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鶴峰
陳鶴峰
陳鶴峰,男,京劇生角,原名陳鴻聲,浙江鄞縣人。出生於1904年,光緒三十年(甲辰);逝世於1981年,農曆辛酉年。表演《楚漢相爭》、《觀畫跑城》、《四進士》、《打嚴嵩》、《明末遺恨》等“麒派”名劇深得師傳要旨,演得栩栩如生,為觀眾喜愛。在1949年武漢市第一屆戲曲會演上獲表演一等獎。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被授予獎狀。1956年湖北省第一屆戲曲會演,獲省人民政府獎狀及表演一等獎。
13歲從師謝月亭學唱京劇老生。兩年後演唱於浙江及江蘇南部各地,常演《斬黃袍》、《斬馬謖》、《轅門斬子》、《碰碑》等唱功戲,兼演武生戲。1929年到上海,搭班周信芳主演的老天蟾舞台,改名陳鶴峰。他傾慕“麒派”藝術,揣摩仿效其唱念表演。一次演出《八本封神榜》,票已全部售出,周臨時患病不能登場,戲碼也無法更換,前後台都十分焦急,陳自薦代演聞太師一角,聲容動作酷似周之表演,不斷博得熱烈掌聲。由此得周器重,於1932年收其為徒,悉心教導,使其藝術更為精進。以後和張翼鵬(名武生),雲艷霞(名旦角,后與陳結婚)合作,在榮記大舞台演出《西遊記》,名聲更為上海觀眾熟知。其後在“新天蟾”領銜主演《金鏢黃天霸》、《華麗緣》等連台本戲,連場爆滿,盛極一時。1943年首次來武漢,演出於漢口大舞台(今人民劇院),深受武漢觀眾歡迎。1948年春節第二次來漢演出,至次年3月去長沙。
1949年9月由長沙回上海路過武漢,經中共中央中南局宣傳部文藝處挽留,演出於民眾樂園大舞台,並參加籌建中南京劇工作團。1950年1月,中南京劇工作團成立,任副團長。1952年中南京劇團改為武漢市京劇團,繼續任副團長。1953年隨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去朝鮮,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軍民登台演出。在1954年武漢防汛鬥爭中,率隊深入工地演唱,榮立三等功。1956年隨中央代表團赴西藏慰問演出。1960年調任湖北省戲曲學校副校長。
其表演風格以“麒派”為基調,博採眾家之長,同時依據自身的秉賦條件,創新發展。表演細膩,神完氣足,身段大方瀟灑,嗓音寬潤、吐字清晰,有強烈的感染力。
表演《楚漢相爭》、《觀畫跑城》、《四進士》、《打嚴嵩》、《明末遺恨》等“麒派”名劇深得師傳要旨,演得栩栩如生,為觀眾喜愛。
在1949年武漢市第一屆戲曲會演上獲表演一等獎。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被授予獎狀。1956年湖北省第一屆戲曲會演,獲省人民政府獎狀及表演一等獎。
1931年6月11日,農曆辛未年四月廿六日,12時:上海杜氏祠堂落成會演第三天
上海杜氏祠堂落成會演第三天。
中午十二時開演
《滿堂紅》(楊鼐儂,金碧玉)
《岳家莊》(小楊月樓,小奎官)
《瓊林宴》(言菊朋)
《戰宛城》(麒麟童飾張綉,荀慧生飾鄒氏,劉奎官飾典韋,金仲仁飾曹昂,曹毛包飾曹操,陳鶴峰飾賈詡,馬富祿飾曹安氏,蔣寶印飾許褚)
《取滎陽》(馬連良,金少山)
《取帥印》(高慶奎)
《花木蘭》(徐碧雲)
休息
七時開演
《林沖夜奔》(李萬春)
《弓硯緣》(雪艷琴,姜妙香,雪艷舫)
《卧虎溝》(李吉瑞)
《忠義節》(程艷秋,譚富英,王少樓)
《八大鎚》(楊小樓飾陸文龍,馬連良飾王佐,劉漢臣飾岳雲,劉硯亭飾金兀朮,劉奎官飾狄雷,高雪樵飾何元慶,馬富祿飾乳娘,張質彬飾嚴成方,張國斌飾岳飛)
