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

江蘇省重點中學

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鎮南首,始建於1950年春,2001年被確認為“國家級示範高中”,2004年被確認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是“江蘇省重點中學”。

校址系唐宋維揚八大叢林之一法寶禪寺故址,校園佔地160畝,建築面積5.3萬平方米,集現代氣魄與園林風韻於一體,樹環水繞、橋塔相應,被譽為“鍾靈毓秀”之地、讀書成才的“決佳勝地”。

多徠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一直穩居一流水平,曾連續6年來榮獲如皋市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估一等獎,2003年在全省312所重點中學綜合排名上躍升至第60位。

學校概況


學校是江蘇省文明單位、國家級德育課題先進學校、江蘇省首屆綠色學校,南通市首批十佳校園。全校現有60個教學班,3600多名學生,擁有堪稱一流的教學設施、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嚴而有格的管理網路,“文明、團結、求實、進取”的優良校風遐邇聞名。
多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一直穩居一流水平,曾連續6年來榮獲如皋市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估一等獎,2003年在全省312所重點中學綜合排名上躍升至第60位。2004年初,被國家環保總局確定為“中國·瑞典合作環境小碩士(YMP)中國項目實驗學校”。依託於本校興辦的如皋博愛雙語實驗學校,是經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批准興辦的民辦性質的全日制初中,2000年開始招生。學生的整體水平處於全市前茅。100餘人在市(縣)級以上競賽獲獎。學生在省市級報刊發表文章50餘篇。

學校簡介


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系江蘇省教育廳2001年確認的“國家級示範高中”、2004年確認的“江蘇省四星級高中”,始建於1950年春。學校坐落在“全國體育先進鎮”、“江蘇京劇之鄉”、“江蘇百家名鎮”如皋市白蒲鎮南首。校址系唐宋維揚八大叢林之一法寶禪寺故址,集現代氣魄與園林風韻於一體,到處樹環水繞、橋塔相映,被譽為“鍾靈毓秀”之地、讀書成材的“絕佳勝境”。學校是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首批“模範中學”、國家級示範高中、江蘇省首屆四星級高中,江蘇省首屆綠色學校、南通市首批十佳校園、如皋市紅旗學校、國家級德育課題先進實驗學校、中國瑞典合作環境教育小碩士(YMP)項目實驗學校。多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一直穩居全市一流水平,先後7次榮獲如皋市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估一等獎。2004年844人參加高考,進線率99.88%、錄取率92.54%,均居全市第一。本科錄取654人,其中重點大學錄取332人,李凌敏同學以643分成績勇奪如皋市“文科狀元”。學校被列入南通市高考“前十強”。2008年高考中,本科(本二以上)上線836人,上線總人數為如皋市第一名;達本科資格線1061人,達資格線總人數也為如皋市第一名。蔣一洲、劉聖鵬(通州)等兩位同學進入全省前100名,分別為67、81名,穩超清華大學的分數線,這兩位同學分別位於如皋市第2名,第3名。
徠校園佔地160畝,建築面積5.3萬平方米,全校現有58個教學班,3600多名師生員工,擁有堪稱一流的教學設施、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嚴而有格的管理網路,“文明、團結、求實、進取”的優良校風遐邇聞名。近年來,氣勢恢宏的餐廳樓、實驗樓和大教學區、擁有400米橡膠跑道和自動噴灌進口草坪的新體育場、艦船式體育館、學術報告廳和一批學生公寓樓相繼落成;寬頻信息網路中心、TV演播中心、多媒體教室等現代化設施為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學校以“環境育人、管理嚴謹、科研興教”的鮮明辦學特色馳譽江海大地,揚名海內外。《中國教育報》、《新華日報》、《成才導報》、《江蘇工人報》、《南通日報》以及香港《大公報》先後發表長篇通訊,推介這裡的辦學經驗。中外嘉賓和各級領導4000多人次先後來校參觀考察。

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流的師資,現有教職工230人,其中具有高中級職稱的教師100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南通市名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壇新秀、如皋市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壇新秀30多人。近年來,學校堅持走“科研興校、內涵發展”之路,把教科研視作教育發展的生產力、學校快速騰飛的起跳板、培養名師和專家的必由之路。全校上下,人人投身教育科研,人人爭當研究型和創造型教師,形成了高素質的現代化師資群,教師們每年在省市以上報刊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上獲獎論文數150篇左右。
校長、黨總支書記范建銀正率領全校師生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大力推進教育創新,為把學校辦成具有鮮明特色的花園式科研型名校並爭創國家級“綠色學校”而不懈努力!

