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寨鎮

中國山東省菏澤市曹縣轄鎮

庄寨鎮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邊緣,兩省四縣結合部,220國道和350省道在鎮區交匯,日南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64.34平方公里,下轄3個社區、32個行政村,總人口9.3萬人(2013年)。

庄寨自秦代起置冤句縣,北宋更名為宛亭縣,金代黃河泛濫毀城,併入濟陰縣。1958年設庄寨鄉,1983年成立庄寨鎮和白茅鄉,1988年白茅鄉併入。庄寨歷史上誕生了劉秀、黃巢等著名人物,黃巢起義發源於此。

庄寨鎮地處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多風沙、鹽鹼,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棉花、桐樹等。木材加工為庄寨鎮特色主導產業,全鎮80%的農戶從事木材行業,是中國最大的桐木加工出口創匯基地。2012年庄寨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14.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0083億元。庄寨鎮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全國重點鎮、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山東省中心鎮、山東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山東省“百鎮建設示範行動”示範鎮等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置冤句縣(今庄寨鎮),屬東郡管轄。
西漢初年,冤句縣屬梁國。
西漢景帝年間,冤句縣屬濟陰郡
南朝宋時,廢冤句縣。
北魏復置冤句縣。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改冤句縣為宛亭縣,屬興仁府濟陰郡。
金大定八年(1168年),宛亭城被黃河沖毀,廢宛亭縣,省入濟陰縣。
明洪武四年(1371年),庄寨境分屬曹縣夏侯都、東明縣東明都(明代划入曹縣)和祥符縣辛安都(明代划入曹縣)。
明永樂二年(1404年),庄姓自山東青州府益都馬兒山陽棗林遷居至此,因構築寨牆而名庄寨。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分屬曹縣桃源、辛安、東明三里。
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曹縣第十區(駐桃源)。
民國三十三年(1943年)8月,屬齊濱縣第三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屬曹縣第七區(駐桃源)。
1958年3月,庄寨從桃源分出,設立庄寨鄉;9月,庄寨鄉與桃源鄉合併設宇宙人民公社;10月,改稱桃源集人民公社。
1960年2月,桃源集人民公社更名為庄寨人民公社。
1979年1月,庄寨人民公社東部50個村莊劃出,成立桃源集人民公社;南部4個村劃歸大寨集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撤銷庄寨人民公社,成立庄寨鎮和白茅鄉,均屬曹縣庄寨區。
1988年12月,撤銷庄寨區;撤銷白茅鄉,原白茅鄉行政區域併入庄寨鎮。
2020年8月,撤銷庄寨鎮、桃源集鎮,設立新的庄寨鎮。

行政區劃


庄寨鎮地圖
庄寨鎮地圖
截至2013年,庄寨鎮下轄3個社區、32個行政村。
莊子寨社區潘寨社區丁寨社區趙寨村虎頭王村
娘娘營南村娘娘營北村東寺村車寨村張寨村
蔡口村西馮寨村祥符寨北村祥符寨東村祥符寨南村
大馬王村崔庄村盧庄村馬坊村鄒庄村
馮寨村秦寨村郭小湖村王莊村前韓村
后韓村段集村紙坊村王言庄村白茅東村
白茅西村仝大營村陳小營村張辛庄村倉上村
名稱統計用區劃代碼車牌電話區號郵政區碼
庄寨鎮371721101魯R0530274000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庄寨鎮位於曹縣西北部,山東省西南邊緣,地處魯豫兩省四縣(區)交界處,東與桃源集鎮毗鄰,西南與蘭考縣南彰鎮相接,西北與東明縣馬頭鎮、大屯鎮相連,北與牡丹區大黃集鎮接壤。鎮域東西最大距離6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1公里,總面積64.3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庄寨鎮地處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地勢平坦,西高東低,平均海拔60米,地貌以緩平坡地為主。

