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庄鎮
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轄鎮
班庄鎮地處贛榆西部,位於蘇、魯兩省三縣交匯處,南依江蘇省最大的人工水庫——石樑河水庫,西接沂蒙山余脈。
全徠鎮面積175.61平方公里,人口100826人(2017年),轄44個行政村,79個自然村,區域面積全區最大,人口全區第三,是市政府命名的“石材之鄉”、“茶葉之鄉”、“蘆筍之鄉”,素有“石茶蘆筍鄉山河古韻鎮旅遊夾谷山有“居海陵河”之美稱。
班庄鎮交通條件優越。G25高速與327國道貫穿全境,並與青班線、青歡線、青抗線、黑班線組成區域交通網路。另外,鎮區距連雲港港口55公里,西距臨沂機場50公里。2020年5月26日,班庄鎮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民國夾谷市全圖
秦王政廿三年(西曆前224年),秦國奪取齊地南部,建薛郡,祝其境域屬之。
秦始皇廿六年(西曆前221年),秦滅齊。祝其境域屬琅琊郡。
秦始皇卅五年(西曆前212年),祝其境域划入東海郡(治郯城)。
西漢高帝四年(西曆前203年),韓信滅齊,自稱齊王。祝其境域屬齊國。
西漢高帝五年(西曆前202年)正月,改封齊王韓信為楚王。祝其縣(縣治位於今古城村)、利城縣(今山東臨沭蛟龍鎮前利城村)2縣屬於楚國東海郡。
西漢高帝六年(西曆前201年)正月,廢韓信楚王為淮陰侯。楚國分為楚、齊二國。齊國屬長子劉肥;楚國屬四弟劉交。祝其縣、利城縣屬楚國東海郡。
新王莽天鳳元年(西曆14年),改琅琊郡為填夷、東海郡為沂平;利城縣為流泉、祝其縣為猶亭。玄漢更始元年(西曆23年),皆復原名。
東漢建武五年(西曆29年),祝其歸東漢政權。
東漢建武十五年(西曆39年),封劉陽為東海公,祝其、利城二縣歸東海國。
東漢建安三年(西曆198年),曹操置利城郡,廢贛榆縣,以地歸利城郡。祝其縣亦歸利城郡。
東魏武定七年(西曆549年)。東魏置南青州(治沂水),領三郡九縣。其中的義塘郡領三縣:義塘縣、歸義縣、懷仁縣。祝其境域屬於懷仁。
隋文帝開皇三年(西曆583年),廢東海郡,另立海州,廢義塘郡。懷仁縣屬海州。隋煬帝大業三年(西曆607年),廢海州復為東海郡。隋煬帝大業十三年(西曆617年),臧君相造反,成功奪取懷仁縣,十一月又奪取東海郡治所海州城。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臧君相降唐,官拜海州總管。海州領九縣。其中祝其、利城復縣。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並新樂縣入祝其縣。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廢利城、祝其二縣,入懷仁縣.
宋元祐六年(1091年),建班裡庄洪福寺。宋建炎三年(1129年),秋冬,懷仁縣入金。洪福寺毀於宋金戰亂。
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懷仁縣名復為贛榆縣。隸山東東路海州。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海州更名海寧州。元仁宗延佑六年(1319年),重建班裡庄洪福寺。僧人永全撰寫碑刻,至今仍存。元順帝至正廿七年(1367年)十一月辛巳,入明。洪福寺毀於元明戰亂。
明洪武元年(1368年),海寧州複名海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贛榆分4鄉15社56里。四鄉分別是:縣南安富鄉16里;縣西南光孝鄉16里;縣西光源鄉11里;縣北崇義鄉13里。班庄屬於光孝鄉的四社之一(四社為:班裡庄、朱孟、新溝、門樓河)。光孝鄉有三鎮:班裡庄鎮、門樓河鎮、金墩鎮。班裡庄社的治所是班裡庄鎮。朱孟社的治所是金墩鎮。門樓河社的治所是門樓河鎮。(注意:金墩不是歡墩,現已經在石樑河水庫庫底。參見清初建制)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第三次建班裡庄洪福寺。立碑刻,至今仍存。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年),光孝鄉入清。洪福寺毀於明清戰亂。
清代初期,光孝鄉分七鎮:門樓河、興寧、太興、班裡庄、歡墩埠、金墩、苘庄湖。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1668年7月25日19:00-21:00),光孝鄉發生曠古未有特大的地震。震級:8.5級,烈度達Ⅻ度。古籍記載:戌時地震,有聲自天地來,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從頂至地者連二三次,遂一顫即傾,城樓堞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俱倒塌如平地。打死男婦子女八千七百有奇。地裂泉涌,上噴二、三丈高,遍地水流,移時又干竭。閤邑震塌房屋約數十萬間。地裂處或縫寬不可越,或深不敢視,其陷塌外皆如階級,有層次。裂縫兩岸皆有污泥細沙,其所陷深淺闊狹,形狀難以備述,真為曠古奇災。……人立地上,如覆圓石,輾轉搖晃,不能站立,勢似即陷,移時方定。鄉邑震塌房屋無數,幾為平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第四次建班裡庄洪福寺。至嘉慶十四年(1809年)方竣工。立碑刻,至今仍存。
