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爭平

王爭平

王爭平,包頭市東河區文化館副研究館員、包頭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1986年開始記錄內蒙古草原人文紀實攝影。作品在美國、法國、德國展出並收藏。

人物簡介


王爭平,內蒙古人,1986年就讀於魯迅美術學院攝影系,包頭市東河區文化館副研究館員、內蒙古游牧影像文化茶樓負責人、內蒙古攝影家協會秘書長、內蒙古文化交流促進會副秘書長、包頭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魯迅美術學院攝影系畢業。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香港國際網路攝影學院副教授、香港雨田通訊社駐內蒙記者、香港雨田置業集團有限公司駐包頭辦事處主任、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文化館館員。

獲獎作品


1986年開始記錄內蒙古草原人文紀實攝影。“我眼中的游牧人”黑白組照十二幅獲得“國際和平年獎”,1987年《母親》獲得內蒙古自治區十二屆攝影展“金獎”、“內蒙古自治區薩日娜文學藝術創作獎”。作品在美國、法國、德國展出並收藏,2008年《游牧人》獲濟南國際雙年展“最高學院獎”,大眾攝影華誕五十年獲“十佳攝影師”稱號“內蒙古十佳攝影師”稱號。2009年攝影專題“游牧人”黑白作品60幅邀請在德國柏林展出。

獲得獎項


香港攝影藝術作品展中多次獲金獎、銀獎;國際和平年攝影大賽獲和平獎;“希望杯”中國風光攝影藝術展覽獲金杯獎;中國文化部攝影“群星獎”;內蒙古薩日娜文學藝術創作二等獎;內蒙古12屆攝影展一等獎;在國內外獲獎及發表作品500餘幅。