校史介紹


創辦學校

一九四九年下半年,如東縣人代會為改變白蒲地區中等教育落後的狀況,決定在白蒲鎮辦一所中學定名為“蘇北如東中學白蒲分校”。校址位於現白蒲鎮市河路56號,系解放前殘存的法寶禪寺及城隍廟故址。原來寺廟殘存的舊屋有大雄定殿及藏經樓各一座,齋房三間,城隍廟大殿一座及娘娘房三間,佔地約二十餘畝,屋舍多破壞不堪。當時,南通專員公署撥大米1400斤,如東縣人民政府撥大米1500斤作為開辦費。年僅29歲的葉邦泉同志受命任分校主任(1950.1—1951.8),與崔季璜、張德剛等人,發動首批學生,因陋就簡,將寺廟齋房改為教室,於一九五O年二月(農曆正月十六)正式開學上課。學校創辦伊始,隸屬如東縣中,僅設有初一一個班60人,初二一個班25人,共有學生85名,雖是春季開學,仍為秋季始業。靠師生協力,艱苦奮鬥,首屆初一和初二分別以二年半和一年半時間達到初中畢業水平,100%升入高一級學校。一九五O年暑假又招初一60人。

學校發展

一九五一年八月學校獨立,易名為“蘇北白蒲初級中學”,擴為雙軌制,共設6班,在籍學生270人。不久,校名又改為“如東縣白蒲初級中學”。學校獨立后,由虞儋任校長(1951.8—1952.8)。一九五二年建立了黨支部,馬丕能任黨支部副書記(1952—1956);竇建始任副校長,主持學校全面工作(1952.8—1969.6)。一九五三年,初中擴為三軌制,共9班,450名學生。一九五四年,縣界重新劃分,白蒲中學由如東縣劃歸如皋管轄,校名改為“如皋縣白蒲初級中學”,並決定每年五月四日為建校紀念日。
一九五八年,在初中三軌制基礎上開始增設高中兩個班,在籍學生增至600人,學校總面積擴展到70多畝(後有五畝三分地在六十年代調整期間訂立合同借給勇敢公社四大隊暫耕),建教室十二個,校名定為“如皋縣白蒲中學”。一九六O年九月,學校規模為初中三軌、高中雙軌,共15個班,700名學生。

歷史沿革


1950年2月,如東縣中學分部於白蒲鎮南首創辦,學校署名為“蘇北白蒲初級中學”。1951年,更名如東縣白蒲初級中學。
1954年,縣界重新劃分后,學校改名為“如皋縣白蒲初級中學”。
1958年,增設高中部,成為完全中學,並更名如皋縣白蒲中學。“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易名東方紅中學。1976年,恢復原名。
1984年開始實行校長負責制,1993年被評為“江蘇省模範中學”。
2000年,學校更名為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是年,與市政協聯誼會聯合創建公有民辦六年一貫制博愛雙語實驗學校,面向如皋、海安、如東、海門、南通等縣市招收初一新生。
2002年,被確認為國家級示範高中,並獲江蘇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稱號。2003年,被評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2010年,被評為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縣市先進學校。

文化傳統


學校校訓為“自強不息、追求卓越”,校風為“文明、團結、求實、進取”,教風為“敬業、嚴謹、博學、開拓”,學風為“尊師、守紀、勤學、創新”。
學校校刊為《蒲公英》,校歌為《白蒲中學校歌》,校慶紀念日為5月4日。

校園大觀


校園佔地160畝,建築面積5.3萬平方米,全校現有58個教學班,3600多名師生員工,擁有堪稱一流的教學設施、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嚴而有格的管理網路,“文明、團結、求實、進取”的優良校風遐邇聞名。近年來,氣勢恢宏的餐廳樓、實驗樓和大教學區、擁有400米橡膠跑道和自動噴灌進口草坪的新體育場、艦船式體育館、學術報告廳和一批學生公寓樓相繼落成;寬頻信息網路中心、TV演播中心、多媒體教室等現代化設施為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學校以“環境育人、管理嚴謹、科研興教”的鮮明辦學特色馳譽江海大地,揚名海內外。《中國教育報》《新華日報》《成才導報》《江蘇工人報》《南通日報》以及香港《大公報》先後發表長篇通訊,推介這裡的辦學經驗。中外嘉賓和各級領導4000多人次先後來校參觀考察。

