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融

徐建融

著名美術史論家、美術教育家、書畫鑒定家、書畫家,上海人。曾先後師從於王伯敏先生、謝稚柳先生、陳佩秋先生。長期從事美術史論研究、書畫鑒定和美術教育工作,現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第九屆、十屆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

人物經歷


徐建融
徐建融
徐建融教授,著名美術史論家、美術教育家、書畫鑒定家、書畫家徐建融先生,生於一九四九年,上海人。一
九八四年畢業於浙江美院研究生班,獲碩士學位。曾先後師從於王伯敏先生、謝稚柳先生、陳佩秋先生,工詩文,擅畫山水、花烏,長期從事美術史論研究、書畫鑒定和美術教育工作,現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第九屆、十屆政協委員,上海市十五規劃文學、藝術、新聞學科評審委員,《大辭海》編委暨·美術卷主編,上海文史館館員,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
徐建融先生承擔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國美術史》十二卷編委暨宋代上、下卷主編,清代上、下卷副主編,獲二00一年“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國家優秀圖書獎、國家優秀藝術圖書一等獎。《美術學文庫·美術人類學》獲二00一年國家優秀藝術圖書三等獎。其他專著和畫集有《中國繪畫》、《書畫鑒定與藝術市場》、《毗廬精舍集》、《徐建融山水花卉扇冊》、《徐建融山水花鳥圖冊》等一百餘部。

各家評說


陳佩秋:徐建融是近十多年來中國畫晉唐宋元傳統、簡稱唐宋傳統的最有力倡導者。徐建融的畫史畫論研究,並不是為研究而研究,而是為了書畫實踐的方向探索;同樣,他的書畫實踐,也不是為實踐而實踐,而是作為畫史畫論研究的一部分或一種理論的實踐方式,是為了史論研究的更加切實和深化。這就使他的理論,具有了一般理論所缺乏的實踐價值,而他的實踐,也具有了一般實踐所缺乏的理論意義。
----------《徐建融與中國畫唐宋傳統》
王伯敏:徐建融,在於他的努力,堅韌不懈,鍥而不捨,在於他的學術提高、研究深入、大量著作的出版。更在於他對我國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刮目篇》
方增先:徐建融研究傳統,特彆強調晉唐宋元。他認為晉唐宋元和明清的傳統有很大的不同,孔子是傳統,李卓吾也是傳統,不可一概而論。
-----------《傳統的切實思考者 — 關於徐建融的傳統觀》
薛永年:徐建融先生治學的第一個特點是築基寬厚,學而及藝。建融治學的第二個特點是以大觀小,深造求通。建融治學的第三個特點是方法自覺,中體西用。建融治學的第四個特點是立足現實,規劃未來。
-----------《毗廬精舍主人治學印象》
單國霖:徐建融十分清晰地認識到美術學教育的目的,並不在於培養偏於某一門知識技能的專才,而在於培養適應社會各種需要的基礎型人才。他提倡好學慎思的學習精神,強調做學問要先做人的道德準則,主張兼通專業和專業外多種技能、夯實根基的教學思想,衝破了傳統教學以灌輸知識為主的模式,為培育適應新時代的人才,開出了一條新途徑。
-----------《學以致用的教學方法 》
鄭重:徐建融教授提倡唐宋,不遺餘力。撰文在報上連載、出版專著,還在長風堂舉行雅集,請名流講演,我也去位列末座,聽過幾次,收益多多。更為重要的是,長風堂的門弟子,還常在長風堂舉行作品觀摩,彼此之間,坦誠相見,探討藝術,可以說是當今海上畫壇一條亮麗的風景線,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氣候了。
-------------《美術史論家思考的前瞻性》

