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腹瀉

一種常見的功能性疾病

研究表明,這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疾病——腸易激綜合症,臨床表現為習慣性腹瀉。該病起因於工作壓力大、大腦過度疲勞引起的“腦腸軸”失調,辦公樓群、白領人士最易患此病。為此專家提醒:治療須“身、心”同治,保持心情舒暢很重要。

基本概述


入秋天氣轉涼,腹瀉病人又增多。據各大醫院腸道門診統計,因飲食不當、受涼引起的腹瀉病人佔了大多數,其中反覆腹瀉、呈慢性腹瀉者增加最多。醫生介紹,這些患者神情“緊張”,腹痛、便急,頻繁排稀便,但化驗檢查無病毒細菌,卻久治不愈,呈習慣性腹瀉。

疾病現狀


現代醫學已經給習慣性腹瀉一個專業名稱——腸易激綜合症。它和傳染性腹瀉不同,排便檢查無病毒細菌;它和結腸炎也不同,不會引起腸道炎症的現象。此病的重要癥狀是:腹瀉,頻繁稀便,經常有緊急排出大便感;便秘,排便困難或排便減少;或者腹瀉、便秘交替出現。據調查,它是現代人群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功能性疾病,發病率已佔人群的15%,患者約佔胃腸道專科門診的1/3以上。

相關病因


腸易激綜合征(IBS)常見患者腹部痙攣性疼痛、腹部脹氣以及排便習慣改變。一些患者有便秘癥狀(排便困難或排便減少),另一些人有腹瀉(頻繁稀便,經常有緊急排出大便感),另有一些人腹瀉、便秘都有過經歷。有時患者有痙攣性腹痛,想排出大便但不能排出。在過去,對腸易激綜合症表現曾有過很多醫學名稱,如粘液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結腸痙攣、腸痙攣以及功能性腸病等。這些名稱大多數定義不準確。例如:結腸炎意味著結腸的炎症,然而腸易激綜合症不會引起炎症的病變。
腸易激綜合症的病因至今還不清楚,醫生稱其為功能失調,因為在結腸檢查中沒有發現任何器質疾病症象。該病可以給患者帶來很大的不適和痛苦,但並不引起持久的結腸損害,也不導致困擾;患者可能害怕參加社會活動,害怕出去找工作,甚至外出做一個短暫的旅行。然而一部分腸易激綜合症的病人能夠通過飲食、調節緊張情緒以及服用醫生所開的藥物控制癥狀。
結腸敏感性過高
因為醫生沒有發現器質性病變,腸易激綜合症通常是被認為由情緒衝突或壓力所導致。然而研究表明,儘管抑鬱、焦慮及生活中的壓力可以加重病情,但其他因素也很重要。研究已發現,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的結腸肌肉在輕微的刺激下就會發生痙攣,結腸敏感性以及反應性均比正常人高,因此會對大多數人不會產生影響的刺激發生反應。
醫學研究表明,進食、腹部脹氣及積食結腸等普通事件均可導致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的過敏反應。某些藥物或食物可能會觸發一些人結腸痙攣。有時腸痙攣延遲糞便的排出,導致便秘。巧克力、奶製品或大量的乙醇常常是其誘因,咖啡因可導致許多人稀便,但更容易影響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研究也發現,患有腸易激綜合症的女性在月經期癥狀更嚴重,說明波動的激素水平可以加重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的癥狀。

相關病理


輪狀病毒感染通常是引起腹瀉的主要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該如何預防這種輪狀病毒的感染。其實,這種輪狀病毒通常情況下都是在秋天裡滋生和蔓延的。所以,尤其在夏天,大家一定要注意了,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不讓輪狀病毒有任何餘地生存。一般來說,小孩子對輪狀病毒的抵抗力較弱,身體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因為小孩子體內的免疫功能還很弱,受不了外界病毒的嚴重入侵。