宣統二年(1910),因國家最高層決定實行地方自治,故設為夾谷市。當時地方名人為王得勝、王佐良父子,故市治歡墩埠街,市議事會董事會位於王恆裕市宅。
夾谷市分五鎮:門樓河鎮、興寧鎮、班裡庄鎮、太興鎮、歡墩埠鎮。具體見下:
一、門樓河鎮:包括:所有門樓河村,趙莊、鮑嶺、李彭黃泥溝村、馮官莊、關苘湖、三殿廟、仙女墩、左灣、小望仙河、柳溝村、西大坊、東大坊、劉黃墩、后黃墩等。
二、興寧鎮:包括:興寧、廟東庄、廟前庄、上於嶺、下於溝、圈子庄、陳洪爽、大官莊、大溝埃、馬圩、吳溝、董溝、廖溝、錢宅、時洪爽、於閻庄、半路、三清閣、曹庄、於閻庄、演馬場等村。
三、班庄鎮:包括:徐氏班裡庄、蔣黃泥溝、趙圩、孟家、黃班裡庄、廟后、小埠村、界車溝、姚朱范、徐朱范、河窪、泉子坡、新集、古城、所有凈埠、坡石橋、槽頂、河窪村等村。
四、太興鎮:包括:太興、大廟庄、李曹村埠、孟曹村埠、店子、庄王堂、石樑河、埠上、前垛金庄、后垛金庄等村。
五、歡墩埠鎮:包括:歡墩埠、北朱果、河南、小新莊、演馬團、董溝、河西、董家灣、孟家嶺、石溝崖、馬朱孟、朱岔汪、三角汪、薛朱孟、朱朱孟、陳朱孟、沈朱孟、西朱孟、趙莊、賈爾庄、葛溝沖、劉屋等村。
民國廿三年(1934年),夾谷市劃為贛榆第四區。治所徐氏班裡庄。共計13鄉。谷陽、石樑、三角、歡墩、葛溝、古城、朱金、建設、凈埠、庄王、三清、新集、班裡庄。民國廿六年(1937年),洪福寺毀於中日戰亂。現留有遺址及碑刻。民國卅一年(1942年),日偽時代,第四區分南北兩分區:歡墩埠鎮、太興鎮劃歸朱孟區;其餘仍歸谷陽區。民國卅六年(1947年)2月,朱孟區脫離贛榆縣,改隸臨沭縣。至5月,又入贛榆縣。
1951年,谷陽區劃為贛榆第七區,分11鄉。朱孟區劃為贛榆第九區,分8鄉。
1953年6月12日,撤銷第九區,併入第七區。
1955年,第七區改稱夾谷山區。
1958年5月,夾谷山區分為夾谷山鄉和歡墩鄉,夾谷山鄉治所為徐班庄村,歡墩鄉治所為歡墩村。夾谷山鄉主要範圍是2013年02月08日以後的班庄鎮。歡墩鄉的主要範圍是石樑河水庫河裡。
1958年9月11日,夾谷山鄉改稱夾谷山人民公社,歡墩鄉改稱歡墩人民公社。
1958年12月,開挖石樑河水庫。至1960年10月方竣工。
因開挖石樑河水庫導致移民問題。原歡墩人民公社一些庫區村莊陸續搬移至夾谷山人民公社及周邊一些地區。馬朱孟、朱岔汪兩村搬移至朱堵人民公社;曹埠店子、東庄王塘、中庄王塘、西庄王塘、陳圩子搬移至新海連市桃花澗公社,其餘大部分在凈埠南嶺、歡墩埠東嶺、坡石橋北嶺。
同時決定,因歡墩地域變小,將以下各村自夾谷山人民公社劃歸歡墩人民公社:孫凈埠、王凈埠、范凈埠、凈埠中村、張凈埠、董凈埠、李凈埠、瓦屋、河窪、蔣黃泥溝、李黃泥溝、彭黃泥溝、坡石橋、臧介溝、閻介溝、劉介溝。
由於生存艱難,相當一部分移民遷紛紛回遷至其村尚未被淹沒地區,如朱岔汪遺民遷回至本村未淹沒地區另建新村。直到現在散佈於全縣各地庫區移民仍然是較為贛榆縣較為貧困的群體之一,其所擁有的土地等經濟資源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遜於當地原住民。
1961年8月9日,夾谷山公社南部,即治所徐班庄村為中心的地區,獨立建立公社,名為班庄公社。治所徐班庄村。原夾谷山公社治所移至汪於村。
1983年7月,改班庄公社為班庄鄉。夾谷山公社為夾山鄉。歡墩公社為歡墩鄉。
1985年7月,歡墩鄉改為歡墩鎮。
2000年12月,班庄鄉改稱班庄鎮。
2001年12月2日,班庄鎮、夾山鄉再次合併為班庄鎮,治所“徐班庄”(即班西、班東、東班)。
2013年02月07日,班庄鎮與歡墩鎮合併成新的班庄鎮,治所“徐班庄”。
山頭共計13個:太平山、榔頭山、祝其山、夾谷山、葫蘆山、金牛山、雙山、馬山、廖山、馬鞍山(抗日山)、劉家山(留駕山)、葛家山、橫山、朱雀山。
氣候屬暖溫帶季風氣候,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2月)四季分明。夏季屬海洋性氣候,冬季帶有大陸性氣候特徵。1月平均氣溫−0.3℃,7月平均氣溫26.3℃,年平均氣溫13.6℃。
全年多風,以偏東風為主;日照,降水較為豐沛,但季節差異較為明顯,雨水多集中於夏季,通常春秋兩季較為乾旱,土地墒情較為嚴重。
植被屬溫帶落葉闊葉林區南端,以人為植被為主,自然落葉闊葉林、常綠針葉林為輔。植物有169科657屬1062種;動物有16綱,以水生動物與家畜禽為主。
石樑河水庫
區域內相對較大的河流有兩條。
一是祝其河二是新沭河。西部有源自山東之朱范河與唐子河(原大沙河上游部分,曾稱董家灣河),兩河皆自今山東臨沭縣玉山鎮,未修築石樑河水庫前在三角汪相會後稱大沙河。大沙河東南行,至今東海縣石樑河鎮北石樑河匯入。石樑河水庫修筑後朱范河在東窩子村東匯入石樑河水庫,而唐子河則於原董家灣舊地匯入石樑河水庫。
自解放后,本地區修築多個大中型水庫,主要有石樑河水庫、紅領巾水庫、五一水庫、五四水庫、三八水庫、抗日山水庫、接庄水庫存、祝其山水庫、馬山水庫等。
攔洪河南大堤---高速公路進出口對岸
石樑河水庫,東海縣方面又稱作海陵湖,為贛榆區和東海縣共有,是江蘇省最大的人工水庫。
石雕書法
贛榆縣班庄鎮
上閻庄(陳閆庄、劉閆庄)、三清閣、班庄(班西村、班東村、東班庄、孟班庄)、趙班庄、黃班庄、古城村(古城,小河)、泉坡村、大溝埃、曹頂(曹頂、三角庄、小半路)、前閻庄(賀閆庄、於閆庄、於黃泥溝、曹閆庄)、演馬場、馬圩、新河東、新集(新東,新西)、前集