學術著作彙編


徐建融著作選目
1989年
1《法常禪畫藝術》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
1990年
2《中國美術簡史》(音像)上海·上海音像教育出版社1990年
1991年
3《佛教與民族繪畫精神》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1年
1992年
4《中國美術史標準教程》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年
1993年
5《心境與表現——中國繪畫文化學散論》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年
6《中國名畫鑒賞辭典》(編委)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年
7《東方藝術市場第一集》(副主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
1994年
8《中外名畫欣賞》(合著)山西·希望出版社1994年
9《美術人類學》黑龍江·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4年
10《當代書畫鑒定與藝術市場》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1994年
11《東方藝術市場第二集》(副主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年
12《東方藝術市場第三集》(副主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年
1995年
13《中國歷代繪畫精品100幅賞析》(周衛明編圖)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
14《當代十大畫家》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年
15《東方藝術市場第四集》(副主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
16《東方藝術市場第五集》(副主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
17謝稚柳《壯暮堂詩抄》(編校)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
1996年
18《王原祁畫集》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
19《宮殿·陵墓》(沈舟繪圖)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
20《園林·府邸》(庄根生繪圖)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
21《清代書畫鑒定與藝術市場》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1996年
22《東方藝術市場第六集》(副主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
1997年
23《明代書畫鑒定與藝術市場》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
24《書畫形制與投資對象》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1997年
25《東方藝術市場第七集》(副主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7年
1998年
26《觀音寶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27《菩薩造像》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28《毗廬精舍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1998年
29《趙昌、易元吉》(《中國歷代畫家大觀·宋元》)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30《趙令穰、趙伯駒》(《中國歷代畫家大觀·宋元》)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31《王淵、張中》(《中國歷代畫家大觀·宋元》)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32《傅山》《朱耷》(合著)《石濤》(合著)《中國歷代畫家大觀·清(上)》)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 社1998年
1999年
35《劉海粟》江蘇·古吳軒出版社1999年
36《徐悲鴻》江蘇·古吳軒出版社1999年
37《中國繪畫》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
38《中國書法》(合著)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
39《毗廬精舍畫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
40《近代字畫市場實用辭典》(副主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1999年
41《宋代名畫藻鑒》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
42《元代書畫藻鑒與藝術市場》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
2000年
43《東海長風——徐建融的學術與藝術》(湯哲明著)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0年
44《書畫題款題跋鈐印》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45《中國畫的可持續發展》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0年
46《中國美術史》十二卷(編委,宋代上、下卷主編,清代上、下卷副主編)山東·齊魯書社2000年
47《美術人類學》黑龍江·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年
2001年
48《潘天壽藝術隨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49《鑒識小名家》福建·福建美術出版社2001年
50《徐建融山水花卉扇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51《中國畫先進文化方向》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1年
52《中外繪畫》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1年
53《金箋畫技法》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54《東海臨風——美術學專業學生論文選》(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主編)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1年
2002年
55《徐建融山水花鳥圖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56《美術教育展望》(合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57《中國畫的世紀之門》(合著)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
58《中國畫晉唐宋元傳統》(合著)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2年
59《中國美術大辭典》(編委)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
60謝稚柳《水墨畫》導讀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2年
61《中國建築史話》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
62《中國園林史話》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
2003年
63沈尹默《書法論》導讀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
64《傳統的興衰》(孫丹妍導讀)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12月
65潘天壽《中國傳統繪畫的風格》導讀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
66《中國書畫真贗對比鑒定》(合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2004年
67《中國畫經典之樹常青》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4年
68《古玩真贗鑒定自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69《題跋10講》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年
70《李公麟白描傳派/梁楷減筆畫派》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2004年
71《宋元水墨花鳥畫派》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2004年
72《書體介紹》台灣·石頭出版社2004年
73《如何欣賞書法》台灣·石頭出版社2004年
74謝稚柳《中國古代書畫研究十論》(編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75《元明清繪畫研究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2005年
76《金農山水冊》主編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5年
77張大千《大風堂中龍門陣》導讀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年
78《三十六計·書畫鑒定與藝術市場》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5年
79《謝稚柳》浙江·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
80《收藏10講》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
81《書寫的技法》台灣·石頭出版社2005年
82《長風堂集·書畫作品卷》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5年
83《長風堂集·詩詞序跋卷》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5年
84《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選郵資明信片系列之十二·徐建融作品選》國家郵政局2005年
85《長風雅集·徐建融學術與藝術》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5年
86《趙之謙》台灣·石頭出版社2005年
87《中國書畫全書索引》(副主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年
2006年
88《翰墨千秋長風堂畫鑒》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6年
89《中國名畫鑒賞辭典》(副主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90《書法與其他藝術的關係》台灣·石頭出版社2006年
91《徐建融書畫集》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6年
92《姚有信作品集》上海·上海小力畫店2006年
2007年
93《書畫心賞錄·徐建融書畫鑒定二十講》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年
94《中國書畫》(合著)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年
95《如何欣賞書法》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
96《書寫的技法》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
97《書體介紹》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
98《中國畫的傳統與二十一世紀》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年
2008年
99《書法與其他藝術的關係》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8年
100《從古典到現代--中國畫學文獻講義》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
101《徐建融書法作品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102《書畫投資實戰指南——書畫的創作鑒定和市場》(合著)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年
103《宋代繪畫研究十論》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8年
2009年
104《長風畫麈——徐建融論中國畫》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
105《趙之謙》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9年
106《晚明美術史十論》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9年
107《當代名家作品精選畫庫徐建融、劉國輝、賈又福》北京·北京時代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
108《中國美術讀本》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
109《中國美術鑒賞》(合著)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
110《上海大學美術學院50周年慶典紀實》(主編)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9年
111《辭海》五卷(編委,美術學科主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
2010年
112《實踐美術史學十論》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
113《虞偉書長風韻語》(合著)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114《書畫鑒藏探要——蕭平、徐建融訪談》(王永林著)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115《辭海》縮印本(編委,美術學科主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2011年
116《美術人類學》黑龍江·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11年
117《晉唐美術史研究十論》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1118、《徐建融作品集》上海·中邦美術館2011年
2012年
119《潘天壽藝術隨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年
120《徐渭書畫集》(主編)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
121《大辭海·美術卷》(主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
122《園林·府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
123《宮殿·陵墓》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