辦學道路

從建校開始,至一九六五年凡十六年多,白蒲中學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辦學道路。建校初期,學校在上級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著重學習老解放區辦學的優良傳統,批判國民黨統治下的教育方針和輕視工農、輕視勞動的觀念。學校向工農開門,設有減免名額和人民助學金,開設了基本生產技術課、勞動課,重視政治思想教育,經常進行社會主義教育、階級教育、時事教育和生產勞動教育。學生多具有熱愛祖國、熱愛勞動、遵守紀律、關心集體等優良品質。在抗美援朝中,當時學生紛紛報名參軍參干,奔赴前線,保家衛國。在教學上,著重學習蘇聯經驗,宣傳凱洛夫教育理論,強調基本知識的單向傳授,課堂教學中狠抓“組織教學、複習舊課、講授新課、鞏固知識、布置作業”等五個環節,試行“五級記分法”。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時期,搞“教改”,強調“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學校辦起土法煉鐵廠,組織師生投入大煉鈉鐵的洪流,不適當地強化勞動,延長勞動時間,夜以繼日苦幹。一九五八年底,校鄰生產隊田種不了,校田擴大到二百多畝。師生背深耕犁,放“高產衛星”,還養豬兔,發展副業生產。其結果是忽視教育、教學工作規律,影響了教學計劃的實施,降低了教學質量。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我國國民經濟處於嚴重困難時期,師生生活困難,德育和智育一度有所放鬆,但體育仍有所發展。學生唐國雍、劉繼揚、趙文林、任美珠等脫穎而出,在省、地、縣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後來有的陸續升入北京、南京體院深造。黨中央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后,教育方面的偏向得到糾正,學校又逐步健康發展,質量穩步提高。全校學習、貫徹中央頒布的“中小學工作四十條”,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為在一九五七年“整風”、“反右”、“交心”運動中被錯誤批判的同志甄別平反,調動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縣委幾期調整學校領導班子,增強了領導同志間的團結。教學上重新確立以教學為中心,糾正勞動過多、政治活動過多的偏向,教學質量逐步回升。一九六三至一九六五年,高考成績比較突出,升學率在全縣僅次於如皋中學

十年浩劫

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間,處於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篡黨奪權的十年浩劫中,學校在思想、文化、組織等各方面均受到極為嚴重的破壞,元氣大傷。校名一度易為“如皋縣東方紅中學”。一九六六年《五·一六》通知發出后,“文化大革命”開展起來。運動初,縣裡派出工作組進駐學校,發動學生上街破“四舊”。數月後,成立了“文革籌委會”,原工作組撤銷。一九六六年十月,開始“革命大串聯”,全校停課。嗣後,建立“紅色造反司令部”、“無產階級造反司令部”等組織。於是,全校學生形成“紅聯”和“造聯”兩大派,停課鬧革命,搞“大批判”,打派仗,揪斗“走資派”,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當時,人民教育事業的優秀幹部副校長竇建、教導主任張沐清等領導同志被當作“牛鬼蛇神”揪出來,受到非法隔離審查,多次遭到刑訊逼供。校醫許祉棠被迫害投水自盡。竇建被逼吃“尿泡饅頭”,還被逼迫抱許校醫屍體遊街示眾。原校革委會副主任、文攻武衛隊長周曉峰手段之毒辣,令人髮指!其時,全校教職工計五十五人,先後就有三十五人遭到打擊和迫害,佔全校教工總數的62%。一九六八年搞“三結合”,成立革委會。一九六九年進行“清隊”,深挖“五·一六”,搞“斗、批、改”,教工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一九六九年後,按黨的“十大”部署,繼續搞“斗、批、改”,否定“文革”前十七年,強調“以階級鬥爭為綱”,同三大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批判“智育第一”,實行“開門辦學”,支援農業生產。號召學生以農為榮,紮根農村,動員城鎮畢業生上山下鄉。

整頓發展

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幫”以後,學校進入恢復、整頓和發展的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學校在思想、政治、組織等方面,和全國一樣,衝破了長期存在的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的嚴重束縛,重新確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取消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口號,結束了長期動亂的局面。縣委調整了學校領導班子,薛世菁、曹迪貴等同志先後到校任主要負責人,主持黨支部和學校全面工作,花大氣力排除干擾,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為在“文革”中受迫害的三十五名同志平反昭雪,做好善後工作。司法機關還按照法律,逮捕法辦了犯罪分子體育教師顧××和殘酷打擊迫害廣大幹部、教師、職工,致死人命的罪犯周曉峰(判刑十年),分清了是非,團結了同志。在人事問題上,實行合理調配,著力解除了許多教工的後顧之憂,同時先後提拔了一批骨幹力量,充實學校領導班子。由於在思想、政治、組織等方面正本清源、拔亂反正、堅持黨性,消除派性,全校出現了安定團結的局面,工作著重點轉移到教學上來,嚴格按教學大綱組織教學,不斷探索教學規律、改進教學方法,教研活動步入正軌,經常舉行縣、區級公開教學活動,獲得廣泛的好評,較好地完成了普通中學的雙重任務。
1984年學校開始試行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同時建立了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全校工作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校黨支部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在工作中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幹部都能以身作則、嚴於律己。從1982年起,校黨支部連年被評為縣先進黨支部,受到縣委的表彰。學校行政還發動師生建立了各種規章制度,如“導護輪值制度”、“校規校紀”、“學習常規”、“教學常規”等,通過勤檢查,常對照,發揚正氣,不斷整頓,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班風、教風、學風和“文明、團結、求實、進取”的校風。1986年以來,白蒲中學連年被縣、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1990年上半年又被確定為如皋縣對外開放的“窗口學校”之一。
從1990年至1996年的七年間,白蒲中學師生在曹迪貴、房濤、吳宗泉及1995年調入的嚴世斌等校級領導的運籌帷幄下,以創建省重點中學為目標,志存高遠,含辛茹苦,嘔心瀝血,使學校工作不斷躍上新的台階,獲得了一項又一項殊榮:1990年獲首批“南通市十佳校園”稱號;1992年學校被評為“南通市德育先進學校”和“江蘇省綠化先進單位”;1993年榮膺“江蘇省模範中學”、“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等光榮稱號;1994年,如皋市人民政府確定蒲中升格為骨幹完中;1995年如皋市人民政府舉薦蒲中創辦省級重點示範高中;1996年11月,學校接受原江蘇省教育委員會第二批重點示範高中驗收組的驗收,順利通過,躋身於全省126所重點高中的行列。至此,白蒲中學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擁有27個教學班(其中初中班4個),在校學生總數達1458人,教職員工139名(其中高中專任老師81人),校園佔地達110畝,建築面積擴至兩萬多平方米。回顧這一時期的全部工作,白蒲中學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發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導下,通過狠練內功,激發活力,日漸增強綜合實力,從而才發展成為一所深受人民群眾歡迎的、知名度較高的農村完中的。

