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經名的結果 展開

經名

經名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徠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金剛經


金剛經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剛經 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金剛經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金剛經 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金剛經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金剛經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后,后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金剛經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金剛經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金剛經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金剛經 第十品 莊嚴凈土分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金剛經 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分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金剛經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金剛經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金剛經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后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
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金剛經 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金剛經 第十六品 能凈業障分
“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金剛經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
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金剛經 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金剛經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徠金剛經 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金剛經 第二十一品 非說所說分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金剛經 第二十二品 無法可得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 第二十三品 凈心行善分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金剛經 第二十四品 福智無比分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金剛經 第二十五品 化無所化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
金剛經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金剛經 第二十七品 無斷無滅分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金剛經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金剛經 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凈分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金剛經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金剛經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金剛經 第三十二品 應化非真分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楞嚴經


佛教經典。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簡稱《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10卷。關於此經的譯者,有各種不同傳說,大多認為譯者般剌蜜帝為中印度人,居廣州制止道場,於唐神龍元年(705)從灌頂部中誦出,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房融筆受,懷迪證譯。中國歷代皆視此經為佛教主要經典之一。清代,章嘉呼圖克圖等將其譯成藏文,並刊有漢、滿、藏、蒙四體合璧的《首楞嚴經》全帙。在日本,此經亦流傳不斷。但此經譯出后,宋代子睿以下的註釋家對其出處曾有所懷疑。近代更有人疑為中國人的撰述。
全經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第一卷為序分。講述此經說法因緣:佛遣文殊師利以神咒保護阿難免受摩登伽女誘惑破戒,並為其說修禪定,能斷煩惱,以顯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等。第二卷至第九卷為正宗分。主要闡述“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眾生不明自心“性凈妙體”,故流轉生死,當修禪定,以破種種“顛例”之見,通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等由低至高的種種修行階次,達到方盡妙覺,“成無上道”。第10卷為流通分。講述此經應永流後世、利益眾生等。
相傳中國註疏有百餘種。其中主要有宋子璿《楞嚴經義疏》10卷,智圓《楞嚴經疏》10卷,咸輝《楞嚴經義海》30卷,戒環《楞嚴經要解》20卷,王安石《楞嚴經新解》10卷;元惟則《楞嚴經會解》10卷;明祩宏《楞嚴經摸象記》1卷,德清《楞嚴經通議》10卷,圓澄《楞嚴經臆說》1卷,傳燈《楞嚴經圓通疏》10卷和《楞嚴經玄義》4卷,智旭《楞嚴經玄義》2卷,普寂《楞嚴經略疏》4卷,興隆《楞嚴經義疏顯密幽玄記》10卷等。日本亦有註疏40餘種。

