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秦王府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秦王府為大明“天下第一藩封”的秦王府城。位於西安明城牆東北區域,它有城牆、城壕,內部布局肅穆嚴整,建築莊嚴華美,園林景緻如畫,它與西安明城牆城一起形成了“城中之城”的重城格局,由此開啟了唐代之後西安城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時代。

2020年8月8日上午9點半,西安新城廣場旁邊的明秦王府一處城牆遺址坍塌,據當地宣傳部門介紹,當時有車輛經過,可能有人員被困。目前現場已經被封鎖,消防員正在救援。相關部門正在制定搶修方案。

2020年8月11日,西安市古代建築工程公司的工人在明秦王府城牆遺址坍塌區域進行清理、加固和防雨作業。

建設背景


分封秦王
明代西安城的政治地位在西北地區乃至整個中國西部都處於最高層次,這不僅表現在明洪武二年曾把西安作為都城的選址之一,而且還反映在明太祖朱元璋將其次子朱樉派往西安,封為號稱“天下第一藩封”的秦王。
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明大將徐達攻佔元奉元路,旋即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中國歷史上。九月,朱元璋在確定國都時,基於“天下山川,惟秦中號為險固”的考慮,將西安列入都城的候選城市。西安雖然最終未被選做國都,但為鞏固大明統治,並確保西北邊地安全,朱元璋於洪武三年(1370年)在分封子孫到全國各軍政要衝擔任藩王之際,將二兒子朱樉封為秦王,由此也可見朱元璋對西安城地位的高度重視。
洪武三年四月初七朱樉受封為秦王后,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前往西安駐守。據《明實錄》所載,從洪武四年(1371年)開始,長興侯耿炳文奉旨以元代陝西諸道行御史台署舊址為基礎,興建秦王府城,至洪武十一年朱樉就藩西安時,秦王府城已完全竣工。
秦王府城的選址遵循了明太祖的要求,並直接決定了西安大城的擴展方向和規模。由於元奉元路城規模狹小,佔地僅約5.2平方公里,要在城中興建規模龐大的秦王府城,西安大城的擴展就成為當務之急。因而明洪武四年(1371年)開始興建秦王府城之際,也正是大城拓建之時。西安大城向東拓展的目的就在於將秦王府城置於大城東西長度上近似中心的位置,南北方向上的拓展也將秦王府城置於南北長度上中心偏北的位置。如果把東關正街也視為城區東西大道組成部分的話,秦王府城無疑是處於城市中心的位置,應當說大城的擴展是圍繞秦王府城的興建而進行的。
在長興侯耿炳文以及陝西都指揮使濮英等人的主持下,西安大城也開始了向東、向北的擴展工程,並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與秦王府城的興建大致同時完工,終於形成了今日可見的西安明城區的城垣規模,主城區(不含東關城)佔地約12平方公里,這就較元奉元城面積擴大了一半以上。
作為明代中央政府的特殊代表,秦王在城內官署體系中居於最高地位。秦王府城內有一套專設的官署機構,秦王同時下轄數萬兵馬,與北京燕王、大同代王等號稱“塞王”。秦王在西安共承襲了13世,在王府城中居住了260餘年的時間。

