在改革開放早期就成為河北省重點學科,本專業學術水平一直居國內一流水平,疼痛診療是麻醉學科的三大內容之一,2007年衛生部批准的建設疼痛學科即起源於麻醉學科,我單位是國內第一批成立疼痛科的單位、我單位是國內首次(1989年)組織舉辦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疼痛專業學術會議的單位,我單位為華北區重點建設腫瘤醫院,因此在癌痛領域、神經病理性疼痛診療領域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常年有多項省級資助疼痛診療相關課題。學科帶頭人即本刊總編輯、創刊人張立生教授是國內首批疼痛診療學專家,國內疼痛診療領域權威專家,曾參與《中華麻醉學雜誌》的創刊,並一直任該雜誌常務副主編。另外我單位還主辦有《現代電生理學雜誌》等多家雜誌。
單位支持情況:我刊運營不以贏利為主要目的,始終把貫徹辦刊宗旨放在首位,醫院經濟實力雄厚,每年都有辦刊專向經費,我刊注重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建設,雜誌社編輯均為高職多學科醫學專業、流行病學專業、外語專業編輯,另注重人才梯度建設,老中青結合,有嚴謹的辦刊態度,更有創新活力。辦公設備先進一流,軟體方面配備有辦刊所需的CNKI、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Medline光碟版等多家全文或摘要資料庫,辦公環境優越。

版權信息


刊名:實用疼痛學雜誌
Pain Clinic Journal
主辦:河北醫科大學
周期:雙月
出版地:河北省石家莊市
語種:中文;
ISSN: 1672-9633
CN: 13-1353/R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實用疼痛學雜誌
曾用刊名:疼痛學雜誌;疼痛
創刊時間:2005

投稿須知


1. 本刊歡迎下列各方面的論著、經驗總結等文章,(1)疼痛性疾病的診治,如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疼痛、舌咽神經痛、頭部疼痛、面肌痊孿或麻痹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症雷諾病、癌痛以及某些內臟性疼痛,如頑固性心絞痛、膜腺炎疼痛及某些非疼痛性疾病用疼痛治療方法有良好療效者;(2)各種神經阻滯療法的操作技術、用藥、治療的適應證禁忌證與合併症;(3)疼痛性疾病的藥物治療及鎮痛葯的臨床應用;(4)手術后鎮痛無痛分娩及各種無痛診療技術;(5)與臨床密切相關的基礎理論研究;(6)文獻綜述;(7)疼痛科室(中心)介紹;(8)述評。
論著要求有豐富而具體的臨床資料,在病情允許的前提下,有合理合適的對照組,評定治療效果有適宜的標準,有隨診
2. 為了突出對疼痛性病症診療方法的介紹,本刊論著性文章的段落除前言外第一部分為方法,詳細介紹治療操作技術或研究方法,並詳述效果評定標準和隨診時間;第二部分為臨床資料,又分為一般資料與結果兩部分。在資料內要求有癥狀與體征分析,在結果內應全面介紹研究結果,一般不加評論;第三部分為討論,請密切聯繫本文臨床資料,引證文獻,總結經驗,忌大段摘引與本文資料有關的書本知識,也忌將討論寫成文獻綜述。參考文獻該主要要為近 3~5年雜誌上的,以親自閱讀全文者為限,不應引用文獻中的文獻,也不應從摘要中摘用,來稿請附全部參考文獻的複印件。
3. 論著文稿一般不超過 5000字(包括: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標點符號及圖表所佔用版面),並附 1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兩者應基本致,按目的( Objective)、方法 (Methods)、結果 (Results)、結論 (Conclusion)的順序書寫。綜述等文稿也請附簡短的中英文介紹。英文摘要希請熟諳英文的本專業專家修正,字母拼寫請認真核對。藥物名稱、特殊術語、英文縮略語在文中第一次出現時請加英文全文,本刊不用“封閉”術語,請改為局部注射、穴位注射或神經阻滯療法等適當詞語。
