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琢之

原四川省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

文琢之(1911~1991),男,四川省射洪縣人。10歲即從師四川名醫釋靈溪大師,繼承了大師治療內外科病症和雜症經驗,以及各種膏丹丸散的製作技術。

目錄

正文


文琢之,1925年,在成都開業行醫,繼又考入成都中醫切實學校深造,畢業后又執醫於成都。1957年調入成都中醫學院任教,1963年調成都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從事外科臨床工作。1993年晉陞為中醫外科主任醫師。曾擔任成都市國醫公會、中醫師公會和全國中醫師公會聯合會理事、四川省醫藥學術研究會、四川省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等職。還擔任過《健康報》《四川醫藥特刊》《四川省醫藥學技術研究會特刊》主編。
曾在益中醫學講習所、國醫學校傷科訓練班擔任中醫內科、外傷科的教學工作。調入成都中醫學院后,承擔了中醫診斷學的教學,后又承擔了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及本科生和成人教育的後期臨床教學任務。
在成都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外科工作期間,主要從事中醫外科瘡瘍皮膚病體表腫瘤和其它雜證的診療。認為習外科者必須學好內科,以夯實理論基礎。外治必習刀圭之術以應急,必親制膏丹丸散以增效。如此則內外皆通,合而治之,其效如桴鼓之應。擅長於治療體表腫塊,怪病多從痰入手,常言見痰休治痰,以順氣為先。將數十年治腫塊之驗方消核散研製成消核片,用於治療乳腺增生病瘰癧甲狀腺腫瘤均有較好療效。對難治的系統性紅斑狼瘡,認為該病乃腎虛邪實,腎虛為本,邪實為標。根據本病各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癥狀體征,制訂出治療本病的三個步驟:急性發作期,以補邪為主,佐以輔正;緩解期,以輔正與祛邪相結合;慢性穩定期,以輔正為主,佐以祛邪。治療頑固性痤瘡,用以毒攻毒之理,取巴豆燉豬肉服,每獲良效。還研製了一些方葯,如首烏地黃湯,治療皮膚瘙癢性疾病;脫疽1號丸、脫疽2號丸、脫疽3號丸,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皮膚粘膜散,對慢性久治不愈的淺表潰瘍療效確切,尤其對產婦會陰裂傷療效獨優。加味虎潛丸,用於骨癧,治癒不少慢性骨髓炎骨結核病員。
主要著有:《中醫脈診》《霍亂集粹》《醫林人物剪影》《戒煙寶筏》《實用胎產必備》等書稿。《醫學心悟闡注》一書,由香港求實出版社印行;《文琢之中醫外科經驗集》一書,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出版(1982)。此外,在《中醫雜誌》《新中醫》《遼寧中醫》等雜誌上,發表了“衛氣營血實際運用”、“皮膚瘙癢症辨證施治”“十問歌闡注”、“乳癰臨床經驗”、“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藥治療”、“分類用藥歌註解”、“用藥點滴經驗”、“外科常用方選”、“紅斑狼瘡辨證論治”等多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