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綉
中國刺繡的突出代表
在中國傳統刺繡工藝品當中的,常常將產於中國中部湖南省的"湘繡",中國西部四川省的"蜀綉",產於中國南部廣東省的"粵綉"和產於中國東部江蘇省的"蘇綉"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綉"。
中國的刺繡工藝在秦漢時期便已達到較高水平,是歷史上"絲綢之路"運輸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國四大名綉是中國刺繡的突出代表。
圖冊
湘繡是在吸收蘇綉和其它刺繡的優長處發展而來的。湘繡使用不同顏色的線相互摻和,逐漸變化,色彩豐富飽滿,色調和諧。湘繡的圖案借鑒了中國畫的長處,所綉內容多為山水、人物、走獸等,尤其是湘繡的獅、虎題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粵綉構圖飽滿,繁而不亂,裝飾性強,色彩濃郁鮮艷,綉制平整光滑......。粵繡的題材廣泛,多為百鳥朝陽、龍鳳等圖案。
蜀綉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多達100多種,充分發揮了手繡的特長,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蜀綉題材大多為花鳥、走獸、蟲魚和人物等,品種除了綉屏之外,還有被面、枕套、靠墊、桌布、頭巾等等。
四大名綉(依次:湘,蘇,粵,蜀)
四大名綉之稱形成於十九世紀中葉,它的產生除了本身的藝術特點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綉品商業化的結果。由於市場需求和刺繡產地的不同,刺繡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開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蘇、蜀、粵、湘四個地方的刺繡產品銷路尤廣,影響尤大,故有“四大名綉”之稱。
蘇綉
特點
從欣賞的角度來看,蘇綉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為:山水能分遠近之趣;樓閣具現深邃之體;人物能有瞻眺生動之情;花鳥能報綽約親昵之態。蘇繡的仿畫綉、寫真綉其逼真的藝術效果是名滿天下的。在刺繡的技藝上,蘇綉大多以套針為主,綉線套接不露針跡。常用三、四種不同的同類色線或鄰近色相配,套綉出暈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時,在表現物象時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淺變化中,空留一線,使之層次分明,花樣輪廓齊整。因此人們在評價蘇綉時往往以“平、齊、細、密、勻、順、和、光”八個字概括之。
經過長期的積累,蘇綉已發展成為一個品種齊全,畫面豐收,變化多端的一門完整藝術,涉及裝飾畫(如油畫系列、國畫系列、水鄉系列、花卉系列、賀卡系列、鴿譜系列、花瓶系列等)。實用品涉及服飾、手帕、圍巾、賀卡等。
廣綉《紫荊孔雀》
上世紀50年代,梁紀設計,蘇文、朱開、許熾光等多人綉制的《紫荊孔雀》入選掛於北京人民大會堂。《存綉堂絲綉錄》及《纂組英華》等書介紹明末清初的粵綉說:“鋪針細於毫芒,下筆不忘規矩,其法用馬尾於輪廓處施以綴綉,且每一圖上必綉有所謂間道風的飛白花紋,所以成品花紋自然工整”。根據現存粵綉作品分析,它的針步短,色彩濃艷,花紋生動寫實。雍正、乾隆時期曾大量行銷歐洲和中近東各國,當時有專作外銷品的作坊。