4. 本刊欄目有述評、論著、臨床經驗總結、實驗研究、短篇報道、病例討論、綜述與講座、繼續教育、新療法與新藥物介紹、疼痛科室(診療中心)簡介、編委簡介、業界先驅人物介紹和各種信息。其書寫格式視具體內容而定。
5. 表格一般採用三線表,分組進行比較的數字還應做統計學處理:圖可用線條圖、影像片或照片,要求灰度對比明顯,影像片需附示意圖;文中的數字及外文要認真核對,做到準確無誤;附表與附圖請排在文末,但應在文中表明位置。
6. 來稿請列印式三份,要求 Word格式、 A4幅面、頁邊距均為 3cm、正文用 4號宋體、行距 1.5倍,圖表及其題目均居中。也可在網上投稿,稿件直接發送的本刊電子信箱,並在郵件主題中註明投稿,在郵件中註明自己的單位、通訊地址、電子信箱、聯繫電話;來稿需附寄稿件處理費 50元,被採用稿件刊登前按規定交納版面使用費,發表后致稿酬。
寫作要求
1.文題應以最簡明的片語表達論文的主要內容,文題與內容要一致,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儘可能不設副題;
2.論著應有中、英文摘要及關鍵詞。中文摘要按目的、方法、結果與結論共4段連續書寫。摘要應反映全文的主要內容,不加評論和解釋,結果內應有主要數據;
3.英文摘要的主要內容應與中文摘要基本一致,也按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的順序書寫,還應包括文題、作者、單位、市省及郵編。應請熟諳英文的本專業專家修正,一般不用縮略語,務必核對拼寫無誤;
4.關鍵詞的中、英文應一致,分別列在中、英文摘要下方,論著文稿一般2~5個,首標關鍵詞應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內容。英文關鍵詞應以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寫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為準,其中文譯名應按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註釋字順表,切勿杜撰;
5.前言 主要介紹研究的背景,即引用文獻對本病診治的疑難處或各種診治方法的優缺點及存在的問題做一簡要評價,然後指出本文的目的,並說明本研究起止日期。本法治療結果如何不應寫在前言內;
6.方法 除前言外,第1部分為治療(診斷)方法。本刊要求資料與方法分開寫, 將方法寫在資料之前, 目的是突出診治方法,使讀者對方法學先有全面了解。在方法內主要介紹研究方法、試驗方法、診斷與治療方法,並介紹觀察指標、疼痛評估方法、隨訪時間、效果評定標準及統計學處理。在方法內以介紹實際操作為主,不加評論與解釋,文字難以描寫清楚時,請用圖示。儀器設備應註明產地、型號,所用參數如電壓、頻率等要描述,藥品、試劑應注出其產地、批號、生產時間並加註英文,複合藥物的成份與劑量必須寫出。某些常規操作如消毒、鋪巾等宜省略。
個人創造的方法要詳述其細節,改進的方法要詳述改進之處,可用參考文獻之角碼標註原方法之來源,原封不動地使用他人之方法時不用角碼,而直接寫為“……方法見參考文獻[1]”。
隨機對照研究應描述隨機方法和所採用的盲法(單盲、雙盲)。統計分析應說明其方法及選擇依據。
