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銘

朱柏銘

朱柏銘,1964年生,浙江上虞人。分別在杭州大學、廈門大學經濟學學士和碩士學位。現任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公共經濟與財政研究所所長,財政學系主任。兼任全國高校財政學教學研究會理事、浙江省高校經濟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財政學會常務理事。

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共經濟理論、財稅制度與政策。出版《中韓財政比較研究》、《公共經濟學案例》、《公共經濟學理論與應用》(教育部普通高校“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等專著和教材。累計發表論文90多篇,其中近半數在《財貿經濟》、《經濟學家》、《光明日報》等國內一級報刊發表,或為《新華文摘》、《財政與稅務》(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承擔省部級重大和一般課題10項。

曾獲得教育部“寶鋼優秀教師獎”、“全國MPA優秀教師獎”、“浙江大學教學名師獎”,負責的公共經濟學課程已成為浙江省高校本科省級精品課程。2001、2007年兩度被學生評為“我最喜愛的浙江大學老師”之一。曾赴日本神奈川大學、台灣淡江大學等進行學術交流。多次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南方周末》及浙江衛視等媒體的採訪。經常應政府部門和高等院校的邀請,作有關公共經濟問題的專題報告或學術講座。

主講課程


2009
春財政學導論08級本科生0.5200
夏財政學案例分析06級財政255
秋公共經濟學專題08研究生1119
秋冬公共經濟學竺可楨學院UPA3126
秋冬公共經濟學06財政等3160
冬公共經濟學08級研究生212
2008
經濟學基礎08級預科生1.582良4.7030
公共經濟學07級西部MPA108
夏公共經濟學概論08級預科生1.5197優4.9090
秋冬公共經濟學06財政等3151
秋經濟學基礎07本科1.5155
公共經濟學專題07研究生1120
冬公共經濟學08級研究生226
財政學導論07級本科生0.5200

出版著作


1.《中韓財政比較研究》,30萬字,學苑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2.《公共經濟學》,37萬字,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3.《公共部門經濟學》,16萬字,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4.《公共經濟學案例》,26萬字,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5.《民營經濟與區域發展(第4輯)》(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
6.《公共經濟學理論與應用》(教育部普通高校“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

獎勵榮譽


一、科研項目獲獎
《王安石變法理財的經驗教訓》,《稅務》雜誌頒發,優秀文章三等獎,1989年3月;
《試論我國財政模式的選擇》,浙江省財政學會頒發,全省財政理論研究成果三等獎,1991年12月;
《增值稅運行中存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稅務與經濟》頒發,有獎徵文二等獎,1994年9月;
《論新稅制與分稅制的偏差及協調》,浙江省財政學會頒發,全省財政理論研究成果二等獎,1996年3月;
《浙江區域財源建設的戰略構想》,浙江省中青年財政研究會頒發,“財稅改革”有獎徵文二等獎,1997年1月;
《財政有償資金使用規範化管理》浙江省財政學會頒發,全省財政理論研究成果二等獎,1998年12月;
《改革·經驗·教訓》,浙江省財政學會頒發,全省財政理論研究成果三等獎,1998年12月;
《科學認識“吃飯財政”》,浙江省行政事業財務工作研究會頒發,全省行政事業財務理論研究成果成果一等獎,1999年1月;
《如何認識“吃飯財政”》,《財政研究》頒發,“完善財政支出管理”有獎徵文二等獎,1999年2月;
《建立我國社會保障預算的構想》,浙江省中青年財政研究會頒發,全省中青年財稅理論研究成果二等獎,1999年10月;
《浙江區域財源建設的戰略構想》,浙江省財政學會頒發,全省財政課題研究成果二等獎,2000年12月;
《中韓財政比較研究》,浙江省社科界聯合會頒發,第二屆青年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1年1月;
《農村稅費改革須以公共財政支出改革為條件》,“東莞杯”全國公共財政徵文大賽三等獎,2002年1月;
《農村稅費改革緣何步履維艱》,浙江省財政學會頒發,全省財政理論研究成果二等獎,2002年4月;
《中央分成的行政性收費:問題與對策》,財政部辦公廳頒發,優秀調查報告二等獎,2005年7月。
《農村稅費改革可持續性問題研究》,浙江省社科聯首屆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理論研究類),2006年8月。
《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研究》,浙江省社科聯首屆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對策研究類),2006年8月。
《改善對來甬務工人員的公共服務研究》,浙江省財政學會頒發,全省財政課題成果評選一等獎,2006年12月。浙江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學術進步獎。2008年3月。
二、教學項目獲獎和榮譽稱號
杭州大學1994年優秀教學成果獎,杭州大學頒發,1994年9月;
第二次朱福忻基金教書育人二等獎,杭州大學頒發,1995年9月;
杭州大學校級優秀班主任,杭州大學頒發,1998年11月;
1998—1999年度優秀教學獎一等獎,浙江樹人大學頒發,1999年9月;
“財政學:發展動態跟蹤與教學內容改革”,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浙江大學,2000年;
青年時報杯“我最喜愛的浙江大學老師”,浙江大學學生會主辦,2001年10月;
2001年度浙江大學優秀教師獎(深圳華為獎一等獎),浙江大學頒發,2002年3月;
財政學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浙江大學頒發,2004年12月;
浙江大學優秀教師獎,浙江大學頒發,2006年;
被學生評為“我最喜愛的浙江大學老師”之一,浙江大學學生會主辦,2007年;
獲得“首屆浙江大學名師獎”,浙江大學頒發,2008年;
獲得“省級精品課程—公共經濟學”立項,浙江省教育廳頒發,2008年;
獲得“寶鋼優秀教師獎”,寶鋼教育基金會,2008年;
獲得“全國MPA優秀教學獎”,全國MPA教指委,2009.5.

