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女真
女真三大部之一
海西女真,又稱扈倫四部,為女真三大部之一。明代時期對居住在松花江大屈折處及今哈爾濱以東阿什河流域女真人的統稱。因松花江大屈折處在元代稱海西,故名。明中葉后,各部南遷,形成烏拉、哈達、輝發、葉赫四部。社會經濟有較快發展。從事農業輔以畜牧、狩獵業。有專業鐵匠,能將輸入鐵器加工製成兵器或生產工具。
明設羈縻衛、所,各部首領均受明封號,分別授予都督、都督金事、都指揮、千百戶、鎮撫等職,並給予印信、敕書、冠帶。在萬曆二十七年(1599)至四十七年間,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統一。
海西女真
但是後來明朝稱其為海西女真,並不是其發源地的原因,前面說過明朝是按地域劃分女真人,在今天俄羅斯遠東庫頁島一帶的女真人被稱為“東海女真”,即是野人女真,而生活在他們西邊的女真人自然也就成了海西女真。
海西女真
海西女真應是元朝時的水達達女真,且似與元初所設桃溫、脫斡憐、孛苦江三個萬戶府的女真人源淵關係比較密切。然從明代文獻和後人的考證看,明初,主要是指居住在今松花江大麴折處,下至松花江口一帶的女真人。
從15世紀初開始,明朝對東北北部地區女真人的招撫,在西邊,於海西地區設立兀者等衛,以其為中介,招撫松花江和黑龍江流域的女真人。因此,明代中期所說的海西女真,也包括了黑龍江以北廣大的居民,這就是《明實錄》中將置於黑龍江上游和下至黑龍江口的衛所,前皆冠之以“海西”的由來。如稱設在今俄羅斯結雅河流域的脫木河衛為“海西脫木河衛”,稱置於黑龍江下游阿紐依河流域的扎真衛為“海西扎真等五衛”。
由於在建州女真南遷的同時,原分佈松花江中游,作為海西女真主體的女真人也先後南遷,至16世紀初形成了哈達、烏拉、葉赫、輝發海西四部,並成為與建州女真並列的一個強大的聯盟集團,因而後人講海西女真,常指分佈在今遼寧開原以北至松花江大麴折處的海西四部而言。
海西女真應是元朝時的水達達女真,且似與元初所設桃溫、脫斡憐、孛苦江三個萬戶府的女真人源淵關係比較密切。然從明代文獻和後人的考證看,明初,主要是指居住在今松花江大麴折處,下至松花江口一帶的女真人。
洪武十六年海西右丞阿魯灰遣人至遼東願內附。洪武十八年海西來降。洪武二十年納哈出歸附,被封為海西侯,明朝開始略地海西。洪武二十年詔取遼東官軍曾往海西、野人地面及納哈出之境歷涉勞苦者二百六人赴京各賜文綺羅衣鈔錠有差。洪武二十一年命俺得迷失等往遼東海西等處招撫夷民各賜衣物。洪武二十一年海西宣慰司同知剌八蒸等一千餘人自遼東來降。遣徐玉率游騎往舊信州羅戍,建州衛帝三后入燕王府,明朝加快經略速度,置兀里衛、吉林船廠、開原海西驛站、遠三萬戶府。二十七年,敵入遼東,命宋晟率兵討之,遇戰諾尼江,獲其眾千餘,馬倍之。二十八年周興庄德率吉林船廠舟師東征。“洪武初有諱武雲者,率其子滿哥禿孫、可你、亦失哈慕義來歸。太祖高皇帝嘉其一門敬順天道,尊事朝廷也,賜姓武氏,授田宅,給餼廩,恩養甚厚。”新資料的墓主武忠是洪武初“率其子滿哥禿孫、可你、亦失哈慕義來歸”的武雲之孫。他家先世為“海西木里吉寨人”,其本人是可你之子,即亦失哈之侄。亦失哈在洪武初隨父武雲歸附明朝,其後“入內廷為奉御,歷升太監,鎮守遼東”。