建築特色


城廓

城中有城,城三重、壕二重的重城形態
明代秦王府城興建完成後,就與西安大城形成了重城形態,成為大城環衛的子城。就秦王府城自身而言,也屬於內外重城結構,內城為王府宮城,宮城外圍還有一圈高大城牆,這與明代初年對藩王府邸格局的統一規定正相吻合。
秦王府城形態為內外二重城垣,東西窄、南北長,南面稍向外凸出的倒“凸”字形。嘉靖《陝西通志》明確記載了秦王府的重城形制,載其內有磚城,外有蕭牆。外側城牆“蕭牆”周長9.3里,內側城牆“磚城”周長5里。蕭牆和磚城之間為碧波蕩漾的護城河,河水通過龍首渠從城東滻河引入。當時明西安府城號稱“周四十里”,實際上大城(不含東關城牆)周長約為13.9公里,由兩者城周長度相比可見秦王府規模之大,不僅成為西安城內最大的建築群,而且也令其他城市諸藩王府難以望其項背。
有一種傳統說法稱,明西安城為“城三重,壕三重”。核實而論,稱為“城三重,壕二重”更符合實際情況。就現有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資料來看,秦王府城的磚城、蕭牆和西安大城的確構成了三重城格局,若是將東關城的城牆也算為一重,就可稱“四重城”了。但是,“壕三重”的說法並無有力依據,因為只在秦王府磚城和蕭牆之間有護城河,蕭牆之外並沒有護城河,連同西安大城外護城河,也只構成了“壕二重”的格局,儘管如此,這種“城三重,壕二重”的城市形態,在我國封建時代區域中心城市中仍極具獨特性和典型性。

規模

宏壯,宮城十里、城牆高厚、城河深廣
秦王作為明初北方邊疆受封的藩王之首,不僅政治地位崇高,而且“富甲天下,擁貲千萬”,這為其府城在各藩王府中規模宏闊浩大奠定了堅實基礎。明弘治八年(1495年),兵部尚書馬文升曾指出,秦王府城規模居各藩王府之首,“規模宏壯,將以懾服人心,藉固藩籬”,這具體反映在佔地面積、城牆高厚、城河深廣與宮室間數等方面。
由於現存秦王府內城“磚城”遺址範圍相對明確,學者們對其進行過多次實測,如盧曉明《明秦王府建置考暨現狀調查》載,東、西牆長731米,南、北牆長427米;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北門考古隊《秦王府北門勘查記》稱,長671米,寬408米。由於在觀測點、勘測方法和對磚城區域認識的不同,導致這些實測數據有一定差異。若將磚城視為標準長方形,依上述數據計算,面積約為0.3平方公里左右。明代1里約為572.4米,嘉靖《陝西通志》所載磚城“周五里”應為2862米,比最大實測數據2316米還要多出500餘米,這正可說明磚城並非標準長方形,而應為倒“凸”字形。
秦王府外城蕭牆廢毀已久,並沒有實測數據,從前述“周九里”的記載分析,合今5323米。粗略估算其佔地面積,約為1.5平方公里左右。
明初分封於北京的燕王,與秦王同為“塞王”,手握重兵,而其府城佔地規模則遠小於秦王府城。與明代都城南京的宮城相比,秦王府城也毫不遜色,《庚子西行紀事》載清代學者在考察西安秦王府城舊址后,就指出“明代紫禁城尚在,完整如新,且其地址寬於南京”。這裡直接以“紫禁城”稱呼秦王府城,可見其地位、規模在清人看來,的確堪與南京、北京兩都中的宮城相媲美。
在城池與宮室規模上,嘉靖《陝西通志》載秦王府磚城“高二丈九尺五寸,下闊六丈。女牆高五尺五寸。城河闊五丈,深三丈”。磚城實際高度約在11.5米左右,比藩王府城的統一規定高出2米余。實測城牆上寬6.5米左右,下寬11.5米左右。上闊與規制基本相符,下闊窄於規制寬度。牆體的這種結構,較規定形制更加高聳,牆壁略呈梯形,坡度大為減小,從而有利於防守,更適於作戰的防禦需要。
秦王府城的宮室規模,明人朱國禎在《涌幢小品》中載“秦府殿高至九丈九尺,大相懸絕”;而宮室數目應該在八百間之上。
秦王府城中宮殿建築在興建、重修中按照規定大量使用青色琉璃瓦,這些琉璃瓦均來自於秦王封地渭北同官縣(今銅川)的立地坡琉璃廠。該廠在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年間都大量燒造琉璃瓦,尤其在嘉靖二年(1524年)九月,秦王府發生火災后,重建宮室和承運殿等建築時,“琉璃之費無窮”。

