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鳥銃的結果 展開
- 鳥銃
- 排子槍
鳥銃
鳥銃
鳥銃,又稱鳥嘴銃,是明清時期對火繩槍的稱呼。明嘉靖時傳入中國,與原有的管身火器相比具有照門、照星、銃托、銃機,開始可以雙手同時持握而發射。
鳥銃因為可以射落飛鳥而得名,明朝人范景文撰的《師律》中提到:“後手不用棄把點火,則不搖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名鳥嘴銃,因其點火結構在點火時如鳥嘴啄水。
鳥銃因為可以射落飛鳥而得名。明朝范景文撰的《師律》中提到:“後手不用棄把點火,則不搖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名鳥嘴銃,因其點火結構在點火時如鳥嘴啄水。
中國發明的火藥及火器,在13世紀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后,歐洲人出現了火繩槍,這就是鳥銃的原型。
土耳其火繩槍
鳥銃結構圖
由槍管、火藥池、槍機、準星、槍柄等組成。使用時通過預燃的火繩和扣動槍機,帶動火繩點燃火藥池內壓實的火藥,藉助火藥燃氣的爆發力將槍管內鉛彈射出,殺傷敵方人馬。曾為明、清軍隊的主要輕型火器裝備之一。
為了解鳥銃的做法,這得從明代的工藝說起。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說:“凡錘鳥銃,先以鐵挺一條大如箸者為冷骨,裹紅鐵鎚成。先為三接,介面熾紅,竭力撞合。合以後以四棱鋼錐如箸大者,透轉其中,使極光凈,則發葯無阻滯。”這就是延用了數百年的鳥銃製作工藝,雖然在中國火銃的點火技術經過了幾次改良,但是傳統銃體的製造工藝一直到晚清洋務運動興起時才被徹底拋棄,從第一支火繩槍起到二次大戰的數百年中一直採用,可謂淵源流長;明代早期採用鉚接,因製造不便,後期採用兩段銅箍固定,雖然清洗不便,卻縮短了鳥銃的製作時間。清代學習土耳其的方法,固定銃管用細繩子扎,在一支銃上分成幾段紮上一種牢固的細棉繩,在清洗銃管時只要解開繩子就能取下銃管,只是繩子容易被射擊后熾熱的銃管烙斷,
鳥銃的出現引起了軍隊裝備的重大變化,很快就成為裝備明、清軍隊的主要輕型火器之一。《明會典》記載,嘉靖三十七年(1558)一年之中即造鳥嘴銃1萬支。戚繼光《練兵實紀》 (1571年刊行)記載,戚家軍步營有2699人,裝備鳥銃1080支,約佔40%。清康熙三十年(1691),置內外火器營,其中內火器營3920人,有鳥槍護軍2512人,佔64%。雍正十年(1732),在駐吉林的八旗兵中設鳥槍營,領兵1000人。隨即在廣州、福州、寧夏等許多地方都設立鳥槍營,成為新兵種。
《大清律例》規定:“各省深山邃谷及附近山居驅逐猛獸,並甘肅、蘭州等府屬與番回錯處毗連各居民,及濱海地方應需鳥槍守御者,務需報明該地方官,詳查明確,實在必需,准其仍照營兵鳥槍尺寸製造,上刻姓名、編號,立冊按季查點。”也就是說,為了防賊,防野獸的需要,民間可以擁有鳥槍,不過必須向官府上報,獲得持槍證明。
明崇禎八年(西元1635)輪番更放西洋銃圖