拍攝經歷


2004年,中央電視台西部頻道與中國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了首屆《聚焦西部》全國攝影電視大賽。在大賽中,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的自由攝影家王爭平的作品《東雪·美麗神奇的庫布其沙漠》,獲得了此次大賽唯一的最佳風光片獎。“這是一個狂‘秀’的時代,總有一天我們都會在光怪陸離的影像中飛速老去。”曾先後出版過4部個人攝影專輯,共有500多幅(組)作品在國內外獲獎的王爭平日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1984·在路上
王爭平第一次外出採風是在1984年的1月,那時的他還是瀋陽魯迅美術學院大二的學生。“當時我懷揣著200元現金,這在那時已是個不小的數目了,我先從包頭來到呼市,再從呼市乘坐到海拉爾的草原列車。為了省錢我買了一張硬坐車票,兩天兩夜的路程,我就睡在坐席下面的地板上,終於捱到了海拉爾,我通過當時內蒙古攝影家協會主席納木格勒的介紹,又經過呼倫貝爾攝影家協會轉薦,去了陳巴爾虎旗,找到了一個在當地蘇木做老師的攝影愛好者,由他給我做翻譯兼嚮導。接著,我們坐勒勒車到了浩特,又換乘駱駝拉的雪耙犁來到西烏珠爾草原的一個游牧點準備拍草原風情。”回想起自己的第一次外出採風的經歷,王爭平笑得前仰後合。沒想到達西烏珠爾草原第二天就開始天降暴雪,原本兩天的拍攝計劃,由於暴風雪的不期而至讓王爭平在牧民家整整住了一個星期,當時最低氣溫已達零下42度。每天的兩頓飯都是牛奶挂面,裡面沒有任何蔬菜,也不放半點的鹽,王爭平根本吃不慣,於是一個人常常跑到蒙古包外面偷偷地吃自己帶來的速食麵,就著茫茫草原上清冽的風雪。終於盼到風和雪停,飢腸轆轆的王爭平回到蘇木時已是第十三天的中午的12點,碰巧這天蘇木正召開抗災工作會議,食堂也特地做了一頓豐盛的午飯,所謂豐盛也只是把牛奶煮挂面換成黑面花捲加上炒米。王爭平一直等到就餐的人全吃完飯走出食堂,餓狼般地衝進去抓起別人吃剩下的黑面花捲,碗口大的黑花捲他一口氣吃了5個,把食堂的大師傅都看傻了。吃完了,大師傅又給他裝了三個黑米花捲、一碗炒米,王爭平這才回到了北京。王爭平告訴記者,食堂大師傅給的不是食物,而是信念。從北京西直門火車站下車已是凌晨4點,王爭平步行走到宣武門中國圖片社沖擴膠片並製作成專題。這組片子後來被《內蒙古畫報》採用了兩組共計6張製作成了“呼倫貝爾風情”。那一年,他23歲。
1984年的春節,王爭平是在陝北、山西和內蒙古交界的一個叫作古城鎮的地方度過的,當時為了拍陝北民俗的他在那裡從大年二十九一直拍到正月十五。古城鎮是一個小鎮,王爭平住在一個五十多歲的陝北老漢家。“劉大爺,他在村裡放了一輩子羊,人特厚道,白羊肚手巾紅腰帶,典型的陝北老漢。我先把劉大爺當模特拍。後來劉大爺帶我去了他家,窯洞、羊皮褥子、熱炕頭、小米粥、牆上貼著毛主席和列寧的畫像。大年三十除夕夜,劉大爺拿出了最好的面,當時當地的日子很艱苦,苦得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我倆包了幾十個驢肉土豆泥餡的餃子,儘管如此,可劉大爺還是不捨得吃。”“天黑時用三塊碗口大小的炭架在門口點著,就算旺火;到了三十半夜12點整,劉老漢在院里放了一個“二踢腳”,連一小串鞭炮都買不起,就這樣算是過了一個年。”
1989年1月。王爭平再次來到陝北採風,專程去拜訪劉老漢,提著兩盒點心、兩斤水果糖、兩包煙。可不巧的是,劉老漢在前一天回閨女家了。王爭平在那個熟悉的院子外徘徊了很久,可始終沒再見到劉老漢一面。“至今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想起劉大爺,今年過年的時候,我還特地許了一個願,希望他老人家能永遠健康長壽。”這一年,他42歲。
2002·馬·牛奶煮挂面
王爭平喜歡馬,更喜歡拍馬。“拍馬就是跟馬比拼智慧和體力,因為馬是通人性的。”談起馬,王爭平總是滔滔不絕。拍馬王爭平共去過三個地方,一個是他已經去了7次的達茂旗希拉穆仁草原。2002年8月,王爭平跟朋友借了一輛摩托車就出發,剛走到半路天空就下起了瓢潑大雨,到了武川縣城他買了件簡易雨衣裹上,當趕到草原的拍攝點時,他已渾身濕透,當天晚上便就高燒不止,但是王爭平還是咬著牙堅持著完成了第二天的拍攝計劃,等從希拉穆仁草原回來之後,他整整大病了三天。拍馬的第二個地方是科爾沁草原的一個牧場,牧場的馬見到生人,在50米外就會掉過屁股,讓人根本拍不到它們的正面。王爭平只好請牧民配合,讓馬不停地做各種動作,自己則隱蔽在遠處用長鏡頭拉近了拍。為了能夠拍到奔跑的馬群,王爭平乾脆躺在草棵子里,讓牧民使勁兒趕著馬群從他身上衝過,每沖一次就給牧民50元錢。王爭平把相機裝好馬達,不停的拍,來回沖了6次,拍了8個卷。這些馬好像通人性似的,從他身上衝過去時,居然沒有一匹踩到他。
第三次拍馬是在2002年中旬到錫林郭勒草原。“當地一個攝影界的朋友給我請了一個蒙漢語皆通的牧民高娃做嚮導。她開著輛破舊的老式212吉普車,我們早晨5點從東烏旗出發時就已經開始下雪,快到吉林郭勒蘇木時變成了暴風雪。汽車陷進了雪溝,動彈不得,我就用鐵鍬挖雪,用手刨雪,把棉衣脫下來墊在車輪下,就這樣直到中午才走出雪溝到了蘇木。我們住在牧民家的氈房里,吃著牛奶煮挂面,只切幾片長著肉蛆的羊肉乾。”王爭平笑言,那東西絕對是純綠色的,時至今日,那種沒菜沒鹽的牛奶煮挂面讓王爭平回想起來還是感覺很溫暖,抽開空子他還是要“殺”到地道的蒙餐飯館暴搓一頓解解饞。但當時的那頓牛奶煮挂面,卻讓王爭平整整跑了兩天肚。蒙古包里前半夜燒牛糞取暖,如果後半夜火滅了被凍醒了那就再也睡不著了。“等到暴風雪停了之後,高娃就開車帶我去游牧點拍馬,當時白天的氣溫,即便是太陽高照,也得在零下30度左右。當我舉起相機拍攝時,由於相機離鼻尖太近,嘴裡的哈氣把我的鼻尖和相機凍在了一起,我一用力的扯開相機,把鼻尖上的肉也粘下來一塊兒,鮮血頓時就滴了下來,當時我的手和腳也凍僵了。儘管如此我們還是連走了8個游牧點,終於拍到了自己感覺滿意的駿馬。”這段小插曲居然後來演變成了朋友圈裡的“傳世”典故,每每聚會時朋友們也習慣常把這件舊事重提,再後來當王爭平看到一部名叫《阿獃和阿瓜》的美國喜劇片,裡面有一個鏡頭居然跟自己的那次遭遇如出一轍,當時他就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尖,竟然還會有種揪心的疼。