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南海14歲姑娘盧眉娘於皇宮中在一尺絹上綉《法華經》7卷,字如粟粒而點畫分明、細如毛髮,足見其技之精。到了宋代,民間日常已廣泛應用刺繡品,其中的欣賞品的工藝日臻成熟。明代中後期,廣綉已揚名海外。
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綉片回國,得到國王厚賞廣綉之名遂傳至歐洲,綉品從此輸出國外。
廣綉作品有一個共同特點,遠看非常醒目,近看又精細非常。清初,英國商人拿服飾圖樣到廣州綉坊訂綉品。因圖樣乃西方油畫風格,綉工為繡得惟妙惟肖,便增加綉線種類及改革綉法,豐富綉品的表現力,使廣綉技藝更加提高。如以孔雀羽毛扭績成線縷,以馬尾纏絨為勒線等。
清中葉是粵綉出口的全盛時期,大幅的綉畫納稅也要白銀1.2兩,可知價值不菲。當時的廣綉作品布局章法已中西合璧,用色濃艷且非常光影變化。今故宮仍保存著當時廣綉掛屏可證其藝術高超。
刺繡頂級作品、潮綉名作《金龍魚》
潮州編織的刺繡一直是朝廷貢品,如今也是國家領導人贈送海外友人的上等佳作,潮綉早在1915年的巴拿馬賽會和1923年的倫敦賽會上,就曾獲得很高的評價。現今粵綉,大件手工刺繡綉品如被面、屏風,小件如荷包、扇套、繡花鞋等,婦女衣袖、裙面,多作滿地折技花,鋪絨極薄,平貼綢面,有的只有翠藍一色,風格獨特。總之,具有濃厚地方色的粵綉,在國際上以及在港、澳僑胞中,備受歡迎。
《考工記》很早就將刺繡列在繪畫之內,有“五彩備,謂之綉”和“畫綉之工,共奇職也”的記載。宋室南遷之後,大批民間藝人(包括陶瓷、刺繡、泥塑等)從中原地區,走江浙,過福建,他們把先時的技藝帶客店潮州,而潮綉彩眉亦原自中原流入,近百年來又在原創基礎上發展了墊高立體的綉藝。
明代,潮綉形成專業性的生產區域,民謠曰:“東門曬漁網(織漁網),西門擺花規(刺繡),南門削竹箸(竹藝),北門挲腳腿(即用手掌在大腿上推壓成製鞋的鞋索,指製鞋業)。”時至今天,潮州市區的西門仍是刺繡工藝的基地。
清代,刺繡在潮州民間更為盛行。康熙《澄海縣誌》記載:百金之家,婦女不盡出;千金之家,婦女不步行。勤於女工,帛雖盈箱,不棄其治麻。乾隆年間,潮州西門外天地壇、布梳街以及開元寺附近,已有綉庄20多家,綉品輸向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一帶,佔領南洋市場,特別是帶有民間濃厚地方特色的廳堂、佛廟擺設的綉品更是供不應求。至咸豐年間,潮綉品每年銷往東南亞的出口總值在1000萬兩銀以上,可見潮綉在清代已經大規模出口。19世紀英國藝術家波西爾在其所著《中國美術》中寫道:”中國人長於刺繡花鳥而廣東人於此技術尢為專長。”廣東刺繡多輸入歐洲,對歐洲也影響頗大。
《潮州府志》載:“潮州婦女多勤紡織,凡女子十一、二齡,其母即為預治嫁衣,故織紉刺繡之功,雖富貴不廢也”。數十年後已身為潮州抽紗刺繡傳承人的祝書琴,童年時和鄰里街坊的同齡姑娘們一樣,放下書包便是個“小綉娘”,劈線、穿針、繡花,一邊給大人幫忙,一邊夢想學會刺繡的每道工藝。
民國時期,在抗日戰爭前,潮綉生產仍很旺盛。單在潮州城,較有名的綉庄就有西門黃金城、仙街頭林萬合、開元街廣成興等20多家,綉工約2000多人,最大綉庄每年銷售量達200大洋。
古時綉工大多是潮州、廣州男子,為世所罕見。其分佈地區即潮州府地區(潮州、汕頭、揭陽、潮陽、普寧、澄海、饒平、惠來等地)“潮綉”和廣州府地區(南海、番禺、順德、中山)的“廣綉”。《嶺南叢述》載:“清代粵綉工人多是廣州人和潮州人,特別是潮州綉工為上,皆男子為之,精於女工,為其他省市所罕見。”
清末宣統二年(1910年)潮州綉品曾參加在南京舉行的南洋第一次勸業會,展出並獲獎的計有:大幅刺繡掛屏《蘇武牧羊》、《丹鳳朝陽》、《郭子儀拜壽》、《獅子頭》、《海龍王頭》、《鵪鶉鳥》等。這些參展的潮綉品,由24名男綉工通力合作刺繡。一時潮城轟動。這24名綉工被譽為“刺繡狀元”。據目前能夠考查出名字的有林濤生、蔡戍子、尾仙、張桂泉、林件、如伯、王炳南、王釧南、蔡鍾、林新泉、李和彬、盧海清、冬瓜師、本江寧、洪鐘、吳坤、吳欽、托伯、烏糖、白糖等人,全都是男綉工。20世紀50年代,仍有杜進茂等20餘男工在刺繡。