馬朱孟、太平村(三角汪、太平村(舊稱:西孟庄)、愛國(金下嶺、二龍村))、石溝埃(玉河、前石溝埃、后石溝埃)、東窩子、石門頭(二、三、四)、李小灣、東朱范(姚朱范、徐朱范、養馬團)、介溝(臧介溝、閻介溝、劉介溝)、坡石橋、歡墩埠村(歡南、歡西、歡東、歡新、孟家嶺)、黃泥溝(彭黃泥溝、蔣黃泥溝、李黃泥溝、河北)、董凈埠(張凈埠、董凈埠)、孫凈埠(孫凈埠、李凈埠、范凈埠)、朱孟(朱朱孟、李朱孟)、東方紅(薛朱孟)、河窪(小河窪、瓦屋)
全鎮人口100826人(2017年),漢族人口佔99.9%以上。
區域內以中原官話為主,西部是中原官話(中原官話曹徐片)的東部邊緣,東部為贛榆方言(膠遼官話青萊片)的西部邊緣。
本地地名讀音對照表
地名 | 普通話 | 方言 | 備註 |
歡墩(埠) | huāndūn(bù) | huanden,huan-d-bu | |
朱孟 | zhūmèng | zhū-m,ma-zhū-me | 馬朱孟、李朱孟、朱朱孟 |
三角汪 | sāngjiǎowāng | san-j-vāng | |
二龍村 | èrlóngcūn | ler-éng-cen | |
金下嶺 | jīnxiàlǐng | jin-xià-ling | |
西孟庄 | xīmèngzhuāng | xi-m-zhuang | |
石溝涯 | shígōuyá | shi-g-yái | 前石溝涯、后石溝涯 |
東窩子 | dōngwōzi | dong-vo-zi | |
石門頭 | shíméntóu | sh-m-tóu | 一村、二村、三村、四村 |
李小灣 | lǐxiǎowān | li-xiao-wai | |
朱范 | zhūfàn | zhu-f | 姚朱范、徐朱范 |
孟家嶺 | mèngjiālǐng | mèng-j-ling | |
凈埠 | jìngbù | jìng-m,jìngbu | 范凈埠、李凈埠、孫凈埠、董凈埠、張凈埠 |
黃泥溝 | huángnígōu | huangmígou | 彭黃泥溝、李黃泥溝、蔣黃泥溝、於黃泥溝 |
坡(石)橋 | pō(shí)qiáo | poshiqiáo,po-le-qiáo,poqiáo | |
養馬團 | yǎngmǎtuán | yáng-mtuǎi | |
古城 | gǔchéng | gū-ch | |
介(車)溝 | jiè(chē)gōu | jiàigou,jiài-ch-gou | 閻介溝、臧介溝、劉介溝 |
班庄 | bānzhuāng | bānzhuāng | 徐班庄、趙班庄、孟班庄、黃班庄 |
大溝涯 | dàgōuyá | dàg-iai | |
洪爽 | hóngshuǎng | hóngshui | 竇洪爽、陳洪爽、時洪爽、王洪水、於洪水、圈子洪水、楊洪爽、劉洪爽、韓洪爽 |
閻庄 | yánzhuāng | yánzhuāng | 賀閻庄、於閻庄、陳閻庄、劉閻庄、上閻庄 |
本區域交通十分便捷,已初步建成以國道、高速公路、縣級公路等構的交通網路。G327國道G233國道重合段、長深高速(G25)貫穿全境,是境內最大的交通幹線。S402省道橫貫東西,S245省道縱貫南北。縣級公路主要有:青抗線(青口——夾谷山風景區)。
高速公路進出口
到班庄鎮的高速公路指示牌
鎮區南門
省道S245與聖泉街交匯處
工業產值、財政收入連年居全縣鄉鎮前列,是連雲港市“工業十強鄉鎮”、“綜合實力二十強鄉鎮”、“銷售收入十強鄉鎮”。2006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663億元,實現財政收入80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1.03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466元。
庫區網箱養魚
境內有廖溝礦泉水、夾谷山泉、龍頭山泉均已通過省級鑒定。全鎮現有茶園3000畝,雜果3000畝,用材林10000畝,蔬菜5000畝。建立了肉牛、山羊、山草雞、七彩山雞等多個養殖基地,土特產品暢銷國內外。緊緊圍繞石樑河水庫這一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淡水漁業,庫區人民收入穩步提高。
班庄鎮手工品
傳統的集市貿易仍然是全鎮的主要商業形態。主要農村集市有班庄集、歡墩集、汪於集、新集集、石門頭集、竇洪爽集、黃泥溝集、佃馬場集等。
逢集時間【採用威威中華傳統的夏曆(即農曆)】:班庄鎮集(2、7、5、10),汪於集(1、6),竇洪爽集(4、9),新集集(3、8),佃馬場集(3、8),接駕庄集(3、8),歡墩集(1、6),東進集(4、9),太平集(5、10),石門頭集(4、9),黃泥溝新村集(1、6)。
備註:1、逢五排十的集市,遇到小月沒有三十日的,就29逢集,設置為小集。
2、每年臘月的最後一天,即大年三十或廿九(臘月為小月就是廿九),所有集市都開張半日,叫半個集,因為過了晌午就都回家過年了。
通過政策傾斜、結對幫扶、營造載體等舉措,推動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計劃年內發展日用百貨、家電、服裝、飯店、旅館、浴池等服務項目380家,新增農村經紀人25人,勞務輸出10000人。
旅遊業:一是山水自然景觀建設,在五大水庫上建設涼亭、曲橋、釣魚台、觀光台;二是人文景觀建設。修建聖人殿、奎星閣、老母奶奶洞、玉皇廟、岱王廟。三是打造山鄉特色觀光帶。在歡林線兩側,發展棗園300畝,山楂1000畝,葡萄300畝,梨園300畝,菜園1000畝,形成色彩各異的山區生態特色。旅遊服務建設。興建賓館療養區,建成具有吃、喝、玩、唱、住多功能的別墅4座。
