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洞經書目錄

南北朝陸修靜編撰道教經文目錄

《三洞經書目錄》是陸修靜編撰的道教歷史上第一部經書目錄。此書已佚。

道藏有某些學者認為他是模彷彿教的大藏經而創製的。事實上,南北朝時陸修靜公元471年編的道教《三洞經書目錄》大大早於最早的佛教《大藏經》的編輯。該書著錄經書的數目說法不一。有人認為18000卷,有人認為18100卷,有人認為1000卷,有人認為虛目1228卷,實為1090卷(這種說法最為研究者認可)。《三洞道教經書目錄》首次提出了按照經書來源分類的方法,這也成為了此後編輯道教經書目錄的指導思想。其地位被認為與佛教歷史上首次編纂漢譯佛教經錄《綜理眾經目錄》類似。

創作背景


中國道教在一千八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經過長期的宗教實踐活動,在教理教義、教規教戒、修鍊方術、齋醮科儀以及傳教等方面,積累了種種經驗,形成了卷幟浩繁的經籍書文 ; 而這些經籍書文的結集,則表現出獨具一格的文化內涵,與儒、釋兩家的文化既互相區別又互相交融,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道教經籍書文的創作,至東晉初,葛洪的《抱朴子·遐覽篇》即著錄道書 670 卷,符書500 余卷,共 1200 余卷。東晉中後期,上清、靈寶派出,在佛經廣為傳播的影響下,道經的製作也同步並進,上清、靈寶兩大部類經書加上三皇經系統、正一派經書,其篇章已是甚為可觀。迄至南北朝時期,相繼出了一批道教中堅人物,對當時零散的道書大力加以搜集與整理,並在此基礎上對道經進行了結集,以廣流傳。但因受人力、物力和傳播手段的限制,無法將結集的經書進行大量抄寫,僅能輯錄經書目錄傳世而已。
據考,在這個時期相繼編製的經書目錄,主要有南朝陸修靜《三洞經書目錄》、齊梁孟法師《玉緯七部經書目》、梁陶弘景《陶隱居經目》、《太上眾經目》、《三十六部尊經目》、北周玄都觀《玄都經目》、王延《珠囊經目》等。
道教經籍書文目錄,起始於南北朝陸修靜的《三洞經書目錄》,雖經歷隋唐宋元各朝代不斷編集、補充,但其體例基本未出陸修靜最初創立的規模,故道經“三洞”、“四輔”的分類原則一直沿襲至今。《三洞經書目錄》是道教經籍第一次結集的成果,也是道經目錄的開山之作。
起源形成
教與佛教一樣,都在儒家所象徵的現實世界之外形成“方外世界”,道教模仿、綜合佛教與儒家的部分思想,加上中華本土原有的巫祝、道家、隱士等悠遠的歷史傳統,構成了一個神仙世界。道教世界的構成,在不同道派不同時代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所以對道教世界的描述只是一幅輪廓而已。
道教的思想淵源駁雜而多端,幾為學術界所公認。思想淵源這個主導方面決定了其組織、人物、神、仙、經籍、道術等各方面所具有的複雜性。早期道教的思想和道術源於 :(1) 上古鬼神思想 ;(2)巫術和神仙方術 ;(3)讖緯神學 ;(4)黃老思想。貯存這些思想和道術的經籍,在《漢書·藝文志》有其反映 :
神仙10種205卷
方伎36種868卷
房中8種186卷
雜占18種313卷
蓍龜15種401卷
五行31種652卷
陰陽16種249卷
道家37種993卷
共計171 種3867 卷
上述所列的 8 類 171 種、 3867 卷書目,基本上涵蓋了道教初期思想、道術淵源的四個方面,這些書目散佚者甚多,“其中房中、神仙諸家書,至三國晉初,是否散失盡罄,今不可考。”《漢書·藝文志》所列的 8 類是道教經籍產生和形成的前身,與現行《道藏》書目名稱完全相同,如《黃帝內經》、《關尹子》、《文子》等。有的在道書中保存有,如《羨門式法》等。而且《漢書·藝文志》中所列書目各類與卷數都已達到可觀的數目。
道經的目錄在葛洪 (283-343 年 ) 的《抱朴子·遐覽篇》中已見端倪,內載道經和附錄書名達 1200 余卷,言稱是他的老師鄭隱所藏之書,其中有 200 多卷是葛洪看過的。但《遐覽篇》僅列書名及卷數,而沒有分類的系統,這在當時是否真有 1200餘卷道書,尚為可疑。自葛洪以後道教中人確實大量地編纂道教經籍,葛洪的從孫葛巢甫編纂了靈寶類經典,許黃民、王靈期編纂了上清類經典,鮑靚編纂了三皇類經典,於是編纂道經之風氣大行。此時所編纂的道經多謂為神仙傳授,故往往不說明作者,不註明時代,真偽混雜,顛倒舛錯,多無次序,這對道教理論的完善和發展頗為不利。因此,對道教經籍加以整理,辨其真偽,分別系統就成為十分必要之事。因為一種完整意義的宗教,必然有其闡發其教義的經典,以便使信奉者的信仰有所寄託。在東晉南北朝時,由於道教理論體系已經建立 ( 葛洪《抱朴子》) 和道教教會組織的發展,從而出現了大量闡發道教教義的經籍書文。