2003·《動物百態·鷹》
<動物百態·鷹>是王爭平從事20多年攝影以來一次性離家時間最長的一次,總共8個月零20天,行程近4萬公里,拍攝圖片12000張。2003年1月8日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了王爭平的三本動物系列叢書,春節還沒過完出版社就催著讓他去簽約,於是王爭平來到江西南昌與出版社簽訂了年內拍攝動物百態<鷹>專集的合同。出版社預付了部分稿費作為路費,並提供了膠捲,二話沒說王爭平便打點好行裝,直接投入拍攝了。
起初王爭平以為到動物園就可以拍到鷹了,可是先後去了北京、瀋陽、太原、西安等幾個較大的動物園才發現,籠子里的鷹跟在天空中翱翔的雄鷹相比完全就是兩碼事。動物園管理員索性告訴王爭平,要表現真正意義上的雄鷹,就不能拍籠子里供人觀賞、少了野性和靈性的鷹,建議他到“三北”地區(東北、華北西北)去拍野鷹。於是王爭平就來到大興安嶺林區,在一個森林工的指點下,他找到了森警部隊的野生動物保護飼養基地,因為那裡有森警戰士用粗鐵絲編成的鷹棚。“戰士們用軍衣把我的頭部、手臂等容易被鷹啄傷的暴露部位嚴密地包裹起來,眼睛用防風鏡罩著,就像是一個外星人似的,護著我鑽去棚子裡面拍片子。由於拍攝的空間太小,那組片子並不理想。”
為了能拍到真正意義上的鷹,王爭平在隨後的8個月里,從大興安嶺出發,由西向東沿著中蒙邊境,穿過了內蒙古全境,經寧夏北部,沿甘肅河西走廊,最後到達了新疆的伊寧地區。在這一路上,只要見到鷹王爭平便衝過去架上三腳架一頓狂拍,從沒放過目所能及的一隻鷹。“從東北到西北,我坐過森林小火車、長途汽車、毛驢車、牧民的勒勒車、搭乘過跑長途的客運卡車、也自己掏錢租過摩托車、麵包車、吉普車。有時候什麼車都沒有我就徒步行走,最誇張的時候一天在戈壁灘上走了70多公里,也沒見到一個人。有時我一天只能吃上一個麵包或干吃一袋速食麵,水壺里的水也是按滴喝,因為前方的一切都不可預知,我得給自己留點救命水。那時候我腦子裡面全是機位,全是構圖,根本就忘記了饑渴。”朋友們笑稱,既然王爭平對速食麵如此熱衷,倒也不妨去給速食麵廠家做形象代言人,王爭平笑著說這幾年速食麵自己吃的太多了,現在跟條件反射似的,見了速食麵就想吐。在夜裡王爭平總會找個避風的沙窩窩或山腳旮旯睡覺,天地就是鋪蓋卷。“2003年9月,我在阿斯哈圖拍石林,在山腳下睡覺時,半夜突然傳來狼嚎聲,我從凌晨一點到天亮再也沒敢合眼,聽著遠處的狼嚎聲,我一手拿著手電筒,一手緊握著三腳架,如果狼敢靠近,就跟它拼了。第二天我跟當地牧民說起這事,才倒吸一口寒氣,原來現在的狼根本就不怕燈光,用手電筒也沒用,昨天晚上是因為狼見我沒動,所以才沒貿然進攻,我也算揀了一條命。”談起這些在路上驚心動魄的經歷,王爭平亢奮得眉飛色舞。
2003年6月,為了能拍到真正的雄鷹,王爭平來到銀川,通過寧夏對外文化交流促進會搞攝影的朋友介紹,與阿拉善盟交通局聯繫,對方派了一輛越野吉普車拉著王爭平穿越了亞洲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大沙漠。在過去王爭平已經從東向西把這片沙漠穿越了三回,從南向北這次還是頭一遭。進入沙漠沒有人煙也無路可尋,汽車也只能順著沙溝邊上走,儘管如此,只要一路上能碰見鷹,王爭平就立刻衝下車,直奔鷹而去,狂拍一組。就這樣走走停停,整整走了三天才橫穿了沙漠。不過,讓王爭平倍感欣慰的是,他終於拍到了內地所罕見的金鷹金雕和黃禿鷲。王爭平把這組片子寄給出版社后,編輯馬上打來電話,激動地告訴王爭平這是他們所見過地最美,也是最有靈氣的鷹,決定要加班加點精選出版。2004年1月8日,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了首發式,這也是王爭平在一年之內出版發行的第四本個人攝影畫冊專集。
2004·我的相機不撒謊
王爭平第一次獲獎是在1988年,當時由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中國風光攝影展”。評委會把王爭平的作品“沙漠里的春天”評為“金杯獎”,並通知他到北京領獎。“我來到北京龍兆飯店,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大場面,不敢踩紅地毯,上了2樓也不知道西式自助餐該咋吃,幸虧碰見了一位朋友,才幫我解了圍。”不攝不相識,不吃不成交,王爭平在攝影圈裡的朋友極多,每當朋友來到包頭王爭平定會備好珍藏的馬奶酒熱情款待。
見到生猛的攝影器材王爭平也會被嚇到,但是自己也是在玩較生猛的器材,所以被嚇到的機會並不是很多。王爭平的第一架相機是1984年2月買的理光5的機身外加一個50毫米定焦鏡頭,花了一千多,把自己積攢多年的零花錢折騰乾淨不說,還加上父母的強力支持。再到現在手中的哈蘇套機,光相機王爭平手裡就有了七八架,不過最喜歡的還是現在使用的哈蘇,可靠耐用,鏡頭的反差適中,而且對暗部描寫十分出眾。這次在《聚焦西部》全國攝影電視大賽中獲獎的那組照片,就是在2002年12月用哈蘇拍出來的。
王爭平最遠的攝友在西藏,最近的應該是小區里的大爺了,最近不遛鳥不打門球了,也開始擺弄起相機了。王爭平告訴記者,“比我更年輕的這一代都是非常有天分的,那種天分有時候也會讓我嘆為觀止。不過,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獨特之處。這年頭操起相機就成了發燒友,侃上幾句構圖啊美學啊就成了業內人士。我身邊也有很多人攝影觀念不是過時就是再也難有新意,其實他們從成名的那刻起便已開始步入頹勢,但是又很少有人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自省。”
太陽一出,他又懷揣相機和速食麵,行走在路上了。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人生,他就是攝影“狂”人——王爭平。