抗日山位於連雲港市贛榆縣西部班庄鎮王洪村夾谷山南端。是中國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素有“抗日第一山”之美譽。抗日山風景區,主題景觀抗日山烈士陵園是在抗日山戰爭時期,在紛飛的戰火中興建的。由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二旅、山東軍區、濱海軍區軍民於1941年春興建,至1944年,先後四次為抗戰犧牲的先烈建塔樹碑,是中國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抗日烈士陵園。
新型農村小區
班庄鎮在2001年前是分屬三個鄉鎮,故有三個有一定規模的鎮區。班庄鎮立足統一規劃,因地制宜,發揮各自優勢,合適的發展農村城鎮。北部發展山區旅遊,南部發展沿湖旅遊。
鎮中心區原為夾谷山鄉、班庄鄉和班庄鎮駐地。歷史上,五代戰亂平息,祝其古城毀壞后,進入北宋繁榮期后,班裡庄就成為懷仁縣西部中心。后又經過宋元戰亂、元明戰亂、明清戰亂,幾經復興、動亂,大浪淘沙,適者生存,在清中期,城鎮建設較為完善,外有城牆,城牆四角設有城堡,適合防守。清末民初,爆髮匪亂后,城牆遭炮擊,導致損毀拆除過半。進入民國后,班裡庄由於偏離了交通要道,略顯閉塞。1940年,中共進入班裡庄,而歡墩埠屬於日佔區,導致徐班庄成為戰爭前沿陣地,城牆底毀壞拆除。經過1947年土改,大量人口被處死及外逃,導致鎮區規模相對偏小。1990年代以來,隨著327國道改道,以及青班線、青歡線及歡林線等公路的修建,交通狀況得到根本改善,成為贛榆西部的公路交通樞紐。目前,鎮區已經建成工業街、聖泉街、文化街、勝成路、歡林線、班飛路、繁榮路、谷陽路這四縱四橫的街路。2014年,連雲港報江蘇省府,將班庄鎮區規劃為贛榆區的兩個鎮級市之一(另一個是柘汪)。
歡墩在2013年2月7日之前為歡墩鎮駐地。民國年間,王佐良主政贛榆縣,歡墩由於位於沂州(今山東臨沂)至海州(今連雲港市)的官道上,將夾谷市議會政府設置在歡墩埠。解放后327國道曾穿鎮而過,交通條件優越,此後較長時間是本地區的經濟中心,也是本縣較早的鎮之一。歡墩街區由歡西、歡東和歡新三個自然村組成,東臨327國道,南瀕石樑河水庫,北與班庄鎮區相接,交通便利,景色優美,街區商鋪眾多,目前是班庄鎮較好的建成區。
鳳凰大道
古城村位於班庄鎮西部,為上古至春秋時期的祝其國都,是秦漢至唐初的祝其縣的縣治所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隋末,竇建德與李世民曾爭奪祝其縣城,導致城牆部分損毀。至黃巢動亂及五代戰亂,祝其徹底喪失了繁華,成為廢墟。自北宋起,班裡庄取代祝其,成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元末明初,有外地人遷居祝其古城廢墟附近,建房墾荒,形成村莊,名曰古城。村有四大姓氏:宋馬姚李。約1990年代初,書記鐵腕治村,古城村大規模拆遷改造,標準劃一,發展工業,富民強村,古城成為連雲港明星村。目前是除原三個鎮區之外人口規模較大,建設相對較好的村莊之一。
全鎮村與村之間道基本上完成硬化,已經建立起完整的農村道路交通網路。但由於部分路段建設較早及缺乏保養,路面損壞較為嚴重。
本鎮教育機構:
高級中學一所:班庄鎮職業高級中學。
初級中學三所:班庄中學、班庄第二中學(原夾山中學)、歡墩中學。
完全小學三所:班庄中心小學、夾山中心小學、歡墩中心小學。
村級小學若干:馬圩小學、新集小學、黃泥溝小學等。
本鎮醫療衛生機構:
較大醫療機構
班庄鎮中心衛生院
夾山衛生院
歡墩衛生院
較小便民醫療機構
各行政村都設有醫務室,方便居民對感冒等輕微病種的治療。私人診所及藥店遍及整個鎮區。
居民基本都加入合作醫療
大病報銷額度超過醫療總費用一半,大大減輕了居民的負擔,有效避免了因病致困的窘界。
夾谷會盟
孔子相魯會齊侯的地點---祝其國夾谷山
【傳】左傳:十年春,及齊平。
夏,公會齊侯於祝其,實夾谷。孔丘相。犁彌言於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齊侯從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兩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於神為不祥,於德為愆義,於人為失禮,君必不然。”
齊侯聞之,遽辟之。
將盟,齊人加於載書曰:“齊師出竟,而不以甲車三百乘從我者,有如此盟。”
孔丘使茲無還揖對曰:“而不反我汶陽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齊侯將享公,孔丘謂梁丘據曰:“齊、魯之故,吾子何不聞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執事也。且犠象不出門,嘉樂不野合。饗而既具,是棄禮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棄禮,名惡,子盍圖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
齊人來歸鄆、歡、龜陰之田。
清末民國匪事
清末民國時期,政治混亂,匪事紛擾,村鎮往往築塢寨自守。尤其縣境西部及西南匪患十分嚴重。遠近塢寨以班庄最為堅固,故有當地民諺有“鐵打的班裡庄,紙糊的蛟龍汪,要看子彈還是朱范庄”。