從15世紀初開始,明朝洪武永樂宣德時期對東北北部地區女真人的招撫征討,在西邊,於海西地區設立兀里等衛,以其為中介,招撫松花江和黑龍江流域的女真人。因此,明代中期所說的海西女真,也包括了黑龍江以北廣大的居民,這就是《明實錄》中將置於黑龍江上游和下至黑龍江口的衛所,前皆冠之以“海西”的由來。如稱設在今俄羅斯結雅河流域的脫木河衛為“海西脫木河衛”,稱置於黑龍江下游阿紐依河流域的扎真衛為“海西扎真等五衛”。被譽為“遼海藩籬”。遼東鎮守太監駐地遼陽,開原鎮守太監駐地開原。內官亦失哈、阮堯民等亦主要在以開原為後方的遼東邊外活動,不受鎮守太監王彥節制,因此《明會典》所記,當為“遼東、開原”二地。明初開原疆場極廣,明人馮瑗《開原圖說》記載:“國初開原幅員甚闊,西路四站直接廣寧(廣寧衛),東路九站直通朝鮮(建州衛),北路九站徑達海西(兀里衛)。”《遼東志》記亦失哈為“分守(開原)內宦”,阮堯民為“鎮守(遼東)內宦”。自永樂之初即有大批內官在北疆活動——備御、出使、採辦,領軍征進及開設衛所。一些內官,如遼東之王彥、亦失哈等,他們長期經營一方,有相對固定的活動區域,掌握一方統治,即便無鎮守之名,亦有鎮守之實。
據《明實錄》永樂十二年九月戊子條載:“上聞弗提斤六城之地肥饒,命指揮塔失往治弗提衛城池,命軍民咸居城中,畋獵櫱牧,從其便,各處商賈欲來居者亦聽。”又據宣德五年八月己巳條載:“庚午敕遣都指揮康旺、王肇舟、佟答剌哈仍奴兒干都司撫恤軍民(護印軍),又敕諭奴兒干海東囊阿里、吉列迷、恨古河、黑龍江、松華江、阿速江等處、野人頭目哥奉阿囊哈奴等令皆受節制。”明代朱皇帝在松花江中下游及黑龍江部分地區設置的“經濟特區”。六城,指的是托溫城、弗思木城、弗踢奚城、考郎古城、乞列迷城、莽吉塔城,即今天的湯原至扶遠間一片廣大地區。當時的商業往來主要是易貨貿易,各地女真人帶著自己的貂皮、馬匹等地方特產,與來自河北、山東與遼南的商人交換鐵器、農具、絲綢布匹、瓷器等生產生活物品,由於商業繁榮促進了城市建設,弗提斤城的繁華在黑龍江流域可謂無與倫比。史料表明,這座城市的城主———弗提衛的頭目們,矢志不移地效忠明朝。因此,弗提斤城還是明朝經營奴兒乾地區的重要據點和中轉站。這個衛的頭目大概跟亦失哈私交不錯,亦失哈巡視奴爾乾的時候,曾經多次跟隨亦失哈。這份榮譽或者說是信任,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這種易貨形式的商業活動,延伸到今天的俄羅斯境內黑龍江下游及薩哈林島(庫頁島),衍生了東北亞地區民間貿易的發展,出現了以後的“山丹貿易”。
海西女真
海西四部在明人著述中,又按其居住地區分為山寨夷和江夷兩部分,哈達、葉赫為山寨夷,烏拉、輝發屬江夷。史載,“開原北近松花江,曰山(寨)夷;又北抵黑龍江,曰江夷”。這一分佈區域,是海西四部未完全形成前的住地。
烏拉亦作兀喇、兀拉,以居烏拉河得名。原居松花江下游,其始祖納齊卜祿時遷於今呼蘭河流域。在速黑忒率塔山左衛南遷后,速黑忒弟古對珠延率領塔山衛部民亦向南移動,至其孫布顏時,因不堪西部蒙古族侵擾,再南遷,避居烏拉河濱,“盡收烏拉諸部,率眾於烏拉河洪尼處築城稱王”(遺址即今吉林省永吉縣烏拉街滿族自治鄉北之烏拉古城)。
布顏稱王時,哈達部正強盛,聽命於王台。至布顏孫滿泰、布占泰先後為王時,烏拉部始強大,範圍所及,擁有今吉林省中部,北至東流松花江南,南到盤石縣一帶,西達德惠、雙陽縣一線,東抵圖們江上游,即今延邊和龍縣一帶。布占泰稱王後期“暴虐”,屬部紛紛叛歸努爾哈赤,烏拉部終於在1613年(萬曆四十一年)為努爾哈赤所破。