在民國四年(1915年)的美國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在民國十二年(1923年)、十四年(1925年)的英國倫敦賽會上,潮綉作品均有參展並獲較高評價,余德的綉品《孔雀牡丹會景》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一等獎,被行內譽為“繡花王”1922年,余得的綉刮畫《瑞獅》在英國倫敦大橋開幕賽會上獲二等獎。1923年,黃妹(漢光)的綉掛畫《菊花貓蝶圖》、《半浮沉金魚》、《雞冠花》在廣東省國貨展覽會上獲一等獎,被譽為“繡花狀元”。此時,黃妹用旋紋針法代替直紋針法綉老虎、獨創八面旋轉針法綉雞冠花,以及陳荷影用二針企麟法綉大龍,用虛凸法綉龍鳳,皆聞名於國內刺繡行。
1929年,莫傅精繡得列寧頭像被莫斯科列寧紀念館收藏。1926年,余德、黃妹等組織錦繡工會,有會員900餘名,產品多為鏡畫、褂群、會景(大幅綉畫),遠銷海外。
1938年日軍侵佔廣州之後,藝人改行謀生,廣綉一落千丈。抗戰勝利后雖稍有恢復,但元氣大傷。解放后,市政府扶持藝人組織起來,20世紀50年代中期再起高潮。1954年8月,全市刺繡業有557戶、932人(包括綉戲服、珠綉)。黎沾、余德、黃妹、李笑華、文景、怡然等藝人創作出一批國內外聞名的廣綉畫精品。著名的有餘德的《牡丹松鶴》、黃妹的《百鶴圖》、聶卓(余德弟子)的《魯迅像》等。
1979-1981年潮州刺繡藝術品為國家提供出國展禮品達到250件(套),其中僅潮綉廠就提供了198件,受到了國內外各界的極高讚譽。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是潮州刺繡發展的鼎盛時期。潮州市開創全國之先河,成立潮州市刺繡工業總公司、潮州市刺繡研究所、潮州市刺繡學會。總公司直轄管國有潮綉廠和60個繡衣廠、4個機繡廠和珠綉廠,再迪這十幾個大廠,分管街道、農村的刺繡廠社超過500家,年產值超億元。
1982年在哈爾濱舉行的“全國繡衣產品質量評比(全國共有十個省,18個單位參加)”,潮州市繡衣石的汕頭市繡衣廠在原廠倉庫大批量產品中抽樣評比,潮州市繡衣廠的真絲、化纖繡衣評比,獲得總分93.5分,為全國第一名,汕頭市繡衣廠化纖繡衣獲得單項平均分92.5分,為全國單項第一名。
是年,潮綉釘金綉《九龍屏》、金絨混合綉(吹簫引鳳)和潮州市繡衣廠、汕頭市繡衣廠生產的“水仙花牌”女繡衣,分別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國家最高獎)金杯獎。
廣綉大師有廣東省知名工藝美術家、傳承人:陳少芳、許熾光、梁桂光,其中陳少芳是國家級工藝美術師。
粵綉除採用豐富而多變的針法外,在創作設計方面還注重主意,善於把寓意吉祥和美好的願望融入綉品中。在創作方法上採用了源於生活而又重視傳統,不滿足於現實的描繪而追求著更為美好的理想,與此同時,還善於涉取繪畫和民間剪紙等多種藝術形式的長處,使綉品的構圖飽滿,繁而不亂,針步均勻,光亮平整,紋理清晰分明,物像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地體現了粵繡的地方風格和藝術特色。
潮綉
“潮綉”有60多種釘金針法以及40餘種絨綉針法,同時,藝人還運用了折綉、插綉、金銀勾勒、棕絲勾勒等多種技巧,使“潮綉”在“綉、釘、墊、貼、拼、綴”等技藝上更趨完善,產生“平、浮、突、活”的藝術效果
1.有絨綉、釘金綉、金絨混合綉、線綉等品種,各具特色。
2.釘金綉和金絨混合綉。釘金綉,又稱金銀綉;以金銀線為主,絨線為輔的叫金絨混合綉。釘金綉針法複雜,有過橋、踏針、撈花瓣、墊地、凹針、累勾綉等60多種針法,其中“二針企鱗”針法為其他綉種所無。釘金綉運用墊、綉、貼、拼、綴等技術處理,可產生浮雕式的藝術效果。
