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皰疹

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科疾病

口腔皰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科疾病。引起口腔皰疹的病毒主要有單純皰疹病毒、帶狀皰疹病毒或腸道病毒等。口腔皰疹的表現為口腔黏膜或者嘴唇處感覺灼熱、瘙癢或疼痛,出現突起皮疹(丘皰疹)、水皰;還可出現神經痛,表現為劇烈疼痛。治療口腔皰疹主要是藥物治療,緩解癥狀。口腔皰疹可以引起劇烈神經痛,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口腔皰疹經及時治療后一般會痊癒,不會留下後遺症。但是帶狀皰疹在皮疹消退後有時會有神經痛。

就診科室


口腔內科、口腔科

病因


● 本病是由DNA病毒的單純皰疹病毒(HSV)所致。人類單純皰疹病毒分為兩型,即單純皰疹病毒Ⅰ型(HSV-Ⅰ)和單純皰疹病毒Ⅱ型(HSV-Ⅱ)。過去認為HSV-1主要導致腰以上的皮膚黏膜病損,HSV-2主要累及腰一下部位,但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在口腔單純皰疹感染中,甚至健康人群的口腔中分離到HSV-2病毒,這可能與生活方式的變異有關。
● 2.帶狀皰疹
● 帶狀皰疹的病原屬脫氧核糖核酸皰疹病毒,與水痘病毒一致,又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為嗜神經病毒。
● 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型(EV)和A組柯薩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較大。

癥狀


● (1)原發性皰疹性口炎 為HSV-I引起,多表現為急性皰疹性齦口炎。以6歲以下兒童較多見,尤其是6個月至2歲更多。成人亦可發病。其發病有四個時期:①前驅期 發病前常有與皰疹病患者接觸史。經過4~7天潛伏期后,出現發熱、頭痛、疲乏不適、全身肌疼痛、咽喉腫痛等急性癥狀,下頜下和頸上淋巴結腫大、觸痛。患兒流涎、拒食、煩躁不安。經過1~2天後,口腔黏膜、附著齦和緣齦廣泛充血水腫。②水皰期 口腔黏膜呈現成簇小水皰,似針頭大小,皰壁薄、透明易潰破,形成淺表潰瘍。③糜爛期 成簇的小水皰潰破后可引起大面積糜爛,並可造成繼發感染。上覆黃色假膜。唇和口周皮膚也可有類似病損,皰破潰后形成痂殼。④癒合期 糜爛面逐漸縮小,癒合,整個病程需7~10天。
● (2)複發性皰疹性口炎 原發性皰疹感染癒合后,發生複發性損害,複發感染的部位在口唇附近,又稱複發性唇皰疹。其臨床表現為:損害總是以多個成簇的水皰開始。損害複發時,總是在原先發作過的位置或附近。有前驅癥狀,患者可感到輕微的疲乏與不適,很快就在將要發生複發損害的部位出現癢、張力增加、灼痛、刺痛等癥狀。約在數小時以內,出現水皰,周圍有輕度的紅斑。一般情況下,水皰可持續到24小時以內,隨後破裂、糜爛、結痂。病程約10天,但繼發感染常延緩癒合,癒合后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著。誘使複發的因素包括局部機械刺激、感冒、陽光照射等,情緒因素也能促使複發。雖複發性唇皰疹是本病的最常見複發形式,但少數複發可損害牙齦和硬齶。
● 2.口腔帶狀皰疹
● 口腔黏膜損害:易發生於三叉神經分佈區,水皰時間短暫,多表現為邊緣不整、淺在的潰瘍面,表面有黃色假膜覆蓋,僅限於單側,出現劇烈的牙痛。將要發疹部位先有疼痛、瘙癢、灼熱感,繼而潮紅,出現集簇性粟粒大小丘疹群,沿受累神經分佈排列成帶狀,並迅速變為水皰,水皰可相互融合成大皰,皰壁緊張,內容澄清透明,逐漸變為混濁甚至呈血性、膿性,數日後水皰吸收乾涸,1~2周后脫痂,留有暫時性紅斑或色素沉著。一般不留瘢痕,損害不超越中線。
● 3.手足口病
● 急性起病,發熱、手掌或足底部出現斑丘疹和皰疹、臀部或膝蓋也可出現皮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的皰疹、疼痛明顯、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重症病例:有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的患者,同時伴有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手足口病流行地區的嬰幼兒雖無手足口病典型表現。但有發熱伴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