海西女真
1409年(永樂七年)三月,明在忽兒海(今牡丹江)地區置忽兒海衛,轄地包括第一松花江下游地區。同年五月,明改忽兒海衛為弗提衛,以塔失為指揮。后惱納、塔失叔侄發生“爭印事件”,明廷為平息紛爭,將衛一分為二,以惱納領忽魯哈衛,以塔失掌弗提衛。弗提衛以今牡丹江口以下以今富錦縣為中心。至星古禮為弗提衛首領時,率部分部眾南下至今呼蘭河流域扎魯(渣魯)地方,后投納喇氏噶揚噶圖墨土(居璋地),2人殺牛祭天,遂改姓納喇。七傳至旺吉努(王機砮)為首領時,南遷至輝發河地區,築城於呼(扈)爾奇山(今吉林省輝南縣輝發山),始稱輝發部。時葉赫、建州女真正強盛,受強鄰挾制。旺吉努死,孫拜音達禮殺叔7人,自稱王。1593年參加葉赫部組織的9部聯軍,與建州女真結怨。
1607年(萬曆三十五年)拜音達禮為努爾哈赤所殺,輝發部亡。
哈達部
今吉林省洮南縣境出土了“塔山左衛之印”,說明至遲在速黑忒時,塔山左衛已由塔山衛東遷至塔山衛之南,約分佈在今吉林省扶余、農安兩縣和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一帶。速黑忒為明嘉靖(1522—1566)初海西女真中的大酋,“諸部畏之”。約在1533年,速黑忒為族人巴岱達爾汗所殺,子孫逃散。次子旺住外蘭(即王忠)率部分部眾逃至廣順關外的哈達河(今遼寧省西豐縣小清河)地區,稱部長,成為哈達部的創建者。廣順關又有“南關”之稱。長子之子萬(即王台),逃至“錫伯部綏哈城”,在今吉林市西。
1552年(嘉靖三十一年),王忠又被叛亂的部人所殺,其子博爾坤為報父仇,至綏哈城迎堂兄王台來主哈達部事。王台為部長后,採取“遠者招徠,近者攻取”策略,使哈達部比速黑忒時更強盛,遂自稱哈達汗。時葉赫、烏拉、輝發及建州女真所屬之渾河部,“盡皆服之”。說明哈達部奠基於速黑忒,形成於王忠,至王台時達鼎盛。但王台在晚年,貪財受賄,不察民情,反曲為直,“下效尤甚”,民不堪其苦,往往叛投葉赫部,“國勢漸弱”。1582年(萬曆十年)王台死,諸子爭權,至子孟格布祿(蒙骨孛羅)主部事時,眾子不服,骨肉相殘。時葉赫部與建州崛起,哈達部不僅失去昔日霸主地位,而且終於1599年(萬曆二十七年)被努爾哈赤兼并。
葉赫部
16世紀中葉后,哈達部衰落,葉赫部遂成為海西四部中的強部,是明末與建州女真爭奪女真族領導權的勁敵。清佳努子布齋(卜寨)、揚吉努子納林布祿(那林孛羅)各繼父職后,見建州女真勢力日趨強大,對己造成威脅,於1593年(萬曆二十一年)聯合蒙古3部(科爾沁、錫伯、卦勒察)、長白山2部(珠舍里、訥殷),結成九部聯軍,進攻建州女真,慘敗而歸。八傳至錦台石(金台石)、布揚古(布揚武、白羊骨)時,於1619年(萬曆四十七年)葉赫部為努爾哈赤所降服。
從海西四部的形成和居地變遷可以看出,作為海西女真主體的海西四部,原住地都在今呼蘭河至松花江口一帶,四部是在逐漸南遷中形成的,前後經歷了約七八十年之久;其成員,在四部形成、發展過程,有蒙古人和女真別部人加入,特別是後者為數很多;哈達部雖曾一時成為女真諸部的霸主,葉赫部在明末也曾成為與建州女真抗衡的勁敵,但四部後來均被努爾哈赤兼并,成了以後構成滿族的主要成員,葉赫納喇(那拉)氏成為清代滿族中的著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