氣候

庄寨鎮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徵明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晴朗涼爽,冬季寒冷乾燥。災害性天氣以倒春寒、冰雹、暴雨、乾熱風為主。

土壤

庄寨鎮土壤母質為黃河泛道沉積物及沖積物,質地比較適中,含有較多的石灰質,土壤多呈微鹼性反應。境內土壤分為典型潮土和鹽化潮土兩個亞類。鹽化潮土分佈在鎮域西北部(祥符寨一帶)、鎮駐地東北(馬坊、秦寨、趙寨一帶)、鎮域西南部(娘娘營、東寺、張寨一帶)和鎮域南部東魚河南支以北(白茅、紙坊、王言庄、陳小營一帶),土壤鹽分含量高,地表有鹽斑,土層緊實,養分含量低;其餘為典型潮土。

水文

庄寨鎮境內溝渠縱橫,塘汪密布,主要河流溝渠有北柳河、新沖小河、趙王河、紙坊溝、東魚河南支等,境內總流域面積60平方公里。鎮域南部曾有水庫1座(太行堤水庫中的白茅水庫),開挖於1958年,淹地面積39.5平方公里,蓄水位60米,庫容13.5億立方米,1962年停蓄還耕。

自然資源


地熱資源

據2000年至2002年山東省地質科學實驗研究院勘探,庄寨鎮庄寨村及周邊地區地下有地熱田分佈,熱儲層埋深1688.47~1950米,可采厚度264.53米,平均溫度72℃,水質為硫酸·氯—鈣·鈉型水;當降深44.18m時,地熱井井口水溫69℃,單井出水量99.43立方米/時,地熱井有開採利用價值。

煤炭資源

2012年,山東省煤田地質局在曹縣庄寨地區開展煤炭資源勘查項目,初步估算地下煤炭資源儲量14億噸,種類為煉焦用煤。

人口民族


截至2009年末,庄寨鎮有居民16215戶,戶籍人口62616人,其中男性32275人,女性30341人,人口密度973.2人/平方公里;有少數民族9個,其中蒙古族15人,滿族9人,苗族5人,回族2人,其他少數民族19人。
截至2013年末,庄寨鎮有居民18704戶,總人口93000人,其中戶籍人口66000人。總人口中,男性48239人,佔51.87%,女性44761人,佔48.13%;14歲以下15996人,佔17.2%;15歲~64歲50964人,佔54.8%;65歲以上26040人,佔28%。2013年人口出生率8.12‰,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長率1.72‰。

經濟


綜述

2000年,庄寨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15億元,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0:40:50。2010年,庄寨鎮實現工商稅收76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30元,綜合經濟實力列菏澤市各鄉鎮第一名。2012年,庄寨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14.3億元,占曹縣的6.7%,位列全縣各鄉鎮之首;地方財政收入1.0083億元,是曹縣首個地方財政收入破億元的鄉鎮。

第一產業

庄寨鎮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大蒜、油菜等。1946年庄寨實行土地改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90年起逐漸開展牲畜規模養殖,1995年全鎮建成規模養殖場40個,畜牧業總產值1800萬元。2000年,庄寨鎮初步形成了北部大蒜產區、中部林果蔬菜花卉產區、南部水產養殖區3大片區;全鎮蔬菜種植面積903公頃,總產1354.5萬公斤,主要種植大蒜、韭菜、黃瓜、豆角、芹菜、西紅柿等10餘個品種;果園面積105公頃,果品產量1665噸;大蒜種植面積1000公頃;花卉種植面積70公頃;水產養殖面積330公頃。2000年,庄寨鎮糧食總產1629.7萬公斤,農業總產值1.5億元;桐糧間作面積700公頃,四旁植樹2.5萬株。
截至2013年,庄寨鎮耕地面積3533公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115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219公頃,總產量37520噸,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56公頃,總產量820噸,棉花播種面積9公頃,總產量15噸。2013年庄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7100萬元。