腸道病毒引起

● 發熱。
● 食慾缺乏。
● 咳嗽。
● 流涕。
● 頭痛。
● 嘔吐。
● 手掌、足掌、膝關節、肘關節、口腔都有皰疹。

單純皰疹病毒引起

● 病變部位又癢又痛。
● 口腔黏膜、牙齦、舌、咽等部位群集性小水皰。
● 水皰易破潰,形成疼痛性淺潰瘍。

帶狀皰疹病毒引起

● 觸碰正常皮膚也會有痛覺。
● 皰疹部位有刺痛感。
● 痛感影響睡眠。
● 水皰結痂、脫落後有暫時性紅斑。

檢查


● 確診口腔皰疹,需要進行免疫學檢查、電鏡檢查。
● 免疫學檢查
● ● 利用抗HSV抗原的單克隆抗體,從受損細胞中查找特異性抗原;用HSV抗原與患者的血清進行抗體檢測。
● 電鏡檢查
● ● 取病變組織黏膜進行塗片檢查,在高倍鏡下檢查受損細胞中是否含有不成熟的病毒顆粒,或直接查找皰液中的病毒顆粒。

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診斷疾病。
● 臨床表現
● ● 口腔黏膜或者嘴唇處感覺灼熱、瘙癢或疼痛,出現突起皮疹(丘皰疹)、水皰;還可出現神經痛,表現為劇烈疼痛。
● 電鏡檢查
● ● 通過塗片查找包涵體;電鏡檢查受損細胞中是否含有不成熟的病毒顆粒,或直接查找皰液中的病毒顆粒。

鑒別診斷


● 口腔皰疹需要和口腔潰瘍相鑒別。醫生通過體格檢查、免疫性檢查等,可以進行鑒別診斷。

治療


複發性單純皰疹

● 可用氫化可的松和新黴素乳膏,3%~5%無環鳥苷軟膏外搽。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用左旋咪唑;亦可肌內注射聚肌胞轉移因子等。

口腔帶狀皰疹

● 一般治療
● ● 多休息,給以易消化的飲食和充足的水分。預防繼發細菌感染。不要摩擦患處,避免水皰破裂。
● 藥物治療
● ● 糖皮質激素:可在急性期減輕面神經的炎性反應,從而減輕面神經因水腫增粗而受到面神經骨管壓迫、微循環障礙的程度,因此,糖皮質激素為治療該病的首選葯。糖尿病、結核、胃潰瘍以及孕婦慎用。高血壓者應注意控制血壓。
● ● 抗病毒藥物:可干擾皰疹病毒DNA聚合酶,抑制DNA複製。常用無環鳥苷(阿昔洛韋),亦可用更昔洛韋、泛昔洛韋或萬乃洛韋
● ● 神經營養葯:維生素B₁和維生素B₁₂等肌內注射或口服。
● ● 改善面神經微循環的藥物:採用銀杏葉提取物或其他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的藥物靜脈注射或口服。
● ● 鎮疼葯:劇痛時可以適當應用鎮疼葯。
● ● 其他:轉移因子、免疫球蛋白注射。

手足口病

● 一般治療
● ● 本病如無併發症,預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內痊癒。主要為對症治療。
● ● 首先隔離患兒,接觸者應注意消毒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 ● 對症治療,做好口腔護理。口腔內皰疹及潰瘍嚴重者,用淡鹽水或0.1%氯己定液洗口。
● ● 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常更換。
● ● 剪短寶寶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 ●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塗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塗0.5%碘伏
● ● 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 ● 可服用抗病毒藥物及清熱解毒中草藥,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等。
● 併發症的治療
● ● 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尤其是腦、肺、心等重要臟器功能;危重患者特別注意監測血壓、血氣分析、血糖及胸片。
● ● 注意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及對重要臟器的保護。
● ● 有顱內壓增高者可給予甘露醇等脫水治療,重症病例可酌情給予甲基潑尼松龍、靜脈用丙種球蛋白等藥物。
● ● 出現低氧血症、呼吸困難等呼吸衰竭徵象者,宜及早進行機械通氣治療。
● ● 維持血壓穩定,必要時適當給予血管活性藥物。
● ● 其他重症處理:如出現DIC、肺水腫、心力衰竭等,應給予相應處理。
● 抗病毒藥物
● ● 因為抗病毒藥一般在發病24~48小時前使用才是最佳的。而往往我們確診手足口病的時候,都已經過了最有效的治療階段,現在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藥物。

危害


● 口腔皰疹可以引起劇烈神經痛,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健康。

預后


● 口腔皰疹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預后較好。

預防


● 一般預防措施
● ● 外出玩耍回家要先洗手。
● ● 兒童玩具定期進行清潔、消毒。
● ● 家裡養的寵物要定期洗澡。
● ● 避免兒童與口腔皰疹患兒密切接觸。
● 接種疫苗
● ● 手足口病病毒EV-A71 型目前有滅活疫苗。
● ● 6個月~5 歲兒童可以接種。
● ● 接種2次,每次間隔1個月。
● 預防交叉傳染
● ● 避免與口腔皰疹患者接吻。
● ● 避免與口腔皰疹患者公用餐具、毛巾、剃鬚刀等。
● ● 飯前、便后洗手。

參考文獻


● [1] 張志願。口腔科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