開拓進展

其間,學校工作在三大方面取得了開拓性的進展。
第一,創設優美的環境,使校園成為一部“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為了使校園環境這塊隱性教育陣地成為“以美陶情、寓教於美;以美引善,寓教於情;以美鑒真,寓教於實”的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全校上下一鼓作氣,連續實施了三個“三年規劃”:1982—1984年間,由曹迪貴、費阿松等整體策劃,以綠化、美化、香化校園為突破口,拉開校園環境建設的序幕,使綠化面積的覆蓋率達到了35%,樹木總數達到一萬多棵,花卉總數達到3000多株;1985—1987年間,以興建第一幢教學大樓(耗資49萬)、階梯教室和師生食堂為重點,努力改善辦學條件;1988—1990年間,以校慶四十周年為契機,在歷屆校友的大力資助下,修建了辦公樓、科技樓、圖書館樓以及文津橋、風華亭、桃李閣等一批建築和景點,鋪設了總長達450米的水泥大道和黑色路面,石駁河岸550多米。在校園環境的硬體建設過程中,全校上下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吃盡千辛萬苦。師生從通揚河邊搬運65萬塊磚興建教學大樓;修建操場時,教導處副主任張松鶴和體育組老師實地測量和設計,進行整體規劃,房濤副校長親自率領同學們敲碎磚800多立方米,運廢土1200立方米;吳宗泉、姜學勤等8位老師三赴南通和揚州,兩下南京和蘇州購置2.5萬冊高品點陣圖書,為學校節約7.2萬元。此外,學校組織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作為環境育人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收到明顯的成效。1992年3月《江蘇教育報》刊登專題報道《柳色著意綠,育人於無聲》;1994年初,《新華日報》以《無聲的語言》為題、《如皋市報》以《桃李沐春風,書聲入畫圖》為題分別報道了蒲中環境育人的情況。1992年上半年,省教委派攝製組為校拍攝了電視專題片,原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欣然題寫片名《鍾靈毓秀》。全國師專工作會議、工作交流會議、南通市和如皋市“雙文明建設”現場會等大型會議的一千多位代表先後來校參觀,對蒲中美麗的校園環境給予了高度評價。第二,實施嚴格管理,將學校工作納入規範化軌道。管理的特色主要體現在:在管理的主體上實行民主型的全員管理,不搞少數人的家長型管理;在管理的方式上實行集約式的規範型管理,不搞粗放式的隨機型管理;在管理的風格上實行體現特色的個性化管理,不搞僵化了的一般化管理。學校在這期間不僅制訂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如《晨會制度》、《值日導護制度》、《文明班級評比制度》、《學生一日常規》、《學生學習常規》、《學生規範十不準》、《關於加強學校安全保衛工作的規定》、《學生自行車管理規定》等,而且相繼建立了五個家長委員會,每個教學班配置了一旗(國旗)、二牌(班風牌、名人名言牌)、一報(黑板報),開展對口競賽,促進整體優化。經如皋教育局批准,白蒲中學連續兩年招收了高中英語班,先後邀請聯合國派駐中國的語言學者福斯克特夫婦、美國專家艾麗斯、芬蘭學者希雅以及高校外語系教授、專家和市明星企業家等10多人來校講學、做報告,舉辦外語聯歡會,到中日合資企業“阿爾本”等工廠參觀訪問調查,使學生大開眼界,增長了才幹。兩屆外語班作為教改的實驗班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畢業時高考進線率達到100%,其中本科率達60%。第三,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把追求一流質量作為學校的“生命線”。首先樹立全面育人思想,堅持“五育”並舉,特別是堅持德育的首要地位,狠抓了常規管理和養成教育,不斷發揚優良校風。成立了德育講師團,舉辦了青年黨校,開展了心理諮詢活動,開始開設電腦選修課、書法課和高中藝術欣賞課,不斷充實素質教育的內容,初三畢業生實行“雙證齊發”,使勞動技術教育落到實處。其次,以教學為中心,努力提高教學質量。蒲中率先發起組織了“如皋市十三所完中聯誼會”,原副校長吳宗泉曾任會長,沈恆希任秘書長,每年開展教學開放活動,發揮示範和輻射作用,同時引起青島市的經驗,實施教學情況動態模式的量化評估,重視對學生的跟蹤調查。在文學社團和藝術特長人才的培訓方面葛汝根、朱明娟、陶銘康、黃斌斌和邵建華、夏新建等老師大力開拓,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以1993年為例,藝術類考生上線人數占如皋市藝術上線生總數的1/3。在培訓素質精良的教師群體方面,學校注重加強師德教育,開展“三熱愛”活動和學陶活動;特別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一方面壓擔子,安排他們上第一線和畢業班,另一方面鼓勵青年同志向老教師學習,搞好業務進修。從1984年開始,學校實施“青藍工程”,通過多年培養先後有11位青年老師自學進修取得了本科學歷,有6位同志參加了碩士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張雲飛、嚴海鳳、馮靜三位老師分別獲得“南通市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南通市教壇新秀”、“如皋市十佳青年語文教師”等稱號。這期間,學校還為黨政部門和兄弟學校、科研單位輸送了11名教學骨幹,他們是郭進榮、謝新民、王久鐸、陳炳華、左伯華、李松虎、錢建國、嚴世斌、朱國賓、嚴海鳳、馮靜等。原體育教師錢建國刻苦鑽研,自強不息,先後被評為省市和全國優秀教師,南通市中青年拔尖人才,所撰《從獨生子女的體質狀況看今後的體育教學》一文被1990年北京亞運會科學大會錄用,收入亞科會國際論文集,他作為唯一的鄉村體育教師光榮地赴京出席了亞科會,登上了亞洲體育講台,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由於學校堅持走環境育人和管理育人之路,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因而聲譽日隆,獲得了巨大的辦學效益。1995年全市高初中教學質量綜合評估,蒲中高中榮獲全市唯一的一等獎,初中居全市114所學校之首;1996年高中6門學科省級會考,在18項指標上均居全市前茅,中考成績列全市第二名,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估獲全市二等獎第一名。