第二產業

木材加工業
木材加工業
1949年,庄寨工副業生產幾乎為零;1978年,境內初步形成了以建材、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為主體的多門類格局,第二產業從業人員500餘人,產值突破100萬元;1984年,庄寨鎮第一家桐木加工廠建立;1992年蘭星木製品和金魯木製品2家龍頭企業成立,主要生產各種桐木拼板和裝飾裝修用板材,帶動了大批私企和個體加工戶。2000年,庄寨鎮有木材加工、機械製造、食品加工、化工、建材等工業門類,其中桐木加工為主導產業,年產值100萬元以上的木材加工企業有500多家,全鎮60%以上的農戶從事木材加工,從業人員3萬餘人,實現產值10億元,利稅2.5億元。
截至2013年,庄寨鎮共有規模企業36家,總產值52.11億元,主營業務收入51.65億元,利稅5.1億萬元;有林木加工企業1760家,個體加工戶5000戶,全鎮80%的農戶從事木材行業,年木材加工量300萬立方米,產值100億元,產品以高檔傢具及細木工板、密度板、生態板等各種膠合板為主,桐木製品出口量佔全國的50%以上,是中國最大的桐木加工出口創匯基地;庄寨鎮工業園區建成面積1.86平方公里,入駐企業52家,園區企業產值48億元。

第三產業

房地產業
房地產業
明清時期,庄寨南部的白茅、東部的桃源集得運河、黃河水運之利,為曹縣西北部貨物集散地。后黃河改道北徙,商業蕭條。1963年,庄寨公社有各類商業網點、批發、收購站點20餘個,從業人員100餘人。1980年,全鎮有國營網點12處,集體商業34處,個體商業70餘戶,農村有小商販100餘戶。2000年,庄寨鎮共有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等各類服務網點5000戶,從業人員2.2萬人,年貿易交易額6億元;鎮駐地建有木材、農機、糧食、百貨、蔬菜、服裝等八大專業市場,其中桐木專業市場為全國最大的桐木交易中心和集散地,年交易木材60多萬立方米,交易額5億元;魯西南商城建築面積10多萬平方米,逢集時有2萬餘人前來交易。
截至2013年,庄寨鎮共有商貿服務業戶180家。其中餐飲業戶25家,批零貿易業戶93家,金融保險業戶8家,維修服務業戶5家,大型超市4家,賓館20家,大型洗浴中心10家,大型娛樂中心4家,足浴城6家,交通運輸服務業戶1家,房地產開發企業4家。有大型商貿市場6處,各類服務網點5000戶,從業人員1.2萬人,年貿易交易額30億元。

交通


庄寨鎮220國道與350省道交匯處
庄寨鎮220國道與350省道交匯處
庄寨鎮距隴海鐵路、京九鐵路、新石鐵路三大鐵路幹線最短車程不超過35公里;距鄭州新鄭國際機場160餘公里,車程不超過兩個小時。日蘭高速公路(G1511)經過鎮域西北部,境內長4.8公里,鎮駐地距日蘭高速曹縣西出入口5.6公里;220國道(東營—鄭州)自東北向西南穿過全境,境內長11.2公里;350省道(青堌集鎮—庄寨鎮)自東向西進入鎮區與220國道交匯,境內長2.3公里。在建中的魯南快速通道(魯南高鐵)從鎮東南斜穿,設庄寨站。

社會


城鎮建設

1993年,庄寨鎮制定了鎮域和小城鎮建設規劃。1996年起,庄寨鎮在鎮區建設別墅式新村居民區、魯西南商城、人民廣場、鎮政府大樓、金魯賓館、六縱八橫路網等十大興鎮工程,1999年全部完工,小城鎮框架格局基本形成。
2012年,庄寨鎮新規劃“兩區三基地”功能分區以及5個城鎮社區、6個農村社區;2013年實現白茅東村、娘娘營南村、王莊村、張辛庄村4個村整村改造。截至2013年底,全鎮建有各式樓房140萬平方米,高檔住宅、商居小區8處;修築鎮村柏油路170公里,安裝路燈1430盞。2014年,庄寨鎮鎮區建成面積達到7.5平方公里,實行物業化管理,有城管、環衛、市政園林等專門機構和隊伍,鎮區污水處理率100%,全鎮90%的村實現垃圾日產日清。