藝術研討會


民族精神之結晶
學術研討會
學術研討會
“每一個民族,應有自己獨立的文藝,以為國家民族的光輝。民族繪畫的發展,對培養民族獨立、民族自尊的高尚觀念,是有重要意義的。”“民族之藝術,即為一民族精神之結晶。”(潘天壽)
中國美術史的研究
面對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畫壇出現的傳統末路觀,在“八五新潮”后甚至以“全盤西化”取代之的新浪潮面前,徐建融先生憑著幾十年如一日對中國美術史的研究,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把握以及在中國畫創作實踐領域的辛勤耕耘,憑藉一名中國美術史論研究者和中國書畫實踐者的民族良知、社會良知,以嚴密的邏輯,倡導實踐美術史學,提出以“天下為公”、“見賢思齊”為原則的藝術觀,認為“傳統自強,傳統有著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同時對待傳統,不籠統地講“傳統”,而是強調分清傳統的精華和傳統的糟粕,具有普遍性的精華和僅具有特殊性的精華,鮮明主張在多元化的一元中,晉唐宋元正規畫代表中國畫的先進方向,足見其藝術大家之風範和膽識。在這面傳統藝術觀的精神旗幟感召下,有一大批中青年中國畫家傳承經典、勇於實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綜合國力的不斷地增強,人們對傳統經典理解的深刻性將更具普遍意義。
志存高遠
徐先生志存高遠,以學者的姿態、坦蕩的胸懷,矢志不移,無論在何時、何種情況下,在學術上孜孜以求,更在教學崗位上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推行他“天下為公”、“見賢思齊”的藝術理想。這種不斷探索實踐的治學精神,出自於他繪畫藝術的態度是嚴謹的,並不是作為一種自我個人的遊戲形式,而是作為一項社會的歷史的工作乃至工程來對待。徐先生在學術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學院的財富,也是社會的財富。
徐建融學術藝術”研討會
鑒於此,我們舉辦“徐建融學術藝術”研討會,並出版相關畫冊、文集,希望通過此學術活動更加清晰地幫助我們去了解徐先生,並光大其學術藝術精神,為藝術院校的學科建設,樹立一種治學與教學的長期楷模。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
二OO五年國慶節

