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華大蒜
裕華大蒜
裕華大蒜,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大中鎮裕華有大蒜之鄉的美譽,所產大蒜純天然無污染。大蒜含人體所必須的多種徽量元素,是優質上乘的綠色保健食品。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裕華大蒜是人們喜歡吃的蔬菜之一。蒜薹中所含的大蒜素、大蒜新素,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霍亂弧菌等細菌的生長繁殖。
裕華大蒜主要產品為青蒜(蒜苗)和蒜薹。
青蒜株型緊湊,葉片厚實,葉色濃綠,假莖長30厘米以上,假莖粗1.5厘米以上。質地細嫩,辛香味濃。
蒜薹修長圓潤,薹長50厘米以上,綠白部分40厘米以上,薹粗0.6厘米以上,質地脆嫩,清鮮爽口,辛辣回甘。
裕華青蒜
唐《本草拾遺》載:“大蒜去水惡瘴氣,除風濕,破冷氣,爛癬痹,伏邪惡,宜通溫補,無以加之。”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大蒜不僅是“天然抗生素”,可以殺死15種以上有害細菌,還可以治療高血壓,保護神經系統和冠狀動脈血管,控制人體—些內分泌腺功能等。大蒜中的大蒜素、蒜制菌素和大蒜甙能降低人胃內的亞硝酸鹽,具有較強的抗腫瘤作用。
• 土壤地貌
裕華大蒜
• 水文情況
裕華鎮5公里以上河流有大豐干河、二卯酉河、三卯酉河等3條,總流域面積111平方公里。境內水資源豐富。pH值在7.5-8.1之間。方圓15公里內無工業區,無潛在污染,大豐是全國首家農業生態示範區。
• 氣候情況
裕華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寒暑顯著,陽光充足,雨水豐沛。年平均氣溫15.1℃,降雨量1000毫米上下,日照時數2111.9小時,常年有效積溫4152.5℃,無霜期為180天。主要自然災害為颱風、冰雹和低溫連陰雨。
蒜薹
據《大豐縣誌》記載,民國初年,以張謇為首的愛國實業家,掀起產鹽區廢灶興墾高潮,1922年成立佔地27萬畝的裕華墾殖股份有限公司。自建國前後,農戶家前屋后零星種植大蒜,以自給為主,極少進入市場。1963年引進三月黃、冬冬青等品種;1985年面積有了較大的發展,2000年以來一直穩定在10萬畝左右。主要栽培品種有早熟的二水早、中熟的三月黃和晚熟的冬冬青,中、晚熟品種佔70%以上。
2009年,裕華全鎮大蒜生產面積6700公頃,常年產量30萬噸。
2011年,裕華鎮大蒜種植面積10.5萬畝,實現產值8.86億元。
2014年,通過大蒜標準化生產技術的集成與推廣應用,裕華鎮境內有江蘇省確定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面積10.5萬畝、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5萬畝。
裕華蒜頭
2000年,裕華牌蒜薹、蒜頭、青蒜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
2005年,裕華牌大蒜獲江蘇省名牌產品稱號。
2009年11月27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裕華大蒜”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裕華大蒜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江蘇省大豐市裕華鎮全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20°30.008′-120°37.571′,北緯32°17.164′-33°09.893′。
• 特定生產方式
1、品種選擇
裕華蒜頭
2、田塊準備