預防方法


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還不清楚,醫生只能稱其為功能失調。該病可以給患者帶來很大的不適和痛苦。治療后一不注意又會複發。然而能夠通過改善飲食、調節緊張情緒以及服用醫生所開的藥物控制癥狀。
許多人訴說其癥狀在飯後和精神緊張焦慮情況下發生。醫學研究發現,進食可以導致結腸的收縮,通常飯後30到60分鐘發生這種反應,引起腸運動的激動,在一些腸易激綜合症的患者中,這種激動可能來得很快,並伴隨著腹痛、腸痙攣和腹瀉。這種反應的強度常和食物中所含有的熱卡數量有關,特別是脂肪的含量。動物和蔬菜中任何形式的脂肪是結腸收縮的強烈刺激源。生活壓力也可以導致一些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結腸痙攣,這個過程還沒有被完全認識。專家指出,結腸部分由神經系統支配,健康的精神狀態和減少壓力(如放鬆鍛煉)能夠緩解腸易激綜合症癥狀。但這並不意味著腸易激綜合症是人格分裂的結果,腸易激綜合症至少部分是由結腸運動和感覺失調所引起的。
改善飲食——水果
改善飲食——水果
對許多人來說,進食合適的食物可減少腸易激綜合症的癥狀。在調整你的食譜之前,做日記記錄哪些食物可以加重癥狀是個好主意。你可以請教一些飲食專家,他們會提供合適的食譜給你。例如,如果奶製品可以加重你的癥狀,你就可以少進食此類食物,乳酸比較容易耐受,因為它提供含有乳糖酶的生物活性成分,這些酶可以消化奶製品中的糖原。另外,在很多情況下,食物纖維可以減輕腸易激綜合症癥狀,穀類、豆子、水果以及蔬菜是纖維的豐富來源,高纖維食品使結腸輕度擴張,可以防止進行性的腸道痙攣,一些纖維可以保持糞便中的水分,可以防止大便堅硬。高纖維食品可以導致脹氣和腹脹,這些癥狀在機體適應這些食品后,在幾個月內很快會消失。較多肉食可以引起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痙攣疼痛和腹瀉,減少肉食的攝入和少量多餐有助於減輕癥狀。
患者受涼容易腹瀉,應不吃西瓜、冷飲和油炸等易引起腹瀉食物。但健脾食品如山藥、扁豆、蓮心、百合、紅棗等食物滋腸、健脾,可止腹瀉。辦公樓人群須讓大腦注意休息。放鬆神經也可減輕癥狀。

相關癥狀


認識到正常人之間的腸功能存在差別是很重要的。正常大便的範圍甚至可以一天三次或一周二次,但應該成形而不堅硬,無血,排出無痙攣性疼痛和痛苦。腸易激綜合症患者臨床表現無特異性,病程長且反覆發作,臨床一般分腹瀉型、便秘型、腹瀉便秘交替型和黏液型4種。
腹瀉型患者主要表現為腹瀉,一日多次甚至10餘次,常在早飯後發生多次排便,極少發生在夜間和睡眠中,與精神因素、情緒變化關係密切,精神緊張容易誘發排便;便秘型患者糞量少,排便困難,每周1-2次,偶有10餘天一次者,常常伴有腹痛或腹脹、糞便堅硬,或成球形,有時大便纖細,表面附有黏液;一些人便秘和腹瀉可以交替出現,便秘和腹瀉通常有痙攣性的疼痛,有時患者排便伴有黏液。腸易激綜合症還可能有食管堵塞感、噁心、胸骨后燒灼感、打嗝和脹滿等食管胃表現,以及心慌、乏力、多汗、失眠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但胃出血、發熱、體重減少以及持續性腹痛不是腸易激綜合症的表現,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象。

治療方法


腸易激綜合症因為癥狀較複雜,所以至今沒有標準的治療方式。通常是醫生在做診斷之前要謹慎地排除其它更嚴重的器質性病變。醫生將做一個完整的病史記錄,包括對癥狀的詳細描述、完整的體格檢查與試驗室檢查。如大便標本要進行隱血性檢查、常規性的X線鋇透及纖維腸鏡,有助於排除器質性病變。醫生可能會根據患者腹瀉或便秘情況而給予止瀉藥物或通便藥,如果患者有精神焦慮,也會給予鎮靜抗焦慮藥物,或提出改善生活方式等一些治療計劃。

小兒護理


嚴格消毒隔離

防止感染傳播按腸道傳染病隔離,做好床邊隔離,護理患兒前後要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根據病情補充液體

(1)口服補液:用於輕、中度脫水及無嘔吐或嘔吐不劇烈且能口服的患兒,鼓勵患兒少量多次口服ORS補液鹽(其配方參閱第五章第三節)。
(2)靜脈補液:
①建立靜脈通路,保證液體按計劃輸入,特別是重度脫水者,必須儘快(30分鐘)補充血容量
②按照先鹽后糖、先濃后淡、先快后慢、見尿補鉀原則,補鉀濃度應小於0.3%,每日補鉀總量靜脈點滴時間不應短於6~8小時,嚴禁直接靜脈推注。
③每小時巡迴記錄輸液量,必須根據病情調整輸液速度,了解補液后第1次排尿時間,以估計療效。
(3)正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

嚴密觀察病情

(1)監測體溫變化:體溫過高應給予患兒多喝水,擦乾汗液,減少衣眼,頭枕冰袋等物理措施,做好口腔及皮膚護理。
(2)監測代謝性酸中毒表現:當患兒出現呼吸深快、精神萎靡。口唇櫻紅,血PH及CO2CP下降時、應及時報告醫師及使用鹼性藥物糾正。
(3)觀察低血鉀表現:常發生於輸液后脫水糾正時,當發現患兒全身乏力、不哭或哭聲低下、吃奶無力、肌張力低下、反應遲鈍、噁心嘔吐、腹脹及聽診發現腸鳴音減弱或消失,心音低鈍,心電圖顯示T波平坦或倒置、U波明顯、S-T段下移和(或心律失常,提示有低血鉀存在,應及時補充鉀鹽。
(4)判斷脫水程度:通過觀察患兒的神志、精神、皮膚彈性、前囪眼眶有無凹陷、機體溫度及尿量等臨床表現,估計患兒脫水的程度,同時要動態觀察經過補充液體后脫水癥狀是否得到改善。
(5)注意大便的變化:觀察記錄大便次數、顏色、性狀、量,做好動態比較,為輸液方案和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調整飲食