7.臨床資料 此為全文的第2部分,其中又包括一般資料與結果兩段,一般資料應有年齡、性別、診斷、病程、分組等基本資料,尤其強調某些特殊資料如特殊檢查和一般資料的進一步整理,例如療效與年齡、療效與病程、療效與不同治療方法、療效與不同病種、療效與不同用藥等多種因素相互關係的分析。在疾病診斷上,應對癥狀與體征進行統計分析,例如某種癥狀或體征有多少例,從而為診斷提供依據,而不是從書籍或雜誌上抄錄診斷標準。對於CT等放射學檢查也要有分析統計,而不能僅寫符合影像診斷。
在臨床資料內希作兩組或兩組以上資料的對比性觀察。設立對照組,將使論文更具說服力。應在年齡、病種、病程、病變等一般情況基本相同(似)的前提下進行兩種不同方法的對比。對照組必須在病情允許的前提下,採用合理、合適的治療方法,以雙盲或單盲法進行。對照組應在開始研究時設立,摘引過去的病例與現時相比較的方法不可取。充分的臨床資料與詳細的統計分析是討論的依據。
評定治療效果應有嚴格而適宜的標準,不僅靠癥狀,還要有體征的複查。療效的判定應在隨診時,而不是在治療剛結束時。隨診時間的長短與隨診患者的多少直接反映論文的水平。只有長期,甚至數年的隨診,方能對某病的診治結果做出恰當的評價。隨診時應儘可能包括完整資料,例如治療後進行放射學複查,這對治療方法的遠期效果、適應證與作用機制可提供客觀根據。
結果或治療效果作為臨床資料的后一段,應客觀真實、簡潔明了,不必解釋,不應與討論內容混淆,可用文字說明,但最好用圖、表表示,能收到一目了然的效果。文中若有圖、表,則正文不需要重述其全部數據,只需摘述其主要發現或具有重要意義者。數據應翔實準確,避免數字不符。
8.討論為第3部分,是全文的關鍵,但充分的臨床資料是寫好討論的基礎。討論應密切聯繫本文的臨床資料,將作者的經驗總結成理論,發展、修改或提高現有文獻上的觀點。討論不應是操作技術的解釋,也不是無臨床資料作根據的主觀臆斷,更不能憑想象做推測或憑印象做結論,例如只有在分析統計並比較了兩組不同病程患者的治療效果后才能寫病程長的效果差。
參考或引用文獻,尤其是近3~5年外文和中文期刊雜誌上的文獻全文十分重要,應該有針對性地引用其某觀點、某看法、某方法或某數據.結合自己的臨床資料加以評論,延伸自己的觀點。引用文獻不應大段摘錄與本文臨床資料無關的文字。眾所周知的基本概念或書本上已明確記載的理論,不必抄襲。原本是一篇研究臨床治療效果的文章,卻從文獻中大量抄寫發病與治病機制,是初寫論文的通病,討論的重點應是針對臨床效果。非研究作用機制的文章,雖可涉及機制,但無必要用較多篇幅寫機制。在描述鎮痛合劑的作用時,習慣寫的“局麻藥止痛、維生素營養神經、激素抗炎”不必反覆重述。引用文獻盡量不以書籍作參考,因為即便是新出版的書籍,其內容也是陳舊的。參考文獻的另一目的是和其他作者的研究相對照、相比較,同意或不同意某作者的觀點均可寫在討論中,以便將自己的研究擺在該課題國內外整體研究範圍之內寫討論,而不是只寫自己的研究結果。參考文獻是論文必不可少的內容,這是因為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不參考他人的經驗不可能搞好研究。
9.表 一律採用三線表,表的序號與表題在表的上方,只有1個表時,序號為表l,表內數據的單位相同時,計量單位在表題后註明。表格的主語如分組,一般在表的左側,謂語如統計指標在表的右側,盡量避免主、謂語倒置。表內計量單位不相同時,計量單位應標在該統計指標后,主、謂語項目較多時可分層。
表內某項未測,填入“一”符號;結果為零的例數或百分數均寫“0”;同一欄上下各行的數字應按個位數對齊,若數值中有(士)或(~)號者,則按此符號上下對齊;同欄內的數字要求小數點后的位數一致;表內數字或文字需加備註時,在其右上角依次標註“*”、“#” 、“△”、“☆”符號,在表下以簡練文字註釋。
10.圖 插圖應有自明性,即只看圖、圖題與圖例,即可理解圖意。一般用線條圖,要求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圖的高度與寬度之比為5:7,圖中文字在縮放后以6號或新5號為宜,圖例一般標註在圖形內的空白處,圖號與圖題在圖的下方。照片圖要求清晰、準確,灰度對比明顯。病理照片應標明染色方法與放大倍數如HE×200。影像片需附示意圖,便於讀者看懂。