妙法蓮華經


佛教經典。簡稱《法華經》。
起源 一般認為此經起源甚早,並經過不同的歷史階段陸續完成的。曾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廣泛流行,已發現有分佈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的梵文寫本40餘種。這些寫本大致可分為尼泊爾體系、克什米爾體系(基爾基特)和新疆體系。尼泊爾體系所屬的寫本大致為11世紀以後的作品,一般保持完整,目 前已出版5種校訂本。如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複製出版了原由尼泊爾傳入、珍藏於西藏薩迦寺的1082年書寫的梵文貝葉寫本,內容完整無缺,字體清晰優美,受到專家學者的重視。在基爾基特地區發現的克什米爾體系抄本,多數屬於斷片,從字體上看,一般是5~6世紀的作品,比較古老。在新疆喀什噶爾等幾個地區發現的大多數也是殘片,內容與尼泊爾系的抄本比較接近,從字體上看,大致是7~8世紀的作品。另外,在新疆還發現有和闐文的譯本。
譯本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此經共有漢譯、藏譯等的全譯本和部分譯本的梵漢對照、梵文改訂本等17種。除後秦鳩摩羅什譯的7卷28品,為後世廣泛流傳者外,尚有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10卷27品;隋闍那崛多和達摩笈多重勘梵文,譯為《添品妙法蓮華經》7卷27品。此外據《開元錄》卷十一、十四載,還有《法華三昧經》6卷、《薩芸芬陀利經》6卷、《方等法華經》5卷等三譯闕本,似屬誤傳。羅什譯本原是7卷27品,且其《普門品》中無重誦偈。後人將南齊法獻於高昌所得《提婆達多品》、隋闍那崛多於益州譯出的《普門品偈》與玄奘所譯《藥王菩薩咒》一起編入,構成現行流通本7卷28品的內容。
藏譯本為日帝覺和智軍所譯,題名《正法白蓮華大乘經》,1924年河口慧海對照梵本日譯出版,名《藏梵傳譯法華經》。法譯本有巴爾諾夫的《法譯法妙蓮花經》(1852)。英譯本有基恩譯《正法華經》,編入《東方聖書》第21卷(1884)。日本有梵漢對照《新譯法華經》、《梵文和譯法華經》、改訂梵本《法華經》等。此外,基恩和南條文維還用梵文出版了《妙法蓮花經》(《佛教文庫》第10卷,彼得堡,1908~1912)。
內容 此經說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和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等內容,為天台宗等據以立說的主要典籍。全經主要思想為空無相的空性說的《般若經》相攝,究竟處的歸宿目標與《涅槃經》溝通,指歸凈土,宣揚濟世,兼說陀羅尼咒密護等,集大乘思想之大成。主旨在於會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實。
全經大段分科,古來主張不一。隋智顗作《法華玄義》、《法華文句》,立序品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別功德品前半為正宗分;以分別功德品後半至普賢勸發品為流通分;又以前14品為跡門,后14品為本門。後人多依其說。
影響 鳩摩羅什所譯《法華經》,在中國漢地流傳甚廣。《高僧傳》所舉講經、誦經者中,以講、誦此經的人數最多;敦煌寫經中也是此經比重最大;南北朝註釋此經學者達70餘家。陳隋之際智顗更依據此經創立了天台宗。漢譯本傳入朝鮮、日本后,流傳也盛。直至現代,日本新興的創價學會、立正佼成會和妙智會等,都專奉此經與經題為宗旨。此經由於流傳甚廣而出現了偽作。早在隋代《眾經目錄》中即有《妙法蓮花經度量天地品》等3種偽經、敦煌寫經、《續道藏經》和日本《續藏經》中也都收有附會此經的偽作。
註疏 現存的主要有:南朝宋竺道生《法華經疏》2卷;梁法雲《法華經義記》8卷;隋智顗《法華玄義》20卷、《法華文句》20卷(一作10卷),吉藏《法化經玄法》10卷、《法華經義疏》12卷;唐窺基《法華經玄贊》10卷;元徐行善《法華經科注》8卷;明智旭《法華經會義》1卷;清通理《法華經指掌疏》7卷。新羅元曉《法結經宗要》1卷。日本聖德太子《法華經義疏》4卷,最澄《法華經大意》1卷,日蓮《法華經注》10卷等。

