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屯
AAA級景區
金山屯旅遊區,集自然與人文景觀於一體.區內群山雄偉,森林繁茂,山勢挺拔,河谷開闊,環境清新.主要景點:金山鹿苑、橫山古墓群遺址、峰岩生態旅遊區、興安石壁、卧龜山、石船山、白山狩獵場、東正教堂。
金山屯位置
金山屯旅遊區,位於小興安嶺山脈南側中部,地處伊春市東大門,距伊
金山屯人口發展
全區總面積1850平方公里,人口4.7萬。經考古發現,金山屯在兩千年前就有古代民族生息繁衍。”金山屯”最早得名於最大支流大豐河。
資源豐富
金山屯區位於小興安嶺南麓,湯旺河中游。全區轄2個行政村,13個居委會,總面積1849平方公里,人口4.77萬人。金山屯區資源豐富,特產富饒。森林資源有紅松、雲杉、冷杉、落葉松等十餘種樹種。森林覆蓋率為71.4%,森林總蓄積量為1109萬立方米,可采蓄積量為53.7萬立方米。野生動物資源有馬鹿、猞猁、獐子、青羊、飛龍、水獺等珍奇動物和野豬、黑熊、狐狸、狍子、野兔、林蛙等經濟動物。野生植物資源有蕨菜、金針、刺嫩芽、黑木耳、猴頭蘑、元蘑、榛蘑、山葡萄、草莓、山梨、紅松籽、榛子等十多種。還有人蔘、平貝、刺五加、五味子、靈芝、三棵針等珍貴中草藥材。礦產資源有鐵、磁鐵、黃金、石英、沙岩石英、錫石、黑鎢、天然花崗岩理石等。
改革開放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按照“穩定木材主產業,鞏固營林基礎產業,大上替代產業,加快發展林產工業,大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壯大非國有經濟,努力推進兩個根本轉變”的總體思路,把“優先發展林產工業,大力發展多種經營”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方針,依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從而使全區經濟呈現出逐步加快發展的好勢頭,一些主要經濟指標進入了全市前列。
金山鹿苑
美麗的金山鹿苑
大地之靈氣,蓄花草樹木之零華,與野生鹿並無二致.”鹿進六月頂金花”,每年這個季節都是采茸加工的時候,遊客觀賞會感到新鮮、有趣.這裡採用紅線帶血加工新工藝,使鹿茸的有效成分不受損失,多次獲得部、省、市級的獎勵.此外,鹿胎膏、鹿心血、鹿鞭、鹿尾等都是上好的藥材和補品.
小興安嶺第一漂
”小興安嶺第一漂”的大豐河,位於金山屯境內.大豐河全長80公里,平均寬度30米,河深1-1.5米,河水純凈,清澈見底,河床由細紗和鵝卵石組成,赤腳站在灘上如同穿了一雙具有按摩作用的拖鞋,給人一種柔軟而舒適的感覺.穿上彩色救生衣,乘上雙人橡皮船順流而下,水流時而舒緩,時而湍急,你可體驗到不同的刺激,船身前撅后翹,顛簸旋轉,有驚無險。漂流中可見對對野鴨浮遊水面,仙境般的大自然風光使人浮想聯翩。漂流到中午,可以到河岸休息站小憩,同時享受一次石板烤魚和河水燉河魚的美味野餐。
峰岩生態旅遊區
金山屯
位於金山屯區東南方的三號北溝,距區址15公里。這裡青山含黛,古樹參天,鳥語花香,碧水潺潺。此處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巧妙結合,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自然景觀主要集中在“峰岩泉”周圍。峰岩泉,位於此旅遊區西側的上部,泉水常年保持攝氏零上8度,喝一口全身頓感無比舒暢。山泉上方的懸崖上,生長著一棵百年青松,如同山泉的忠誠衛士日夜恪盡職守。山泉南側有一條溝,巨石山頂排到山腳,遊人觀賞需跳著走,故稱“跳石林”。跳石林南側,有刺嫩芽景區、五味子景區和成排的石人陣。狀如人形的石人陣,似出兵、似布陣,景觀奇特,氣勢磅礴。人文景觀有礦泉水“金水山泉王”生產車間,由透明玻璃與外界隔斷,純天然礦泉水從海拔2700米的山頂順管道引來,遊人可從玻璃牆外看到各式作間的生產過程,這樣的“透明”生產,令遊人感到新鮮有趣。廣場的草坪不怕踐踏,其中設有5處篝火點燃點,供遊人夜間狂歡之用。北側有木製別墅供遊人留宿,每個單間內設施簡樸而舒適。山下峰岩湖,湖水平穩如鏡,可游泳、划船、釣魚。這裡冬天還可滑雪、溜冰、觀雪景、打雪仗。
