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黃鳳翔的結果 展開
- 明代文學家
- 四川省郫縣工商局機關黨委書記
黃鳳翔
明代文學家
黃鳳翔(1538—1614),少名鳳翥,字鳴周,號儀庭,晚號止庵,別號田亭山人,泉州城內會通巷人。明隆慶戊戌科黃鳳翔的祖籍福建莆田黃石金墩,上海市方誌辦主任黃美真據莆田市圖書館《金墩黃氏祖譜》、泉州市圖書館《台灣江夏興化軍城黃氏祖譜》、《莆陽黃氏宗譜》、浙江省圖書館《浙江錢塘金墩武林黃氏家譜》所載:黃鳳翔,泉州城內會通巷金墩黃府十二世孫,明隆慶二年(1568年),戊戌科進士第二名,欽點榜眼。
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生。隆慶二年(1568年),中進士第二名,初授編修,奉命教習小內使讀書。萬曆初,參與編修《明世宗實錄》,后調升為修撰,纂修會典,管理誥敕,充經筵講官(在皇宮內進講《四書》、《五經》之官)。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黃鳳翔在泉州家中病逝,享年77歲,賜祭葬,墓在東郊田頭亭,天啟初賜謚文簡。
黃鳳翔故宅在泉州府麗正門陽義鋪(今通政巷),中有藏書室,人們在附近建有一座“榜眼坊”的石牌坊(今廢)。
明嘉靖十八年(1539)己亥,誕生於泉州城內熙春鋪市曹巷黃宅。從小就學於潘湖仁穎書院,博覽群書,精通文史(史料記載:黃鳳翔於明隆慶初嘗復之莆田黃石金墩黃廟,見其金墩譜系詳明本支,並其遷徙)。元初歐陽至問處士潘湖仁穎書院山長黃天麟“貴家來自何方”,初祖天麟公答曰“祖家居地,前有金墩,後有鐵灶,三里銅埕,五里銅亭;還有百畝花園,萬里魚池”。“哇噻,居然有皇家氣派,那你家境又是如何?”“這個嘛!住得是琉璃厝鴨蛋廳;吃得是金尖白米飯,紅嘴綠鸚哥,單塊兩頭走”。
明嘉靖四十年(1561),中舉人。
明隆慶二年(1568),殿試第二名(榜眼)。“泉中科第不乏,明及第自鳳翔起”。初授翰林編修,奉命在內書堂教習小內侍讀書,與修撰羅萬化、編修趙志臬,采古內侍可供鑒戒的人和事,以及輯錄《貞觀政要》、《禮經》、《學記》、《月令》、《世子》一些內容成書,教小內侍誦習。
明萬曆初(1573),黃鳳翔參與編修《明世宗實錄》后,調升為修撰,纂修會典,管理誥敕,充經筵官(在皇宮進講四書五經之官)。
明萬曆五年(1577),黃鳳翔參與主持會試。當時執政張居正依仗權勢,專橫獨斷。江西吉水進士鄒元標上疏彈劾,張居正不經中書門下二省,擅自傳旨杖鄒元標,意想置之死地。黃鳳翔為人正直,在朝中仗義執言,特把那些遭到張居正非難的諫疏編纂起來,在朝中散播,讓大家明白真相。
黃鳳翔曾主持會試,宰相張居正和某些大臣有子弟參加會試,要求黃鳳翔給予照顧,遭到黃鳳翔嚴詞拒絕。
明萬曆八年(1580),張居正二子會試,示意主持會試的黃鳳翔給予關照,遭嚴詞拒絕。同朝其他大臣的類似舉動,他照樣秉公辦事,不徇私情。
明萬曆十年(1582),黃鳳翔升右中允,管司業事。
明萬曆十二年(1584),升南京國子監祭酒。由於他“嚴課程,絕私情”國子監培養出很多優秀人才。
明萬曆十六年(1588),黃鳳翔又被調到都城北京任國子監祭酒。