華嚴經


佛教經典。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另稱《雜華經》。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華嚴經》的編集,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大約在公元2~4世紀中葉之間,最早流傳於南印度,以後傳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有人認為,在梵本《樹嚴經》及《大方廣佛華經》(第58卷)中都提到 ysa 一字,這是於闐文而不是梵文。因此,該經出現的年代和傳播的地區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譯本 漢譯3種:
①東晉佛陀跋陀羅譯,60卷34品,稱《舊(晉)譯華嚴》或《六十華嚴》;
②唐實叉難陀譯,80卷39品,稱《新譯華嚴》或《八十華嚴》;
③唐貞元中般若譯,40卷,稱《四十華嚴》,為經中《入法界品》的別譯,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此外,傳譯該經中某一品或一部分的亦不少。從東漢支婁迦讖譯此經別行本《兜沙經》(《如來名號品》)開始,至唐時止,據法藏《華嚴經傳記》所載,這類別行譯本有35部之多。各譯本中,以唐譯《八十華嚴》品目完備,文義暢達,最為流行。其中重要的有支謙譯《菩薩本業經》(光明覺品)1卷;聶道真譯《諸菩薩求佛本業經》(凈行品)1卷;竺法護譯《菩薩十住行道品》(十住品)1卷;祗多蜜譯《菩薩十住經》(十住品)1卷;鳩摩羅什譯《十住經》(十地品)4卷;竺法護譯《等日菩薩所問三昧經》(十寶品)3卷;竺法護譯《度世品經》(離世間品)6卷;聖賢譯《羅摩伽經》(入法界品)3卷;地婆訶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1卷。藏文大藏經丹珠爾中亦有《華嚴經》,共45品,原本來自於闐,譯者勝友、智軍,校者遍照。
《華嚴經》的梵文本目前只發現《十地經》(相當於《十地品》)和《樹嚴經》(相當於《入法界品》)。在印度,這兩本經是單獨傳播的,在尼泊爾則列入“九法”之中,中國也有單譯本。
內容 主要發揮輾轉一心,深入法界,無盡緣起的理論與普賢行願的實踐相一致的大乘瑜伽思想。漢譯實叉難陀的80卷本,主要講菩薩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法門行相和修行的感果差別,以及依此修行實踐證得廣大無量功德等,最後宣說諸菩薩依教證入清凈法界、頌揚佛的功德海相等。中心內容是從“法性本凈”的觀點出發,進一步闡明法界諸法等同一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盡緣起等理論。在修行實踐上依據“三界唯心”的觀點出發,進一步闡明法界諸法等同一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盡緣起等理論。在修行實踐上依據“三界唯心”的教義,強調解脫的關鍵是在心(阿賴耶識)上用功,指出依十地而輾轉增勝的普賢願行,最終能入佛地境界即清凈法界。所提出的十方成佛和成佛必須經過種種十法階次等思想,對大乘佛教理論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此經在隋唐時弘傳極盛,終於出現了專弘《華嚴經》教觀的華嚴宗。7世紀中,新羅僧人義湘來唐受學於智儼,回國后成為朝鮮華嚴宗初祖。8世紀中,此經在日本已有流傳,後有唐道睿東渡弘傳《華嚴經》,為日本華嚴宗初祖。
註疏 在印度有龍樹的《大不思議論》(一部分漢譯為《十住毗婆沙論》),此外有世親的《十地經論》和金剛軍、堅慧的《十地品釋》等。中國的註疏甚多,最主要的有隋吉藏《華嚴經游意》1卷,杜順《華嚴五教止觀》1卷;唐智儼《華嚴搜玄記》10卷、《華嚴孔目章》4卷、《華嚴五十要問答》2卷,法藏《華嚴經探玄記》20卷、《華嚴經旨歸》1卷、《華嚴經文義綱目》1卷、《華嚴經傳記》5卷、《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又稱《五教章》)4卷、《華嚴經問答》2卷、《華嚴策林》1卷、《華嚴經義海百門》1卷、《華嚴游心法界記》1卷、《修華嚴奧旨妄盡還原觀》1卷,澄觀《華嚴經疏》60卷、《華嚴經隨疏演義鈔》90卷、《華嚴法界玄鏡》2卷、《華嚴心要尖門》1卷,宗密《華嚴原人論》1卷、《注華嚴法界觀門》1卷、《注華嚴法界觀科文》1卷、《華嚴心要法門注》1卷等。此外還有新羅元曉、太賢、表員等人的註疏。