三洞分類


在陸修靜所處的時期,出現了“三皇”、“上清”、“靈寶”三個系統的道教經籍,為其編撰《三洞經書目錄》的三洞十二部分類奠定了物質基礎。他於公元 437 年 ( 元嘉十四年 ) 首先對《靈寶經》系統進行了一些整理。據其《靈寶經目序》云:“頃者以來,經文紛互,是非相亂。或是舊目所載,或自篇章所見,新舊五十五卷,學士宗竟,鮮有甄別。余先未悉,亦是求者一人。既加尋覓,甫悟參差。或刪破《上清》,或采博余經,或造立序說,或回換篇目。裨益章句,作其符圖。或以充舊典,或別置盟戒,文字僻左,音韻不屬,辭趣煩猥,義味淺鄙,顛倒舛錯,事無次序。”這部靈寶經卷數據陸修靜整理后,謂可信者 35 卷,他在《上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錶》中雲 : “然即見今出元始舊經,並仙公所察,臣據信者,三十五卷。”從這兩段材料看,到劉宋之初《靈寶經》已有混雜,《上清經》即已雜入其中,但陸修靜自己也構造了不少道教經籍,他很注意編纂道教的“齋戒儀範”,今可考者在《正統道藏》中即有多種。陸修靜所撰齋儀之類都在“靈寶”系統之中,故陶弘景雲 : “既敷述《真文赤書》、《人鳥五符》,教授施行已廣。”《真文赤書》、《人鳥五符》均屬《靈寶經》系,即《正統道藏》中所收的《太上洞玄靈寶赤書玉訣妙經》和《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經》,此皆在《洞玄經》。可見陸修靜對《靈寶經》系統是十分重視的。
據《真浩·敘錄》雲,陸修靜南下,立崇虛館,取揚羲和許謐、許劌所寫《豁落符》及真 二十許小篇並何道敬所幕二錄入館,故知陸修靜也得到《上清經》系統的道經。《道教義樞》雲 : 陸修靜亦得《三皇經》文⑾。由於陸修靜對當時流行的道經三個系統 : 《靈寶經》系,《上清經》系,《二皇經》系都有所接觸,所以他有條件編纂道經目錄。且陸修靜已在《上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錶》中提出“三洞”和“洞玄”這樣的名稱,並視為道教經籍的總匯。劉宋太始七年 (471 年 ) ,陸修靜在《上三洞經書目錄》中道 : “道家經書,並藥方、符圖等,總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其一千九十卷行於世,一百三十八卷猶在天宮。”今存彙集道教經籍的大成者為明《正統道藏》,《正統道藏》即按三洞四輔分類,其所謂三洞之名,首見於陸修靜的《三洞經書目錄》。

