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劉英鋒的結果 展開
- 江西中醫學院中醫研究所所長
- 河南省科技廳副廳長
- 新疆哈密地區行署黨組成員、副專員
劉英鋒
江西中醫學院中醫研究所所長
劉英鋒,男,漢族,1960年2月出生,江西省南昌市人,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江西中醫藥大學中醫研究所所長、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江西省重點學科——中醫臨床基礎學科帶頭人,江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兼任全國中醫診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術分會委員,江西省中藥藥品評審專家庫專家成員,國家科技部專家庫中醫專家組成員,國家教育部科技獎勵和科技成果鑒定專家庫專家成員,國家中管局中醫藥科技諮詢與評審專家庫專家成員。
早年曾師從江西中醫泰斗姚荷生、經方名家陳瑞春先生,注重經典理論與名家經驗的學術承傳與挖掘運用,臨床長期開診中醫內科雜病,擅長運用經典理論辨治疑難雜症,臨床恪守四因制宜原則,貫徹以整體性、個體化、調整式的診療思路,長於辨治疑難發熱、感冒后遺及併發症、疲勞綜合症、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變態反應性疾病等多種疑難雜病,確能夠發揮獨到的中醫療效,彌補現代醫學分科之不足。
學術研究主攻中醫經典辨證論治方法的統一性與規範化,注重臨證系統觀察與中醫信息化結合,通過引入信息化手段,對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等經典理論的證治內涵,進行系統性、規範化的整理與發掘,以求有效提升中醫辨證論治體系的科學水準。具體形成以下特色優勢的研究方向:
1.溝通寒溫辨證理論,統一中醫證治分類框架。在繼承弘揚姚荷生教授“統一中醫診斷分類”、萬友生教授“寒溫統一、內外溝通”的學術理念的基礎上,建立以經典理論為源頭、辨證三要素為核心,系統探討中醫證治分類的統一性與規範化,完善和豐富中醫辨證論治學體系,提高中醫臨床辨治疑難雜症的水平。
2.注重名醫學術傳承,總結豫章名家學術經驗。先後主持“當代名老中醫成才之路的總結研究”、“中醫傳承規律與模式研究”等國家級課題,藉助現代信息網路、數據挖掘等技術,系統總結江西中醫泰斗姚荷生、經方名家陳瑞春等豫章名醫大家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尤其對他們在柴胡類方、烏梅類方、寒溫合方、經時合方辨治疑難雜病的總結研究上成效突出,發表了“從寒溫理論溝通看厥陰主風病機與烏梅類方活用”、“從三焦理論看“和劑”小柴胡湯的後世化裁規律”等較具社會影響力的系列論文。
3.搭建中醫信息化工程技術平台,凸顯信息技術優勢。根據臨床基礎學科方向以文獻為基礎,以臨床為主導的學術特點,組建中醫信息化工程中心,先後承擔了“中醫信息學研究平台的構建”、“中醫病案資料庫平台的構建”等建設項目,開發了學科頂級、國內領先的中醫證治信息集成平台,為中醫辨證論治理論的繼承發展與集成創新提供了技術制高點。
在科研方面,先後主持和參加各類課題共30餘項(其中主持國家級課題3項、省部級7項,各類廳級課題10餘項);發表“統一辨證診斷分類的思考”、“寒溫溝通論表證”、“小柴胡湯證治分類解惑論”等專業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30餘篇);出版教材及專業著作8部(獨著《小柴胡湯類方證治分類研究》;合著《傷寒論研讀與經義發微》;主編《當代名老中醫成才之路》、《當代名老中醫成才之路》續集、《實用辨證論治程式通論》、《中醫思維方法與實訓》、副主編《中醫經典方證案例研究》、《陳瑞春學術經驗集》)。獲批國家軟體專利3項,國家產品專利1項。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西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
在教學上,得益於名師的切身教誨,關注名醫學術傳承,注重中醫臨床核心素質探索,曾承擔中醫人才培養方式探討類國家級課題兩項,總結出古今名醫成才共性規律,運用於中醫臨床人才的培養,帶出一批批中醫良徒,育人成效顯著,主持江西省研究生精品課程《傷寒論辨證分類綱要》、《中醫辨證論治程式通論》等項,先後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三項(1.中醫脈診特徵及其操作技能訓練,二等獎;2.師從名醫群體的碩士臨床培養方式的研究與實踐,二等獎;3.基於中醫臨床能力核心素質的專業碩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一等獎)。並由於在經典辨證論治思維與方法上,具有充分的學術積澱和獨到的傳授經驗,被學校列為“經典辨證論治學名師工作室”負責人,先後獲得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省級重點學科中醫臨床基礎學帶頭人,省級學科中醫學臨床基礎方向帶頭人,江西省優秀研究生指導老師等榮譽稱號。
歷任中醫診斷教研室主任、中醫研究所所長、省中醫院副院長、岐黃國醫書院副院長、中醫經典研究室主任;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術分會副主委、世界中醫藥學聯合會經典名方臨床研究會副會長及中醫臨床思維研究會副會長;江西省教育廳中醫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