研究成果


1.《蘇錫杭三市外向型經濟比較研究》,主持,1987年,杭州大學立項,1000元。
2.《新時期我國財政與銀行關係的協調》,主持,1989年,杭州大學立項,1000元。
3.《證券市場與貨幣調控》,D-9319051,參與,1993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8000元。
4.《分稅制條件下浙江地方財源建設》,參與,1995年,浙江省教委立項,5000元。
5.《韓國財政政策研究》,X-9586190,281060-U09804,主持,1995年,杭州大學韓國研究所立項,50000元。
6.《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財稅對策研究》,主持,1995年,浙江省財政學會立項,2000元。
7.《浙江財稅、投資體制改革研究》,X-9717009,主持,1995年,浙江省體改委立項,8000元。
8.《浙江區域財源建設研究》,主持,1996年,浙江省財政學會立項,2000元。
9.《百課工程—財政學課程建設》,0011,主持,1996年,杭州大學立項,7000元。
10.《“兩保兩掛”扶貧機制研究》,教-9719301-2177,主持,1997年,浙江省教委立項,4000元。
11.《浙東三市與蘇南三市財源建設比較》,主持,1997年,寧波市財政局立項,4000元。
12.《“兩保兩掛”政策的歷史學思考》,主持,1998年,浙江省財政廳立項,3000元。
13.《浙江省投資環境改善研究》,201200-510104,201100-F49904,主持,1999年,浙江省政府立項,17000元。
14.《海峽兩岸金融關係研究》,參與,200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20000元。
15.《財政學課程多媒體課件建設》,主持,2000年,浙江大學立項,10000元。
16.《發展型公共財政模式研究》,M95E20,主持,2000年,浙江省社科規劃辦立項,50000元。
17.《鄉鎮財政風險研究》,201701-20101,主持,2001年,寧波市財政局立項,18000元。
18.《精品課程建設—財政學》,101000-573206,101000-365705,主持,2002年,浙江大學立項,20000元。
19.《縣級國有資產營運機制研究》,201701-T20204,主持,2002年,浙江省財政廳立項,45000元。
20.《財政國庫集中收付的比較研究》,101701-F00301,主持,2002年,浙江省社科聯合會立項,3000元。
21.《杭州投資軟環境評估體系研究》,101701-F00302,主持,2003年,杭州市政府立項,50000元。
22.《農業稅轉為農民社會保障稅研究》,101701-S20301,主持,2003年,浙江省社科規劃辦,10000元。
23.《樓宇經濟與地方財源研究》,201701-T20401,主持,2004年,西湖區招商引資辦,40000元。
24.《研究生課程建設—公共經濟學》,101000-542116,主持,2004年,浙江大學研究生院,3000元。
25.《中央分成的行政性收費管理研究》,101701-F40401,主持,2004年,財政部駐浙江專員辦,8000元。
26.《面向公務員的公共經濟學課程建設》,101000-544108,主持,2004年,浙江大學成教學院,10000元。
27.《房地產業發展與公共政策調控》,101701-T00501,主持,2005年,浙江省房地產業協會,120000元。
28.《外來務工人員地方公共產品供求狀況研究》,101701-F00601,主持,2006年,寧波市公安局、寧波市財政局,150000元。
29.義務教育與地方財政體制研究,子課題主持人,200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萬元;
30.省管縣財政體制研究,1701S20601,主持,2006年,省社科規劃辦重大招標課題,4萬元;
31.推進浙江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的公共政策研究,2007年,101701J30799,主持,浙江省科技廳,8萬元;
32.財源建設規劃研究,主持,2007,寧波市江北區財政局,12萬元。
33.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主持,2008,浙江省財政稅務科學研究所,1萬元。
34.政府對國投公司發展模式的選擇,主持,2008,瑞安市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5萬元。
35.財源建設政策評價與創新研究,1/3,寧波市鎮海區財政局,10萬元,2008.5~2009.3。
36.“三位一體”財政運行模式研究,2萬元,浙江省財政廳,2009年
37.“三位一體”模式下財政項目預算審核機制研究,4.8萬元,浙江省財政廳,2009年
38.農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階段政策研究,SCG552,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10年度立項研究課題。
39.建構市場型財政金融聯接機制研究,浙江省“十二五”金融業發展規劃子課題,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8萬元。
40.合同外包引領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研究,101701-T21001,寧波市機關後勤服務中心,10萬元。