內部格局

秦王府城內區域依職能可分為分祭祀、宮殿、園林、生活四大區域,由中軸線自南而北可分別視為祭祀區(磚城西南部、蕭牆靈星門西北)、宮殿區(磚城內大部區域)與園林區(主要在磚城內東部、後花園及護城河),在磚城與蕭牆之間的外圍地區,還布設有秦王府下轄的眾多官署和部分王府軍隊,為下轄官署、護衛以及服務人員生活區。
宮殿和城門在秦王府城格局中具有指示性意義,文化內涵豐富。各主要宮殿與磚城四門名稱,均按照朱元璋在洪武七年的統一規定而稱呼,即前殿為承運殿,中殿為圓殿,後殿為存心殿。磚城的四座城門,南為端禮,北為廣智,東為體仁,西為遵義。四門的命名顯然是按照“仁、義、禮、智”的古訓而制定的,目的就在於使諸藩王身居各地府城之中而能“睹名思義”,不忘“藩屏帝室”的重任。秦王府城王宮前殿名為承運,其正南設承運門,“承運”之名與明初都城南京宮城中之“奉天”殿的命名相互呼應,以“奉天承運”之意昭喻著朱明天下的長治久安;承運殿後的“圓殿”、“存心殿”得名也均與南京宮城中的“華蓋殿”、“謹身殿”有極為緊密的聯繫,華蓋形製為圓形,故秦王府城中亦有“圓殿”之名,前有“奉天承運”取意於天,後有“謹身存心”昭告於人,都將深厚的含意融注於建築的名稱之中。
磚城與蕭牆之間的城河上還因建有橋樑而設有“過門”,都以所處的方位命名,在體仁門前的稱為“東過門”,在遵義門前的稱為“西過門”,在廣智門前的稱為“北過門”。南過門雖未見記載,但肯定存在。護城河上所建橋樑與大城護城河上的弔橋有很大的差異,弔橋為活動橋,軍事防禦特色十分突出,而四過門所在的秦府城河上的則是極具景觀觀賞價值的固定的“廊橋”,橋上建廊,既可遮風避雨,又與橋下護城河園林綠化帶結為一體,成為西安城市園林中絕無僅有的“廊橋”景觀。
明秦王府
明秦王府
秦王府外城蕭牆與內城磚城四門相對,也設有四門,除南門靈星門外,其餘三門按其方位稱為東、西、北三外門。從內到外,秦府城共有3層12門,東西南北四方位各門相對,即便於秦府與西安城內其他各處的交通,又從整體上增強了府城自身的防禦能力。磚城限於其內城的地位,加之四周還有護城河,當在四門之外不會開設其他門,而蕭牆可能會出於對外聯繫的便利而開設有四門之外的其他門,並相應有門樓的設置。
由靈星門、端禮門、承運門、圓殿、存心殿、廣智門、北過門、北外門所構成的南北軸線,及由東外門、東過門、體仁門、承運門、遵義門、西過門、西外門所構成的東西軸線均十分明顯。承運門與磚城南門端禮門之間(即今新城廣場址)、端禮門與蕭牆靈星門之間、靈星門與西安城東大街之間各有一廣場。三個廣場縱向次第排列,強化了南北中軸線的作用。
秦王府祭祀區位於南北中軸線的南端兩側,眾多禮祀建築分佈其中。包括端禮門前的“忠孝賢德著聞坊”;磚城外西南隅的山川壇、社稷壇;端禮門外西南的旗纛廟;靈星門內東北的秦祖廟;後宮左側的宗廟等。除宗廟在磚城內北部之外,其餘均在蕭牆與磚城之間的南部,即一進入秦王府城就可首先感受到莊嚴的王府氛圍。用以禱祝國泰民安、皇權永固的“山川”、“社稷”二壇東西相鄰,位於磚城之“右”,用以祭祀朱氏先祖的“秦祖廟”則位於磚城之“左”,這種格局無疑受到了中國古代都城規劃思想中“左祖右社”原則的影響,符合“王國宮垣內,左宗廟,右社稷”的規定。
秦王府宮殿區按“前朝後寢”布設。磚城之內為秦王府城的主體——宮殿區,由政務區和寢宮區組成,自南而北在中軸線上依次布設處理政務的承運殿、王宮、存心殿、圓殿和供秦王日常休息所用的前寢殿、后寢殿。承運殿在承運門正北,南向,九間,高九丈九尺九寸。承運殿作為秦王府城中正殿,面南背北,高闊皆依據最高等級的宗室宮殿尺寸營建,可稱當時西安城中最莊嚴宏偉的建築。
秦王府官署區與護衛區位於蕭牆與磚城之間的廣闊區域,這裡布設著秦王府下設的典簿廳、紀善所、良醫所、典善所、審理所、奉祀所、典寶所、工正所和典儀所等眾多官署機構,以隨時聽候秦王差遣,為其日常生活服務。在官署之外,相應部門轄屬人員一般也居住在這一區域,因而這一地區既是官署政務區,同時也是服務人員的生活區。