清宣統三年辛亥,清江兵變,海屬地區匪、幫趁機響應。而當時縣守備部隊已裁,但巡警等尚未設立,故治安出現真空。而暫時未裁之鄉勇人數有限,還要駐防和維持縣治安全。縣令曹運鵬不得不向時在朱范的蘭山縣咨政局議員王佐良求助。
王佐良率沂州防營及其私募鄉勇,與其侄王沂華出擊境內匪寇,連戰連捷。夏曆九月一日進至磨山,再次取得大捷,王率軍遂至青庄湖(今東海縣青湖鎮),收復青庄湖鹽防營。這樣贛榆縣西境及西南境悉平。
而此時海州鹽防兵變,王佐良接到消息後於初六日奔襲海州平叛。初七日黎明圍叛匪於浦南。經過戰鬥后,斬殺叛匪頭目多名,匪首王西斗亦於此役被斬。王佐良遂軍駐海。
及南北議合成功后,贛榆縣北境匪事再起。王佐良遂率軍至贛榆剿匪,並令所遺在青庄湖馬隊進擊,在北部地區接連取勝。但亂匪竟攻陷贛榆縣城,縣令曹運鵬隻身逃到青口而倖免。王佐良遂回師收復縣城。
司令部
朱克靖
抗戰爆發后,郝在胡宗南麾下任參謀,在其安排下出任中央軍校西安七分校少將總隊長一職,但不久又因為與一位團長的夫人通姦事敗而被蔣介石親自下令羈押。
1940年,郝設法越獄成功,投奔在汪精衛政權任職的繆斌,在其推薦下得到重用,先是策反了蘇北的地方實力派——國民政府魯蘇游擊副總指揮李長江,后又於1941年出任“中央陸軍將校訓練團”教育長。1944年1月,郝被任命為“淮海省”省長,駐守徐州,建立起四個師和一個獨立旅的武裝力量,被封為汪精衛政權第八方面軍總司令。
抗戰勝利后,郝部被國民政府收編,被任命為新編第六路軍總司令。但是郝由於背負著“漢奸”惡名,始終不得國民政府重視,又接到命令要求其儘快向新四軍發動進攻,郝遂認為國民政府在借刀殺人,於是開始同中國共產黨秘密接觸。
1946年1月,在梁漱溟等人的斡旋下,新四軍軍長陳毅派遣郝在蘇聯的同學朱克靖前來郝處勸降,郝於是宣布“退出內戰”,率部改編為“中華民主聯軍”,駐守贛榆縣。司令部設置在徐班庄。
為穩定郝鵬舉軍心,陳毅、粟裕、徐海東、劉少奇、谷牧等人幾次親臨徐班庄,與郝鵬舉談心,分析形勢。
但是徠郝並未與國民政府方面斷絕聯繫,看到國民黨軍隊強大,心中又害怕被共黨當槍使成為炮灰,就秘密籌劃重新投誠國民政府,並對陳毅等人進行誘捕。誘捕計劃失敗后,郝於1947年1月將老同學朱克靖逮捕,交付南京,朱克靖終被處死。
1947年1月16日,郝鵬舉在徐班庄公開叛變,並再度宣布加入國民革命軍,被委任為魯南綏靖區司令長官兼42集團軍中將總司令。但是其部隊於2月7日在白塔埠戰役中被華東野戰軍徹底消滅,郝也被俘。
陳毅得到華野二縱生擒郝鵬舉的戰報后,當即提筆寫下《示郝鵬舉》一詩,訓斥郝鵬舉:教爾作人不作人,教爾不苟竟狗苟。而今俯首爾就擒,仍自教爾分人狗。
郝鵬舉被俘后,本性難改,4月份因逃遁遭槍擊受傷被捉,隨後被凌遲。
黨委政府駐址
班庄鎮
執政理念:實事求是
序號 | 姓名 | 任 | 屆 | 時間 |
01 | 王濟富 | |||
02 | 李康 | |||
03 | 李安 | 2013年02月07日-2014年01月15日 | ||
04 | 劉倉橋 | 2014年01月15日—今 |
序號 | 姓名 | 任 | 屆 | 時間 |
01 | 相振滿 | |||
02 | 劉倉橋 | 2013年—2016年 | ||
03 | 詹磊 | 2016年—今 |
(備註:1.在當地為官一任的官僚不算當地人,曾經在本地做過事的外鄉人不能入選,必須是籍貫或出生地為本地或歷史區域上屬本地者<大致範圍包括古祝其國境域、明代光孝鄉及清末民初的夾谷市範圍>,方能入選。2.科舉有功名者,進士、舉人、貢生必入選;秀才優秀者亦可入選;官僚古制正七品及以上,近制正處級及以上,必入選;從九品、副科級等低級別但優秀者仍可入選;優秀的商人、企業家可入選;知名學者可以入選。3.人物排名按出生時間。4.資料不斷完善中,希望各個編友協助。)
古代名人:姚貴,姚斌,徐克治,徐作賓,徐聖敬,徐聖言,徐樹蘭
近代名人:王得勝,徐邦京,王佐良,徐之奇,朱月華,徐允祜
現代名人:徐允憲,王祥兵,王新文,趙克常,徐濤,尹克忠,馬維佼
現代名人因為涉及具體私人事物,可能會引起不快及給生活帶來不方便。一般只列出出生時間,家鄉某村,而不具體介紹功名成就。
姚貴
朱范村人,明北城兵馬司指揮,其識見過人,發奸摘伏、安民息盜,辨是非、伸冤枉,都民畏之。
姚斌
約(1400~1497),贛榆縣姚朱范村公盛堂姚氏三世祖,二世祖貴公之三子也,公德行著聞,為鄉里所敬服,壽近百歲,弘治五年恩賜壽官。
徐克治
乾隆廿八年(1763年)歲貢。徐班庄人。
徐作賓
貢生,徐班庄人。
徐聖敬
監生,長陽、通城、來鳳縣典史,署金子磯巴河巡檢。徐班庄人。
徐聖言
監生,京城兵馬司吏目,徐班庄人。
徐樹蘭
監生,署南城正副指揮、中城副指揮、南城兵馬司吏目;徐班庄人。
王得勝
王得勝(1825-1908),沂州蘭山縣朱范村人(今屬江蘇東海)。咸豐初,從海州守備秦懷揚剿撫土匪有功。六年,赴江南大營,隸欽差大臣德楞泰(應為德興阿)、袁甲三,以功薦保藍翎,外委海州。紳民稟請留辦團練,奉委至贛榆。捻匪猝至,環攻九晝夜,城垣傾圯,城內絕糧。得勝以牛車土囊補塞缺處,煮篋笥敗皮與軍士分啖,卒保危城。漕督王夢齡奏保,以千總留漕河兩標儘先拔補,旋署贛榆千總。賊擾海州,得勝以百五十人往援,設伏擒多名,賊遁。
同治二年,漕督吳勤惠公棠奏遣陳帥國瑞,由淮徐進剿沂境幅匪,首克長城賊圩,次攻中村,生擒逆首孫化祥,沂境肅清,得勝贊助之功為多,以功保守備,加都司銜。
隨國瑞進攻白蓮池教匪老巢,先登中矛,血溢腸出,裹創復進,獲匪首劉雙印。僧忠親王賞之,免補都司,以游擊仍留漕河兩標儘先補用。得自募士,號得勝營,游防海州、清江、桃源等處。東捻巨酋任柱率眾逼海州,得勝以計深入賊巢,決擒任柱未得,擒其兄任鎖而歸。後任柱殪,餘黨平。漕督吳棠奏保,以參將補用加副將銜。
