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吳,中國東部江浙地區文化的統稱,位於浙北、蘇南的環太湖地區及上海全境,此地區長期位於同一行政單位內(會稽郡江南東道、兩浙路),語言為吳語,到明清才分屬浙江,江蘇,上海三省市,文化、習俗、語言較為接近。先秦時期,吳屬百越之地,被中原稱為“勾吳”,生活著眾古越族。

吳語、吳文化也可說成吳越語吳越文化徠。

基本釋義


吳 wú ㄨˊ
1.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擴展至淮河下游一帶:~鉤(古代吳地出產的一種彎刀,后泛指鋒利的刀劍)。~越同舟(喻過去的仇人由於當前利害一致而成為朋友)。
2. 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學識粗淺的人)。
3. 泛指中國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帶:~語。~牛喘月(喻見到類似事物就膽怯害怕起來)。
4. 姓。
江浙地區文化
中國東部江浙地區文化的統稱,位於浙江,江蘇南部(不包括長江以北的江蘇北部地區)及安徽東南部一帶,此地區語言為大部分說吳語。歷史沿革如下:
先秦時期屬百越之中的吳越兩國;
三國時期屬東吳國;
五代十國時期屬吳越國;
唐初期屬江南東道
唐後期屬浙江東道和浙江西道,
宋朝屬兩浙東路和兩浙西路
此地區長期位於同一行政單位內,到近代才分屬浙江,江蘇,安徽三省,因此語言,文化和習俗較接近。吳語,吳文化也可說成吳越語,吳越文化。
周代諸侯國名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擴展至淮河下游一帶;同時也指該國國都吳(今江蘇蘇州)
相關辭彙有:
春秋列國地圖
春秋列國地圖
吳鉤:古代吳地(今江蘇蘇州)所造的—種彎形的刀。《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闔閭即寶莫耶,復命於國中作金鉤,令曰:‘能為善鉤者,賞之百金。’吳作鉤者甚眾。”后泛指鋒利的刀劍。如李賀南園》詩:“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吳越同舟:喻過去的仇人由於當前利害一致而成為朋友。見於先秦·孫武《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成語背景:
春秋時,吳國和越國經常交戰。一天,在吳越交界處河面的一艘渡船上,乘坐著十幾個吳人和越人,雙方誰也不搭理誰,氣氛顯得十分沉悶。
船離北岸后,一直向南岸駛去。剛到江心,天色驟[zhòu] 變,颳起狂風來。剎時間烏雲密布,暴雨傾盆,洶湧的巨浪一個接著一個向渡船撲來。兩個吳國孩子嚇得哇哇大哭起來,越國有個老太一個踉蹌[liàng qiàng],跌倒在船艙里。
掌舵的老艄公一面竭力把住船舵,一面高聲招呼大家快進船艙。另外兩個年輕的船工,迅速奔向桅[wéi]桿解繩索,想把篷帆解下來。但是由於船身在風浪中劇烈顛簸,他們一時解不開。如果再不趕快解開繩索,把帆降下來,船就有傾覆的可能,情勢萬分危急。
就在這千鉤一發之際,年輕的乘客不管是吳人還是越人,都爭先恐後地沖向桅杆,頂著狂風惡浪,一起去解繩索。他們的行動,就像左右手配合得那麼好。不一會,渡船上的篷帆終於降了下來,顛簸著的船得到了一些穩定。老艄公望著風雨同舟、共度危難的人們,感慨他說:“吳越兩國如果能永遠和睦相處,該有多好啊!”
東漢三國之一
三國吳國
三國吳國
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
相關辭彙有: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意思是人沒學問,地位由低攀高,從貧窮到富有。喻原先學識粗淺的人。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
吳牛喘月(喻見到類似事物就膽怯害怕起來)。
姓氏排第六位
姓。
姓氏:吳 祖籍:吳郡
祖宗:泰伯 郡望:延陵郡
分類:以國為氏
姓氏淵源
吳姓源於姬姓,肇端於吳國,形成戰國初期,始祖是周朝的太伯和仲雍
吳姓,百家姓中排列第六位。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如吳承恩、吳呂林、吳邦國。

詳細釋義


吳 wú
〈動〉
(會意。從口,從矢。矢( zè),象頭的動作。合起來表示晃著頭大聲說話。本義:大聲說話,喧嘩) 同本義 [peal]
不吳不敖,胡考之休。——《詩·周頌·絲衣》。傳:“吳,嘩也。”
詞性變化
吳 wú
〈形〉
〈方〉∶大 [big]。如:吳魁(大而平的盾);吳榜(大棹,划船工具。亦指船)
吳 Wú
〈名〉
吳國 [Wu state]。公元222—280年孫權所建的國家。如:吳越(古代的兩個敵對國家。借指仇人);吳歈(吳地的歌聲);吳牛見月(吳地的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喘息起來);吳越氣脈(比喻較高的水平和標準);吳頭楚尾(指吳楚之間的地區)
常用片語
吳承恩吳音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夨部】編號:6585
吳,[五乎切 ],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大言也。從夨、口。意思是大聲說話。“吳”字,會意。從口,從矢。矢(zè),象頭的動作。合起來表示晃著頭大聲說話。它的原始意義表示一個人在奔跑時一邊高聲喊叫,一邊回頭反顧,寓意著原始狩豬者的召喚。吳字的原始象形:奔跑、回頭、高聲喊叫。“吳”是一個會意字,由“矢”和“口”兩個構件組成。從吳字的兩個構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矢”像一個人在奔跑時不時地回頭反顧。兩個構件結合組成“吳”,它的原始意義就是表示一個人在奔跑時一邊高聲喊叫,一邊回頭反顧。當狩獵者發現大野獸時,一邊奔跑,一邊呼喊,一邊不時回頭看。這種大喊大叫的動作就叫吳。

