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金院
布金院
布金院——建築文物景觀道儒釋三教合一
布金院——金墩黃府文物雕像道儒釋
位於泉郡晉邑廿四都金墩黃鳳教授山下今石獅市寶蓋鎮侖后村,原名法華寺,始建於隋大業十年(614)九月間,唐代改名為布金院。歷經隋、唐、宋、元、明歷朝,在明末清初(1661)因戰亂被焚廢。侖后村也叫院后村,布金院在該村的遺跡不少,不但有石佛塔、數座古石橋、龍眼井、和尚墓等,還有院內石、院東坑、院後山、塔仔井等物名和地名。據《泉州晚報》2004.11.12載:旅菲華僑黃志勇從海外攜帶《金墩侖峰黃氏宗譜》返鄉,族譜上不僅載有布金院當年地址,而且畫有布金院寺院平面圖。石獅侖后村依據《金墩侖峰黃氏宗譜》重建布金院時,在工地上挖出兩座明代埋葬僧人的圓形墓塔,塔身標有“布金院”字樣。
布金院——創始人金墩黃鳳高祖文物黃府像
一座寺廟,創建了一座書院,孕育了一個村莊,傳衍了一個大家族,這是一個神秘而真實的歷史文化傳奇。從石獅市區驅車2公里,就到達北郊的寶蓋鎮侖后村。村的東側有一個叫院后的角落,這個小山丘海拔不出50米,但是當地人自古以來就稱之為院後山。山的南面有一條小溪,山畔聳立著一座蔚為壯觀的佛門聖地,山門額曰“法凈寺”,由南海戒忍書丹。沿著山坡拾階而上,一座佔地近二十餘畝,五開間四進,古色古香仿木結構的寺宇呈現眼前,四周林木繁茂,依次有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圓通寶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羅漢堂、講經堂及兩側廂房等建築,儼然已成為獅城又一勝景。說起泉郡布金院,其地位非同一般。冠以“泉郡”字型大小的古代書院僅此一家,也就是相當於目前的市級校了。既是一座佛教寺廟,又是一座書院,古代福建省唯此一座。因此它的地位非常崇高,兼具寺廟與學校功能,其山長(院長)由政府委派。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元朝廷令各路、府、州創設“蒙古字學”,至元十八年(1281年),泉州行省設蒙古提舉學校官二員,蒙古學教授、學正各一名。布金院設立書院,黃鳳出任布金院蒙古學教授,因泉州府教育經費短缺,從永樂五年開始,泉郡布金院院田200畝改為學田,用於供養各縣的部分貧困學子,這可以說是古代教育基金的鼻祖。黃鳳(1293-1368年),少名洲,長名仕鳳,又字仕元,行萬一,號潘山,晚號十四致政。元延佑五年(1318年)承襲莆田黃石金墩新州府教授黃近祖恩補泉郡布金院蒙古學教授,乃元代泉州僅有的兩個蒙古學教授之一。衍金墩侖峰黃氏,是為侖后開基一世祖。鳳公出身名門望族,書香門第,廟號金墩,入莆黃氏始祖黃岸(674-756年),字宗極,武則天戊戌科進士,官至桂州刺史,封開國公謚忠義,進秩金紫光祿大夫。鳳公次子黃貫隨父遷居院后,世世傳衍,枝榮葉茂,傳今侖后2500多人,三房後裔於明初入台繁衍,目前海外、中國台灣族人3000多人,華僑黃光坦、老革命家黃光贊就是代表人物。據史載,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代大業十年(614年),即有佛教高僧在此地結廬弘法,初號法華寺。唐乾符三年(876年)僧衍德募緣重修,凡見木皆漆,施朱布粉,隨類附彩,富麗堂皇,從茲每當晚霞夕照,寺院異彩繽紛,似西天法界,滿地猶如金碧毫光,祥雲繚繞,遂成泉南奇觀,故易名布金院。龍德元年(921年)八月,閩王王審知感其瑞氣福蔭四方百姓,賜額“彩霞團地”,贈官瞻田百畝,以永梵修。鳳公晉江潘湖九世裔孫明榜眼南京禮部尚書黃鳳翔(1539-1614年乃文山鋪開族祖),明萬曆二年(1574年)二月,黃鳳翔捐俸重修布金院,畢工書額“轉諦悟機”,並撰楹聯“我佛西來布金法凈,鰲江東去震旦春長”。明萬曆年間,有浯州(金門)人高僧字澄藝,法號釋行仁,年十二,出家安海龍山寺,一夕夢見阿彌陀佛現身立於空中。尋至本邑二十四都院后布金院習定該地,長老於布金院後山頂巨石下構一茅舍為修持之所命名為“法凈堂”,每日誦法華經一部,寒暑不輟,年九十八念佛而逝,得舍利子988粒,立塔於院西南。由是泉郡布金院聲名遠播,四方善信紛紛來朝,香火極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