教育

庄寨中學
庄寨中學
民國初期庄寨有數家私塾,學生20餘人。民國三十年(1941年)齊濱縣抗日政府在庄寨、祥符寨、馮寨、虎頭王辦小學4處,有學生100餘人。次年建立齊濱中學(冀魯豫邊區第三中學),共2個班,學生100餘人。1949年庄寨有小學7處,16個班,學生630餘人,適齡兒童入學率48.7%。1985年有掃盲班36個,學員1600人,掃盲后多數學員達到初中文化水平。2000年,庄寨鎮有幼兒園2處,中小學26處,在校學生6320人;其中初中3處,在校學生2340人,高中2處,在校學生600人。
截至2013年,庄寨鎮有中學2處、小學14處,在校學生1162人,有幼兒園14處,在園兒童2610人;共有教師378人,其中高級職稱170人、全國特級教師1人;有市級規範化學校2所,省級規範化幼兒園1所。小升初升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到100%。

文化事業

盤鼓表演
盤鼓表演
新中國成立前在庄寨鎮流行的劇種有山東梆子二夾弦大平調豫劇等,尤以白茅集的山東梆子較為著名,在曹縣頗有影響。1989年庄寨鎮建磚木結構影劇院1個,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1990年建電視差轉檯1座,發射塔高120米,收視半徑50公里。2000年,庄寨鎮有電教室、農民夜校、青年之家、黨員活動中心等文化活動場所;建有文化站1處,內設圖書室、閱覽室、曲藝隊、劇團等。
截至2013年,庄寨鎮有綜合文化站1處,有秧歌隊、腰鼓隊等民間文藝隊伍15支;有30個村建有文化大院,8個村建有標準化農家書屋。

科技

1981年,庄寨鎮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8人。1985年,庄寨鎮自然科學技術協會成立;全鎮有科技人員156人。2000年,庄寨鎮有農業技術服務站1處,技術人員38名。2011年起庄寨鎮實施“科技增收”工程,直接促進農民人均增收800元。2012年實施“發明創造工程”。截至2013年底,庄寨鎮共有發明專利15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8個、市級3個。

醫療衛生

庄寨鎮中心醫院急救中心
庄寨鎮中心醫院急救中心
民國時期庄寨有十幾名中醫,幾個大村莊開有中藥鋪。1956年庄寨鎮建衛生院1處,有醫務人員16名。20世紀60年代末各村成立衛生室,實行合作醫療制度。1992年,庄寨鎮衛生院有8個科室,職工97人,病床30張,平均日接診150人次;全鎮有衛生室39個,鄉村醫生44人。2000年,鎮駐地有鎮中心、博愛、金魯、白馬寺4家大型綜合醫院,其中庄寨鎮中心衛生院有床位60張,醫護人員117名,年門診病人9萬人次,住院600餘人;有村級衛生室81處,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35人。
截至2013年,庄寨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153人,床位120張;有民辦醫院4家,醫務人員46人;有村級衛生室26個;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5.9萬人,參合率100%。

文化


民間傳說

庄寨鎮白茅村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出生地。白茅村漢代時為濟陽縣治所,劉秀父劉欽是濟陽縣令,劉秀出生在濟陽縣署。民間傳說,劉秀降生時正值嚴冬,天氣奇寒。附近鄉民見縣署內紅光衝天,以為失火,去救火卻沒見火,只聽房舍內傳出響亮的嬰兒哭聲,人們十分驚訝。當年濟陽大熟,穀物一莖九穗,劉欽認為是好兆頭,遂給兒子起名“劉秀”。 