阿彌陀經


佛教經典。亦稱《小無量壽經》,簡稱《小經》。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合稱凈土三部經。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箱王朝時期已流行於犍陀羅地區。
譯本 漢譯最早為後秦鳩摩羅什所譯。1卷。異譯本有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小無量壽經》1卷(已佚);唐玄奘譯《稱讚凈土佛攝受經》1卷。梵文本在9世紀由中國傳入日本,近代由馬克斯·繆勒與南條文雄在倫敦校刊印行,並於1894年譯成英文,刊載於《東方聖書》第49卷。在日本,有南條文雄、荻原雲來、推尾辨匡、河口慧海、寺木婉雅、高畑崇導等,依據梵、漢、藏文譯出的數種日譯本。高畑崇導還把鳩摩羅什的漢譯本於1979年譯成英文。此外尚有《佛說阿彌陀經梵文和漢二譯對照》本與《無量壽經梵文和漢五譯對照》合併出版。此經的藏譯本雖從梵文譯出,但譯文已受到西藏原有宗教思想的影響。
內容 阿彌陀為凈土宗信仰的佛名號,佛教說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凈土”,故又稱“接引佛”。他原為國王,后捐棄王位,發心出家,名法藏比丘,對佛發四十八願;行果圓滿,隨願所成,光明壽命,悉皆無量。此經敘述佛在祗樹給孤獨園對舍利弗等講說西方極樂世界的無上莊嚴:有七寶嚴飾的樹林、樓閣,有八功德水池,諸色微妙的蓮花,妙聲自然的眾鳥;眾生但受諸樂無有眾苦;只要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死後即可往生該處等。由於此經漢譯約僅2000字,容易背誦,加上修行方法簡便,故在中國流傳甚廣,影響頗大,成為凈土宗信仰者每天必讀的課本。宋明以後成了寺院中每天必念的日課,凈土宗也隨此經的流傳而影響日益擴大。
註疏 現存註疏在中國主要有隋智顗《阿彌陀經義記》1卷;唐慧凈《阿彌陀經義疏》1卷,窺基《阿彌陀經義疏》1卷、《阿彌陀經通贊疏》3卷;宋智圓《阿彌陀經義疏》1卷,元照《阿彌陀經義疏》1卷,戒度《阿彌陀經義疏聞持記》3卷;元性澄《阿彌陀經句解》1卷;明大佑《阿彌陀經略解》1卷,傳燈《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2卷,祩宏《阿彌陀經疏鈔》4卷,大慧《阿彌陀經已訣》1卷,智旭《阿彌陀經要解》1卷;清徐槐廷《阿彌陀經疏鈔擷》1卷,凈挺《阿彌陀經舌相》1卷,續法《阿彌陀經略注》1卷,彭際清《阿彌陀經約論》1卷;近代有黃智海《阿彌陀經白話解釋》1卷等。另有新羅圓測、元曉、遁倫、憬興、玄一、太賢以及日本源信、源空、聖聰等人註疏多種。