三洞

所謂“三洞”,即指“洞真”,《上清經》系屬之 ; “洞玄”,《靈寶經》系屬之 ; “洞神”,《三皇經》系屬之。自陸修靜創“三洞”之名,並確立了上述三類經典在道教中的正統、核心地位之後,歷代延襲不改。“三洞”每部又分十二類,即 :
第一本文,第二神符,第三玉訣 ;
第四靈圖,第五譜錄,第六戒律 ;
第七威儀,第八方法,第九眾術 ;
第十記傳,第十一讚頌,第十二章表。
此時佛經已廣泛流傳,佛教經典到劉宋時已經很多,據《眾經別錄》言⑿,這時已譯出的佛教典籍有 1890部,總 2596 卷,大小乘經、律、論皆有。且佛教經典亦有十二部之分,即 :
第一經,第二重頌,第三諷頌 ;
第四因緣,第五本事,第六本生 ;
第七對法,第八譬喻,第九論議 ;
第十自說,第十一方廣,第十二授記。
道教經目的編輯分“三洞·十二類”,當是受到佛教經目編纂的影響,或也是道教高度表現了意欲與佛教抗衡的意圖。但從道教本身言之,把道經按“三洞”編纂,有其特殊的意義。《道門大略》雲 : “‘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達妙,其統有三,故曰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⒀“洞真以不雜為義,洞玄以不滯為名,洞神以不測為用。故洞言通也。三洞上下,玄義相通。洞真者,靈秘不雜,故得名真。洞玄者,生天立地,功用不滯,故得名玄。洞神者,召制鬼神,其功不測,故得名神。此三法皆能通凡入聖,同契大乘,故得名洞也。” ⒁蓋“洞”乃是“通”的意思,就是說通達到神仙的根本道路。
“洞”作“通”解,早見於《淮南子·詮言訓》 : “洞同天她,渾沌為朴,未造而成物,謂之太一。”而用“三洞”這一名稱更可能與東漢的《太平經》有密切關係。《太平經》卷四十一中雲 : “洞者,其道德善惡,洞洽陰陽,表裡六方,莫不響應也。”《太平經》又名《太平洞極經》的原因就在於這部書是“洞於六合,洽於八極”,意謂“無所不見,無所不通”,故《玉經隱注》謂之 : “三洞經符,道之綱紀。”“三洞經符”是道教的最根本的無所不包的經典。以“三洞”為綱來編纂道經,與道教中“三”這個數字不無關係 : 道教奉《老子道德經》為最重要的經典,而《道德經》對“三”就十分重視,如在第十四章謂“道”的性質為“夷”、“希”、“微”,並說“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又在第四十章說“三生萬物”等等。《太平經》以“三一為宗”,修身以精、氣、神三者渾一,治國以天、地、人三者合一,故曰“以三一為宗”。《抱朴子·地真篇》也雲 : “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又《玉緯經》雲 : “洞神、洞玄、洞真是三清境。”而道教有所謂“一氣化三清”之說 :“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 : 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 ; 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氣所成 ; 三甲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⒂“三清”即指“玉清”、“上清”、“太清”,為“一氣”所化。或謂“一氣化三清”,把太上老君化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故有說,天寶君即元始天尊,所謂經為“洞真”,是大乘 ;靈寶君即太上道君,所謂經為“洞玄”,是中乘 ;神寶君即金闕玉帝,所謂經為“洞神”,是小乘。當然這些說法有其宗教上的意義,乃是由其宗教信仰上的原因編製出來的。

四輔

三洞之外,還有四輔之分。“四輔”,為取“四方”之義,“太清”輔“洞神”,“太平”輔“洞玄”,“太玄”輔“洞真”,“正一”則貫通總成。十二類目的解釋為:
“第一本文者,三元八會之書,長行源起之例是也。《真浩》紫微夫人云 : 三元八會之書,太極高真所用,本者,始也,根也,是經數之始,文字之根 ; 又得理之元,萬法之本。文者,分也,能詮理也。既能分判二儀,又能分別法相,既能辨析萬事,又能表詮至理也。
第二神符者,即龍章鳳篆之文,靈跡符書文字是也。神以不測為義,符以符契為名。謂此靈跡,神用無方,利益眾生,信如符契。
第三玉訣者,即河上公釋柱下之文,玉訣解金書之例是也。玉名無染,訣語不疑,謂訣定了知,更無疑染。
第四靈圖者,如舍景五帝之象,圖局三一之形,其例也。圖,度也,謂度寫玄妙,傳流下世。
第五譜錄者,如生神所述三君,本行之陳五帝,其例是也。譜,緒也,錄,記也,謂諸記聖人,以為教法 ; 亦是緒其元起,使物錄持也。
第六戒律者,如六情十惡之例是也。戒者,解也,界也,止也,能解眾惡之傅,能分善惡之界,又能防止諸惡也。律者,率也,直也,栗也,率計罪愆,直而不枉。使懼栗也。
第七威儀者,如齋法典式,請經軌儀之例是也。威是儼疑可畏,儀是軌式所宜。亦是曲從物宜,而為威別也。
第八方法者,如存三守一,制魂拘魄之例是也。方是方所,法是節度,明修行治身,有方所節度也。
第九眾術者,如變丹鍊石,化形隱景之例是也。眾,多也 ; 術,道也。修鍊多術,為人真初道也。
第十記傳者,如道君本業,皇人往行之例是也。記,志也 ; 傳,傳也。謂記志本業,傳示後人也。
第十一讚頌者,如五真新頌,九天舊章之例是也。贊以表事,頌以歌德。故詩云 ; 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亦曰偈者,憩也。四字五字,為憩息之意耳。
第十二章表者,如九齋啟願,三會謁請之例是也。章,明也 ; 表,奏也。謂申明心事,上奏大道之。”⒃
以上十二類目之綜述是在陸修靜原編《靈寶經目》時,“總括體用,分別條陳”,后三洞經書皆依此而分。

