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仲宇
原國民政府上海港口司令部副司令
段仲宇(1914—2010),漢族,出生於河北蠡縣,畢業於陸軍大學,是一名軍人、特工。
![段仲宇與其兄段伯宇的合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5/mf5dfb0b7181e3be99194e9be5d0573a9.jpg)
段仲宇與其兄段伯宇的合影
份的雙重任務;黨的領導人出入火車站,經過他妥善安排,免去了國民黨特務的檢查;到湯恩伯司令部去刺探情報,得到重要軍情,早作安排,避免我方損失;上海解放前夕,國民黨欲把大量物資運往台灣,他利用職務之便,巧妙地拖延時間,為新中國保存了大量急需物資,光奇缺的通信器材就調撥400噸運往解放區……為此,蔣介石去台灣之前,大罵是段氏兩兄弟毀了他東南半壁江山。在《蔣介石總統府里的紅色高參》一書中,專門介紹了段老兩兄弟的傳奇經歷。
全國解放后,段仲宇先後擔任軍械學校副校長、後勤工程學校訓練部副部長等職,1982年,段老從部隊離休。1984年4月,南京黃埔同學會成立,德高望重的段老擔任副會長兼秘書長。19年來,他認真學習中央對台政策,結合形勢撰寫材料,光專題寫了近200個。段老說,他相信,不久的將來,台灣一定會回到祖國的懷抱,任何人都不可能將台灣分裂出去。
![生活中的段仲宇](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8/m585b93c84b1ddd4bddf4952fb696f41b.jpg)
生活中的段仲宇
為了更好地在國民黨軍隊內開展工作,1943年10月,段伯宇考入陸軍大學第七期特別班。當時陸軍大學流行同學會、同鄉會、聯誼會、聚餐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段伯宇利用這些活動結交了一批對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對官僚腐朽、貪污腐敗現象不滿的人,如賈亦斌、劉農畯、宋健人、宋光烈等。賈亦斌29歲即是少將軍銜,雖不是黃埔嫡系,但在抗日戰爭初期擔任團長,率部積極作戰。劉農畯是杜聿明的部下,曾任遠征軍中校通訊營長,在緬甸作戰過,因其善於研究緬甸地形、氣候,而使部隊減員很少,保證了遠征軍司令部作戰的需要。他出身於國民黨裝甲汽車部隊,熟悉戰車、汽車、通訊等現代作戰技術手段。他對國民黨特別是四大家族瓜分和壟斷國家經濟很不滿,民主觀念很濃,抗日比較堅決。宋光烈在保定第二師範讀書時就與共產黨有聯繫,參加過馮玉祥在察北領導的抗日聯軍。宋健人少將對民族復興、國家前途和命運也頗為關心。段伯宇經常與他們談學習、談政治,建立了感情,打下了以後策反工作的基礎。
經過兩年多的學習,到了1946年春天,段伯宇和特別班的學員就要正式畢業了。在這個何去何從的人生轉折時期,他的二弟段仲宇的一個建議對他此後的人生道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段仲宇比段伯宇小10歲,1930年11月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九期學習,1934年畢業,1939年考入陸軍大學第十七期,1942年畢業后留校任教官,1944年隨遠征軍入印度,任駐印度總指揮部軍務處科長、處長,同年回國,進入蔣介石的侍從室任上校參謀。
有一次,兄弟倆促膝相談,段仲宇問大哥畢業后的去向,段伯宇提出想回河北老家,人地兩熟,便於開展工作。段仲宇則建議他到總統府侍從室,因為那是國民黨最高軍事機關,有很多優越的條件,可以用其所長,開展工作。考慮到如果能爭取到這個有利的崗位,可以更好地為黨工作,段伯宇便同意了弟弟的建議。
1946年初,段仲宇利用他調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的機會,向侍衛長俞濟時推薦,由段伯宇替補他離任后的遺缺。他說:“我大哥段伯宇適合這一工作,他是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七期學員,成績在一百三十多名學員中名列第七,是上校軍銜,即將畢業,又是一位老大學生,外語、漢語文字工作能力和組織才幹都好。”當時俞濟時正在陸軍大學將官班學習,聽段仲宇如此一說,對段伯宇的出身、學歷、成績等各方面都非常滿意,於是把段伯宇的情況上報給了蔣介石。
當年3月10日,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七期在重慶舉行畢業典禮,蔣介石以校長名義,帶領國防部長何應欽、軍令部長徐永昌及在重慶的高級將領親臨學校主持典禮。講話之後,蔣介石一一檢閱了特別班第七期的每個學員。當他走到段伯宇的跟前時,很仔細地打量了一番。典禮結束,立即有人傳話,說校長蔣介石召見段伯宇。
蔣介石在自己的學生面前表現得一向很大度,很有長者的風範。他親切有加,仔細詢問了段伯宇的姓名、年齡、籍貫、學習情況,講了一大堆勉勵的話,強調要效忠黨國,服從校長。他還特意問了一聲“令尊早年何處求學”,當他聽到“可能是保定姚村速成武備學堂”時,很高興地站起來,以指扣額,說“好!好!好!你們父子三人同是陸大出身,難得,難得。”
受蔣介石召見不久,段伯宇就接到通知,到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報到。蔣介石怎麼也沒有想到,他親自挑選的侍從參謀竟是共產黨員。
1931年5月南京中央軍校第九期、陸軍大學第十七期畢業。中共地下黨員。1948年11月任國民政府上海港口司令部副司令兼上海鐵道西路守備司令和上海市政府政務委員,上海解放前夕,段仲宇利用與中國國民黨上層要員的關係,為新中國解放作出了富有成效的貢獻:機智地保護了萬名參加求生存罷工的鐵路工人,出色地完成了上級黨組織交給的既保護工人安全又不暴露身份的雙重任務;黨的領導人出入火車站,經過他妥善安排,免去了國民黨特務的檢查;到湯恩伯司令部去刺探情報,得到重要軍情,早作安排,避免我方損失;上海解放前夕,國民黨欲把大量物資運往台灣,段仲宇利用職務之便,巧妙地拖延時間,為新中國保存了大量急需物資,光奇缺的通信器材就調撥四百噸運往解放區。為此,蔣介石稱段氏兄弟毀了他東南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