環境營造

秦王府府門銅獅,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門前
秦王府府門銅獅,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門前
雖由人做,宛自天開
從第一世秦王朱樉起,歷代秦王不僅注重維修殿宇宮室,而且大力營造府城中的環境。秦王府城成為當時西安城中布局構景最具匠心、景觀層次最為豐富的一座王家園林,有“府城外內,水陸草木之花甚多”的讚譽。
秦王府“磚城”東部書堂附近為秦王及其子弟讀書之所,園林意境高雅清幽。明嘉靖年間陝西左布政使張瀚在《松窗夢語》中即載這裡有“台池魚鳥之盛”。這一園林區鑿有兩處池塘,其中一處栽滿白色蓮花。池塘中均蓄養金色鯉魚,在池岸上擊梆作響時,金魚就會躍出水面,爭搶魚食。池塘后壘土石為山,附近建有十餘座亭台樓閣,設有幾岸座椅,陳列著各種珍稀輿圖、古籍和珍寶古董,與優美風景相得益彰。一到春天,這裡海棠舒紅,梨花吐白,嫩蕊芳菲,老檜青翠,其中的“千條柏”,一本千枝,團欒叢郁,尤為可愛。秦府園林中池塘的構景之功十分突出,池中魚蓮動靜相映,池畔假山亭閣倒映水中,四周花樹團簇,品類奇異。成化年間秦簡王朱誠泳寫詩讚云:“假山雖假有真趣,雲影倒蘸涵天光。”秦府雖處城中,但雖假亦真的山水風光卻盡得自然之趣。書堂周圍還廣植竹林,“有洞庭九嶷之趣”。竹林中興建有“賓竹軒”,取意清幽,充分體現了園主的個人情趣與生活品位。
秦王府後花園規模較大,花草樹木種類繁多,園中各色牡丹競吐嫩蕊,廣達數畝,紅紫粉白,國色相間,天香襲人。牡丹園中還蓄養著孔雀、仙鶴等珍禽,時翔時棲,鳴叫不已。這樣聲色兼備的園林頗有漢唐帝王苑囿的流風餘韻。秦府園林在四季輪替中的景觀均有可觀之處,春天的萬紫千紅、夏天的綠蔭覆地、秋天的紅葉黃菊、冬天的紅梅傲雪,無不引人入勝。
秦王府城護城河也以水面廣闊成為歷世秦王著力營造的大規模園林化區域。成化年間秦簡王朱誠泳營造尤多,引龍首渠、通濟渠水入城河中,形成深三丈、寬五丈、周長超過五里的水面。城河中種植蓮花,建造亭台閣榭,夏季蓮花盛開,花香襲人,實為西安宗室與上層官僚消涼納暑的佳地。秦簡王朱誠泳稱波光瀲灧的護城河、各色蓮花盛開的景象“端可與西湖較勝負”,不愧於“紅者惟紅白者白,宮城十里飄清香”的讚譽。
秦王府園林營建規模之大,也可從所用動植物及建築材料的廣泛來源看出。不僅孔雀、仙鶴來自南方,園中花草也是“錢刀不惜走天涯,殷勤遠致江南花”而得來。累疊假山的石頭來自泰山華山,千竿翠竹移自渭川。同時秦王還著力於園林花卉的栽培,明人徐應秋在《玉芝堂談薈》中就載,秦王曾向賓客展示舉世罕見的黃色牡丹,賓客花費大價錢購買了兩株帶回栽種,但來年開的卻是白花,最後方知秦王的秘訣在於用黃梔水來澆灌牡丹,才能開出黃色牡丹。