《慶賀黃馬褂》(麒麟童,王英武,趙如泉,劉漢臣,金素琴,劉奎官)
1933年4月,農曆癸酉年:楊寶森二次赴滬
楊寶森二次赴滬演出,演於天蟾舞台,掛頭牌,冠以“譚派正宗文武鬚生”頭銜。合作者有武生馬玉龍、青衣張艷卿、花臉金少山及高雪樵、陳鶴峰等。演期50天。
1933年4月21日,農曆癸酉年三月廿七日:楊寶森二次赴滬演出第十七天
楊寶森二次赴滬演出第十七天,演於天蟾舞台,掛頭牌。以下演齣劇目的節目單可能忽略掉了同期演出的重複劇目。
演齣劇目
全部《打金磚》(楊寶森飾劉秀,張艷卿飾皇娘,金少山飾姚期,陳鶴峰飾馬武,高雪樵飾牛毛)
1933年4月22日,農曆癸酉年三月廿八日:楊寶森二次赴滬演出第十八天
楊寶森二次赴滬演出第十八天,演於天蟾舞台,掛頭牌。連演全部《打金磚》。
演齣劇目
全部《打金磚》(楊寶森飾劉秀,張艷卿飾皇娘,金少山飾姚期,陳鶴峰飾馬武,高雪樵飾牛毛)
1933年4月23日,農曆癸酉年三月廿九日:楊寶森二次赴滬演出第十九天
楊寶森二次赴滬演出第十九天,演於天蟾舞台,掛頭牌。連演全部《打金磚》。
演齣劇目
全部《打金磚》(楊寶森飾劉秀,張艷卿飾皇娘,金少山飾姚期,陳鶴峰飾馬武,高雪樵飾牛毛)
1933年4月24日,農曆癸酉年三月三十日:楊寶森二次赴滬演出第二十天
楊寶森二次赴滬演出第二十天,演於天蟾舞台,掛頭牌。連演全部《打金磚》。
演齣劇目
全部《打金磚》(楊寶森飾劉秀,張艷卿飾皇娘,金少山飾姚期,陳鶴峰飾馬武,高雪樵飾牛毛)
1933年4月25日,農曆癸酉年四月初一日:楊寶森二次赴滬演出第二十一天
楊寶森二次赴滬演出第二十一天,演於天蟾舞台,掛頭牌。以下演齣劇目的節目單可能忽略掉了同期演出的重複劇目。
演齣劇目
《寶蓮燈》(楊寶森飾后劉彥昌,張艷卿飾王桂英,高雪樵飾楊戩,金少山飾秦燦,陳鶴峰飾前劉彥昌,粉菊花飾楊真人,韓金奎飾書童,王富英飾后沉香)
1933年4月26日,農曆癸酉年四月初二日:楊寶森二次赴滬演出第二十二天
楊寶森二次赴滬演出第二十二天,演於天蟾舞台,掛頭牌。以下演齣劇目的節目單可能忽略掉了同期演出的重複劇目。
演齣劇目
全部《風波亭》(楊寶森飾岳飛,王富英飾狄雷,高雪樵飾關鈴,張艷卿飾岳夫人,陳鶴峰飾周三畏,韓金奎飾萬戶侯)
1948年2月,農曆戊子年:陳鶴峰二次赴武漢演出
春節,陳鶴峰二次來漢口大舞台,隨行的除了其妻雲艷霞,姨妹周嘯盧,還有他的女兒陳瑤華。
1949年9月,農曆己丑年:高百歲、陳鶴峰加入民族歌劇院
民眾樂園管理處從長沙接回高百歲,陳鶴峰從長沙回上海路過武漢,也被挽留下來,兩人都加入了民族歌劇院。
1950年1月18日,農曆己丑年十二月初一日:中南京劇工作團成立
民族歌劇院、民眾樂園京劇場和人民劇院的二百七十多京劇藝人聯合組成“中南京劇工作團”。總團長為正在民族歌劇院演出的周信芳。下設兩個分團,分別由高百歲和陳鶴峰擔任。《中南京劇工作團章程》載明:“本團受中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文藝處直接領導”、“本團經濟自給自足,若有不足呈請上級補助之”。成立大會上,總團長和分團長被授予中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的任命狀,全團演職員工從此成為國家藝術工作人員。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曾經在根據地政權和人民軍隊內成立過戲曲團、隊,而中南京劇工作團則是建國后最早建立的國營戲曲劇團。
1950年2月17日,農曆庚寅年正月初一日,晚:中南京劇工作團1950年赴上海演出