重點示範高中

1997年3月3日,原江蘇省教育委員會正式頒文確認白蒲中學為江蘇省第二批重點示範高中,從此,白蒲中學在新的起點上開始了新的跨越。原如皋市教育局副局長王軍銜命上任,擔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石庄中學蔣國和、搬經中學陳軍兩位同志分別調任白蒲中學副校長之職。王軍同志通過深入調研,響亮地提出了“走適應、發展、改革之路,創現代化省重點中學”的發展思路和“搶抓新機遇,爭創國家級,三年三大步,跨入新世紀”的奮鬥目標。在新的領導班子的運籌帷幄下,全校工作呈現“有序、民主、高效、到位”的特色,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斯年,學校第二次獲得中共如皋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十面紅旗”單位殊榮,再次被評為“南通市十佳單位”,高考上線率達86%,其中,本科錄取數達135人,比1996年凈翻一番。由蒲中發起成立了“長江兩岸七校聯誼會”(常熟外國語學校、黃橋中學、曲塘中學栟茶中學、西亭中學、大江中學和白蒲中學),首屆會長由王軍擔任,沈恆希(白蒲中學歷史上最有才的老師,也是最了解白蒲中學歷史的,同時亦是本文原作者)、顧金元任秘書長。在1997年至2000年的近四年時間裡,白蒲中學師生以激越昂揚的鬥志和所向披靡的氣勢,大力推進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堅定不移地實施“教育科研一把手工程”,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十二個國家級、省市級和縣級課題為抓手,全方位開拓前進,為把學校辦成面向二十一世紀的“高品位花園式學校、科研先導型示範學校、人文教育傳統特色學校”而不懈努力。