腹瀉患兒存在著消化功能紊亂,根據患兒病情,合理安排飲食,達到減輕胃腸道負擔,恢復消化功能目的。一般在補充累積損失階段可暫禁食4~6小時(母乳餵養者除外),腹瀉次數減少后,給予流質或半流質如粥、麵條,少量多餐,隨著病情穩定和好轉,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雙糖酶缺乏者。不宜用蔗糖,並暫停乳類。

臀部護理

選用柔軟布類尿布,勤更換,每次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並擦乾,局部皮膚髮紅處塗以5%揉酸軟膏或40%氧化鋅油並按摩片刻,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避免使用不透氣塑料布或橡皮布,防止尿布皮炎發生。

健康教育

飲食衛生
飲食衛生
(1)指導合理餵養:宣傳母乳餵養的優點,避免在夏季斷奶。按時逐步添加輔食,切忌幾種輔食同時添加,防止過食、偏食及飲食結構突然變動。
(2)注意飲食衛生,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食物新鮮、清潔和食具消毒,避免腸道內感染。教育兒童飯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3)增強體質:發現營養不良、佝樓病時及早治療,適當戶外活動。
(4)注意氣候變化:防止受涼或過熱,冬天注意保暖,夏天多喝水。

老人預防


專家經長期研究發現以下兩種做法可以改變:

多吃點粗纖維食物

粗纖維對腸肌是一個持續性的刺激因子,可以促進腸蠕動,縮短糞便停滯不前留在大腸內的時間,使大便通暢。對老年人來說,由於牙齒脫落,咀嚼不便,所以喜歡吃低渣精細的食物,這樣會造成粗纖維缺少,便秘就很容易產生。在調查中發現,經常吃芹菜、菠菜、竹筍的老年人中。發生便秘的只佔7%左右,經常吃蘋果、生梨等富含粗纖維的老年人中63%無便秘。而在有秘便的老年人中,吃水果的只有28%。這充分說明粗纖維對老年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因此,老年人應當多食用一些水果和蔬菜等粗纖維食物。

加強體育鍛煉

隨著年齡的增長,便秘發生機會的增加,主要有兩個原因:
1、是老年人消化腺逐漸萎縮退化,分泌功能降低,同時腸道肌肉鬆弛無力。
2、是腸肌收縮無力,大腸內糞塊無法被推動,停滯的時間就延長,這樣數天才解便一次。但這僅是問題的一方面。為什麼有的老年人不發生便秘呢?這裡另有原因,國內外研究均發現,缺少鍛煉的老年人在x線照射下可發現左半結腸內有糞塊積聚,而在有運動習慣的老年人中,就沒有發現結腸有積聚的糞塊。通過調查,我們證實了這種情況,沒有鍛煉習慣的老年人中便秘佔40%,而堅持鍛煉的老年人中便秘者只有20%。尤其是那些中風癱瘓、股骨頸骨折等卧床不起的老年人,更易引起便秘。為此,我們希望老年人要進行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以減少便秘的可能。
另外,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有70%的老年人靠用瀉藥通便,如果長期反覆使用這些刺激性瀉藥,可以損傷直腸肌肉間的神經、血管巴,最後導致括約肌鬆弛,糞水外流,醫學稱為“導瀉的結腸”結果是帶來更大的痛苦。老年人應盡量不用或少用瀉藥。必需用時,可輪換著用,不要專用一種瀉藥。
此外,老年人長期便秘容易發生一些疾病,需要加以提防。如結腸癌引起的便秘、痔瘡、肛裂、肛瘺引起的便秘,這些說起來是小病,但治療不當,可引起繼發性感染。病人因怕痛而不敢按時排便,時間一長,就會使停留在直腸內的糞便變成又干又硬的糞石,使下腹發脹不適。因此老年人對肛門周圍的疾病要及時治療,以防止便秘的產生。

誘發因素


長時間情緒緊張焦慮是目前公認的腸易激綜合征的主要誘發因素。研究表明,人的腸同大腦相關,大腦過度疲勞,容易造成腦腸軸失調,引起結腸肌肉在輕微刺激下發生痙攣,導致腹瀉。
另外,時尚辦公族愛吃的巧克力、奶製品或大量的咖啡、酒精也是發病誘因。研究還發現,患有腸易激綜合征的女性在月經期癥狀更嚴重。腸易激綜合征作為一種功能性疾病,目前只能通過改善飲食、調節緊張情緒以及服用藥物控制癥狀,但治療后稍不注意又會複發。張志廣建議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要學會放鬆心情,同時在飲食方面可以多食用穀類、豆子、水果以及粗纖維蔬菜,使結腸輕度擴張,防止腸道受刺激。山藥、扁豆、蓮心、百合、紅棗等滋腸、健脾的食物有止瀉功效,也可以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