歷史沿革


從王城到校場、紅城、新城
秦王府城不僅在明代左右著城市格局和各功能區的形成發展,在此後的清代、民國迄至今天,都在城區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
明末李自成攻陷西安后,遂佔據秦王府城,建立了大順政權。明秦王府城成了大順政權的王宮。
清順治初年,西安城內東北隅興建八旗駐防城,拆毀了秦府外城蕭牆,將內城磚城改建為“八旗校場”,作為滿蒙八旗軍隊訓練的場所。
雍正元年(1723年)西安都城隍廟毀於火災,擔任川陝總督的年羹堯用拆除了明秦王府的木料磚石對城隍廟進行了重修,並將秦王府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鑄造的一對銅獅子移至都城隍廟前,后移至今碑林博物館。
清末民初,秦府城舊址被稱為“王城”或“皇城”。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以後,八旗校場毀於戰火,滿城也被拆除。民國時,秦府舊址作為陝西省政府駐地,幾度易名。
1921年馮玉祥主持陝西軍政時,每天親率士兵赴西關梢門外拆運南營房破房材料,重建新城,恢復舊觀。1926年于右任與馮玉祥一同從蘇聯回國,解除了軍閥劉鎮華對西安長達八個月之久的圍困,于右任以國民聯軍駐陝總司令的名義進駐西安,主持陝西軍政。1927年1月9日,根據于右任的提議,聯軍總司令部開會決議將西安“皇城”改名為“紅城”,以示革命。
1927年6月石敬亭主持陝政時,根據《大學》中“在新民,在止於至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取革故鼎新之義,將“紅城”改名為“新城”。1983年6月拆除秦王府北門時,發現了一通1927年1月刻石、陝西省政府主席石敬亭撰文、省政治顧問宋伯魯書寫的《陝西新城記》碑,就記述了這一改名過程。在改換城名的同時,當時還將新城四門重新命名:西曰“前進”,東曰“奮鬥”,南曰“努力”,北曰“自新”。這一年,新城東、西、南三面的大街又分別起名為東新街、西新街和南新街,這些街名至今沿用。
1936年西安事變時,張學良和楊虎城以新城為指揮中樞,並拘留蔣介石於新城黃樓。解放后,新城先後為陝甘寧邊區政府、西北軍政委員會和西北行政委員會駐地。
1949年新中國后,成為陝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並開闢新城廣場。

保護措施


1982年9月中旬,在西安市新城西南部,新城劇場正北少年宮工地發現了許多明代秦王府遺跡遺物,如瓷器、銅錢等。
1995年3月~5月,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對明代秦王府北門殘存墩台進行了考古調查,對秦王府內城城牆的夯築技術、城磚規格等有了更為具體的認識。
進入21世紀,在陝西省政府東西兩側的皇城東路、皇城西路,以及新城廣場南側,秦王府內城“磚城”的部分城牆進行了貼磚修復保護!透過這些遺留的牆體,若放任思緒紛飛,昔日“宮城十里”的雄姿也許就會顯現在你的腦海里。
2003年,明秦王府城牆遺址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修繕加固

2020年8月11日,西安搶險加固明秦王府城牆坍塌砌體。

相關事件


明秦王府坍塌

相關詞條:8·8明秦王府城牆坍塌事故
2020年8月8日,西安明秦王府一處城牆坍塌,坍塌的城牆長約10米,最深處可達5米左右。據了解,當地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已到達現場,緊急進行勘察、研判,從專家目前研判看文物本體未受到破壞,文物部門現場正在落實搶險保護措施。市區已成立工作專班,處理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