獲得榮譽

1998年,白蒲中學被省教委評為“江蘇省貫徹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先進學校”、“江蘇省電化教育實驗學校”;被南通市教委評為“南通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斯年,高二年級參省級會考,6門學科成績合格率在全市居第一;高考以二類生源的資質一舉實現了“三個超歷史”:進線人數達277人,本科進線人數達196人,重點本科進線人數達99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有80多位計外自費生進入了送檔線,其中有50人達到了本科;理工類考生蔡飛以672分的高分奪得了如皋市3512名理工科考生的第2名,叩開了清華學府的大門。各類學科競賽更是捷報頻傳,令人鼓舞:姜紀峰、周小毅、錢煜三位同學參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大賽,分獲全國一、二、三等獎;一批同學參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有13人獲獎,人數之多,竟是另外三個學校的總和,其中秦興同位位居南通市第三名。1998年8月8日,如皋市人民政府體恤民情,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批准易地遷建法寶禪寺佛事點。校內原歇山式重檐古建築大雄寶殿及藏經樓等遂由常州市園林古建築工程隊拆遷,移至白蒲鎮開發區,於1999年7月10日正式破土動工,斯年12月落成,新殿基高二十三級台階,飛檐斗角,氣勢更加雄偉。
1999年,白蒲中學榮膺南通市模範學校、南通市德育先進學校、南通市綠色學校、如皋市紅旗學校、如皋市綠色學校等稱號;江蘇理工大學特邀全省41所重點中學校長赴鎮江聚會,正式授牌確認蒲中為教改實驗基地;學校策劃和協辦的全國中語會教改研究中心國家級課題研討交流及成果鑒定會在如皋天成大酒店召開,來自滬、浙、蘇、皖、川、豫、湘、鄂、晉、冀、蒙等十一省市的代表近200人與會併到校參觀考察聽課;如皋市教育局對所屬完中進行高中教育質量綜合評估,蒲中以141.81分的成績位居全市13所完中之首,榮獲1999年如皋市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估一等獎第一名。廣州TCL王牌集團到校嘉獎147名錄取第一批本科的應屆考生,在南通地區一時傳為美談。學校全面啟動了教育現代化工程:建築面積達一萬平方米的新教學區聯體工程正式落成,交付使用,擁有46個標準教室,8個“三合一”(辦公室、微機室、會議室)辦公室和一大批先進教學設施;第二幢、第三幢教工宿舍樓在蒲南村破土動工,拔地而起;約6000平方米的三層“知味廳”(餐廳樓)和男女大浴室順利封頂;具有濃郁人文氣息的藝術廊園“象園”正式對外開放;PZTV校園有線電視台和調頻調幅校園英語無線廣播電台在如皋教育電視台和南通師範學院外語系的幫助下同期建成開播。
進入2000年後,全校上下瞄準“創建國家級示範高中”這一目標,更加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地進行艱苦的努力。在教育教學方面,堅持貫徹教育部長陳至立元月7日電視會議講話精神,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減輕高中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深化了創新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高一、高二年級雙休日一律不再補課,高三年級除周六上午外也不再補課,各學科組努力探討提高課堂40分鐘教學效率的方法和途徑。2000年高考白蒲中學譜寫了五十年校史上最輝煌的一頁:509位應屆生參加高考,總上線488人,佔95.87%;本科線上總數達430人,佔84.48%,其中重點本科線上295人,佔57.97%。高三7和高三10兩班進線均達100%。高三(4)學生徐鵬程以622的高分雄踞如皋市第二名。斯年,有保送生4人、飛行員2人、體育本科4人、藝術本科8人、藝術大專4人,可謂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德育工作也開拓了新天地,學校加入了國家級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成為實驗學校之一,江蘇省教科所、南京當代教育研究所於3月底假座白蒲中學召開了蘇中片實驗學校座談會,我校與泰興、丹陽、鹽城、海安邗江、靖江、如東的二十多位代表進行了坦誠的交流,通過科研促進德育工作上新台階。在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方面,學校與如皋市政協聯誼會聯合創建了如皋市第一家公有民辦性質的六年一貫制的“博愛雙語實驗學校”,如如皋市政協主席魏國平、副主席於永芳任名譽董事長,原市政協副主席、著名化學特級教師馬雲鵬任校長。根據市政府批示,首屆初一年級新生招收4個班,學生來自如皋、海安、如東、南通、海門等市縣,計170人;另外,學校醞釀和設計了後勤社會化改革方案,食堂一線人員從8月份開始全部剝離,實行公開招標、競爭上崗。在學校管理方面,全校認真接受如皋市教育系統行風評議,從組織領導、政風校風、師德建設、教育收費到招生考試等五個方面,通過社會調查,廣泛徵詢意見,積極整改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受到了市府行風檢查團和社會各界15位行風監督員的一致好評。在學校基建工作方面,順利完成了60套教工宿舍樓的分配工作,啟用了新餐廳樓和浴室,並著手征地20多畝拓展學校運動場,鋪設400米橡塑跑道,籌建體育館、學術報告廳、新圖書館樓等。2000年也是學校對外交往空前活躍和頻繁的一年,東南大學副校長博導王卓君教授一行、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陳敬朴教授的研究生組一行、南通市教育科研骨幹培訓班第四期、第五期學員以及河南省淮陽一中、常熟六中、南通六中、馬塘中學、石北中學、栟茶中學、平潮中學、城西中學等兄弟學校近400人先後來校參觀、考察、座談交流。為了增加國際交往,促進教學信息資料交流和師生互派互訪互學方面的國際合作,我校與美國德克薩斯州最大的中學休斯敦市艾爾斯克中學建立了聯繫,擬結為友好聯誼學校。1997年以來,學校黨支部不斷加強對黨員的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同時根據積極慎重的原則,在知識分子中先後發展了6名新黨員,挑選高中學生30多人,參加了市委組織部舉辦的建黨對象培訓班,其中有7位同學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總結原因