種植田塊應水系配套,旱能灌,澇能排,同時,堅持輪作換茬,減少重茬。施足基肥。播種前7天-8天,每667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灰雜肥或堆肥1000千克-2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70千克,硫酸鉀15千克-20千克。前茬作物收穫后立即滅茬曬垡,施肥后耕翻田塊,深20厘米,使土肥混合均勻,然後作畦,畦寬1米-1.5米。
3、播種青蒜
播種分為二種,一種是經過冷藏處理的蒜種,在7月上旬-7月下旬播種,沒有經過冷藏的蒜種在8月上旬-8月20日播種。蒜薹種植的大蒜播種期在8月中下旬-9月初。大蒜播前要進行蒜種精選,對用於播種的蒜種及時分瓣晾曬1-2天,選擇大小均勻、外觀均勻一致,無爛瓣、病瓣、夾瓣、蟲傷瓣的作為蒜種。對選擇好的蒜瓣進行處理,具體方法:去除底盤,這樣可提前3天-5天髮根;冷藏、浸種催芽,採用清水浸種法,先將蒜瓣放入桶內,一邊噴水,一邊拌動,使蒜瓣表皮全部濕潤為止,經1天-2天即可播種,以利發芽,縮短出苗期。對於冷藏青蒜栽培在播前20天在冷庫5℃-8℃的條件下首先進行冷藏處理。合理密植。青蒜栽培在畦面整平后,在土面直接插播,一般密度以7厘米×7厘米見方,密度在每667平方米12萬株左右。蒜薹栽培,播種時堅持順畦拉溝擺種,溝深4厘米-5厘米,播種后覆土壓實,密度原則上根據蒜瓣大小、土壤肥力、播種早晚來確定,對於蒜瓣大、土壤肥、播種早的可適當稀點,反之則密些。一般情況下,純種田行距20厘米,株距8厘米,每667平方米種植40000株左右。
4、田間管理
裕華大蒜
澆水。播后如遇乾旱,則要澆出苗水。另外,澆好防凍水、返青水,每次追肥后要及時澆水。澆水時忌大水漫灌。嚴寒來臨前,灌水防凍,灌水要足量,栽培畦要濕透,但畦面不能積水。
中耕鋤草。大蒜在播后苗前需進行中耕鋤草,同時中耕還有利於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狀,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生長。中耕鋤草主要在兩個階段進行:3葉期-大寒,此期進行2次深度2厘米左右的深中耕,促進根系下扎,培育壯苗;立春-春分,進行3次-4次1厘米-1.5厘米深的淺中耕,要求不傷根、不傷苗、除凈草。清明以後,大蒜已封壟,應停止中耕鬆土,以防損傷根系,影響產量,如有雜草,人工拔除。
青蒜、蒜薹採收與後續管理。青蒜9月下旬開始採收,蒜薹4月15日開始採收。在采薹前10天,要停止澆水,使蒜薹與葉鞘適當松離,便於采抽蒜薹。采薹時間應在晴天上午10時以後,莖葉略微萎蔫時進行,因為這時蒜薹韌性較強,采抽蒜薹不易受傷。採收方法以少損傷葉片、不使假莖倒伏為原則,以免影響養分的製造和運輸。具體方法:用雙手提薹,手抓住蒜薹在頂葉的出口處,用力均勻向上拔,即可順利抽出。對難提的蒜薹,抓薹的位置略微下移,帶1片葉,或用手在蒜薹基部捏一下,即可抽出。後續管理。采後用軟質繩捆系,每捆0.5千克-1.0千克,捆系后擺放在陰晾處,防曝晒。短途運輸堆放高度不超過1米,時間不超過5小時,並要防止雨淋日晒。分裝、運輸、貯存應符合DB32/T 343.2-1999中第8章和第9章的規定。
蒜頭採收與後續管理。採收蒜薹后18天-20天,蒜頭基本達到收穫標準。此時大蒜葉片大多乾枯,上部葉片由褪色到葉尖乾枯慢慢下垂,植株處於柔軟狀態,假莖已不容易折斷。起蒜時用手拔起假莖,即可將蒜頭拔起。拔蒜時要避免蒜瓣受到機械損傷。分裝、運輸、貯存應符合DB32/T 343.2-1999中第8章和第9章的規定。生產記錄要求:如實記錄生產投入品,特別是化肥、農藥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收穫日期、質量檢測情況、銷售情況。生產記錄保存2年。
• 質量安全規定
裕華大蒜在生產工程中嚴格執行NY 5001-2007無公害食品蔥蒜類蔬菜技術規範。
包裝:標誌明顯,標清產品、品名、等級、重量(毛重、凈重),並註明檢驗人員姓名或代號。標識: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包裝上統一標註“裕華大蒜”農產品地理標誌及公共標示圖案。運輸過程中,注意嚴防雨淋,嚴禁用含殘毒污染的倉庫和車廂,不允許和有毒物品混放混裝,貯存在清潔、低溫、保濕的室內,以防發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