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旃陀石窟群
阿旃陀石窟群
阿旃陀石窟群坐落在印度孟買東北部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縣阿旃陀村的瓦古爾納河谷懸崖峭壁上,離崖底70多米。石窟群西距奧蘭加巴德106公里,環布在新月形的山腰陡崖上,高低錯落,綿延550多米,以壯麗的建築、精美的雕刻和壁畫,與泰姬陵並稱為印度的雙壁。
阿旃陀石窟群
阿旃陀石窟群
17號洞–大乘佛教修道院,有著許多保存良好的壁畫。
16號洞–壁畫上繪有Sundari公主在獲悉其丈夫即將出家的消息后暈倒在地的情節。
15,13,12洞–Theravada修道院。
10號洞–Theravada祈禱大廳,這裡被認為是最古老的洞窟,建造於公元前2世紀。
8號洞–Theravada修道院。
4號洞–未完工,但是這裡是Ajanta最大的修道院
阿旃陀石窟群
阿旃陀石窟石雕挺立在滔滔河流上空的峻岭上,這些洞窟建成時間不一,其壁畫各有特色。它們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從公元前二百年到公元後六百五十年之間佛教傳播的歷史過程。阿旃陀石窟是由二十九座單獨的石窟組成的,其中每一部分均是由佛教僧侶雕刻在遠離人煙的地方。在當時,克哈特斯和未哈若斯是兩個古老的佛教傳播中心,而僧侶們主要從事的是宣揚傳播佛教文化,在每個石窟壁上,僧侶們用諸如鐵鎚和鑿子之類的簡單工具雕刻出令人嘆為觀止的、回味無窮的圖象,這些精美的石刻藝術反映的是印度往古的生活歷史。
在阿旃陀石窟中許多組成部分的石壁雕刻描述的是在佛陀傳說起源地杰特克斯地區一些佛陀化身的美麗傳說,而其它的例如描述王子和公主們故事的壁畫也都是精雕細刻的傑作。在阿旃陀石窟中一號石窟是壁畫保存最好的石窟之一,壁畫描述的是寶德斯特斯、帕德母帕呢和阿洛克斯哈若的故事;二號、十六號、十七號石窟的壁畫中也包含非常精緻的部分;一號、四號、十七號、十九號、二十四號和二十六號石窟展現出的雕刻藝術是很經典和非凡的,十七號石窟中飛揚的阿普斯若壁畫和僧侶傳道的石刻是一對令人難忘的藝術作品。
第九窟最為古老,於公元1世紀建成,為小乘佛教精舍。此窟的壁畫已殘缺不全,後人胡亂塗抹,畫面已模糊不清,但仔細揣摩,仍能辯認出所畫內容,如牧童放牛、六牙象故事等。十六窟中的一幅壁畫描繪發現悉達太子出家求道后,妻子輸陀羅的愁容和周圍男女老少的不安場景,唯妙唯,栩栩如生。可以說阿旃陀石窟和其中包含的藝術價值是整個佛教發展史上應該十分珍惜並保護的文物建築群。
阿旃陀石窟(Ajanta)位於印度西南部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縣阿旃陀村的瓦古爾納河谷,是在離谷底76米的懸崖峭壁上開鑿成的一處佛教廟宇,四周風景如畫。阿旃陀石窟自公元前1世紀開始建造,到公元7世紀才完工,工期長達700餘年。30個石窟高低錯落,綿延550米,環抱成新月形,俯瞰清流翠谷。石窟內有石雕佛像和壁畫。大量現存壁畫的主要內容是釋迦牟尼的生平故事,還有一些反映的是笈多王朝的宮廷生活。
阿旃陀石窟群
整個神廟系鏤空整塊山岩鑿成,工程耗時一百多年。從山頂向下層層挖鑿,稍有閃失,則前功盡棄。神廟縱深81米,寬47米,最高處的垂直高度為32米,體積相當於雅典衛城巴特農神廟的3倍,開鑿削去8.5萬立方米,重達2萬多噸的花崗岩。“愚公移山”在中國是神話,而在印度卻變成了現實。這座華麗鋪陳的“建築石雕”,造型繁複,細節裝飾華美,底座由群象浮雕托起,綜合了笈多時代的典麗、遮盧伽王朝的渾厚與帕拉瓦王朝的秀逸,富於變化,活力四射,代表著印度式巴洛克藝術的最高成就。傳說當年克利希那王在開工雕鑿凱拉薩那特之前,向印度的建築和藝術之神毗什瓦迦瑪祈求:賜予我力量,讓我建一座世上最宏偉的神廟吧!毗什瓦迦瑪答應了他的要求。百年後神廟完工,這位尊神親臨埃羅拉,見到凱拉薩那特神廟不禁大吃一驚:難道我竟有如此神力,能夠讓這樣一座神廟變成為現實?