作品賞析


人物畫

創作技法
晉唐是中國人物畫的高峰期,這是徐建融對繪畫史的評價,也是他人物畫創作的借鑒方向。他對自己的這一學術藝術主張堅定不移。三次禮拜敦煌莫高窟,經常地摩挲顧愷之閻立本、張萱、周昉、孫位等晉唐名家包括直接晉唐風華的李公麟、陳洪綬的名跡,由衷地欽佩他們空實明快的線描、輝煌燦爛的色彩和堂皇恢弘宏的氣度,學習它們形神兼備、得心應手的創作技法。
藝術功能
同時也為它們所體認的晉唐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立身處事原則所深深折服,認為這樣一種精神狀態,在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中具有不可否定的意義和價值。雖然,這些名跡大多出於“工匠”之手,包括一些名家之作,所反映的也還是“工匠”的繪畫創作觀念。這一點頗為明清以來文人畫家的繪畫創作觀念所不屑。但是,徐建融並不作如是觀,他認為,文人畫創作觀念的提出,對於中國畫多樣化的發展演變是有貢獻的,但以此作為中國畫創作的唯一觀念,並用之以否定“工匠”畫的創作觀念,卻並不可取,也不符合多元化的要求。草草率筆的翰墨遊戲,自命清高的自我表現,只能是中國畫多樣化中的一格,而不應是它的全部。在當前急功近利、人心浮躁、道德缺失的社會形勢下,我們更需提倡嚴肅敬業的創作態度和服務社會的藝術功能。
本職工作
為此,徐建融身體力行地向晉唐宋的畫家畫(包括“工匠”畫和文人正規畫)學習。他要用自己的畫筆承接晉唐真、善、美的風華,以明確什麼才是普遍意義上的畫家的本職工作,什麼才是普遍意義上的藝術的基本職能。他的道釋畫、高士圖、仕女畫,努力營造一種或雍華或沖淡的態度,不僅僅是對晉唐人物畫技法上的延續,更反映了對晉唐人立身處事原則的批判認同:社會大於個人,而不是個人大於社會;要求個人服從並服務於社會,而不是要求社會服從並服務於個人。例如那幅《山濤高逸》,借用“吾豈匏瓜也哉”和“不是雲台興帝業,桐江何用一絲風”的典故,對山濤所作出的新的評價;《上官文苑》對上官婉兒在唐代文化建設上貢獻的提醒,等等,都不只是作為一種對過去歷史的態度,更包含了一種現實的針砭意義。
(葦之)

山水畫

審美意境
徐建融畫作
徐建融畫作
徐建融曾經將傳統山水畫的審美意境一分為三,客體的物境美、主體的心境美和本 體的筆墨美。宋代的山水畫側重於物境美,同時也在物境美的統攝下帶動了心境美、筆墨美;元代的山水畫側重於心境美,同時也就弱化了物境美、強化了筆墨美;明清的山水畫側重於筆墨美,同時也就淡化了物境美和心境美。三座高峰,雖然各有千秋,不可替代,但它們的意義卻是平行而不平等的。徐建融所推崇的是宋代山水畫的林泉高致。他學宋人,是以謝稚柳、陳佩秋兩位先生為淵源的,兼參南北宋,偶爾借鑒元代的王蒙。歷來關於山水畫的宋元之爭,有“宋畫刻畫,元畫蕭散”之說。而王蒙,又被稱為“元畫刻畫第一”,換言之,他是元人中最接近於宋人的。所以徐建融學王蒙還是為了學宋人。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宋人山水畫創作的不二法門;而干岩萬壑、大山大水、高深平遠、映帶無盡,如見大賓、如戒嚴敵般的“已營之,又徹之,已增之,又潤之,一之可矣又再之,再之可矣又復之,每一圖,必重複始終然後畢”,則是宋人山水創作的具體態度。所謂“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慘淡經營、九朽一罷等等,便是對這種創作態度的概括。
法門和態度
徐建融一生好人名山游,真山真水的感染,更使他服膺於宋人的模山范水,致力於用宋人的法門和態度,來完成自己從真山真水中獲得的審美感受。而如何使以形象的塑造為大前提、筆墨的表現為小前提的“刻畫”的畫法不致因為嚴謹而淪為刻板、僵化,則是他孜孜以求的努力。他把這種探索看作是一種艱辛的勞役、苦役,從中體悟仁智之樂的真諦。雖然,徐建融是維新以降一百年來最早為董其昌翻案者,但當舉世以董為圭臬時,他又表示出對董用“以畫為樂”取代“以畫為役”觀點的並不完全苟同。他的山水畫創作既是“以畫為樂”的,又是“以畫為役”的。“樂”的是它的結果,而“役”的則是它的過程。所以他在堅信“積劫不一定能成”的前提下堅持“積劫方成”的努力。
(葦之)