明萬曆十七年(1589),升任北京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充經筵講官。是時,邊事告急,外擾不斷,神宗只顧游宴尋樂,正直敢言的人受到排斥,善於阿諛奉承的小人卻加官進祿。更嚴重的是,國家財政收入不是用作用兵養士之資,而是大部分被皇帝和大臣撈去作為“自營私蓄”,或被用來修建寺廟。作為禮部大臣的黃鳳翔,痛心疾首,上書給神宗說:“為今大計,惟用人、理財二端”,並曆數前朝舊事,向皇帝說明“平居無極言敢諫之臣,則臨難無敵愾致命之士”。希望他能起用一些“直聲勁節”的人,如鄒元標、潘士藻、孫如法等人。他還勸皇帝把國家收入用到有利於富國強兵的方面去,並且應該對老百姓寬容優恤,使他們能夠生活下去。他說:“與其要福於冥漠之鬼神,孰若廣施於孓遺之赤子!”但是,他的這些正確主張,都未能得到皇帝的採納。繼而神宗要於次年冊立皇太子舉行“國本”典禮,囑咐“毋使外庭”知道。時閣臣王家屏、禮部尚書于慎行、侍郎李長春及黃鳳翔急上明春冊立儀式,神宗發怒,認為這是密諭,不宜傳出,立將黃鳳翔、于慎行、李長春奪俸三月。諸人不敢有言,唯黃鳳翔復上疏諫諍,但奏章被有司扣下不報。為此,他感到十分失望和灰心,屢屢要求引退。
明萬曆二十年(1592),黃鳳翔又被任命為禮部左侍郎。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黃鳳翔改任吏部官職。四月再調升南京禮部尚書,以養母故,疏乞養親歸。神宗以黃鳳翔素有清望,不許,再請許之。
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十月,黃鳳翔復起任故官南京禮部尚書,以親老復疏力辭,以新銜在籍調用。從此他就不再外出當官。黃鳳翔事母至孝,其應命屢辭,並以養母故,最後母以壽終,而黃鳳翔年且六十,執喪哀毀,不異少壯。黃鳳翔在官在家,以至衰老,子史詩書靡不涉閱,要必終其卷,帙審其條貫,鉤其正謬,刪其重複,每讀一書,輒有論著。為人平易忠厚而狷介,不設道學之名而體道學之實;粗飯果腹,革鞘納足,蒼衫稱身,屋宇不事裝飾,一生溺於學問,為文深淳爾雅,為故鄉名勝寫了不少的碑記和題詠。主要著作有《嘉靖大政記》、《嘉靖大政編年錄》、《田亭草詩集》、《續小學》、《異夢記》等,還主持編纂萬曆《泉州府志》。
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十二月十四日,黃鳳翔卒於泉州府城南家中,終年七十六歲。訃聞,神宗未及覽,復有旨起為南京禮部尚書。
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神宗知黃鳳翔歿,有旨如例予賜祭二壇,仍加一壇,造墳安葬。墓在泉州東郊田頭亭下路虎頭山南麓。
明天啟初(1621),賜謚文簡。黃鳳翔八個兒子均在鯉城區繁衍,各自建造宅第。自鳳翔起,其家族四代八進士,舉人有10人,遂為泉郡金墩黃氏望族。
黃鳳翔墓全景.jpg
黃鳳翔九世祖金墩開泉初祖黃天麟墓誌銘
文山開族祖黃鳳翔金墩衍派jpg
金墩文山開族祖黃鳳翔墓.jpg
黃鳳翔,字鳴周,晉江人。隆慶二年進士及第,授編修。教習內書堂,輯前史宦官行事可為鑒戒者,令誦習之。《世宗實錄》成,進修撰。萬曆五年,張居正奪情,杖諸諫者。鳳翔不平,誦言於朝,編纂章奏,盡載諸諫疏。及居正二子會試,示意,鳳翔峻卻之。當主南畿試,以王篆欲私其子,復謝不往。屢遷南京國子祭酒。省母歸,起補北監。時方較刻《十三經註疏》,鳳翔言:“頃陛下去《貞觀政要》,進講《禮經》,甚善。陛下讀曾子論孝曰敬父母遺體,則當思珍護聖躬。誦《學記》言學然後知不足,則當思緝熙聖學。察《月令》篇以四時敷政、法天行健,則可見聖治之當勤勵。繹《世子》篇陳保傅之教、齒學之儀,則可見皇儲之當早建豫教。”疏入,報聞。