同樣是石料建築,古印度和埃及的建築藝術風格竟是如此的不同,折射出文明的迥異風格與細膩之處。那些令人嘆為觀止的金字塔和神殿,以其超常的體積、規模和高度,足以讓我們體味到古埃及人所追求的宏偉、威嚴、虔誠和敬畏。而更沉迷於精神世界的印度人,甘願耗費上百年的歲月和幾代人的人生,一錘一刀,精雕細刻,累彎了腰身,熬幹了雙眼,硬是把一方岩山切割、雕鑿、打磨成一座溢美非凡、雕工繁複的神殿,奉獻給至高至聖的神祗,寄託強過他人百倍甚至千倍的對神的虔誠和對拯救的渴望。這是何等的意志與耐力。
阿旃陀石窟群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從題材上分為佛教造像、裝飾紋樣。其中佛教造像可分早中晚3期,由於風化嚴重,早期雕像已很難辨識,中期雕刻手法趨於成熟,出現了許多精品,如16窟中的說法佛、19窟中的列柱和板框上的採花女子像及蛇王像等,技藝精熟,為石窟造像之佼佼者。後期雕像,規模擴大,人物的刻畫更加細膩精巧,形態也更加優美,如26窟中的佛陀降魔和涅盤、1窟中的釋迦牟尼像,以及布滿窟內四壁的佛傳、佛本生故事浮雕等。
壁畫是阿旃陀石窟中最為人們矚目的藝術,被認為是印度古代壁畫的重要代表。畫面上出現的大量的現實生活場景,說明為宗教服務的繪畫藝術,已出現世俗化傾向。畫中所描繪的眾多的婦女形象,體態豐滿,姿態優雅,形象高貴典雅,反映了印度古典藝術的美學思想。壁畫依時代風格可分為早、中、晚3期。早期壁畫構圖多為橫幅長條形,人物造型、表現技法較之同時代的其他遺跡中的佛教藝術,有明顯的進步。如9窟殘存有佛傳和佛本生故事,線條柔和純樸;10窟有索姆、六牙白象本生和禮拜菩提樹等畫面,運筆大膽,風格豪放。
中期壁畫正值笈多王朝文化藝術的鼎盛時期,畫面構圖壯闊繁密,布局緊湊和諧,作風沉著老練,色彩典麗,富有抒情趣味,能注重人物的神情刻畫和意境的表達,人物描繪手法精細,注重姿態的變化,其中對婦女的描繪,均風姿綽約,艷麗動人,其代表作有17窟的獅子國登陸圖和佛說法圖及太子與嬪妃勸酒圖、16窟的佛傳故事等。另外,各窟的裝飾壁畫,如捲雲、蔓草、蓮花及小動物等,均設計巧妙,想象豐富,色彩鮮艷,對比強烈。到了晚期,壁畫創作在藝術上更臻完善。此時壁畫構圖宏大莊重,整體感強,線條穩健,色彩典麗,講求透視,畫面景物立體感有所加強,人物裝飾更加華美,為阿旃陀石窟壁畫藝術的最佳者。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和壁畫藝術,對以後印度的美術創作產生了巨大作用,而且隨著佛教的傳播,對其他國家的美術亦有很大影響。983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7屆會議報告》。
阿旃陀石窟群
“阿旃陀”一詞源於梵語“阿謹提那”,意為“無想”。全部石窟29座,從建築形式上基本分為支提與毗訶羅兩類。第9、10、19和26窟為支提,其餘25座皆為毗訶羅。支提窟當中置窣堵婆,天然岩鑿,內殿四周,建造列柱。毗訶羅內部陳設簡單,有石床、石枕和佛龕。石窟內有精美的壁畫和精工細鑿的雕刻,因建成時間不一,各具特色。內容描繪了釋迦牟尼佛的生平故事和當時印度社會生活和宮廷生活等情景,包括山林、田舍、戰爭、樂舞以及勞動人民狩獵、畜牧、生產等場面,內容十分豐富。