11.量和單位 體內壓力恢復使用mm Hg、cm H2O。在組合單位中斜線不應多於1條,例如mg/kg/d應寫成mg/(kg·d)或mg·kg-1·d-1。時間的表示,日用d,小時用h,分用min,秒用s,但不能用第×d。平均值±標準差用(平均值士標準差)單位符號表示,例如(3.61±0.42)kg。數量範圍用~符號,例如1~2h,1%~2%。
12.統計學符號均用英文斜體,如算術平均數用小寫x,標準差用小寫s,標準誤用英文小寫斜體sx,,t檢驗用小寫t,相關係數用小寫斜體r,但F檢驗用英文大寫斜體F,中位數用英文大寫斜體M ,卡方檢驗用希臘文小寫斜體χ2,樣本數用英文小寫斜體n ,概率用英文大寫斜體P,概率數值用小數表示,例如P<0.05,不用百分數(P<5%)
13.藥名在第1次出現時需加註英文,醫學名詞、藥品名稱應以通用名稱為準。不應使用商品名,但可注出商品名及其產地,。冠以人名的綜合征、體征、方法等,人名后不加“氏”,外國人名后也不加“'s”,例如霍納綜合征(不加氏字),但若人名為單字,加“氏”,例如唐氏綜合征。
14.中、英文縮略語在第1次出現時應寫出其全稱或英全文,本刊不採用非規範的縮略語,例如靜注應寫成靜脈注射。英文名詞除專用名詞(國名、地名、姓名、公司、註冊商品名)首字母大寫外,其餘首字母均小寫。本刊不用“封閉”術語,請改為“神經阻滯療法”。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要求
實用疼痛學雜誌參考文獻著錄格式,按照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規定,採用順序編碼制:
1 文內引用參考文獻的標註
文內標註引用文獻,以出現的先後順序連續編號,並將序號置入方括弧中。
正文中引用參考文獻按下述3種格式之一標註角碼,角碼在右上角:
(1)Birbaumer等[1]指出嗎啡從體內排泄緩慢。(2)三叉神經痛的發病有3種機制參與[2, 4, 6]。如序號連續(統一論點參考了連續的4篇論文),可書寫成[1-4]。(3)間質細胞cAMP含量測定方法見文獻[7]。
正文指明原始文獻作者姓名時,角碼標註於作者姓名之後(如例1);正文未指明作者時,角碼標註於句末(如例2);正文直接述及文獻序號時,不用角碼標註(如例3)。
標註應儘可能靠近有關引文。標註寫在標點符號之前。如引文在全句之末,其中句號在引號之內,則應標註在引號之外(“……。”[x] ),否則應標註在句號之內(“……”[x]。)
圖中引用參考文獻,按其在全文中出現的次序編號,序號標註寫在圖的說明或註釋中,圖中不應出現引文序號標註。
表中引用參考文獻,按在全文中出現的順序編號,在表注中依次標註;若必須在表身中標註,可另列一欄並將引文序碼置於方括弧之中,以避免與表中其他數字相混淆。
2 文後參考文獻表
文後參考文獻表的順序應按文中引文的順序依次排列,用阿拉伯數字書寫,不加方括弧,也不用標點,序號后空一字,按GB 7714-87要求依次著錄。只有1條參考文獻時,序號寫為1。著錄用文字原則上要求用文獻本身的文字,數字除版次、期號、冊次、頁數、出版年等用阿拉伯數字錶示外,均保持文獻上原有的形式。
責任者(個人作者或集體作者)不超過3位時全部照錄。責任者超過3位時,只著錄前3位責任者,其後加“, 等”或者其他與之相應的字(西文加“, et al”,日文加“, 他”,俄文加“, идр”)。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健康路12號,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內《實用疼痛學雜誌》雜誌社 郵政編碼:05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