卧龜山
位於金山屯東北角下,有一座海拔400多米形似卧龜的小山,俗稱卧龜山。它頭朝北高高昂起,圓圓的“龜”背上長滿了翠松,遠看毛茸茸的恰似龜背上綠毛。兩隻前爪伸向河裡,彷彿在戲弄水中的游魚,兩隻后爪亦極具動感,尾部悄悄伸向遠處的青山。每當晨曦微露,它會隨著飄浮的雲霧時隱時現,如同一隻巨大的神龜在茫茫雲海中遨遊,下是碧水,上有藍天,真弄不清神龜到底是在仙境還是在人間。
石船山:石船山,又稱飛來石,位於金山屯東北部小崑崙林場施業區內,距市區30公里。石船山,既有北國山勢之雄,又有南方景色之秀。這裡群山巍峨,林木蒼鬱。群山中,有一圓錐形山體十分耀眼,山體頂端橫一塊巨石,如一艘巨大的輪船在林海波濤中航行,蔚為壯觀。勇敢者登上巨石“輪船”,極目遠眺,茫茫林海無邊無際,身邊浩浩天風吹過,將使您的胸襟更加開闊。
大砬子遺址
位於金山屯北郊的湯汪河畔,有一處30米高的懸崖,這就是當地人稱為大砬子的地方。1982年以來,多次挖掘也殘石磨盤底、殊陶俎、石核、石片、陶片等,陶片有灰陶、黑陶、紅褐陶、紅衣陶等。陶壁薄厚不等,多屬夾屬沙手制,器型多為罐和缽。紋飾有刺紋、划紋、指捺紋、變形蓖紋、凸弦紋、菱格紋、附加堆紋等。經專家考證,大砬子遺址為較典型的新石器晚期人類居住地址,距今約三千年。其中的殘陶俎出土后依然堅挺,石磨盤的使用面呈凹形,這在我國出土的同類器物中並不多見。
橫山古墓群遺址:位於距金山屯區址15公里處的橫山經營所北山上,一處面積為3萬平方米的向陽坡馬蹄形谷地中,分佈有56座古代墓群。據《金山屯區地方志》載:橫山在遼代,為女真人領地,屬五國部之盆努里國,旋屬湯旺河兵馬司及五國部節度使司。金代屬屯河猛安,金人於此屯軍,設都統所。1956年,古墓群被發現后,除出土了石桌、石凳、“八面樂舞浮雕石幢”、輪制陶罐、銅鏡、小木鞋、缸胎釉陶橋狀耳罐、鐵鍬、銅錢、玉石鳥等文物外,還挖出一塊金質符牌。金牌外包金箔,上面有陰刻的女真文字,此牌為我國考古界出土的第一塊金牌。不久,又出土了都統所銅印一枚。1988年,橫山古墓群遺址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正教堂
東正教堂,位於金山屯區金峰農業生產大隊南500米處,丰南(金山屯至南岔)公路東側,一座面積為82.2平方米的俄式木刻棱建築。它是在20世紀30年代初,白俄羅斯人修建的東正教聖母升天教堂,簡稱為東正教堂。教堂坐北朝南,西寬東窄,房脊人字形,木板鋪蓋,房檐為三層倒台階形,典型的歐式建築。據40年代末在這裡居住的老人講,當時教堂建成后,成為當地西林、美溪、南岔等地100多戶白俄羅斯人祈禱議事的場所。1982年,經省、市文物管理部門考察鑒定,東正教堂被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林業具規模
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52億元。
林產工業已具規模。擁有造紙廠、人造板廠、木材綜合加工廠三家骨幹企業,確定了林蛙、石材、造紙三大“龍頭”產品。木材加工廠的鋸材產品(梯形材)已打入江南市場,在市場經濟的廣闊天地里佔有了一席之地。人造板廠研製開發的新產品低毒膠和三合一刨花板防水添加劑分別填補了省、市空白:“飛泉”牌膠合板被評為市名牌產品、省優質產品、全國知名產品;衛生筷子出口到韓國、日本等地;床邊條出口到德國。年產4千噸的造紙廠正在改擴建,1998年竣工后可年產1.7萬噸,將成為全市之首。經過幾年的努力,金山屯區已初步建立起以林產品為主導,以石材、林蛙養殖加工、林葯、森林旅遊等非林脫木項目為骨幹的支柱產業,形成了與地方資源優勢相適應的地方特色經濟。同年林產工業實現產值7382萬元。
