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
中國古代政區名
河中府,中國唐代設立的行政區。今山西省永濟縣蒲州鎮。
唐開元八年(公元720年),開蒲州升為府,因位於黃河中游而得名河中府。同年又改為蒲州。
唐開元八年(公元720年),開蒲州為河中府,因位於黃河中游而得名。同年改為蒲州。乾元(公元758-759)時又改稱河中府。以後歷代屢有變動。明洪武二年(1369)河中府改為蒲州。
畢萬之後,十代至文侯,列為諸侯,至惠王僭號稱王,至王假為秦所滅。今州即秦河東郡地也。漢元年,項羽封魏豹為西魏王,王河東,都平陽。二年,豹降,從漢王在滎陽,請歸侍親疾,至則絕河津反為楚,盡有太原上黨地。九月,韓信虜豹,定魏地,置河東、上黨、太原郡。文帝時,季布為河東守,文帝謂曰:“河東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後魏太武帝於今州理置雍州,延和元年改雍州為秦州。周明帝改秦州為蒲州,因蒲坂以為名。隋大業三年罷州,又置河東郡。
隋將屈突通守河東,高祖師次桑泉縣,通出守潼關,乃令鷹揚郎將堯君素、王行本留鎮郡城,遂於今桑泉縣置河東郡。武德元年罷郡,置蒲州。其年堯君素為賊人薛宋、李楚客所殺,王行本仍堅守不賓。二年,置蒲州總管。三年,行本歸化,自桑泉移蒲州於今理。九年,廢總管置都督府,復為州。開元元年五月,改為河中府,仍置中都,麗正殿學士韓覃上疏,陳其不可,至六月詔停,復為州。乾元三年,又改為河中府。大曆中,元載為相,又上建中都議曰:“自古建大功者,未嘗不用天因地,故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臣等考天地之心,本聖人之意,驗古往之事,切當今之務,則莫若建河中為中都,隸陝、虢、晉、絳、汾、潞、儀、石、慈、隰等十城為藩衛。長安去中都三百里,順流而東,邑居相望。有羊腸、底柱之險,羊腸在潞州壺關縣東南一百六里。濁河、孟門之限,孟門在慈州文城縣西南三十六里,即龍門上口。以に轅為襟帶,與關中為表裡,劉敬所謂‘扼天下之吭而撫其背’,即此之謂。推是而言,則建中都將欲固長安,非欲外之也;將欲安成周,非欲舍之也;將欲制蠻夷,非欲懼之也;將欲定天下,非欲弱之也。河中之地,左右王都,黃河北來,太華南倚,總水陸之形勝,郁關河之氣色。每歲白露既降,涼風已高,陛下處金城湯池內綏華夏,登信臣驍將外馭戎狄,出於仲秋,還於農隙,有漕濁泛舟之便,無登高履險之虞,不傷財,不害人,得養威而時狩,如此則國有保安之所,家無系虜之憂矣。”疏奏不省。初,代宗自幸陝之後,每歲八九月?,京師忄匈忄匈,常懼犬戎復至,將相之家,皆裝儲糗,為行李之備。載知人情不安,遂奏此疏,冀因制置,竊有兵權,議亦宏博,盡當時利害。然代宗探見載意,議故不行。或曰建中都,江融《設險圖》之首篇也,融誅後書已不傳,不知斯言何自而得?
