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
對自身真實健康情況認識的反映
體商(Body quotient,BQ),它是歐美學術界自智商(Intelligent quotient,IQ)、情商(EQ)之後最新提出的一個獨特的新概念,源於歐美暢銷中的健康教育新著YOU:《身體使用手冊》之中。作者邁克爾·羅伊森(RoizenM.)博士,美國紐約大學藥學與麻醉學教授,克里夫蘭醫院麻醉、急救加護醫學與疼痛管理部主任,防衰老專家。曾提出“生理年齡”概念,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冠軍《ReMAge》的作者。他還在芝加哥西北大學紀念醫院首創了一套健康醫療計劃,幫助參與者逆轉老化現象而更長壽、更有活力;邁哈邁特·奧茲(OzM.)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外科系教授兼副主任,同時在哥倫比亞醫學中心的紐約長老會醫院擔任整合醫學中心及心臟中心主任。二位作者以前瞻性的醫學知識和先進的系統生物學理念寫下的這本權威的健康指導手冊,在美國半年銷售了170萬冊,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1名,亞馬遜網站年度暢銷書榜第2名。
體商
體商
體商的測定不同於體質調查,它不是對形態的測量(身高、體重等),它需要測量的項目內容:力量、速度、耐力、速度耐力、平衡能力、定向能力、柔韌性、協調性、靈活性、適應性,適應性又含顛簸、高山、時差、水土和睡眠適應等。體商的高低與性別、年齡、腦力和體力勞動、地區、民族以及是否殘疾等有關,特別是年齡。因此不同的年齡組應有不同的檢測項目和體商正常範圍。
對於一般成人來說,可以通過下面六項來自測:
1.平衡性:
閉眼,抬起一隻腳,高地20厘米,計算單腳站立的時間,30秒為及格,1分鐘為優秀。
2.敏捷性:
在地上畫出邊長30厘米的正方形,雙足併攏,在正方形前後、左右跳躍,計算1分鐘跳的次數,100次為及格,150次為中等。
3.柔韌性:
腿站直屈體,手指觸地為及格,手腕觸地為優秀。
4.耐久性:
深吸氣、屏氣,半分鐘為及格,超過者為優秀。
5.腹肌力:
仰卧,雙手扳頭坐起為及格,靠腹肌坐起為優秀。
6.爆發性:下蹲體,用下肢躍起再下蹲為一次,眼不冒金花,心跳加速能容忍,20秒15次為及格。
六項全及格或優秀者的體商為Ⅰ級,5項及格為Ⅱ級,3~4項及格者為Ⅲ級。若4項不及格則為早衰。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體育健身的社會化與生活化,體商測量將成為衡量人們體能的重要方法。定期測試體商並與以前的測試結果作比較,還能提示您在哪些方面的養生保健仍需繼續作出努力。
1.1下列哪項最不會促進衰老?
A.每天抽一包香煙B.高密度脂蛋白(HDL,對健康有益)
含量在29rag/dlc.總是避免做重活D.每周吃兩次牛排
1.2哪一項是最理想的血壓?
A.115/76B.低於140/90即可C.看長壽者是多少
D.這得由各人的家族遺傳史決定
1.3以下哪項是關於飲食的最佳建議?
A.吃得越少,體重減輕越多B.只要你永遠堅持一種飲
食結構,它就是最佳的飲食C.有效瘦身的飲食含有很少脂
肪或不含脂肪D.能把那盤熏肉遞給我嗎
1.4哪項對人體動脈血管構成最大的威脅?
A.血壓升至160/90B.低密度脂蛋白(LDL,對健康有害)
越長
1.5下列哪類問題的主要誘因不是動脈血管老化?
除了所熟知的智商、情商和財商,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體商”,即提高其對體育鍛煉的熱心程度,以及參與運動的水平。美國人普遍認為,孩子參與鍛煉越早,體商的提高往往也越快,長大后更可能成為體育愛好者,或運動水平較高的“體育能人”。因此,美國孩子一出生便開始了“鍛煉”。
在春、夏、秋季,出生僅2周的嬰兒會被抱到戶外,在樹蔭或柔和的陽光下享受日光或空氣浴,每次約15分鐘,每日1-2次,並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漸增加次數、延長時間,其間媽媽還會輕柔地搖動寶寶的小手、手臂、肩膀和腿。這類戶外活動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大自然,有機會享受到新鮮空氣、陽光等自然因素的刺激,從而促進孩子身心兩方面的健康發育。
美國家長給予孩子自行選擇參與哪種遊戲或運動項目的權利,不包辦不強迫,尤其不勉強孩子參與家長喜愛或選擇的項目。
自幼培養
孩子從出生的第一聲啼哭,奠定了他的聲音調門,考驗他的肺活量。只要是正常的哭聲,都是鍛煉。嬰兒車上或躺或卧或坐甚至站起來,不惜跌倒,都要鼓勵他,不斷進步。經常享受陽光的沐浴。到他能走的時候,給他提供草地,三輪、兩輪自行車,一邊斗著蟋蟀,一邊玩耍,運動量夠大的時候,就起到鍛煉的目的了。12歲是培養體育天才的最佳年齡,千萬不要把孩子圈在屋子裡,不見風雨的孩子,是培養不出運動品質的。
體育運動往往是群體活動,因而培養孩子的“合群”性格與培養他的體商有著有機的聯繫。因此,美國父母會特別鼓勵孩子結交更多愛運動、體能好的小夥伴,以便在後者的帶動下提高其參與鍛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大多由運動水平較高的大學生擔任)
他們不僅比一般家長更能發掘孩子的運動天賦,而且能更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運動技能。
統計顯示,在家長不愛運動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也往往是個四體不勤的“懶蟲”。故在美國有這麼一句口號:為了孩子能愛好鍛煉,您自己也必須愛好鍛煉。
一些孩子並非天生不愛運動,只是因肥胖、手腳笨拙、反應遲鈍或身材過於矮小等原因而導致強烈的自卑心理。對此,美國父母會及時開導孩子,努力讓他們明白“重在參與”的道理,不必過分看重運動表現或運動成績。如有必要,還會聘請心理專家協助。
如要求孩子留意報上或電視上的體育新聞,讓他自編幼兒園的比賽報道,帶他親臨賽場看球,或給球星寫信等等。
對這些手腳還不太靈活、體能還遠遠不夠充沛、運動水平也無疑很低的小不點,只要動起來便是好樣的。所以,美國人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每一點成績,都會及時予以表揚。家長還允許孩子經常變換鍛煉項目以增強其運動興趣,不會動輒就批評其“缺乏恆心”。他們明白: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發現鍛煉的樂趣,養成愛運動的習慣,並由此而受惠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