多種經營得以發展
多種經營得到長足發展。提出了局、場(廠)、戶“三自立”的新思路,實施了“一場一所一品、一場一所多品”工程,制定了“林場、所創多種經營千萬元產值五年規劃”,開展了“創多種經營千萬元產值場、所”活動。經過幾年的奮鬥,現在已建立起了農林葯生產、林蛙養殖加工、石材開採與加工、棚室蔬菜種植、柞蠶養殖、畜禽養殖、山野菜粗加工、木珠壓舌板旋切、木製品加工等多種經營十大基地,使場、所經濟得到大力發展。其中,林蛙養殖場地已遍布山上各林場、所,總面積達7萬公頃,截止1997年末,已放養幼蛙1.5億隻。與黑龍江商學院共同研製開發的“林蛙油口服液”已經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此項目已被省科委確立為林蛙繁育保護及綜合開發“星火計劃”項目,獲得國家發明創造專利。石材年開採荒料已達1000立方米,加工板材1.2萬平方米。多種經營實現產值6251萬元。
鎮建設邁上新台階。區內鋪設自來水管道40公里,入戶5200戶。鋪設水泥路面6626延長米,區內主幹道全部實現了水泥化,並且全部安裝了路燈。興建了佔地面積300平方米的醫院住院處樓房,佔地面積1126平方米的文化館、冰凌花幼兒園大樓,佔地面積77公頃的金山公園,佔地面積2483平方米的現代化賓館、有線電視台3座。全區有5500多戶安裝了有線電視。有各類學校19所,在校學生6000人,教學樓6棟,總面積1.1萬平方米。職工住宅樓10棟,共計1.9萬平方米。區內已有6個集中供熱小區,供熱面積3.6萬平方米。幾年來,區內栽植各種綠化樹20萬株,修建花池310個,種植草坪1400平方米,灌木花叢60處,綠籬700平方米,使城鎮建設基本達到了凈化、綠化、美化、香化。年末,全區有省級文明單位標兵1個、文明單位3個。
金山屯區先後被評為省級先進企業,省森工系統甲級綠化單位和環境優美單位,連續1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城鎮建設先進區。
金屯山的交通和旅遊
交通通信發達。金山屯區交通便利,北離伊春62公里,南距南岔42公里,東至鶴崗90公里,湯林線鐵路和伊鶴、伊南公路貫穿其中,是伊春通向三江平原的東大門。擁有裝機容量5000門的國際國內程式控制電話網,開通了移動通信設備。
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老白山抗聯遺址、橫山古墓群展示了林城歷史的悠久。狩獵場、大豐河漂流,使您流連忘返。奇峰麗彩之中的石船、龜山、森林皇后梳妝台、一棵松等名勝景觀形象逼真,世間罕見。
金山屯一帶,原屬湯原縣管轄。東北淪陷后,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和第六軍於境內老白山創建密營,堅持抗戰多年。抗日將領李兆麟、馮仲雲等均在此領導過抗日活動。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修築鐵路建金山屯站。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冬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春,從佳木斯市移民96戶建立“學習村”,隸屬湯原縣南岔區管轄。1952年森林勘察隊見森林茂密、資源豐富,將此地更名為“大豐溝”,同年4月建立大豐森工分局。1952年10月,劃歸伊春縣管轄。1957年伊春撤縣設市后,隸屬伊春市管轄。1962年12月17日,省人民委員會批准,設立伊春市大豐區。1964年區與林業局實行“政企合一”管理體制。1983年12月24日,省人民政府批准,將大豐區更名為金山屯區。1992年,金山屯區隸屬伊春市管轄的市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