典範


《三洞經目》為後世《道藏》之範例
中國道教發展的歷史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段落,或稱之為四個發展時期。南北朝時,道教得到帝王貴族的支持,躋身於社會上層,這是其發展的第一個時期。唐朝皇族與老子攀親,自稱為李耳後裔,大力推行道教,這是第二個發展時期。北宋真宗、徽宗先後崇奉道教,用道教麻痹人民,陶醉自己,藉以遮蓋北方強鄰壓境造成的恥辱,這是道教發展的第三個時期。明代中葉帝王迷通道教,妄圖長生,道士受寵,出入宮禁,干預朝政,以至參加政府上層的權力鬥爭。這是道教發展的第四個時期。道教的經籍書文與道教發展的這四個階段相適應,也經過了四次大規模的結集活動。從《三洞經書目錄》開始,到唐玄宗敕道士史崇玄編纂的《一切道經音義》,開元年間 (713 — 741 年 ) ,唐玄宗又發使訪求道經,纂修成藏,目曰《三洞瓊綱》。到宋真宗時總合彙集的《寶文統錄》,一直到明英宗時總集的《正統道藏》。
南宋時人金充中在《上清靈寶大法序》中雲 : “宋簡寂先生陸修靜分三洞之源,立四輔之目,述科定製,漸見端緒。”作為一代道教宗師和思想家的陸修靜,開建道經目錄分類給道教思想文化的發展帶來了繁榮。陸氏的道經目錄思想開了以後編纂《道藏》的先河,《三洞經書目錄》雖已散佚,但其分類法則卻一直影響著以後《道藏》的編纂。

作者簡介


陸修靜 (406 — 477 年 ) 字元德,浙江吳興人,南北朝時齊宋著名的道教思想家、著作家。后因避太初之難,南遊廬山,公元 461 年在廬山東南瀑布岩下建立簡寂道觀,隱居修道於其中,故後人稱為簡寂 先生。史載陸修靜是三國時期東吳丞相陸凱的後代,年少時學過儒家的經典和三墳八索等學說,後來研習道教,歷游名山,南至九疑、羅浮,西到巫峽、峨嵋,訪仙問道,搜求道書。公元 453 年 ( 宋元嘉末 ) 去京師建康 ( 今江蘇南京 ) 賣葯,宋文帝聞而召之於宮禁,講理說法,不舍晨夜,孜孜誘勸,無倦於時,文帝服膺尊異之。“時太后雅信黃老,降母后之尊,執門徒之禮”,對陸修靜十分禮遇。宋明帝即位后,“思弘道教,廣求名徒,悅先生之風,遣體招引。”此時陸修靜已有了很高的名望,他把自己的應聘和老子作周守藏史相比,他說 : “主上聰明,遠覽至不肖,猥見採拾,仰惟洪眷,俯深慚惕。老子尚委王宮以輔周室,仙公替金錫佐吳朝。得道高真,猶且屈己,余亦何人,寧可獨善乎 ? ”明帝於華林館躬自問道,禮遇甚厚。明帝在京都北郊構築崇虛館,請陸修靜居住。陸修靜“乃大敞法門,深弘典奧。朝野注意,道俗歸心。道教之興,於斯為盛。”⑤陸修靜在崇虛館,居住達十年之久,在此期間,廣集道經,加以整理甄別,以三洞的構想綜理道教一切經籍,於公元 471 年 ( 太始七年 ) 撰成《三洞經書目錄》,奠定了道教經籍結集的初步基礎。
陸修靜的生平事迹,除馬樞的《道學傳》中《陸修靜傳》和《宋書》、《南史》的傳外,還有唐代吳筠的《 簡寂先生陸君碑》 ,梁朝沈璇《簡寂觀碑》,元代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和張雨的《玄品錄》中均有載述。
陸修靜一生著述很多,“凡撰記議論,百有餘篇,所著齋醮科範百餘卷。”但大多已佚失,現存於《正統道藏》中的有 : 《太上洞玄寶簡文》、《太上洞玄寶五感文》、《 陸先生道門科略》、《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各一卷,均收在《洞玄部》中,為靈寶一系之道教經典。還有《靈寶經序》收在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四中,《古法宿啟建齋儀》收在《無上黃籙大端成立儀》中,又《通典·諸子類·道家略》中著錄有《服御五芽道引元精經》、《升元步虛章》、《靈寶步虛詞》、《步虛洞章》等。佛教著作中載有陸修靜著作書名存有《必然論》、《榮隱論》、《遂通論》、《歸根論》、《明法論》、《自然因緣論》、《五符論》以及《三門論》等,均見於唐代法琳的《辯正論》中,《對沙門記》見於《破邪論》中。
陸修靜是南朝道教的一代宗師,和北朝道教領袖寇謙之一樣,都抱有“清整道教”的目的,為把道教建成一種完備意義上的宗教團體而竭力不懈,為道教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