花鳥畫

與山水畫一樣,花鳥畫以宋元為最高峰,這是徐建融的繪畫史評價,也是他的創作的借鑒方向。但他最早的花鳥畫學習經歷,則是由小寫意而大寫意過來的。因此,看到他的畫作,粉飾大化,文明天下,物理、物性、物情兼備,率能奪造化而移精神,回過頭去再看他早年的作品,逸筆草草,不求形似,內涵著一股鬱勃磊落之氣,幾乎沒有人會相信出於一手。
宋人花鳥的寫生精神和周密不苟的描繪技法、清新雅緻的情趣意境吸引了徐建融的心摹手追。他不僅臨摹了大量的宋畫名作,而且親自栽植了各種花卉供作畫資。這在今天以神似置於形似之上,實質上是以神似為借口貶斥形似,以主觀置於客觀之上,實質上是以主觀為借口貶斥客觀,以精神性置於技術性之上,實質上是以精神性為借口貶斥技術性的花鳥畫壇,竟成了特殊的景觀。
提到宋人的花鳥,一般人常常稱之為“工筆畫”。徐建融以其實踐的體會,並不同意這種認識;事實上,他對自己學宋人畫風的創作,也並不歸屬於“工筆畫”的範疇,而是稱之為“工筆寫意”。這種畫法,遵循了“整體把握,逐步深入”的繪畫造型原則,具有嚴密的規整性,但具體的用筆、設色卻又是相當率意的。對宋人畫法的這一理解,使他早年所掌握的寫意畫技法能夠化洽無痕地融入到今天工整的創作中。
同時,早年學寫意畫時,因為他深知寫意畫的精妙不僅僅在於其表面粗簡的筆墨形式,更在於畫家深厚的“畫外功夫”和“精神優美”,所以曾長期潛心於詩文、書法、篆刻的研習。詩、書、畫、印的“三絕”、“四全”,原來是作為文人寫意畫的專利,在今人的寫意花鳥中已經缺失,卻在徐建融的工整花鳥畫中得以延續。由此,也就形成了他的花鳥創作既不同於寫意花鳥,文不同於工筆花鳥的新的格局。用他自己的話說:“畫則以唐宋眾工之製為法,詩則以唐宋騷客之格為宗,雖不能佳,而能存詩畫之本法。”因而也就有別於時人的“畫則以明清文人之寫為尚,詩則錄明清畫家之句為題”的顛倒詩畫之本法。
(葦之)

書法藝術

在中國,向來有“書畫同源”之說,以至於“畫法全是書法”、“書法是中國畫最重要的基礎”、“優秀的畫家首先是優秀的書法家”等等,成了關於傳統書畫的常識。然而,徐建融並不是
如此地理解“書畫同源”。他認為書與畫可以在技法上相同,也可以不在技法上相同而只是理法上的相同。他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來認識書畫的關係,以“畫之本法”為基礎,借鑒書法的技法之長。
書法有碑、帖二學,一如畫之有寫意、工整。近世書尚碑學,也正如畫尚寫意。但是徐建融的書卻是以帖學為重的,尤其傾慕褚遂良、倪雲林、董其昌。他好作小楷書、小行書。因為無論他畫上的題跋也好,自製詩詞的抄寫也好,小楷、小行書是最適合的一種書體。而從中,我們正可以窺見其融會褚、倪、董三家的風貌特徵,所以顯得娟秀典雅,書卷氣盎然。
徐建融又開始作中字形和大字形的行草書,則由謝稚柳、劉旦宅的書風上窺張長史、糅合董華亭,同時在筆法、字法、章法上參入了寫意畫的畫意。至於傳統文化的學養,不期然而然地反映在他的書法創作中,更是他獨具的風格特色,而有別於一般書家的單純以筆墨功力取勝。這就說明,徐建融強調繪畫包括書法的基本功,並不是否定書畫之外的文化修養,他只是否定沒有文化修養的書畫家們以“書外功夫”、“畫外功夫”的重要『生為借口,來否定基本功、取代基本功的作法。這有一些像金庸《笑傲江湖》中的“氣宗弟子劍法高,劍宗弟子氣功高”。事實上,他本人的傳統文化修養之豐富博洽,雖老師宿儒也詫為奇才。這種修養,不僅表現在他的繪畫中,包括他的工整畫和寫意畫,更表現於他的書法中。