康熙字典

俗吳字。《吳志·薛綜傳》無口為天,有口為吳。《正字通》此借字形為諧語,非吳字本義。《正韻》吳字注亦作吳,非。
(吳)〔古文〕《唐韻》午胡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國名。《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注》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為荊國,十二年,更名吳。亦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吳縣。
又《說文》郡也。《後漢·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韻會》吳郡、吳興、丹陽為三吳。《正字通》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為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為三吳,其說不同。
又《齊語》西服㳅沙西吳。《注》雍州之地。
又天吳,水神也。《郭璞·山海經贊》八頭十尾,人面虎身。龍據兩川,威無不震。
又《說文》姓也。《廣韻》太伯之後,因以命氏。
又《方言》大也。《說文》大言也。《詩·周頌》不吳不敖。《傳》吳,嘩也。
又《魯頌》不吳不揚。《說文注》大言故夨大口以出聲。今寫詩者,攺吳作㕦,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釋文》吳,舊如字。何承天云:從口下大,故魚之大口者名㕦,胡化反,此音恐驚俗也。按《說文》《釋文》俱雲吳作㕦讀,非。而《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諸書,吳字亦皆無去聲一音,惟正韻收吳入禡韻,詩朱注亦作去聲讀。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又《集韻》元俱切,音愚。虞古作吳。注詳虍部七畫。《釋名》吳,虞也。太伯讓位而不就,歸封於此,虞其志也。
又與娛通。《詩·周頌》不吳不敖。《疏》正義曰:人自娛樂,必讙嘩為聲。故以娛為嘩也。定本娛作吳。

字源演變


小篆
吳[漢語漢字]
吳[漢語漢字]
金文
吳[漢語漢字]
吳[漢語漢字]
甲骨文
吳[漢語漢字]
吳[漢語漢字]

字形書寫


部首:口
吳字
吳字
部首筆畫:3
總筆畫:7
康熙字典筆畫(吳:7;吳:7; )
首尾分解查字 ]:口天(koutian)
[漢字部件構造]:口天
五筆86:KGDU
五筆98:KGDU
倉頡:RMK
四角號碼:60804
漢字區位碼:4666
UniCode:U+5434
規範漢字編號:0718
筆順編號:251 113 4
筆順讀寫:豎、橫折、橫、橫、橫、撇、捺

音韻集成


粵語:ng4
音韻參考
【廣韻】:五乎切,疑母,上平11模,ngo/ngu
【平水韻】:上平七虞,遇開一平模疑
【唐音】:ngo
【普通話】:wú
【吳語】:白讀:ng、文讀:wu/ghou
【粵語】:[廣州音]ng4;[順德音]ng4;[梧州話]ng4;[肇慶音]hung4/ng4;[平南音]ng4;[南寧白話]ng4;[北海話]ng4;[欽州白話]ng4;[廉州話]ng3/4;[玉林話]ng4;[蒼梧石橋鎮]ng4;[蒙山話]hu4;[封開開建話]ng4;[貴縣話]ngou4;[吳川話]ngou4
【客家話】:[梅縣腔] ng2 [陸豐腔] ng3 [客英字典] ng2 [東莞腔] ng2 [客語拼音字彙] ng2 [寶安腔] ng2 [台灣四縣腔] ng2 [海陸豐腔] ng2
【閩南語】:ngo
索引參考
【故訓彙纂】:328|0406.4
【康熙字典】:頁179第07
【漢語字典】:卷1頁0585第03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阿吳、北吳、陳吳、東門吳、東吳、富吳體、勾吳、荊吳、吳語、吳口、吳趨、吳闉、吳雲、吳綿、吳絲、吳泉、吳鴻、吳梁

相關成語

楚水吳山、楚尾吳頭、楚舞吳歌、喘月吳牛、抉目吳門、蜀錦吳綾、宋畫吳冶、天低吳楚、吳帶當風、吳牛喘月、吳市吹簫、吳市之簫、吳頭楚尾、吳下阿蒙、吳越同舟、懸首吳闕、楚宮吳苑、楚弄吳吹、楚水吳山、楚柁吳檣、楚舞吳歌、喘月吳牛、吹簫吳市、東吳招親、楓落吳江、

