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8條詞條名為飲馬長城窟行的結果 展開
飲馬長城窟行
唐代李世民詩作
《飲馬長城窟行》是唐代皇帝李世民創作的一首樂府體邊塞詩。此詩先描寫了悲壯的塞外之景,然後描述了一場戰爭的發生髮展與勝利的過程,最後寫對將士們努力作戰以名垂千古的勉勵及自勉、對邊境安寧、四境賓服的嚮往。全詩立意高遠,言辭從容,層次分明,音韻優美。
這是一首漢樂府民歌,它書寫了大唐平定天下,開創貞觀之治后太宗皇帝的感慨。
此詩開頭“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當是描寫詩人親眼所見的悲壯之景。“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進一步寫塞外之景,壯闊迷茫,渲染了一種壯烈豪邁之情,其眼光、氣度有指點江山、總攬寰宇之勢。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點明為救邊而出征,軍隊沿著山路前行,彷彿是山引導著隊伍,意即此戰很得天時,必將獲勝。“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點明了題中馳騁宇內,以天下為牧場之意。“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寫進軍途中所遇到的艱難險阻。“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寫大軍所指,因並非倚仗武力,更多的是以德感召,所以蠻夷懾服,邊境一帶很快呈現出一片祥和、安寧的和平氣象。“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據寫平夷戰禍后,軍隊凱旋,所到之處,群情振奮,表明人民對正義戰爭的支持。“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互文見義,稱述得勝還朝,所用地名都是邊塞一帶,給人以真實感,此後的邊塞詩也常用這種手法,羅列多個邊關地名,雖然這些地區往往與詩中的事件並無關聯,而且地名之間常常不具有確定的邏輯關係。“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運用了象徵手法,“揚麾”象徵唐軍旗幟鮮明地出戰,“氛霧”象徵外敵入侵時的紛擾之狀,這裡既有對將士們的稱述,也有對將士們努力作戰以名垂千古的勉勵,同時也有自勉。
最後二句“荒裔一戎衣,靈台凱歌入。”是對李唐全盛時邊境安寧、四境賓服的描述,似是抒發抱負。
全詩沒有具體描寫兩軍作戰的場面,而是形象地描述了這場戰爭的發生髮展與勝利的過程,立意高遠,言辭從容,層次分明,音韻優美,達到了藝術手段與個中立意的高度統一,一掃六朝以來的綺靡和宮廷詩的艷麗,堪稱唐詩的辟荒之作。
李世民的《飲馬長城窟行》創作於貞觀二十年(646年)九月駐蹕靈州,太宗平定宋金剛之亂時,於“(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眾趣龍門關,履冰而渡之”,詩中所描寫的悲壯之景當是詩人親眼所見,此詩亦是濡筆馬上而作。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一說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又說鉅鹿郡人。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后,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赫赫戰功,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后不久,唐高祖被迫退位,李世民繼立為帝,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在位期間,李世民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唐朝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謚號文皇帝(后加謚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唐昭陵。他愛好文學與書法,有詩作與墨寶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