縱觀1997—2000年白蒲中學的全部工作連年獲得跨越式發展,其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得益於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第一,強化學校的科學管理,力求做到“八個字,四句話”。“八個字”是“有序、民主、高效、到位”。有序:即管理力求規範化、制度化、程序化、系統化;民主:即在共同目標的基礎上,激發全體教工的參與意識、主體意識、主人翁意識;高效:即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功夫,勇於爭先,敢創一流;到位:即分清輕重緩急,站好崗位,不越位,不錯位。“四句話”是“管住不管死,放手不放鬆,要求不苛求,獎勵不唯利”。如我校針對應試教育思想積澱很深、慣性很大,各個層面的問題錯綜複雜等實際,在思想觀念、辦學目標、教學手段、人員變動、崗位調整、利益劃分等諸多方面,分步積極地穩妥地推進改革,興利除弊,在如皋市率先制訂和堅持推行《四制改革方案》。由於管理比較得法,創設了和諧寬鬆的人際環境,淡化了約束,強化了激勵,集體中絕大多數人的潛能得到有效的釋放,工作蒸蒸日上。第二,依靠教育科研興校,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學校在南通市率先成立了教育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專門配備了9名資深教師擔任專兼職研究員,相繼出台了《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獎勵辦法》、《1997—2001年教育科研規劃》、《教育科研工作條例》、《名教師、學科帶頭人和教學骨幹評聘條例》等一系列規章。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堅持做到以教育科研為龍頭,以十二個國家級、省市級和縣級課題為抓手,凝聚教師,充分發揮教科室指導、督查和評價鑒定作用。為了切實減少課上低效高耗,課外任意延伸,加重學生的作業負擔等不良的教學現象,學校發出了“向教科研要質量!”“向教研組要質量!”“讓四標(示標、施標、固標、驗標)進課堂!”的號召,揭露矛盾,改革創新,尋求高效優質之路。在近四年中採取了十五項超常措施,優化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來源結構,僅派遣的24名教師讀研究生課程班就耗資近20萬元。以教育科研為先導,有力地促進了教師隊伍素質水平的整體提升。1997年老師們在省市以上報刊發表論文128篇;1998年發表論文166篇;1999年發表論文149篇;2000年到7月底統計,發表論文64篇。在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上全文轉載或作為索引的已達16篇之多,全校教科研工作呈現出“全面繁榮,整體提升,深度開拓”的特點。第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學校一方面圍繞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教學觀、師生觀展開了學習和討論,不斷進行“五觀矯正”,另一方面及時抓住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事例,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比較、分析、歸納、綜合、篩選、推廣,推動教育思想的轉變,落實素質教育的措施。高三化學備課組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教育的專題總結《關於C60諾貝爾化學獎高科技成果的認識與實踐》分別被《如皋教育》專輯和北師大《化學教育》雜誌發表。校刊《蒲公英》鉛印文學報連續三屆被全國中語會課堂教學研究中心評為優秀校刊一等獎,被特邀赴宜昌、杭州、昆明領獎,200多位文學愛好者茁壯成長,在省市以上文學刊物發表佳作400餘篇。學校把藝術教育、人文傳統教育看成是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先後舉行了兩屆科技節、三屆藝術節、三屆英語周,《南通日報》、《華東經濟信息報》、《江海晚報》、南通經濟廣播電台等8家新聞媒體陸續給予了報導。此外,學校在培養空軍飛行學員、藝體專業人才方面連年頗有建樹,兩度被南京軍區和江蘇省高招委評為“招飛先進單位”,先後為空軍輸送了9名飛行員;1997—2000年期間,向各類高校輸送音體美專業人才計49名,成才率接近100%。

