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清真東大寺

歷史遺跡

開封清真東大寺,又稱東清真寺,古稱大梁清真寺,佔地十餘畝,為河南省規模最大的清真寺。該寺始建年代不詳。原址在古開封城外東南三、四里處的文庄,遷入今址的時間不詳。

歷史沿革


據寺內現存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踢進士出身吏部候選王珽撰寫的“重建清真寺碑記”載:“大梁清真寺在城之東南隅,乃教人禮拜祝國之所也。起於唐貞觀二年(628年)其眾始入中國時,後代修葺“不圮。”明洪武年間(1368一1398年)“敕修大梁清真寺”。明永樂五年(1407年)“敕賜增修”。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朱元璋部下回族將領常遇春等率兵攻克開封,欲北伐收復北京,然兵力不足,於是在當地招兵買馬。大梁清真寺一帶回族青年踴躍應徵入伍,朱元璋聞訊后很受感動,親自由南京趕赴開封大梁清真寺,親筆題寫“精忠尚武”的操幅懸掛於大殿內,並下令翻修該寺.寺修好后,大殿內特製一座精雕木坊,取名“萬歲樓”,懸掛“精忠尚武”操幅。后歷代改掛“萬歲牌”,並影印筆跡,鐫刻石碑1塊,嵌在大梁清真寺內牆上。明永樂五年(1407年),又“敕賜增修”該寺。兩次重修后的寺院佔地十餘畝,規模宏闊,殿堂、經房、浴室完備,是中原較大的一組伊斯蘭建築群。后該寺屢經兵資水患,屢次修葺擴建,明末,又一次毀於黃水。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掌教曹明,教中人郭鹿鳴、李尚仁等重返故里尋找寺址,並倡眾募捐重修。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再次重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寺院再次被黃水毀壞。這年6月16日,黃河決堤,17日大水沖向開封城,開封南門竟為回渦沖開,黃水傾門灌人城內,4、50名回民,自告奮勇義務去堵南門,經努力拚搏,終於堵住了南門。但黃水又從宋門南邊的水門洞內鑽入城來,東大寺附近回族群眾大力協助河營兵堵水,他們除將自家房屋磚塊拆完堵水,后又將東大寺內房上磚塊拆來堵水,然水大無濟於事。恰好此時北邊漂來兩隻料漲,滿載磚石、麥秸等物,為把料船拉到城牆前,20名回族青年協同河營兵跳入洶湧的黃水中,黃水被堵住了,但19名回族青年卻再也沒能回來。這使當時開封官員大受感動。河南巡撫牛鑒,奏請清廷,利用河工料物,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修寺院大門、卷棚和二殿等。將御賜“護國清真”匾額懸掛大門正中。巡撫牛鑒也親筆題寫了朱紅底黑色行書體的“護國佑民”匾額懸掛於南邊大門上,還贈了“無論官民人等,到此下轎下馬”的牌示,安放在北邊大門前石獅后,以示對東大寺的尊重。現存建置基本上保持了這次重修的規模和風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又一次重修,解放后,1989年再次維修。

建築特色


今寺坐西朝東,內分三進,規模宏偉,為開封市四大寺觀之一,1963年被定為開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大寺原大門對面聳立大型照壁一座。今已不存。照壁後面的街道(東西向),舊名“清真前街”,大門前臨街道(南北向),舊名“清真街”,均見乾隆四年(1739年)《祥符縣誌》的“縣城圖”。大門5間、三明兩暗,朱門碧瓦,兩側兩底角門,南北兩道山牆,門前大石獅一對。大門正中門相下四根方木頂端鐫有“護國清真”四字,其上方曾懸掛藍底黃字走龍邊的“敕建清真寺”匾額,今懸掛穆青題寫的貼金“東大寺”匾額。南邊大門門楣下四根方木頂端鐫有“終始無歧”四字,北邊大門門下四方木頂端鐫有“大道生輝”四字。大門正脊頂上,矗立一座精工燒制的“七孔仙橋”,又名“一橋三亭”,俗稱“七孔橋”的寶瓶,本為稀世珍品,可惜“文革”中被毀,現複製一座重疊脊頂,整座大門雕樑畫棟,彩繪一新。氣勢肅穆威嚴。二門外是“經書義塾”。民國初年改為“明德小學”,現為東大寺武術館。二門三間,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現門正中上懸“回族東大寺”匾額,門內側西懸大匾三方:中間是“大道之源”,兩側分別是“在明明德”、“明德之源”、二門兩側是南北走廊,北邊走廊內自北向南排列碑碣幾座,均為雙面雕刻,有明洪武年間雕刻的阿文“古蘭經”碑,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仲春刻的“古制連班永遵碑”,清初刻的“古制連班序碑”,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刻的“重建清真寺碑記”和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具甘結”碑等。其它碑10餘塊毀於“文革”期間.二門內為寬敞整潔的庭院,中間原建有望月樓。兩旁為南北講堂和水房,附有武學屋和經學堂,均為出廈游廊,紅漆明柱。水房門楣懸有“扭身浴德”字樣大匾,今備有淋浴設備。庭院西端是主體建築:卷棚、二殿和大殿、殿前有寬闊的月台,卷棚下大殿前5間門的上方各懸有3塊大匾,共有15面,多為著名經師所寫的阿拉伯文匾,漢文匾多是清末重臣顯貴所題贈,如醉親王,牛鑒等,匾文為:“西域呈教”、“大道之源”等。大殿為硬山頂,覆碧色琉璃瓦,高約10餘米,深40餘米,寬20米,建築面積732平方米,大殿和二殿脊各矗立一高大寶瓶。二殿寶瓶早年已被盜。段兩側有高大耳房。大殿內採光充足,寬敞明亮。殿內曾懸掛各式宮燈,今改為數十盞電棒照明。地板上鋪有紅綠相間的兩色地毯,典雅潔靜5正西面窯殿雕築小門的上方及賽殿內雕有精緻的椎體經文對聯,小門兩旁也雕有椎體經文對聯。殿內和卷棚內除紅漆明柱,花卉圖案畫棟及殿內西北角的“敏拜爾”外,再無其他裝飾物品,呈現出清真寺素雅樸實的風格。大殿左右各有配殿3間,北面的配殿是伊瑪目住室和會客議事場所,南配殿為教長住室和阿訇開學講經處。殿後即第三進院,原由清真女學養正小學和詳井院三部分組成,有房間45間,后被市樹脂廠全部佔用30餘年,通過落實“宗教團體房產”政策,於1990年歸還寺內,有待於改造開發利用。