鳥銃存在點火時易受風、雨影響以及點燃火繩時要保留火種和燃著的火繩不能維持較長時間等缺點。薩爾滸之戰時,明軍西路軍在薩爾滸山上見努爾哈赤的八旗軍來攻,即令各隊結營列隊以待。當后金軍進至山下時,即刻下令開炮轟擊。戰幕方拉開,雨雪忽止,天降大霧,瀰漫山谷,視線不清,咫尺之外,難分敵我。明軍個個恐懼,人人心慌,便點燃松枝當火炬。這恰好把自己完全暴露在金軍面前。金軍利用其火光,使用弓箭,箭無虛發,每發必中。明軍雖有火光易於點燃鳥銃,但因在明處,難尋目標,非但未能傷敵,自己反吃大虧。加之黑色火藥懼潮濕,雨雪中使用不便。薩爾滸之戰正好在雨後初晴,濕度最大時,不用火烤乾,便無法射擊。所以八旗軍愈戰愈勇,步步逼近,攻入明營,一舉奪取了薩爾滸山營寨。薩爾滸之戰中,鳥銃(火繩槍)的缺陷暴露無遺。
長度:2.01米
射程:100米
清代兵丁鳥槍
火繩點火裝置的特寫
當時的鳥銃銃管用精鐵製作,此種精鐵要用10斤粗鐵才能煉出1斤,只有用這樣的精鐵製成的銃管,才能堅固耐用,射擊時不會炸裂。製作時通常先用精鐵捲成一大一小的兩根鐵管,以大包小,使兩者緊密貼實,然後用鋼鑽鑽成內壁光滑平直的銃管。鑽銃工藝很精密,每人每天只能鑽進1寸左右,大致一個月才能鑽成一支。
銃管鑽成之後再於前端裝准心,後端裝照門。銃管尾部內壁刻有陰螺紋,以螺釘旋入旋出,旋入時起閉氣作用,旋出后便於清刷銃內壁。管口外呈正8邊形,後部有葯室,開有火門,並裝火門蓋。
完整的銃管製成之後,安於緻密堅硬的銃床上。銃床後部連接彎形槍托,銃床上安龍頭形扳機。
經過兵器局和兵仗局的仿製和改制,火繩槍得到廣泛的應用,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成為明軍裝備的主要單兵射擊武器。萬曆年間,火繩槍的研製又有許多進展。當時的火器研製家趙士楨就曾仿製成功魯密銃(土耳其火繩槍),先後研製成各有特色的火繩槍10多種,其他火器及戰車10多種,並以多種文體撰寫《神器譜》等研製火器的論著多部。
為明代內徑最大火銃,也叫扳鉤銃,銃身長5.5尺(每營造尺約31-32厘米),內徑0.6寸(折算約19mm),用藥1.3兩,鉛子重1.5至1.6兩(約56克),大斑鳩銃彈重1.8兩(68克,恐怖),槍身甚重,需要腳架支撐,形似鳥腳,由此得名,威力遠勝普通鳥銃,與鳥銃和魯密銃管細彈小的風格全然不同。當時澳門及廣東能製造,海盜中有使用此種火器,官軍也有少量裝備,崇禎八年熊文燦運到北京的一批火器中,便包括此種火銃100門,松錦大戰后,兵部議調鄭芝龍水師守覺華島,鄭芝龍怕死不去,拒絕的理由之一,便是只有廣東能製造,最後運作一番,運了一批火器到登州了事。
合機銃全形:銃帶床共長五尺,筒長三尺三寸,重七斤半。用之城守並車上舟中,長四尺,陰陽二機,陽發火,陰啟門,對準之時,即有大風,不怕吹散門葯,中國南北將臣若肯究心則海上塞外自此鳥銃無有臨時不發之患矣,銃筒長短大小如嚕密。床形前類嚕密后類軒轅,空白處是機房。
機的組成:蓋機銅板,長九寸四分,上半節闊一寸三分,中七分,下一寸一分,中眼機釘於此,下眼乃受螺螄捎處。機蓋、火輪、陰機、陽機、總機、開合形腰箍。
鳥銃
努爾哈赤利用東北露天礦藏資源打造厚重的盔甲,在作戰時讓前排的士兵穿戴,號稱“死兵”,“滿洲的兵,馬箭是最利害的,且雲拾的滿甲一副,抖出鉛子升許,此等好甲鳥槍亦不能透。”所以清朝並不禁止南方人擁有鳥銃,滿甲專克南方鳥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