革命傳統

庄寨地處魯豫邊區,革命戰爭時期是中國共產黨在曹縣的敵後活動根據地之一。1936年秋,中共黨員於子元受直魯豫特委派遣,到庄寨以賣煙、作畫、教學為掩護進行革命活動,同年底與中共黨員王石鈞、曹縣三區義合鄉鄉長郭心齋在郭小湖村建立地下交通站。1938年5月,義合鄉抗日自衛隊在庄寨郭小湖村建立;同年秋,魯西南抗日救國會(冀魯豫邊區抗日救國總會第三分會)成立;10月,中共曹縣縣委在郭小湖村組織建立考城縣抗日民主政府,於子元任縣長,楊履謙任秘書,組建了60餘人的基幹大隊。次年3月縣政府撤銷。1943年,庄寨抗日根據地建立了16個聯合村基層政權,對日偽勢力產生了較大的防範牽製作用。

代表人物


陳豨(?—前195),秦末冤句人。秦末農民戰爭時期隨劉邦入關,為游擊將軍。漢初,以戰功封陽夏侯,任代相,領兵防禦匈奴。因門客眾多,遭疑忌。漢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舉兵叛漢,自立為代王。后被漢將周勃擊殺。
劉秀(前6—57),字文叔,西漢濟陽縣(今曹縣西北白茅村一帶)人,漢高祖九世孫,東漢王朝開國皇帝。九歲時隨其叔遷居南陽新莽地皇三年(22年),劉秀與其兄劉縯在舂陵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帝公開決裂,於河北鄗城的千秋亭即皇帝位,改元建武,定都洛陽,建立東漢,天下歸於一統。劉秀在位三十三年,輕徭薄賦,強化中央集權,使東漢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黃巢(?—884),唐代曹州冤句人,唐末農民戰爭領袖。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響應王仙芝長垣起義,率領數千農民挺進曹州(今曹縣韓集鎮堤上范村南)與王仙芝會師。王仙芝戰死後黃巢統領義軍,稱“黃王”,號“衝天太保均平大將軍”,入安徽,渡長江,轉戰江西、浙江、福建,南下廣州,又揮師北上攻入長安,即皇帝位,稱“承天應運啟聖睿文宣武皇帝”,國號“大齊”,年號“金統”。后在官軍反撲下撤退,在泰山狼虎谷兵敗自刎。為紀念黃巢,2000年4月庄寨鎮開闢廣場立黃巢騎馬奔騰的青銅雕塑一座。
郭心齋(1904—1986),庄寨鎮郭小湖村人。1935年7月參加革命,歷任曹縣三區義合鄉抗日自衛大隊大隊長,冀魯豫支隊第五大隊副隊長,八路軍334旅688團參謀長,魯西南獨立團副團長兼政治部主任,東垣縣、菏澤縣、考城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冀魯豫第五專署副專員,菏澤專署副專員,中共菏澤地委統戰部長,山東省人委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山東省委青島療養院院長、黨總支書記,青島市政協常委等職務。
王子平,庄寨鎮大馬王村人。1938年6月參加革命,1939年4月入黨,歷任曹縣抗日政府財政科長、魯西南專署財政科長、東明抗日政府縣長、魯西南專署戰勤指揮部副司令員、平原省黃河河務局秘書處處長、國家水利部黃河委員會財務處長、水利部(水電部)水文局局長等職務。1983年12月離休。

榮譽稱號


庄寨鎮先後獲得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村鎮建設先進鎮、山東省“百新工程”示範鎮、山東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先進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山東省安全文明鄉鎮、山東省計劃生育先進單位、山東省尊師重教先進單位、山東省土地管理先進單位、菏澤市外向型經濟示範鎮、菏澤市經濟發展明星鎮、菏澤市雙文明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