出版影集


出版個人攝影集:《一個攝影人眼中的游牧民族》、《駿馬百態》、《駱駝百態》、《毛驢百態》、《鷹》;拍攝專題:《游牧人》、《生存在巴丹吉林的人家》(世界四大沙漠)、《蒙古馬》、《風塵阿巴嘎》、《哭泣的草原》、《成吉思汗的守陵人》、《走西口》、《長城人家》。

出版圖書


作者:王爭平
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9787806900703[十位:7806900705]
頁數:98頁
定價:46.00元
我們日常所見的毛驢主要生長於我國的西北地區,它很早以來就一直為農家所飼養,承擔著推碾拉磨、拖車運物等活計。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那些電驢子(農用摩托車)、小汽車等逐漸替代了相當一部分農活,毛驢的養殖業為此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現在這種動物日漸稀少。儘管如此,毛驢活潑可愛的形象卻始終受到畫家們的青睞,當代著名中國畫家黃胃先生畫的毛驢便是以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而聞名於世。
<動物百態·驢>珍貴寫真圖片素材是在陝西的榆林、內蒙古的鄂托克前旗等邊遠地區捕捉拍攝的,它的出版旨在為廣大美術工作者提供多角度、多姿態的動物形象,以解決其因平時難以長時間深入偏遠地區記錄較少見的動物的缺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