尋擢禮部右侍郎。洮、河告警,抗疏言:“多事之秋,陛下宜屏游宴,親政事,以實圖安攘。為今大計,惟用人、理財二端。宋臣有言:‘平居無極言敢諫之臣,則臨難無敵愾致命之士。’鄒元標直聲勁節,銓司特擬召用。其他建言遷謫,如潘士藻、孫如法亦擬量移,而疏皆中寢。士氣日摧,言路日塞。平居只懷祿養交,臨難孰肯捐軀為國家儘力哉?昔宋藝祖欲積縑二百萬易遼人首,太宗移內藏上供物為用兵養士之資。今戶部歲進二十萬,初非舊額,積成常供。陛下富有四海,奈何自營私蓄!竊見都城寺觀,丹碧熒煌,梵剎之供奉,齋醮之祈禳,何一不糜內帑。與其要福於冥漠之鬼神,孰若廣施於孑遺之赤子。”帝不能用。廷臣爭建儲,久未得命,帝諭閣臣以明春舉行。大學士王家屏出語禮部,鳳翔與尚書于慎行、左侍郎李長春以冊立儀上。帝怒,俱奪俸,意復變。鳳翔又疏爭,不報,遂請告去。二十年,禮部左侍郎韓世能去,張一桂未任而卒,復起鳳翔代之。尋改吏部,拜南京禮部尚書。以養親歸。再起故官,力以親老辭。久之母卒,遂不出,卒於家。天啟初,謚文簡。
《故皇明榮祿大夫太子少保南京禮部尚書謚文簡黃公墓誌銘》
賜進士第榮祿大夫柱國太子少保南京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內閣學士年期族侄黃汝良撰文
賜進士及第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致仕年家眷姻晚生李廷機篆蓋
賜進士及第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詹事府詹事兼掌尚書事年家晚生史繼偕書丹
明萬曆四十二年甲寅十二月十一日,南京禮部尚書儀庭黃公卒於郡城南文山鋪里第,閩撫按官為請恤典於朝,公長子淳中方仕為柳州知府,亦陳情以請聖上,下其疏禮部,禮官言公熏德純懿,素有清望,欽賜四辭徵召,三命秩宗。於令甲宜從優,恤上諭之。於是,賜公祭葬,贈太子太保。天啟初謚文簡,蓋恤典冊隆備焉。先是公治壙於邑虎頭山半壑南麓之原。帝請余撰銘為之壙志,遣其長子淳中經業,已遵治命賜,公所為志藏諸幽矣!黃淳中奏稱:補給三代誥命曾祖廷文、祖繼宗應贈南京禮部尚書;曾祖母鄭氏、林氏;祖母丘氏、世氏、王氏;母薛氏應贈夫人各給誥命奉聖旨補給。公兄弟有三:長兄鳳梧號獅山,仲兄鳳翊號岐山,皆世氏夫人生;公諱鳳翔字鳴周晚號止庵,王氏夫人出。頃復貽黃生書曰:先儀庭公溺於學問,子史詩書無不涉及。公諱鳳翔繼宗季子。公耋年寓居東郊田頭亭置園於虎頭山之南縱廣五畝池園二畝半田二畝於小齋之下。生明世宗嘉靖巳亥年十二月十一日未時,卒明萬曆甲寅年十二月十四日丑時。天啟初謚文簡壽七十有六。南京刑部尚書晉江儀庭黃公卒於郡城南文山鋪里第,閩撫按官為請恤典於朝,公季子質中方仕為內閣中書,亦陳情以請聖上,下其疏禮部,禮官言公熏德純懿,為國名臣,於令甲宜從優,恤上諭之。追根溯源篤信於親,苦心追尋終獲其果。於是,明隆慶初嘗復之莆田黃石金墩黃廟,見其金墩譜系詳明本支並其遷徙甚興,囑其家賜冠帶茶酒饋易之。生平夙志也,顧不肖孤輩,遏佚前人之光,弗一表著不孝之罪,其奚所逃。茲將丐名世大筆,勒銘於神道之碑,以詔來許願,足於狀之,黃生汝良不敢辭狀。公諱鳳翔少名鳳翥字鳴周號儀庭晚號止庵別號田亭山人。泉郡文山鋪開族祖嘉靖辛酉四名經魁,隆慶戌辰年羅萬化榜賜進士及第榜眼,歷官南京禮部尚書兼翰林院侍讀學士。三十齡前就學於潘湖仁穎書院,致仕後為購東郊山廬田池七畝半隱居著書。隆慶二年進士及第,授編修。教習內書堂,輯前史宦官行事可為鑒戒者,令誦習之。