中南京劇工作團赴上海演出,演於中國大戲院上演。晚場推出《三打祝家莊》。這齣戲是根據延安平劇院劇本整理排練,高百歲前鍾離老人後孫立,郭玉昆飾石秀,陳鶴峰飾樂和,楊菊萍飾顧大嫂,其餘名演員賀玉欽、張宏奎、董少英、楊玉華等都在劇中飾演角色。當時上海市舉辦春節戲曲競賽,共有榮譽獎和優勝獎兩類獎項,《三打祝家莊》獲京劇榮譽獎。文藝評論界在肯定這齣戲演出水平的同時,更對眾多名演員投入一齣戲,團結合作,嚴肅認真的新型舞台作風,感到難能可貴。上海的京劇同行到後台來看望老朋友,發現這裡名演員和一般演員一齊住在後台,吃公傢伙食,遵守集體作息制度,親切和睦的相處,一派積極向上的氣氛,都稱讚不已。周信芳未參加這次演出並被留在上海參加華東戲曲改革工作。
正是這次上海之行,劇團及賀玉欽邀請了高盛麟赴武漢參加演出,成就了高盛麟的後半生藝術發展生涯。
1952年,農曆壬辰年:武漢市京劇團成立
武漢市京劇團首任團長高百歲,副團長為陳鶴峰、高盛麟、郭玉昆、於宗昆、李福德(專職幹部)。當時名家雲集:老生有:高百歲、陳鶴峰、董少英、關正明;武生有:高盛麟、郭玉昆、賀玉欽、倪海天;小生有:高維廉、楊玉華;旦角有:楊菊萍、李薔華、陳瑤華、王婉華;凈角有:葉盛茂、張宏奎、董俊峰;丑角有:高世泰、李正福、張嘯庄.此外還有不少二路硬裡子演員,完全可用“行當齊全、文武兼備、名家雲集、流派紛呈”來形容,堪稱國內的一流劇團。梅蘭芳曾不無讚歎的說:武漢和北京上海是京劇的三大碼頭。
1953年,農曆癸巳年:武漢市京劇團組隊赴朝鮮前線
該年夏天,武漢市京劇團組織分隊赴朝鮮前線,演員有高盛麟、、陳鶴峰、王玉蓉、於宗琨等,在坑道內為志願軍指戰員演出,受到了“志司”總部的通報嘉獎。這年冬天組團參加全國人民慰問團去朝鮮慰問志願軍。
1953年10月4日,農曆癸巳年八月廿七日: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團赴朝
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團5000餘人離京赴朝,總團團長為賀龍,老舍為14人總團副團長,劉芝明任文藝工作團總團長,馬彥祥任文藝工作團副總團長。參加慰問團的北京市的藝術家有:梅蘭芳、洪深、陳沂、史東山、程硯秋(第一總分團副團長)、譚富英、裘盛戎、馬連良、新鳳霞、陳書舫、喻宜萱、王昆、張君秋、良小樓、白鳳鳴、關學曾、尹福來、顧榮甫、魏喜奎、王世臣、李憶蘭、邢韶英等;上海市的藝術家有:周信芳(任副總團長)、袁雪芬、丁是娥、石筱英;武漢高盛麟、陳鶴峰、王玉蓉、於宗琨、陳伯華;以及袁金凱、常香玉、丁果仙等。北京市文聯和北京市文藝處幹部江山、考誠分別擔任慰問團評劇團的協理員、輔導員赴朝協助工作與體驗生活。
在朝鮮前線,周信芳、梅蘭芳合演《打漁殺家》,周信芳、馬連良合演《群英會·借東風》,程硯秋演出《罵殿》、《三擊掌》,程硯秋、馬連良合演《審頭刺湯》、《法門寺》、《甘露寺》、《桑園會》等劇,受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的親切接見。
各藝術表演團體在朝經過兩個多月的慰問演出后,先行陸續回國。
1955年7月,農曆乙未年:武漢市京劇團1955年赴長江沿線城市演出
武漢市京劇團陳鶴峰、關正明、李薔華、雲艷霞一行則赴長江沿線城市演出。
1962年5月,農曆壬寅年:武漢市京劇團1962年赴華東演出
5月至7月,武漢市京劇團陳鶴峰、高盛麟率團赴南京、上海公演。
1970年,農曆庚戌年:湖北省京劇團成立
湖北省戲校京劇科畢業生組成湖北省京劇團,團址在武昌區街道口。全團演職員145人。其中有陳鶴峰等著名演員及優秀導演余笑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