六年,捻酋賴汶洸(應為賴文光)由清淮南竄,得勝追之,一晝夜行三百餘里,后汶洸就擒於揚州之五台山,道號吳毓蘭為督率,得勝實獨擒之。以功免補副將,以總兵補用,並賞“志勇巴圖魯”名號。八年,大軍擊捻巨酋張總愚(應為張宗禹)於東境,得勝大小數十戰。事平,以提督記名簡放,旋署海州營參將。迭獲巨匪,屢經奏保,光緒九年,授江西南贛鎮總兵。十一年告歸。
十五年,江督曾忠公國荃,檄委統淮北緝私營,兼漕標營務處。十六年,馬陵山匪徙嘯聚,得勝先事偵知,俘三十餘人,盜風遂戢。二十一年,日東戰事起,江督張文襄公之洞,檄募海勝軍八營,駐防青口一帶,奉旨補授陝西河州鎮總兵。以疾奏請開缺,並辭營務。
鄉居教子,與文人學士相交遊。喜作大字,為時所稱。凡公益善舉,不惜巨金。三十四年終於家,壽八十六。
江督端方,奏請於海州地方建立專祠,列入祀典。宣統元年,紳耆合詞籲請,將事迹宣付史館,附祀僧忠親王祠。(備註:江西南贛鎮總兵從一品陝西河州鎮總兵正一品)
徐邦京
監生,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親臨為之題字“熱心公益”。徐班庄人。
王佐良
佐良者,王公得勝之次子也。(1872—1935),字緯宸。王佐良自民國元年(1912年)起,先後擔任贛榆縣民政長、縣長,三次主政贛榆,主政長達16年之久。當年民間皆以“二大人”稱之。
王佐良自幼深得父愛。其父在江西任總兵期間,他隨父攻讀詩書、兵法。王得勝從江西卸任后不久,又奉兩江總督之命復出組織海勝軍。王佐良加入海勝軍,在贛榆多年。
王佐良曾為自己的畫像作“自嘲辭”,其文曰:“體不胖,貌不揚,須稀眉濃,鼻高頸長。聲粗而壯,色白而黃,心直口快無留藏。幼習科舉業,壯且事農桑。雖秀才不酸腐,當少爺不荒唐。分統海勝軍,身此列戎裝。備員資政院,國事得參詳。十載知事,捍衛家鄉。願祝永為軍人,吁!建功立業於疆場!”
佐良為光緒年間秀才。宣統二年,他當選為山東省蘭山縣資政院議員,步入政界。
清末民初,蘇魯交界地區土匪猖獗。當地有“羽山到磨山,蟊賊一萬三;磨山到蒼山,蟊賊萬萬千”之說。而當時赫赫有名的總兵府——王家大院,就處於這土匪最活躍的地區。
宣統二年九月九日(1911年1月11日),王佐良趁資政院休會之際趕回老家,會同侄子王沂華(胞兄王澤鳳的養子),捐資成立團練,招募鄉兵以保家。
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軍舉義。海州屬地土匪趁世蜂起。贛榆縣境內以孫秩墜、王西斗等為首的各路股匪也不斷騷擾各地,對縣城和青口鎮造成極大威脅。然而,此時的贛榆縣城的守備力量卻十分薄弱。知縣曹運鵬面對日益嚴峻的匪情一籌莫展;縣城和青口鎮的紳董們則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清咸豐年間,捻軍攻打贛榆城時,知縣方鈞懇請王佐良之父王得勝來守城,才打退強敵。如今,為了抗匪保城,知縣曹運鵬也不得不到王家“搬救兵”。民國八年版《贛榆縣續志》有如下記載:“知縣曹運鵬以兵力不足制賊,時山東蘭山縣資政院議員王佐良,由京旋見招募自衛,所居朱范村與縣毗連,其先人嘗助贛榆城守有功,以故曹令以舊義感說,乞助於佐良……”
曹令誠意相求,又是父親曾經出戰保護的縣城面臨災難,使王佐良感到義不容辭。於是,他和侄子王沂華商定:把鄉兵們拉出去剿匪。他們又找到沂防營管帶李魯卿,請派兵合力作戰。
王家鄉兵得沂防營兵勇相助,首先向縣境西南的磨山一帶匪窩發起攻勢。但因人生地疏,初戰不利。於是,王佐良和侄兒王沂華商定:再度變賣家產,招募更多的新鄉兵。
宣統三年十月初一(1911年11月21日),王佐良仍藉助於沂防營兵力,率鄉兵第二次向末(磨)山周圍的土匪發起圍剿。在戰鬥中,王佐良叔侄倆身先士卒,親冒矢石之險,四齣堵截匪徒,終獲大勝。次日,又乘勝克複駐檾庄湖(今東海縣青湖鎮)的鹽防營壘。
王佐良剿匪戰的烽煙未息,十月初二夜,海州鹽務營又發生兵變。海州的紳、商界聽說王家鄉兵剿匪勇猛,便火速發函請求王佐良前去海州平亂。
初六,王佐良和侄子王沂華率兵去海州,路過大沙河時,聽說王西斗匪幫正在浦南燒殺搶掠,便於初七日黎明帶領團練鄉兵包圍了浦南,擊斃了王西斗和不少匪徒,解救了浦南民眾。隨後,他們進駐海州,鎮守海州城。
因王佐良多次剿匪有功,不久被江北行督蔣雁行委任為“海州軍政支部長”,后又提升為陸軍少將,領“三等文虎嘉禾勳章軍政執法官官銜”。民國元年他到贛榆縣主政以後,又兼任海屬警備隊統帶官。
宣統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后,英帝國出面誘脅革命軍與袁世凱妥協,“調停”南北的對峙關係;來自山東的沂防營兵勇也打算撤回。贛榆境內的殘匪聞風蠢蠢欲動。此時,王佐良已有軍職。當他得知贛榆縣城僅有練勇50人,難以自保,就勸縣知事曹運鵬擴兵防匪。但曹運鵬竟以難籌軍餉推諉不辦。
這期間,縣內匪首孫秩墜的叔父正被關押在縣衙大牢里。一個因侵吞公款在押的縣吏也被捕收監。他與孫的叔父串通,買通一名獄卒,讓其捎信給孫秩墜——由他們做內應,攻打縣城。
此事被泄密后,王佐良馬上寫信給曹,要曹殺掉在押土匪,並嚴查為土匪傳信的“內鬼”,消除後患。誰知這位曹令不相信縣牢里會有這種“閃失”,拖著不辦。到了臘月中旬,土匪來攻城的風聲越來越緊。王佐良只好急命駐檾庄湖的馬隊來贛榆,加強巡城兵力。
辛亥年臘月二十一日(1912年2月8日),縣內的土匪行動之前,南面響水縣的海匪竟突然竄來,偷襲縣北部的海頭圩。王佐良只好暫離贛榆縣城,帶鹽防營和商團兵40多人前去剿滅。恰在這一夜,贛榆縣各路土匪聚數千之眾,打開了縣城。縣令曹運鵬只好縋城逃往青口鎮避難。
