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小吃

四大小吃

南京夫子廟秦淮小吃、蘇州玄妙觀小吃、上海城隍廟小吃和長沙火宮殿小吃並稱為中國四大小吃。

歷史


小吃品種逐漸增多后,尤其明清時代中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和商業文化,在當時一些大城市或者商業中心城市,出現小吃群。最先出現且影響力比較大的是,南京、上海、蘇州和長沙。
徐珂所輯《清稗類鈔》中記載了中國最先出現的四大小吃群,南京夫子廟秦淮小吃(始於明洪武年間)、上海城隍廟小吃(始於明永樂年間)、蘇州玄妙觀小吃(始於明弘治年間)和湖南長沙火宮殿小吃(始於清乾隆六年,1741年)。在後來被稱為中國四大小吃。這些小吃群彙集了全國各地的小吃,同時每個小吃群均各有特色。
如今,這些小吃群仍然存在著。南京夫子廟小吃群位於繁華的秦淮河畔,金陵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玄妙觀小吃群位於蘇州的觀前街城隍廟小吃是位於上海中心,主要有生煎饅頭南翔小籠;湖南長沙火宮殿小吃群集中湖南各地風味小吃,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這些小吃群在幾百年的發展歷史中,有中斷過,均以重建。

含義


四大小吃
四大小吃
民國時代評的的四大小吃。南京夫子廟秦淮小吃與上海城隍廟小吃、蘇州玄妙觀小吃和湖南長沙火宮殿小吃並稱為中國四大小吃 。

夫子廟小吃


夫子廟小吃:南京夫子廟小吃群位於繁華的秦淮河畔,位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金陵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自六朝時期流傳至今,多達80多個品種。歷代文人墨客、科舉士子云集南京,尤至開科秋闈,考生雲集,書肆、茶館、客棧中食客絡繹不絕,加之明清以來南京秦淮河岸“溫柔鄉”、“銷金窟”遍布,呼為“仙都”,文人騷客慕名爭相前往,名噪天下的夫子廟小吃也在燈影漿聲中日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神韻。其中聞名天下的秦淮八絕,即:
第一絕:永和園的黃橋燒餅和開洋乾絲,
第二絕:蔣有記的牛肉湯和牛肉鍋貼
第三絕:六鳳居的豆腐澇和蔥油餅,
第四絕:奇芳閣的鴨油酥燒餅和什錦菜包,
第五絕:奇芳閣的麻油素乾絲和雞絲澆面,
第六絕:蓮湖糕團店的桂花夾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
第七絕:瞻園麵館熏魚銀絲面和薄皮包餃,
第八絕:魁光閣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乃因其工藝精細,造型美觀、選料考究、風味獨特,有葷有素,甜咸俱有,形態各異,成為秦淮小吃的代表,頗有六朝風味。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在夫子廟品嘗秦淮風味小吃后,題寫橫幅:“小吃好吃”,亦作“吃好吃小”。
此外,這裡小吃攤點經營的油炸干、豆腐腦、五香雞汁回鹵干、五香茶葉蛋、烏龜子、旺雞蛋、酥燒餅、小籠包餃、千層油糕金陵鴨血粉絲、多種澆頭的各式湯麵等品種,價廉物美,尤以配套裝籠的什色點心最受消費者歡迎。

玄妙觀小吃


玄妙觀小吃:玄妙觀小吃群位於蘇州鬧市中心觀前街,集姑蘇點心、小吃於一市,著名的有五芳齋的五香排骨、升美齋的雞鴨血湯、小有天的藕粉圓子、炸酥豆糖粥等,此外還有千張包子、觀振興麵館的各種蘇式麵條、凈素菜包子等等;此外還有供人們茶餘酒後閑吃的品種:鹽金花菜、腌黃連頭、去皮油氽果玉、油氽黃豆、醬螺螄、油氽臭豆腐、油氽粢飯糕、烘山芋、油三角粽等,均是價廉物美,具有濃鬱江南風味的小吃。
玄妙觀小吃在九十年代因為拆遷原因移到了太監弄,現在又移至大成坊。

城隍廟小吃


城隍廟小吃是上海小吃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於清末民初,地處上海舊城商業中心。其著名小吃有南翔饅頭店的南翔小籠,滿園春的百果酒釀圓子、八寶飯甜酒釀,湖濱點心店的重油酥餅,綠波廊餐廳的棗泥酥餅、三絲眉毛酥。此外還有許多特色小吃如:麵筋百葉、糟田螺、氽魷魚等。

火宮殿小吃


火宮殿小吃:長沙火宮殿小吃群始建於1747年,1941年重建,集中湖南各地風味小吃於市,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其特色小吃有姜二爹的臭豆腐,張桂生的饊子,李子泉的神仙缽飯,胡桂英的豬血,鄧春香的紅燒蹄花,羅三的米粉及三角豆腐、牛角蒸餃等,共300餘個品種。火宮殿小吃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開發新品,形成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