3.線綉。純用絲線平面綉制。
廣綉
“廣綉”的針法主要有7大類30餘種,包括直扭針、捆咬針、續插針、輔助針、編綉、饒綉、變體綉等以及廣州釘金綉中的平綉、織錦繡、饒綉、凸綉、貼花綉等6大類10餘種針法。
廣綉針法多變,針步均勻,巧妙運用針法絲理表現物像的肌理;題材廣泛,色彩豐富,注重光和影的和諧運用;講究刺繡的針法技術,更注重綉品的藝術效果,講求“功”為“藝”用。廣綉品種齊全,按刺繡材料分,主要有真絲絨綉、金銀線綉、線綉和珠綉四類。
蜀綉
特點
蜀繡起源於川西民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且渾厚圓潤、色彩明快的獨特風格。蜀綉作品的選材豐富,有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山水魚蟲、人物肖像等。針法包括12大類共122種,常用的針法有暈針、鋪針、滾針、截針、摻針、紗針、蓋針等,講究"針腳整齊,線片光亮,緊密柔和,車擰到家"。綉品的種類繁多,包括被面、枕套、衣、鞋和畫屏等,既有巨幅條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觀賞性與實用性兼備的精美藝術品。當今綉品中,既有巨幅條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精欣賞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費品。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蜀綉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四川省成都市的郝淑萍為蜀綉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湘繡分別在1912年和1933年義大利都靈博覽會和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湘繡綉品分別獲得最優獎和一等獎,被國外譽為超級綉品。原先,長沙城裡的商人們為了滿足一批因鎮壓太平軍而發跡的新貴,開設了“顧綉庄”,不久又以湘繡之名壓倒了顧綉。湘繡的特點是用絲絨線(無拈絨線)繡花,其實是將絨絲在溶液中進行處理,防止起毛,這種綉品當地稱作“羊毛細綉”。湘繡也多以國畫為題材,形態生動逼真,風格豪放,曾有“繡花花生香,綉鳥能聽聲,綉虎能奔跑,綉人能傳神”的美譽。湘繡人文畫的配色特點以深淺灰和黑白為主,素雅如水墨畫;湘繡日用品的色彩艷麗,圖案紋飾的裝飾性較強。
特點
湘繡
2010年10月在湘繡的原產地開福區沙坪鎮,“湘繡”、“蜀綉”、“粵綉”、“蘇綉”中國“四大名綉”的代表將宣讀“沙坪宣言”,啟動“四大名綉聯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記者今天從第三屆開福金秋經貿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此次文化節精心策劃了三大主題活動:首屆中國·沙坪湘繡文化節暨第三屆開福金秋經貿文化節開幕式、大城北兩型社會建設投資推介會、國際圖書館東亞文獻合作暨華文報刊數字化研討會。
沙坪鎮是中國湘繡原產地,被譽為“中國湘繡之鄉”,如今已發展成為集購、吃、住、行、娛、游為一體的湘繡風情小鎮。在此次文化節上,除發布“沙坪宣言”外,還將舉行沙坪AAA級景區和沙坪湘繡地理標誌的授牌,市民們可以欣賞到千名綉工為“金牌綉女”而角逐、萬幅湘繡為“名作”而競爭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