《世宗實錄》成,進修撰。萬曆五年,張居正奪情,杖諸諫者。鳳翔不平,誦言於朝,編纂章奏,盡載諸諫疏。及居正二子會試,示意,鳳翔峻卻之。當主南畿試,以王篆欲私其子,復謝不往。屢遷南京國子祭酒。省母歸,起補北監。時方較刻《十三經註疏》,鳳翔言:“頃陛下去《貞觀政要》,進講《禮經》,甚善。陛下讀 曾子論孝曰敬父母遺體,則當思珍護聖躬。誦《學記》言學然後知不足,則當思緝熙聖學。察《月令》篇以四時敷政、法天行健,則可見聖治之當勤勵。繹《世子》篇陳保傅之教、齒學之儀,則可見皇儲之當早建豫教。”疏入,報聞。尋擢禮部右侍郎。洮、河告警,抗疏言:“多事之秋,陛下宜屏游宴,親政事,以實圖安攘。為今大計,惟用人、理財二端。宋臣有言:‘平居無極言敢諫之臣,則臨難無敵愾致命之士。’ 鄒元標直聲勁節,銓司特擬召用。其他建言遷謫,如潘士藻、孫如法亦擬量移,而疏皆中寢。士氣日摧,言路日塞。平居只懷祿養交,臨難孰肯捐軀為國家儘力哉?昔宋藝祖欲積縑二百萬易遼人首,太宗移內藏上供物為用兵養士之資。今戶部歲進二十萬,初非舊額,積成常供。陛下富有四海,奈何自營私蓄!竊見都城寺觀,丹碧熒煌,梵剎之供奉,齋醮之祈禳,何一不糜內帑。與其要福於冥漠之鬼神,孰若廣施於孑遺之赤子。”帝不能用。廷臣爭建儲,久未得命,帝諭 閣臣以明春舉行。大學士王家屏出語禮部,鳳翔與尚書 于慎行、左侍郎李長春以冊立儀上。帝怒,俱奪俸,意復變。鳳翔又疏爭,不報,遂請告去。二十年,禮部左侍郎 韓世能去,張一桂未任而卒,復起鳳翔代之。尋改吏部,拜南京禮部尚書。以養母故,疏乞養親歸。神宗以黃鳳翔素有清望,不許,再請許之。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十月,公復起任故官南京禮部尚書,以親老復疏力辭,以新銜在籍調用。公事母至孝,其應命屢辭,並以養母故,最後母以壽終,而公年且六十執喪哀毀不異少壯。以養親歸。再起故官,力以親老辭。久之母卒,遂不出。贈太子少保以子潤中貴晉階資德大夫復以孫昱貴累贈榮祿大夫其榜眼坊與潘湖臨漳族伯少保恭肅公尚書坊俱在陽義鋪麗正門內年崖刻歐陽書院四個大字為榜眼公所書,耄年寓居田頭亭之南東郊山廬。著有《田亭草詩集》七卷、《嘉靖大政類編》四卷、《嘉靖大政編年紀》二卷、《泉州府志》二十四卷、《黃儀庭》二十卷、《谷陽詩集》五卷、公年方六十自營永宅,匾其棹楔曰:止庵。構山廬其麓,自為記之營塋詩:“侈式司馬為石廓,王孫羸坐亦太薄,我營墳賁冢東山阿,馬髭新封專半壑;生身叼列瀛洲仙,百歲應歸華表鶴,肥牛亭部我何求,四賢畫像終落漠。聊種白楊播繁蔭,勝日招朋浮大酌,縱然世事改滄桑,樵兒牧女任躑躅”。在官在家以至衰老子史詩書靡不涉閱,要必終其卷帙審其條貫,鉤其正謬刪其重複,每讀一書輒有論著。為人平易忠厚而狷介,不設道學之名而體道學之實;粗飯果腹,革鞘納足,蒼衫稱身,屋宇不事裝飾,一生溺於學問,為文深淳爾雅,諸勝碑記題詠無不涉臘。公子八長淳中次正中季質中四浤中薛氏夫人恭懿出;五瀚中六潤中七灝中李氏夫人出;八琦中側室張氏孺人出。及卒上訃聞,神宗未及覽,復有旨起為南京禮部尚書。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帝知黃鳳翔歿,有旨如例予賜祭二壇,仍加一壇,造墳安葬。天啟初,謚文簡。公塋域二坊欽賜祭葬坊三坊俱在三十七都虎頭山南麓田頭穴坐癸丁丑未向。
襄事孝男淳中正中質中浤中瀚中潤中灝中琦中稽首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