無量壽經


佛教經典。一名《大無量壽經》,簡稱《大經》、《雙卷經》等。與《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合稱凈土三部經。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流行於犍陀羅地區。三國魏康僧鎧譯。2卷。
譯本 相傳此經前後有漢譯12種,除唐僧鎧譯本外,現存的異譯本有:東漢支婁迦讖譯《無量清凈平等覺經》2卷;吳支謙譯《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2卷;唐菩提流支譯《無量壽如來會》(即《大寶積經》第五會)2卷;北宋法賢譯《大乘無量壽莊嚴經》3卷。有經錄記載而現已缺本的有:東漢安世高譯《無量壽經》2卷;魏帛延譯《無量清凈平等覺經》2卷;西晉竺法護譯《無量壽經》2卷;東晉竺法力譯《無量壽至尊等正覺經》1卷;南朝宋佛陀跋陀羅譯《新無量壽經》2卷,寶雲譯《新無量壽經》2卷,曇摩蜜多譯《新無量壽經》2卷。《開元釋教錄》卷十四稱:“此經前後經十一譯,四本在藏、七本缺。”加上后出的法賢譯本,即所謂五存七缺的十二種譯本。但後人對此存疑頗多,認為是誤將一經分屬多位譯者所致。因此,有人認為此經前後僅五譯,最多不過七譯,其他純系經錄之誤題。此經另有勝友、施戒與智軍合譯的藏文本,收於藏文大藏經甘珠爾中。
此經梵本和各種譯本內容大體相同,僅文字互有出入,如序分中來會的聽眾,康僧鎧、支謙、菩提流支三譯本有大比丘眾12000人,支婁迦讖譯本作大弟子眾1250人、比丘尼500人、清信士7000人、清信女500人,法賢與藏譯及梵本作32000人;康僧鎧譯本列菩薩眾17名,菩提流支列13名,藏譯和梵本僅列慈氏(彌勒),其他三譯未列。又如正宗分、流通分中的某些段落,各本也都稍有出入。因而近世學者疑此經梵本原有數種異本。目 前已發現的梵文抄本已有25種之多,其中包括在中國發現的中亞驢唇體文本。
內容 敘述釋迦牟尼在王舍城耆闍崛山,為大比丘眾12000人及普賢、慈氏等諸大菩薩說法,謂過去世自在王佛時,有國王出家為僧,號法藏,發四十八大願,稱:“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經漫長時期,積無量德行,在十劫前成佛,號“無量壽佛”。光明壽命最尊第一。其國土謂安樂凈土,無量功德莊嚴,國中聲聞、菩薩無數,講堂、精舍、宮殿、樓觀、寶樹、寶池等均以七寶嚴飾,百味飲食隨意而至,自然演出萬種伎樂,皆是法音。其國人等智慧高明,顏貌端莊,但受諸樂,無有眾苦,皆能趨向佛之正道。至於往生者有上輩、中輩、下輩之分。彼國菩薩都得到一生補處(即隔一生而成佛),以觀世音、大勢至為上首。最後釋迦牟尼勸彌勒及諸天人等,備勤精進,不存懷疑,信心迴向,便能在彼國七寶華中化生,等等。
影響 此經傳到中國后,影響甚大。東晉青山竺法曠以“無量壽為凈土之因”,“有從則講,獨處則誦”。後有慧遠在廬山設白蓮社,弘揚念佛法門東魏曇鸞更作《往生論注》,弘揚此經,立難行、易行二道之說。此後,歷代注家輩出,疏釋不絕。朝鮮和越南,此經傳習也頗盛。在日本,有日僧慧隱入唐求法,回國后即在皇宮中講《無量壽經》。奈良時期,有三論宗智光專求凈土,注有龍樹釋論。法相宗善珠亦作書以釋此經。凈土宗開創者源空、凈土真宗創立者親鸞更是專依此經,發揮他力易行的宗義;此經在日本的弘傳盛況空前。19世紀中,在尼泊爾發現此經梵本。馬克斯·繆勒和南條文雄於1882年據以刊行,與《阿彌陀經》一起編為《佛說無量壽經梵文和譯支那譯五譯對照》。后又譯為英文,收於1894年出版的《東方聖書》第49卷。日本譯本有南條文雄、荻原雲來、椎尾辨匡、河口慧海、寺本婉雅、青木文教、中村元等依據梵、藏、漢文本譯出多種。其中荻原雲來和河口慧海的譯本均編入《梵藏和英合璧凈土三部經》(《凈土宗全書》別卷)中。
註疏 現存主要有隋慧遠《無量壽經義疏》2卷,吉藏《無量壽經義疏》1卷;清彭際清《無量壽經起信論》3卷。新羅憬興《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3卷,玄一《無量壽經記》(上卷殘存,下卷已失),元曉《無量壽經疏》1卷。日本有源空《無量壽經釋》1卷,了慧《無量壽經鈔》7卷,聖聰《無量壽經直談要註記》24卷,道隱《無量壽經甄解》18卷,西吟《無量壽經顯宗疏》10卷等。此外,現已佚失的重要註疏尚有靈裕、知玄、法位、圓測、大賢、義寂、寂證的註疏多種。