學術交流


經濟人假設與制度約束
政府行為的經濟學分析
漫談公共產品的供給
析論外部性的矯正
省管縣財政體制的評價與完善
理性評價公共支出改革
人大對政府預算的約束
深化稅制改革的思考
尋租、設租活動的經濟學思考
政府規制:加強還是放鬆
模糊文化背景下的財稅改革
純公共產品性價比直接問責初探
縱向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評價與創新
東、西部之間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路徑與建議
構建以東西部對口幫扶為基礎的橫向轉移支付制度
財政項目預算審核的職能定位與機制創新
建構前向糾錯與後向糾偏的預算控制系統
科學發展觀視角下如何推進產業升級換代的思考
漫談財稅文稿的寫作

發表論文


1.《蘇。錫.杭三市外向型經濟發展比較研究》《杭州研究》1988年第5期
2.《改進虧損企業補貼辦法之我見》《福建財政》1988年第9期
3.《中國封建社會的賦稅減免》《稅務》1988年第9期
4.《西漢賦稅的經濟作用》《稅務》1988年第11期
5.《王安石變法理財的經驗與教訓》《稅務》1989年第1期
6.《試論我國財政模式的選擇》《四川財政研究》1989年第4期
7.《論國家公債的槓桿作用》《四川財政研究》1989年第6期
8.《“經濟決定財政論”應當繼續堅持》《四川財政研究》1989年第10期
9.《調整公債償還政策芻議》《福建財政》1989年第10期
10.《關於個人收入調節稅的若干思考》《稅務》1990年第10期
11.《國債償還高峰:成因分析與對策選擇》《財金貿易》1991年第1期
12.《90年代我國公債政策取向的思考》《債事縱橫》1991年第12期
13.《重塑企業流動資金管理體制的探討》《當代財經》1992年第2期
14.《國營企業流動資金供應與管理體制研究》《杭州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
15.《開徵證券交易稅芻議》《財金貿易》1992年第5期
16.《小議國債的統計範圍》《財會審》1992年第4期
17.《論財政支出結構調整的目標與途徑》《財貿經濟》1992年第7期
18.《量入為出與量出為入原則的重新評價》《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學報》1992年第6期
19.《析政府職能轉變》《經濟學消息報》1993年3月4日
20.《關於“國家財政向政府財政轉換”之我見》《經濟學消息報》1993年4月15日
21.《中國國債負擔:實證分析與趨勢預測》《財貿經濟》1993年第5期
22.《財政模式的比較與選擇》《經濟研究參考》1993年第57期
23.《界定財政性信貸運行區域的理論探討》《投資研究》1993年第5期
24.《國外證券課稅的實踐及其借鑒》《涉外稅務》1993年第5期
25.《論財政改革目標模式的選擇》《杭州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
26.《美國和日本的公債管理政策及其借鑒》《外國經濟與管理》1993年第9期
27.《開徵社會保險稅的難點初探》《經濟學消息報》1993年第51期
28.《日本財政投融資的經驗及其借鑒思考》《亞太經濟》1994年第2期
29.《政府應該為企業幹些什麼》《中外管理》1994年第6期
30.《增值稅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途經》《稅務與經濟》1994年第4期
31.《增值稅運行中的問題及其對策》《財經論叢》1994年第4期
32.《韓國財政政策及其對浙江的啟示》《浙江經濟》1994年第9期
33.《論新稅制與分稅制的偏差及協調》《財貿經濟》1994年第10期
34.《理順財政銀行關係須解開十個“結”》《經濟學情報》1994年第4期
35.《論高校財政專業課程體系的調整》《中國財政教育》1994年第6期
36.《正確認識個體戶與知識分子的收入差距》《經濟學消息報》1994年12月8日
37.《科學認識財政職能的內涵》《財金貿易》1995年第1期
38.《個人所得稅流失問題研究》《涉外稅務》1995年第7期
39.《教師收入偏低問題研究》《教育與經濟》1995年第3期
40.《教師待遇不能再低了》《探索與爭鳴》1995年第10期
41.《初探西方財政學的發展軌跡》《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學報》1995年第11期
入選《中國“八五”科學技術成果選》1996年12月
42.《財政有償資金規範化管理的構想》《財經研究》1995年第11期
入選《財政與稅務》(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1996年第1期
43.《統一思想·培植財源·完善機制》《財政》1996年第6期
44.《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財稅對策》《財經改革》1996年第1期
45.《經濟學與道德應重新結合》《學習與思考》1996年第1期
46.《納稅人:既有義務也有權利》《杭州日報》1996年7月8日
47《浙江區域財源建設的戰略構想》《浙江財稅與會計》1996年第12期
48.《中國個人所得稅流失的成因與對策》《中國研究》1997年3月號
49.《論區域財源建設》《區域經濟研究》1997年第2期
50.《區域財源建設淺論》《浙江學刊》1997年第3期
51.《“中央窮地方富”的思考》《探索與爭鳴》1997年第5期
入選《財政與稅務》(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1997年第7期
52.《西方公共經濟學的演變述評》《經濟學情報》1997年第2期
53.《論財政職能的內涵與概括》《中央財經大學學報》1997年第5期