府境:東西二百五里。南北一百七十七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三百二十里。東至東都五百八十五里。東北至絳州取桐鄉路二百六十里。西南至華州一百四十七里。西至同州六十七里。東南至虢州一百八十三里。東南至陝州二百四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麥<麥員>扇,竹扇,漆匣,乾棗,鳳棲梨,龍骨。賦:絹,綿,麻,布。
河東縣,次赤。郭下。本漢蒲坂縣地也,屬河東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仍屬蒲州。十六年,移蒲坂縣於城東,仍於今理別置河東縣,大業二年省蒲坂縣入河東縣。
雷首山,一名中條山,在縣南十五里。
風陵堆山,在縣南五十五里。與潼關相對。
長原,一名蒲坂,在縣東二里。其原出龍骨。
河水,北自桑泉縣界流入。
媯水,源出縣南雷首山。《尚書》曰:“降二女於媯?。”
州城,即蒲坂城也,城中有舜廟,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壇。
故陶城,在縣北四十里。《尚書大傳》曰:“舜陶於河濱。”
故堯城,在縣南二十八里。
蒲坂關,一名蒲津關,在縣西四里。《魏志》曰“太祖西征馬超、韓遂,夜渡蒲津關”,即謂此也。今造舟為梁,其制甚盛,每歲徵竹索價謂之橋腳錢,數至二萬,亦關河之巨防焉。
風陵故關,一名風陵津,在縣南五十里。魏太祖西征韓遂,自潼關北渡,即其處也。
舜祠,在州理舜城中。貞觀十一年詔致祭,以時灑埽。
伯夷墓,在縣南三十五里雷首山。貞觀十一年詔致祭,禁樵蘇。
河西縣,次赤。郭下。本朝邑縣東地,乾元三年因置河中府,割朝邑縣置。
臨晉縣,次畿。西南至府七十四里。本漢解縣地,後魏改為北解縣。隋開皇十六年,分猗氏縣於今理置桑泉縣,因縣東桑泉故城以為名也,天寶十二年,改為臨晉。
河水,經縣西四十里。
涑水,在縣東二十三里。
故解城,本春秋時解梁城,又為漢解縣城也,在縣東南十八里。晉惠公許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內及解梁城是也。
桑泉故城,在縣東十三里,故司空魏國公裴寂墓,在縣東北十七里。
猗氏縣,次畿。西南至府一百一十里。本漢舊縣,即猗頓之所居也。東魏恭帝二年,改猗氏為桑泉縣,周明帝復改桑泉為猗氏縣,屬汾陰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蒲州。
涑水,經縣南六里。
故郇邑,在縣西南四里。《左傳》曰“晉侯謀去故絳,欲居郇、瑕氏之地。
韓獻子曰:‘郇、瑕氏土薄水淺,不如新田。’遂遷新田。”即平陽絳邑縣也。
虞鄉縣,次畿。西至府七十里。本漢解縣地也,後魏孝文帝改置南解縣,屬河東郡。周明帝武成二年廢南解縣,別置綏化縣,武帝改綏化為虞鄉。
壇道山,一名百梯山,在縣西南十二里。山高萬仞,躋攀者百梯方可升降,故曰百梯山。南有穴,莫測淺深,每有敕使投金龍於此,兼醮焉。
王官故城,在縣南二里。《左傳》曰秦伯濟河焚舟取王官。
王老仙人祠在縣西十七里。
寶鼎縣,次畿。西南至府一百一十里。本漢汾陰縣也,屬河東郡。劉元海時廢汾陰縣入蒲坂縣。後魏孝文帝復置汾陰縣,開元十一年,改為寶鼎縣。
黃河,在縣北十一里。趙簡子沈佞臣欒激之所也。
汾水,北去縣二十五里。
後土祠,在縣西北一十一里。
殷湯陵,在縣北四十三里。
解縣,次畿。西北至府四十五里。本漢舊縣也,屬河東郡。隋大業二年省解縣,九年自綏化故城移虞鄉縣於廢解縣理,即今縣理是也。武德元年改虞鄉縣為解縣,屬虞州,因漢書名也,仍於蒲州界別置虞鄉縣。貞觀十四年,廢虞州,解縣屬河中府。
中條山,在縣南二十里。
鹽池,在縣東十里。
女鹽池,在縣西北三里。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鹽味少苦,不及縣東大池鹽。俗言此池亢旱,鹽即凝結;如逢霖雨,鹽則不生。今大池與安邑縣池總謂之雨池,官置使以領之,每歲收利納一百六十萬貫。
熨斗陂,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通路自縣東南逾中條山,出白徑,趨陝州之道也。山嶺參天,左右壁立,?不容軌,謂之石門,路出其中,名之白徑嶺焉。
永樂縣,次畿。北至府九十里。本漢河北縣地,周明帝改河北縣為永樂縣,武帝省永樂縣,以地屬芮城縣。武德二年,分芮城於縣東北二里永固堡重置永樂,屬芮州,七年移於今理,貞觀八年改屬。(河中府)
中條山,在縣北三十里。
河水,經縣南二里。
永樂澗水,源出中條山,經縣東二里,又南入河。
五老山,在縣東北十三里。堯升首山觀河渚,有五老人飛為流星上入昴,因號其山為五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