長風韻語


劍器近寄友人
喑聲重。半破卻、元龍豪縱。血懷夜深微中。似蠶蛹,偶飛動。怪袖手、蒼生自哄。悲歌趙燕難共。付誰訟。長慟。片時黃粱夢。昇平齊頌。試放眼、落葉憑風弄。東來雲態盡無心,剩乾坤腐儒,可憐耿介孤諷。漢節歸夢,正苦高天,萬里淋津淚涌。一帆暮雨瀟瀟送。
鰲騎千匝。帶深翠幾重,來繞仙塔。硯底溢潮,漂損紅顏芳臘。輸與丹鉛萬字,剩貌取、幽魂盈匣。露夕調弦,對細雨、誰寫哀絲,和入孤鍾鞓鞳。書幌桐蔭曾踏。空餘恨、堆閣史詩嫌狹。眠曲晝長,孔聖盜跖同拆。卻怪群飛海水,忍便老、鬚眉詞俠。顫筆怎描,草又青、月滿東浦,半形燕山雲壓。
春庭寂寂眠花影,金殿盈盈舞雪衣。一色霜毫自無染,風輕露重更瑰琦。金谷樓前委地時,吳娃館里泛湖遲。飄紅墜白莫惆悵,暫別穠華待益滋。
海棠山鵲箑
東風著意勻顏色,高燭分明照澹妝。碧漢填河牛女會,無端錦瑟羨飛觴。
挹翠剪春箑有客持文待詔桃源圖贗作倩壯暮夫子為題,夫子不應,客有難色。余適在座,乃口佔一絕,夫子日:“可矣。”歸后仿桃源意象作此,並錄此詩
三月江南春已暮,綠蔭紅雨共新晴。可憐身在賓士地,空羨桃源問津人。
白桃花箑
姑射山中人面寒,玄都觀里鶯痕遷。紅芳一樹化雲去,和影牽衣欲破禪。
松鶴遐齡箑
孤標百尺雪中見,長唳千秋風底聞。不是青田空警露,揮麾欲待上凌雲。
梅花山雀箑
檀板金樽滿意開,孤山一樹看裙釵。羅浮夢醒杳黃鶴,無那弄璋吟爵台。
竹坡江天箑
湖上微風入夜涼,湘煙一抹小回塘。千年不盡蒼梧淚,帝子多情忍斷腸。
南山鱗甲箑
露灑琳琅六月涼,天風送我上高崗。欲彈劍氣化龍去,肝膽排雲共翥翔。
浮雲連天箑
常形百變幻春山,常理光昭碧落天。自古登高遙望處,鴻漾散去笑凌煙。
踏莎行兩闋讀騷
誰問天高,雲遮八表。秋風不識長安道。神仙應苦度人難,浩歌還向武陵
徐建融
棹。宋玉悲涼,靈均潦倒。相同淪落相歧調。紛紛諸子注離騷,略無一紉真香草。磨羯年年,瀟湘片片。木蘭舟棹波光瀲。宜將九畹作桃源,人生不遇知誰念。瑤圃重華,崑崙玉鑒。蕙荃芷若芳妍蒨。周流容與足滄浪,向天一笑磨無劍。烏台詩案兩首
先生不合在烏台,哭笑人間歧路難。滄海浮沉失小舴,何年歸去望南山。千年不絕是狎俳,萬古消磨作逸才。翰墨驚心皆血染,垂垂詩史費疑猜。
讀史
英才多不濟,當局失忠忱。離亂無賢主,昭明有佞臣。斯民淪水火,社稷竟湮沉。時事類如此,誰招萬古魂。
虞美人再賦讀史
眼前青史演依次,都是從頭事。明知頭上有青天,依舊上場容易下場難。豺狼用牧無倫次,安問狐狸事。千年肝膽照皇天,一旦還山容易出山難。
蝶戀花詠虞美人
天下英雄無覓處,羽也重瞳未死應相遇。劍佩年年帶血舞,虞兮風調還如故。楚雨湘煙涵曉露,清淚皇英貓未凄於女。淚血盈盈澆碧玉,佳人常被英雄誤。
讀玉岑先生遺稿,其哀婉感激,得未曾有,因賦小詩五首
勸君但取眼前春,春去莫招天上魂。看慣人間秋雨盡,多情何苦更傷神。
蓬萊消息失迷津,一掬孤鸞水墨痕。菡萏香魂白無色,百花都付眼前塵。
不耐羅衾銷病骨,多情燭影自搖紅。千年香雪三年碧,苦憶王孫路萬重。
人天長恨化冰圓,憔悴葯爐不勝寒。殘月臨風謝家樹,孤鸞腸斷恁可憐。
池塘春草鳴禽變,凄惻西窗夜雨天。苦恨人心輸蠟炬,有情慾寄淚痕難。
三生
前生諸葛亮,宿世張子房。今生竟無事,散發濯滄浪。荊卿報遠志,陶潛
賦當歸。君不見世上功名不百年,唯有清閑得神仙。
四十未登仕,則已矣,因賦小詩兩首
少年許國作干城,未試胸中百萬兵。管領書城五千翼,此生亦不負今生。
千古英雄未盡才,人生事事不堪哀。當年曾賦新詩者,更賦停雲歸去來。