第1號石窟建於7世紀,是大乘派佛教建築的典範。窟內有一尊釋迦牟尼雕像,高3米,從3個角度觀看有3個不同的神態:從正面觀看,佛似沉思,左面看似在微笑,右面看又似莊嚴凝視。拱門和6根大柱上雕有飛天和仙女,刻畫細膩精巧,形態優美。中間有一大廳,四周壁畫上有500羅漢像,其貌各異,表情豐富。第1窟內壁畫場面的幅度皆較大,最著名的是持青蓮菩薩像,妙相莊嚴,頭戴寶冠,肌肉勻稱。窟內前壁的波斯使節來朝圖,反映了印度和波斯聘問通好的場面。該窟中的灌頂圖、屍毗王本生圖和降魔圖,也都是十分精彩之作。第2窟時代最晚,其前廊壁上與藻井等處都有壁畫。
洞內左右的小佛龕壁畫尤引人注意,右龕以山嶽為背景,塑造了婦女和兒童的形象,左龕的重層室內,奴婢們簇圍一貴婦人,人物頗為寫實。另外,周壁上的鹿王本生、摩耶夫人之夢等佛教故事,情節曲折,內容更為廣泛。在第16窟內左邊牆上的壁畫,是喬達摩出家修道時他妻子的悲哀畫面,喬達摩出家修道后,妻子耶輸陀羅斜坐在椅子上,微微低頭,憂傷欲絕、痛不欲生的神情活現於畫面。
在16窟的外面,有一條小路,是在岩石上鑿成的,從石階下去有一門,門外兩旁各有一隻用黑石雕成的大象守門,再往前就是巴哥拉河岸。據說,唐朝玄奘法師在公元638年曾航行到此登岸,訪問阿旃陀石窟。在第17窟里的佛在兜率天宮說法一畫,生動地描繪了眾多善男信女騎馬、乘車從各個地方趕來,集中精力聽講的情景。畫中人物表情各異,不同的坐騎也表現得生動逼真。
阿旃陀石窟群
每每欣賞這些古建築時,都要為它們遭受的損壞和殘破而悲哀,擔憂著它們未來的命運。這些祖先的遺產是人類共同的藝術瑰寶,但願不要只成為一代或幾代人的記憶。人類創造的一切,正如同人類自身一樣,從誕生之日起便踏上了消失的過程。正是因為湮滅和消失,才造就了世界遺產的迷人魅力與偉大價值。
阿旃陀石窟集印度古代建築、雕刻和繪畫之大成,融三者於一體。它雖然取材於佛的生平事迹,但卻如實地反映了當時印度古代宮廷生活和社會風貌。壁畫和雕刻的優秀藝術,不僅對後來印度的美術產生了巨大作用,而且對東方佛教所曾傳布的國家和地區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聖子修道院 | 會安古鎮 | 卡爾頓園林 |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 | 恰高·佔比爾 | 漢皮古迹群 |
蒙古族長調民歌 | 塔克希拉 | 蘭毗尼 |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 | 顧特卜塔 | 胡馬雍陵 |
桑吉佛教古迹 | 埃洛拉石窟群 | 帕德達卡爾遺址群 | 埃勒凡塔石窟 | 亞格拉古堡 | 阿旃陀石窟群 |
http://travel.kuxun.cn/802083/kxtn6p0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590000751352.html
http://www.ln.xinhuanet.com/sysyh/2007-04/24/content_9874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