教學成績

“風雨兼程五十載,擊節弦歌無限情”。白蒲中學從1950年春草創落成,始奠乾坤,發展到今天,已成為江海平原上一所名聞遐邇的省重點中學。全校現有規模為初中四軌四班(公有民辦性質)、高中10軌32班,共計36個班級,學生1830人。現有教職工245人(含離退休人員41人、校辦廠合同工14人),其中有:特級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中學高級教師38人,一級教師58人。有15人分別被評為南通市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如皋市學科帶頭人、科研帶頭人和教學骨幹。學校佔地近130畝,建築面積約3.6萬平方米,有教學樓2幢、辦公樓2幢、師生宿舍樓5幢,另有餐廳樓、實驗樓、藝術樓、圖書樓等,共13幢建築。校辦工廠“南通市化工試劑廠”(中港合資斯特化工有限公司)於1976年創辦,僅4名管理人員,18名工人,年總產值約100萬元左右,年純利潤20萬元上下,主要產品為10多種化學試劑,遠銷國內近十個省區。校辦工廠於1997年由校內遷往白蒲鎮街東村榆柏港橋西首,新址佔地近8畝,已初具規模。學校行政機構現設有:校長室、教導處、政教處、教科室、總務處,計二室三處,另有工會、學生會、團委會等群團組織。

知名校友

“千年古邑多俊才,蒲中校友競風采。”白蒲中學的歷屆畢業生中,在祖國各地任工程師和中學一級教師的達1200多人,任高級職稱的有數百人之眾,其中成績最突出者有:武漢海軍工程學院教授、流體力學教研室主任、全國優秀教師鄭學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古典文學教授徐應佩;上海電影製片廠高級美術設計師、中國當代著名畫家馮健男;空軍第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空軍優秀科研人員、首批空軍拔尖人才、某研究室主任(副師級)江華;南通師範學院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中國古代文學教授顧啟;南京大學國際商學院工商管理系教授陶鵬德;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姜堰中學教導主任、著名物理教師楊煥清;全國郵電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南京郵電學院著名教授楊應弼;江蘇省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秘書長、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東南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兼職研究員黃宗海;南京軍區司令部工程維護大隊總工程師許建榮;中國移動通信領域資深專家、東南大學江蘇省高信公司總經理、著名教授黃健;中國籃球協會委員、高級籃球教練、原煙台體育學校校長唐國雍;宜興市植保站高級農藝師、全國自然科技成果一等獎獲得者李范;省電力研究所技術監督辦公室高級工程師徐洪;中國作家、作國氣象科普先進工作者、高級工程師桑榆;西安航安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檔案館館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楊乾忠;瀋陽黎明發動機製造公司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航空航天部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多資獲得者王更新;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南通市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白蒲中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現調南京市十三中)王軍;小學語文教學法專家、省如皋師範高級講師姚糧強;江蘇省調配交優秀中青年體育教師、國家級羽毛球裁判、南通工學院教授虞榮娟;江蘇省揚中市農機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全國科學大會獎獲得者顧秀彬;鹽城市機床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江蘇省機械工程高級技術職務評委、高級工程師張秀啟;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著名研究員吳迪鏞;湖南省地礦局高級工程師蔡家雄;雲南省政府通令表彰的有重大貢獻的高級工程師李注;南通市藝術研究所所長、江蘇省戲劇表演學會理事、著名詩人吳丕能;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高級講師、廣州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兼職教授、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方駿;加拿大天然氣設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博士后湯炎(現已移居美國);新加坡國立大學附屬機構分子農業生物學院博士后、研究員謝旗;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博士、從事香港RGC基金資助項目的專家陳永進(原名陳勇進);美國康奈爾大學從事高級技術工作的博士姜應等等。歷屆校友中成為黨政幹部、企業家的更不乏其人,如:北京外國語大學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教授金傳豪;江蘇省工商銀行紀委書記、高級政工師曹安田;中共南通市委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監察局局長陳國華;中共南通市委辦公室主任、《沿海經濟》雜誌社主編李昌森;原海拉爾市副市長錢烽、如皋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浦文海;南通市狼山旅遊度假區組織部長、人事局長楊寄華;如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湯建華;南通市科委副主任、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明星企業家姜劍國、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行政院長秦國華;南京軍區政治部軍事監獄政委劉強;南京小喜兒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新林;廈門植保生物工程公司江蘇總經理顧亞華;新華日報社廣告處處長劉國平等數百人。更多的畢業生作為普通勞動者在平凡的崗位上正在作出不平凡的貢獻。蒲中五十年,桃李滿天下!
“和風催開花千樹,春景作底繪新圖”。在新的世紀里,白蒲中學將以敢爭天下先的膽量和腳踏實地的精神,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為指針,進一步解放思想,確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加快改革步伐,推動教育現代化的進程,創設優越的辦學條件,建設精良的教師隊伍,完善科學的管理機制,立足育人根本,強化科研特色,追求卓越教育,培養卓越人才,為把學校辦成省內有名、國內一流的國家級重點示範高中開拓前進。

學校地址


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
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蒲濤路54號
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
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