第二天(1912年2月9日),曹運鵬會同贛榆縣商會和青口團練局的紳董們,向江北行督發電,報告了土匪陷城之事,並表示贛榆縣已歸順民國,請求派兵剿匪復城。行督府隨後命令海州民政長、十三協統領何鋒鈺發兵贛榆剿匪。何到贛榆后,和青口的商會許鼎馨,姜佩之等相見,並安排鹽防營,以及由他帶來的完字營,合兵於十四日攻城。土匪於二十一日夜棄城潰散。
縣城克複后,避難於青口鎮的贛榆縣鄉政局長和董事們,鑒於縣令曹運鵬在剿匪守城中無所作為,醞釀推選王佐良縣民政長,有人將該提議致電在外地的贛榆縣名流許鼎霖,由許首肯,再上報江北行督府,得到允准。
民國元年(1912年3月11日),王佐良就任江蘇省贛榆縣第一任民政長。
王佐良上任后,匪勢依然嚴峻——被趕出縣城的匪首孫秩墜雖已在出逃途中喪命,但少數亡命之徒混跡於民間。特別是有個叫仲兆琚(仲八)的匪首,他的匪幫占縣城那幾天,搜獲了不少鋼槍彈藥。他們退出縣城時,人馬也沒受損失,留下了巨大隱患。
王佐良深知:要想穩定地方治安,就必須先制服土匪。為此,他上任之初便加強了城防的軍事部署。同時,他決定成立有馬、步卒共180人的縣警備隊,由王沂華任管帶,平時維持縣城治安,戰事守城禦敵;保留商團300人專守青口鎮;由商會籌款招兵勇150人,購兩艘大船,並借許鼎霖屬下的海豐麵粉公司小炮三門(帶炮手),裝備護航炮船,駐防海口。
四月,為加強城防設施,王佐良又報請上級批准,動用稅銀1407元重修城牆、縣署和監獄。
六月,城防工程剛竣工,窩在羽山的仲兆琚股匪又竄來夾谷山騷擾。於是,王佐良親率縣警備隊進擊,將這股裝備好、從沒吃過虧的匪徒消滅殆盡。從此,周邊地區每有土匪出現,王佐良都派王沂華帶警備隊出征,且所戰皆勝。經一段時間的肅剿,各地土匪的氣焰大為收斂。
王佐良見大股土匪已經潰敗,就通過各種關係,對可以爭取的匪徒加以安撫。對此,有些人便製造傳言,說王佐良“通匪”、跟某些匪首訂有“君子約定”。
但在對付罪大惡極的匪徒方面,王佐良從來不手軟,而且他有權拍板定案,將罪犯“斬立決”。
除制匪之外,王佐良對手下辦事人員的管理也較嚴厲。民國二年,錢糧房僱員周振宗欠庫錢一千二百串,畏罪潛逃。他下令追捕治罪!周母多方借錢、把兒子的欠賬還上后,周振宗悄悄地回了家。王佐良聞訊后,嫌周不來縣裡主動自首,便再次派人把周抓捕歸案,終將周“明正典刑”。
王佐良年輕時就喜歡“老樹、怪石、奇花”。早在其父王得勝為官期間,他就在老家朱樊村建造一處家庭花園。該園起名“菊園”,內有菊花六百多種,並植有桂花、鐵樹、毛竹等奇花異草;花山、花窖、花亭、花廳、太湖石、小橋、流水等,也布局得當;素有“江北第一園”之譽。王佐良不僅把菊園營造成觀賞性花園,而且把它搞成園藝實驗園地。民國五年,他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樹藝淺說》一書。該書近四萬字,並配有圖像,介紹了常見樹木、蔬菜、經濟作物的栽種技術;另外還附有養柞蠶、椿蠶的方法。時任贛榆縣農會會長的喬文瀾為該書作序,行文說:“緯宸先生於樹藝一道,推究最精,富有經驗”;“栽植之法,物土之宜,純自經驗中來,切近詳明,皆以前農書所未道及者。”又說,這些方法,“農人試無不效”。
民國十四年,江蘇省政權落到奉系手裡。省長鄭謙決定派余嘉謨到贛榆任縣長,王佐良下台。奉系軍隊進駐青口后,軍中有個營長王某,青口人,曾與王佐良有磨擦。於是他抓住個公報私仇的機會,帶兵去抄王佐良的住所。王佐良事前聞信躲到城北馮頂村避難。奉軍士兵沒抓到王佐良,使他逃過一劫。
然而,在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中,王佐良“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他的仕途也似漂流在大海中的扁舟,隨著潮漲潮落而跌宕起伏。
民國十六年(1927年)秋,國民革命軍第二路軍在東隴海鐵路沿線作戰失利,部隊南撤;受其委任做贛榆縣長的張世湜也隨之撤走。孫傳芳的江浙聯軍李寶昌旅進駐贛榆后,王佐良復任縣長。
不料好景不長。1927年12月19日,北伐軍第十七軍第一師來到贛榆,軍長曹萬順把軍部安在青口鎮。北伐軍的到來使王佐良再度倒運:沒過幾天,江蘇省政府就委任王蘭卿(香谷)來贛榆當縣長。但王佐良誤信有人發電給省里要挽留他,便拒不交印。於是,北伐軍獨立師師長李明揚出面,派兵以武力幫助王蘭卿接收縣政權,並將王佐良扣押,交十七軍軍部看管。
王佐良被關押之後,國民黨贛榆縣黨部隨即成立“反王大同盟”,搜集到王佐良的“十大罪狀”:
(1)叛逆通敵;(2)勾結土匪禍害地方;(3)枉殺商保團護兵陳鴻玉;(4)錯殺錢糧房僱員周振宗;(5)聽任姨太放債抽賭;(6)縱容舅子包攬詞訟;(7)吸食鴉片違犯國法;(8)貪污教育費;(9)放兔鶻不務正業;(10)玩鵪鶉遊手好閒。並寫成訟狀,上訴南京特別法庭。
在“反王大同盟”督促下,王佐良被解送南京關押。民國十七年夏,特別法庭開庭審判王佐良,贛榆縣“反王大同盟”派蒯竟同、劉振鵬等為代表作原告出庭。結果,法庭判處王佐良無期徒刑,並沒收其在歡墩埠開設的恆聚油坊。
王佐良受審期間,曾支持他主政贛榆的青口人許鼎霖已去世多年;當年代表贛榆鄉董赴南京為他請願的朱壽石,也早已旅居上海;因此無人再替他“說話”。
但是,當王佐良的案子宣判之後,他的親家、濤雒鎮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丁惟汾,在基本上了解王的案情之後,終於出面向特別法庭提出了幾點“不同看法”。