入選《財政與稅務》(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1997年第8期
54《建立我國社會保障預算的構想》《財政研究》1998年第2期
入選《社會保障制度》(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1998年第5期
55.《粗放型經濟增長與財政困難互為因果》《中央財經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56.《改革·經驗·教訓》《財經研究》1998年第4期
57.《中日財政投融資差異比較》《現代日本經濟》1998年第3期
入選《財政與稅務》(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1998年第7期
58.《浙東與蘇南財源建設的成功實踐》《中國財政》1998年第6期
59.《合併后企業所得稅稅率形式的選擇》《稅務與經濟》1998年第5期
入選《財政與稅務》(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1998年第10期
60.《科學界定中央與地方的事權範圍》《杭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入選《財政與稅務》(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1998年第12期
61.《中韓稅收結構比較與借鑒》《亞太經濟》1998年第12期
入選《財政與稅務》(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1999年第4期
62.《如何認識“吃飯財政”》《財政研究》1999年第3期
63《中韓消費稅差異比較》《東北亞論壇》1999年第3期
64.《中韓增值稅比較》《當代亞太》1999年第7期
入選《財政與稅務》(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1999年第9期
65.《關於財政投融資範疇的幾點認識》《浙江大學學報》1999年第6期
66.《中韓行政管理支出比較》《東北亞論壇》2000年第1期
67.《中國財政學的革命》《經濟學家》2000年第2期
68.《中韓關稅差異比較》《國際貿易問題》2000年第5期
69.《推動教育財政發展的政策建議》《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70.《從“芝麻稅”與“西瓜稅”的轉化說起》《改革月報》2001年第5期
71.《“吃飯”的財政原則》《經濟學消息報》2001年4月6日
72.《公債規模的“度”應當如何把握》《財經研究》2001年第10期
入選《財政與稅務》(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2002年第2期
73.《話說我國的稅收宣傳》《浙江稅政》2001年第4期
74.《試論經濟學研究中數學方法的運用》《嘉興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入選《理論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2002年第7期
75.《論公債適度規模的評判》《經濟評論》2002年第2期
76.《新稅種的出台須慎之又慎》《經濟學家》2002年第2期
77.《農村稅費改革后鄉鎮財政支出格局的構建》《現代財經》2002年第4期
78.《公債適度規模評判指標的剖析及改進》《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入選《財政與稅務》(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2002年第9期
79.《農業稅能否轉為農民的社會保障稅》《南方周末》2002年6月13日
80.《公共選擇學派的最優稅制理論評價》《稅務與經濟》2002年第3期
81.《從公共財政角度審視農村稅費改革》《財經研究》2002年第7期
入選《財政與稅務》(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2002年第12期
82.《農村稅費改革可持續性問題研究》《改革》2003年第2期
入選《新華文摘》2003年第7期,《湖北日報》理論版2003年4月24日轉載
83.《擺脫黃宗羲定律需另闢蹊徑》《經濟學消息報》2003年6月13日
領導決策信息》2003年第23期轉載要點
84.《我國國債資金投向研究綜述》《經濟縱橫》2003年第7期
85.《政府介入心理衛生領域的理論分析》《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3年第8期
86.《國債資金真實投向的實證分析》《財經研究》2003年第5期
87.《論我國高新技術產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完善》《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年第10期
入選《高新技術產業化》(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2004年第1期
88.《進一步完善我國消費稅制度》《財經論叢》2003年第6期
入選《財政與稅務》(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2004年第2期
89.《建議將農業稅轉為農民社會保險費》《農業經濟》2004年第7期
90.《芻議以激勵手段提升公民的納稅意識》《稅務與經濟》2004年第5期
91.《部門預算改革的一個新思路》《浙江學刊》2004年第6期