觀無量壽經


佛教經典。簡稱《觀經》。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合稱凈土三部經。宋畺良耶舍譯。另有異譯一種,已佚。此經進一步發揮了《無量壽經》的凈土思想,敘述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之請,在頻婆娑羅宮為信眾講述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和極樂凈土莊嚴的十六種觀想方法(十六觀)。未發現梵本,亦無藏譯本,但在中國新疆地區曾發現維吾爾文譯本的殘片。日本學者高楠順次郎應馬克斯·繆勒之請,據現行本譯成英文,與《阿彌陀經》等一起,載《東方聖書》第49卷。該經重要註疏有隋智顗《觀無量壽佛經疏》1卷,吉藏《觀無量壽經義疏》1卷;唐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4卷;宋知禮《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1卷,元照《觀無量壽佛經義疏》3卷;明傳燈《觀無量壽佛經圖頌》1卷,續法《觀無量壽佛經直指疏》2卷;清彭際清《觀無量壽佛經約論》1卷;丁福保《觀無量佛經箋注》等。

長阿含經


原始佛教基本經典。北傳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經篇幅較長,故名。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全經分四分四誦,22卷,共收30部經。此經梵本屬法藏部,原本失傳。近代曾在中亞發現梵本殘片。歷代別出異譯之單品約24種、58卷左右。各經出自何派傳本,已無可稽考。
北傳漢譯《長阿含經》與南傳《長部經典》大體相應。《長部經典》共收34種經。其中有四經漢譯全缺;而《三十二相經》、《念處經》漢譯收在《中阿含經》中;但南傳《長部經典》沒有《增一經》、《三聚經》和《世紀經》三經。一般認為,北傳傾向於把內容相近的經文排在一起,而南傳的排列則更多地保留了經文形成先後的原來面貌。
主要內容可分4部分:①總結和解釋佛教的基本教理。概括教義的經有《十上經》、《增一經》和《三聚經》等。這些經將教義分門別類,按數字順序排列。以簡單列舉為特點,所述教義主要有四諦、八正道、四禪、五蘊、緣起、十二因緣、無常、無我、因果報應、生死輪迴等。另外,著重解釋教義的經文有《大緣方便經》,廣釋十二因緣之深義;《世紀經》,詳釋“此世、他世”,“六道”、“三界”三種輪迴系列。與此類似的還有《清凈經》、《自歡喜經》等;②敘述佛陀及其直傳弟子們的修道和傳教活動。《遊行經》記述佛陀悟道、傳教和涅槃的經過。《善生經》記述佛陀在傳教過程中為長者子善生宣講持家處世、敬事父母等六事,從該經可以看出,佛陀作為宗教導師並不脫離現實,但已具有超人的形象;③敘說佛陀本生與歷劫等故事,旨在弘揚佛教,勸誡人們皈依三寶。這些敘說主要見於《大本緣經》、《轉輪聖王修行經》和《典尊經》等;④駁斥外道(異教)。首先是駁斥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祭祀儀式和梵天至上論,見於《小緣經》、《阿摩晝經》和《究羅檀頭經》等;其次是對印度古代唯物主義派別——順世論的批駁,例如《弊宿經》專斥其“無他世”,無業報輪迴等觀點;再次是對耆那教等苦行滅業論的批駁,以示苦行非正道,主要見於《阿( )
夷經》、《清凈經》和《散陀那經》等。此外,對其他外道的批駁散見於各經。在駁斥外道的同時,綜述了當時各種宗教哲學派別的62種觀點。列舉了當時有代表性的、影響較大的派別,如“六師外道”。這些內容主要見於《梵動經》、《沙門果經》和《布吒婆樓經》等。

地藏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又稱《地藏本願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屬於地藏三經之一(其餘兩部經為《占察善惡業報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地藏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經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佛在經中讚揚了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正菩提」的宏大誓願,並介紹了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過程中的典型事例,如婆羅門女、光目女救度母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