長風堂畫鑒


壯暮夫子落墨花圖
當五季之世,畫家爭趨富貴,競尚丹青,獨我家翠微公志節高邁,識度閑放,落筆之際,未嘗以傅色暈淡細碎為工,而創為落墨之格。識者評為神妙俱完,前無古人,后無繼蹤。惜乎庸工俗子,斥為粗惡,竟不得傳。千年以後,壯暮夫子以大願力斟酌古今,商量去就,遂使落墨法重放異彩。此幀老筆披拂,雜彩繽紛,花光艷逸,曄曄灼灼,真使人目識炫耀,豈僅為花傳神,其有功於畫史者尤偉。
陸儼少先生峽江險水圖
先生以早年避兵蜀中,親歷三百里江陵,風馳電掣,水急灘險,目炫心驚,卒不能忘。又以身世顛沛,半生沉淪,胸中塊磊,突兀欲出而未肆。故發為筆墨,奔騰顛盪,嵬峨崢嶸,蓋不獨寫峽江之景,亦寫自家之心也。觀其筆線遒邁,委曲無端,一往情深,亦如老杜之語不驚人而萬象森羅,識者當作無聲詩史聽也。
陸儼少先生梅石圖
瑩然徹骨,佔十分春色。宛若翁以梅石為餘事,而筆精墨妙,格高韻清,足
以瓣香千古,雖揚無咎、王元章不遑多讓。近世畫手,縱有以此君為專門者,又安得分其真馨乎?
壯暮夫子草書長卷
北海奔騰南溟翻,蒼濤碧浪千疊山。此卷以經摺冊演成,振筆直下,一瀉千里,波瀾壯闊,得未曾有,蓋已奪得旭素神筆路。而又內涵清雋,疏朗委婉,老蓮風華,宛然在目。觀之真有驚心動魄之感,神為之懾。夫子翰墨,當以此卷為第一,千古草聖,五百年無倫,近世書工雖夥,皆等自鄶下,不足深論。
徐渭雜花圖卷
青藤道人恃才傲物,量小器淺,故不足以當大任。當其困頓顛沛,骯贓牢騷,喪心病狂,君子不取,小人尤忌,可不慎哉!此卷為其平生大觀,雖筆墨無聲,風耶?哭耶?覽之直如聞慘絕人寰語。且欲說還休,自古而然,道人乃大呼小號,憂憂戚戚,不能釋懷如此。縱接以十丈,觸破紙素,哭倒長城,雖一吐為快,不過徒然自苦,又抵得么事?且筆墨狂肆,浮燥偏薄,發揮無蘊,其器量蓋可以窺見矣。
羅聘鬼趣圖
子不語怪力亂神,而兩峰窮極無聊,乃為此裝神弄鬼伎倆。雖筆墨古拙處不無可取,惜乎斯文掃地,風雅都盡矣。畫道大壞,妖怪出現,蓋始於廣陵。病來如山倒,後世爭相逐臭,青主所謂降與匪人游日覺其親密者然也。欲正畫道,先除魔障,則病去如抽絲,難矣!
八大山人荷花水鳥圖
山人當家國之變,無聊哭笑,所謂仆本恨人,我心匪石,則驚鳥別而神傷,人何以堪?濺花淚而魂牽,石如能言。葉葉心心,皆精血所染,與夫宋人之可亂本失真者,同為千古無聲,而心曲迥異。
董其昌山水圖冊
藝苑四品,獨尊三絕,畫史六法,要分二宗。三絕者,詩、書、畫也,二宗者,南與北也。雖然,二宗尤重於三絕,如青藤花卉,目為三絕則可,目為南宗則不可,而文敏山水,自是南宗正傳,問其三絕,則尋夢耳。蓋三絕者,文人小小伎倆而已,如無南宗築大大根基,徒落浮華之轍,七寶樓台,拆散下來,豈成片段?故文敏論畫,傷人乎,不問馬,亦得本莫愁末之意也。枕中之秘,四百年來自余始為點破,曰:“有三絕而不能化南宗者,未有南宗而