入選《財政與稅務》(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2005年第1期
92.《“發票有獎”是創新嗎?》《經濟學消息報》2005年1月7日
93.《芻議我國社會保障稅的開徵》《集團經濟研究》2005-8
94.《政府預算需要更多監督》《第一財經日報》2005-9-28
95.《“三農”急需解決的三個問題》《經濟學消息報》2006-4-21
96.《浙江財政體制改革得與失》《中國新聞周刊》2006-16
97.《從江浙兩省邊界水污染案看負外部性的矯正》《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6-11-15
98.《“省管縣”財政體制的幾點思考》,《中國財政》,2006-06-05
99.《研究型大學經濟學科辦學理念的轉變》,2/2,《光明日報》,2007.9.6.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三十年:回顧與前瞻》,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100.《改善來甬務工人員的公共服務研究》,1/9,《財政改革熱點問題探索》,浙江省財政學會編,中國財經出版社,2007年7月
101.《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鍾曉敏主編,《財政學理論探索與教學改革研究》,中國財經出版社,2007年9月。
102.《公共預算改革:技術創新呼喚制度創新》,鍾曉敏主編,《財政學理論探索與教學改革研究》,中國財經出版社,2007年9月。
103.《義務教育財政:“能否以省為主”》,2/2,《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7.1
104.《從江浙兩省邊界水污染案看負外部性的矯正》,1/1,《MPA教學案例彙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9.
105.《省直管縣財政體制經濟效應分析》,1/2,林雙林主編,《中國公共財政改革:挑戰與對策》,中國財經出版社,2007.3
106.《簡評兩種利潤理論》.《社會科學報》.2008-2-21.第3版。
107.《長達十年的財政支出改革缺少什麼?》,《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1,2008-2,P.84~88.
108.《關於資本有機構成理論的幾點思考》.《經濟經緯》,1/1,2008-2,P.1~4.
109.《從課程體系演化看財政學專業辦學理念的變遷》1/1,蒙麗珍主編,《加強財政學科建設促進理論創新研究》,中國財經出版社,2008.8
110.《財政支出與經濟增長關係研究—基於中國1978~2005年數據的驗證》.《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1/2.2008.3.P.59-63.
111.《浙江民營科技企業技術創新政策實施效果評價》.2/2,《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2008.6
112.《從性價比角度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1/1《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浙江省財政學會編,中國財經出版社,2008.6.
113.《從性價比角度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1/1,《財貿經濟》,2008.10.
114.《擴大內需財政先行》,《浙江經濟》,1/1,2008.22.
115.《從“塊狀經濟”到產業集群》,1/2,《經濟論壇》,2008.22.
116.《從性價比角度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1/1,《體制改革》,2008.12.P56~61.
117.純公共產品性價比直接問責初探[J],第二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10
118.《從性價比角度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1/1,《財政與稅務》,2009.1.P26~30.
119.《“三市場過濾模型”與廉租房制度的完善》,1/2,《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9.1.P98~103
120.《財政政策如何推動民營企業技術創新》,1/2,《今日浙江》,2009.2.
121.《初探“就業創造標準”理念下的財政投資方向》,1/2,《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9.1.P109~111.
122.《“省管縣”財政體制的再創新》,1/1,《浙江經濟》,2009.6P.38~39.
123.《芻議公共經濟學在中國的興起》,1/1,《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9.3.P61~65.(封面)
124.《戶籍地政府對流動人口的責任》,1/1,《社會科學報》,2009.9.24.
125.《建構前向糾錯與後向糾偏的預算控制系統》,1/1,《財貿經濟》,2010.1P.51~55.6600字。
126.《浙江省管縣財政體制創新研究》,1/1,《地方財政研究》,2010.3,P15~19.
入選《體制改革》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