價值意義


本寺一貫有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明清以來,該寺(東大寺)的經堂教育在全省享有盛名,曾多次向省內外聘請校長兼教長,如著名的來阿訇、臨清的洪五阿訇、北京的王浩然阿訇、通縣的張贏仙阿訇及桑坡的楊泰恆阿訇。民國初年,王浩然阿訇任教長時,極力振興教務,創立“中國回民促進會像支部”,並建立了5個經房:信義社(維中前街)、仁義社(南羊市街路東)、遵義社(燒雞衚衕)、順義社(鐵娘娘廟街)、遵一社(洪河沿),分佈寺坊國民居住區,每日派海里凡去宣教。東大寺在注重經堂教育的同時,也積極發展學校教育,曾創辦了養正小學和明德小學。養正小學,是河南省和開封市唯一的也是最早的回民學校,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908年)由熱心公益的回族有識之士郭草臣、魏子青杜秀升等人在回族群眾支持下創立。校址在東大寺後院。郭草臣任第一任校長.初辦時僅招2個班,4個年級,進行複式教學。課程除普通小學的內容外,另增有齋戒、教義等。1940年由郭宜甫接任校長,后逐步發展到5個班。到1946年,由回族群眾捐款買一座舊宅,學校擴增5個班。1944年,郭宜甫直接在養正小學的基礎上得到王還五、杜秀升、杜超凡、許亞青、李俊嶺等人支持,在理事廳福建會館創辦了河南省第一所回民中學即私立養正中學,由郭宜甫任校長,經費主要由回族群眾募集。解放后該寺名譽社首鐵鴻鵪,任市回民中學校長數十年並創辦了河南省民族中等專業學校,任校長。寺內還辦有武學,聘請名師,久盛不衰。東大寺在30年代前後有八大社頭,為寺內重大事務決策者,其中最著名的是魏於青、杜秀升。魏在汴、鄭、洛創辦城市電力工業,為河南省電力工業的先驅;杜任河南商務總會會長達數十年之久。3二人為河南工商業的巨子,為振新河南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除參與寺務外,也大力發展了開封回族教育事業。今開封禹王台公園內烈士陵園中辛亥革命烈士之一的丹鵬晏是回族,他曾與許多回族以東大寺為其秘密活動之所,起義前定東大寺為回族會員的起義誓師會址。後為人告密,丹犧牲,其組織者劉步雲感回族之恩,改信伊斯蘭教

文化活動


現在東大寺有掌教2人;伊瑪目1人,海里凡18人,學董7人;尊奉老格底木.本坊教民4000餘戶,約20000人,大多為回族。每逢“開齋節”、“古爾邦節”,來東大寺參加會禮的穆斯林2000餘人,擠滿大殿庭院,盛況空前。本坊哈吉有王召、王紹清阿旬、王鴻玉伊瑪目。該寺也經常有國際友人參觀和亞非穆斯林訪問。1989年3月29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駐華大使布魯傑迪率團訪問;同年5月17日馬來西亞駐華大使、夫人和該國穆斯林協會會長率團訪問;1992年3月29日伊朗誦經團來寺誦經,交流文化。另外還有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和阿拉伯國家的國際友人曾來參觀訪問;香港旅行社曾專車載各國穆斯林數十人來此,以及英籍華人韓素音女士專程來寺考查。同時還有英國電視台、中央和省市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等新聞界先後來寺拍攝影視節目,新聞照片等,對外報道和宣傳東大寺。

珍貴文物


1、唐代“石蓮花盆”。原有一對古蓮花盆,現僅存一個。據1985年來寺考查的英籍華人韓素音女士介紹,她在美國國家博物館內看到另一個古蓮花盆,並附有文字說明:“此盆另一個在中國大陸河南開封東大寺內存放”。
2、明洪武年間“萬歲牌樓”道座。萬歲牌樓由來前文已介紹,此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