不能化三絕者也。”張大千觀世音菩薩圖
大千居士以絕大願力西渡流沙,饋寢石室,聊以三年之艾,論起八代之衰。自茲畫大士像穠縟敦厚,堂皇燦爛,端莊妙曼,無比稀有,一洗明清酸頹之風。此誠畫史無量之功德,人間萬世之供養,寶之宜也。
虛谷松鼠葡萄圖扇頁
紫陽山民為海上名家,其品在小樓、缶廬之上。夷由其所尤擅者,雖源出解弢館,而冷逸生拙,風格特遒。此幀善於閑處著墨,葉片漬色,涵意隱約,欲吐未吐,靈鼯跳空擲星,曳情作景,有風皺池波之妙。
戴熙竹石圖扇頁
清露欲滴,涼颶自生,小立籬根,使人肌骨俱爽。此賜硯齋尋常境界,往往於閑靜中偶一遇之。翠雨漫天,綠蔭鋪地,葉葉梢梢,別饒秋意,晚煙深處,恐化去,將何依?
王谷祥靈芝菊石圖
明人墨花,以吳中為最盛。酉室少從衡山游,耳濡目染,盡得寫生之矩度,后累官吏部員外郎,識見尤超乎世俗所謂畫師者流。此軸尺幅之間,點墨蕭淡,品格閑雅,石骨可人,花影瘦削,視白陽山人應無慚色。
任薰菊花圖扇頁阜長法老蓮有變格。老蓮以大雅為大俗,不害其雅,阜長以大雅媚大俗,難為其雅矣。故知畫道陵替,關乎氣韻,亦繇人力。雖然,能於小處著墨,平處開境,風景不殊,生出奇趣,時無英雄,寂寞東籬,總未向春風低首,阜長亦畫苑後勁也。
張廷濟楷書扇頁
叔未老人道德文章、金石書畫名滿天下,此扇頁規模鐘王,參合八分,淵穆深靜,為其晚歲得意筆也。至論樂生之志,千載一遇,大業至公,天下為心,直欲氣吞雲夢,令人有擊缶之慨。
金農楷書扇頁
冬心此扇系奉題宗室弘旿秋帆圖,時在京,應博學鴻詞科,周旋於公卿之門有年,卒無所遇欲歸,故有“較之驄馬塵,達者何所慕”之句。書法端莊工穩,楷法而參漆書,略有隸意,磊塊踽躅,知所感愴者不獨張家灣、揚子渡也。
吳谷祥行書扇頁
秋農書畫,遠師沈周、文待詔,近法戴醇士,氣格蒼秀沉鬱,深靜雋約。清季藝風,大熾狂野之習,秋農恪守儒雅,雖不足以中流砥柱,挽狂瀾於既倒,亦浮囂氣中一帖清涼散也。此扇書法,委婉逸麗無纖痕,運筆紆徐,寄興在從容不迫處。
卓秉恬行書扇頁
秉恬字靜遠,四川華陽人,乾隆四十七年生,咸豐五年卒,嘉慶六年進士,官至武英殿大學士。歷仕三朝五十餘年,未嘗外任,持身清正,品格端直,謚文端。工詩文,尤精書法,氣度雍容,一片台閣氣象,識者以為劉文清后所僅見,此扇頁正可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