丁惟汾認為:按王佐良的那些“罪狀”,把他定罪判刑,有些事確是無可非議。像他吸食鴉片(違犯國法)、為保自己的面子怒殺陳鴻玉(草菅人命)、對姨太和妻舅管束不力(自取其禍)、不惜揮霍重金為姨太顧瞾建造陵墓(觸犯眾怒),等等。但說他“叛逆通敵”、“勾結土匪禍害地方”,就值得斟酌了。比如說王佐良“通敵”,誰是“敵”呢?當年軍閥派系林立,在大兵槍口面前,他這個地方官對誰敢不俯首聽命呢?即使他一時傾向某某,也只能是他的權宜之計,何談“投靠”?
再說“通匪”。土匪本是國弱民窮的產物,僅憑贛榆一縣之力是消滅不了土匪的。既然如此,王佐良就是真的跟土匪有“約定”一事,也只能說明他是想保一方百姓平安而已,說他“勾結土匪禍害百姓”,難以服人!
丁惟汾確非等閑之輩。他針對贛榆縣的訴狀偏重“政治”(通敵、通匪)、而輕“經濟”(貪污)的實質,對王佐良的案情分析使特別法庭難以反駁。法官們此時認識到:王佐良的案情雖已作出判決,但定性確有偏重之處。再者,王佐良與丁惟汾是親家,又讓法官們不得不思考以何種方式,給社會和丁惟汾作出合理的交代。
特別法庭在充分權衡利弊之後,終於民國二十年(即關押王佐良三年後),作出決定:允許王佐良“保外就醫”。
王佐良經歷三年牢獄之苦、被“釋放”回到老家朱樊村時,身心交瘁,奄奄一息。當年赫赫有名的王家大院在他遭事之後,葉門庭冷落;名揚蘇北的菊園更是蕭條破敗。
日落西山,時過境遷。此時的王佐良已無在官場上東山再起的可能。在朱范村破落的王家大院里,他度過了一生中最為落寞的時光,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病逝,享年63歲。
徐之奇
徐之奇,字慕韓。約1905年生。官至廣西省公安廳副廳長,正廳級。徐班庄班東村人。
朱月華
朱月華,1922年2月7日生,2008年10月23日9時48分卒。連雲港市贛榆區班庄鎮朱孟村人。自幼進私塾學習,16歲成為塾師。1940年參加八路軍,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115師東進支隊2大隊2營機槍連戰士、副班長、115師教導5旅13團2營8連1班班長、2營5連1排排長、抗大一分校學員(1942.5)、學員隊區隊長(1943.9)、濱海軍區23團3營10連副連長(1944.春)、團部隊列參謀(1945.1)等職,參加了班庄、門樓河、日照、殷庄、朱堵及濱海地區反“頑”、反“掃蕩”等戰役戰鬥。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2師5團迫擊炮連連長(1946.11)、5團3營副營長(1947.初)、營長、2師教導隊隊長(1949.5)、2師4團參謀長(1948.9)、38軍113師338團副團長(1949.9)等職,參加了柳條溝、四平、三下江南、遼瀋、平津、衡寶等戰役戰鬥。新中國成立后,於1950年7月任338團團長,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被授予朝鮮三級國旗勳章。1951年5月任337團團長。1953年任113師副參謀長,同年5月任113師參謀長。1954年冬任113師副師長。1965年3月任113師師長。1968年7月任第38軍參謀長。1969年7月任第38軍副軍長。1972年5月任第38軍軍長。1976年3月到軍政大學學習至年底結業。1978年6月任第五十五軍軍長。1980年下半年調中央黨校學習,結業后,於1980年12月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1985年6月卸任。1987年1月離職休養。是中共第十大、十一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校軍銜,1960年晉陞為上校軍銜,曾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獨立功勛榮譽章。朱月華在任職55軍軍長時,指揮所部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取得優異戰績,55軍是所有參戰部隊中殲敵數量最多的軍。但因為四野被排擠,這個戰功最大的部隊在1985年時卻被撤銷番號。2008年10月23日副大軍區職離休幹部、廣州軍區原副司令員朱月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10月23日在廣州逝世,享年87歲。
徐允祜
約1924年生。官至湖北省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副廳級。徐班庄班西村人。
徐允憲
江蘇省優秀鄉鎮企業家、勞動模範。班庄鎮徐班庄班東村人。
趙克常
北京大學教授。班庄鎮趙班庄村人。
王祥兵
王祥兵,1965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班庄鎮新集人。
王新文
王新文,1968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程序員。班庄鎮小河村人。
徐濤
1974年生。徐班庄班西村人。
尹克忠
1975年生。班庄鎮新集人。
馬維佼
1976年生。班庄鎮馬圩村人。
2019年12月,班庄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2020年05月26日,入選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與財政部辦公廳公布的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