英語翻譯


name of warring state;
surname

基本信息


田字格中的“吳”
田字格中的“吳”
簡體字:吳
吳語拼音:ng
本義:大聲說話,喧嘩。

字典解釋


新華字典

【動詞】
(會意。從口,從矢。矢(zè)‘象頭的動作。合起來表示晃著頭大聲說話。本義:大聲說話。喧嘩)同本義〖peal〗
不吳不敖,胡考之休。——《詩·周頌·絲衣》。傳:“吳,嘩也。”
【形容詞】
[方言]∶大〖big〗。如:吳魁(大而平的盾);吳榜(大棹,划船工具。亦指船)
【名詞】
吳國〖Wustate〗公元222—280年孫權所建的國家。如:吳越(古代的兩個敵對國家。借指仇人);吳歈(吳地的歌聲);吳牛見月(吳地的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喘息起來);吳越氣脈(比喻較高的水平和標準);吳頭楚尾(指吳楚之間的地區)
吳承恩
〖WuChengen〗(約1500—約1582)。明朝文學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家庭貧寒。自幼喜愛野言稗史。博覽群書。他根據民間流傳的唐僧取經故事和有關話本、雜劇,寫成著名長篇小說《西遊記》
吳音
〖dialectofWudistrict〗指吳語,吳方言
醉里吳音相媚好。——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漢語字典

[①][wú]
[《廣韻》五乎切,平模,疑母,ngo/ngu]
“吳1”的新字形。亦作“呉1”。
(1)大聲說話;喧嘩。
(2)大。
(3)古國名。也稱為勾吳、攻吳。姬姓,始祖為周太王之子太伯,至十九世孫壽夢稱王,據有今江蘇、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建都於吳(今江蘇蘇州市)。傳至夫差,於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
(4)古國名。三國時三國之一。公元222年孫權稱吳王,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公元229年稱帝。佔有今之長江中下游,南至福建、兩廣以及越南北部和中部。280年為晉所滅。
(5)古國名。五代時十國之一。公元892年楊行密為唐淮南節度使,據揚州。902年受唐封為吳王,有今江蘇、安徽、江西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937年為南唐所代。
(6)地名。泛指我國東南(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帶。參見“吳牛喘月”、“吳歌”。
(7)姓。周太伯封於吳,其後因以為氏。見南宋·鄭樵《通志·氏族四》。
[②][yú]
[《集韻》元俱切,平虞,疑。]
“吳2”的新字形。通“虞1”。
地名用字。參見“吳2坂”、“吳2泉”。

吳姓起源


尋根溯祖
1、上古時已有吳姓。一是舜的後代有封在虞的,因"虞"與"吳"音相近,故舜後有吳姓。一是顓頊帝時有徠吳權,其後亦有吳氏。一是少康帝時有神箭手吳賀,其後有吳姓。
2、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後裔。商時,黃帝的12世孫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幹,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時,有聖瑞出現,所以太王就屬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兒子太伯和二兒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傳位給季歷,再傳位給姬昌,就決定自動讓賢,便一起南下荊蠻(周人敵視楚國的稱呼)。太伯和仲雍給當時比較落後的江南帶去了中原先進的文化,太伯、仲雍“斷髮文身”,接受當地習俗,主動融入當地社會,並把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帶到當地,於是上千小部族,自願歸附於太伯,被當地土著推舉為君長,號稱句吳。 。太伯死後,由仲雍繼位。周武王(姬昌為文王,其子姬發為武王)滅商后,仲雍的3世孫周章為諸侯,國號改稱吳,並追封太伯為吳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孫壽夢稱王,建都今江蘇吳縣。壽夢的第四子季札本該繼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為生。此後吳王壽夢的後裔分為兩支:一支在政治上發展,出現了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等著名國君;另一支則是季札及其後裔獨立發展,人丁繁衍眾多,構成了當今吳姓的絕大部分。吳國被越國所滅后,其子孫便以國為氏,稱吳氏。
3、吳人之先,據謂出於后稷,別姓姬氏。其後公劉,始遷於豳(今陝西彬縣)務耕種,行地宜,九傳至古公但父。古公生泰伯、虞仲及少子季歷。季歷生子昌,有奇能。古公欲傳歷及昌,泰伯虞仲以讓賢之見,乃逃江南吳地,建號勾吳,以國名為姓。泰伯無子,傳位虞仲,於公元前473年亡國,子孫避難四散,國外有日本、朝鮮、安南、南洋諸國,國內遍布各省,后成為中國十大姓氏之一。
遷徙分佈
吳國滅亡后,夫差的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後還繁衍於江浙、安徽、山東、河南境內的一些地方。隋唐時期,吳氏已廣泛地分佈於大江南北。唐高宗時有吳姓將佐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唐僖宗時,有吳姓將佐隨王審知入閩,皆在福建安家落戶。宋明以後,吳氏稱雄於東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孫吳宣是后蜀駙馬,家族顯赫一時。吳宣的5世孫吳吉甫是吳氏入粵始祖。
吳氏遷居台灣始於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禮部員外郎吳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灣)。明朝末年以後,福建、廣東沿海吳氏有許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謀生創業。發展至今,其中最為顯赫的一支是吳伯雄家族。吳伯雄現任台灣國民黨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長等要職,其家族號稱吳氏"全台第一家"。
吳氏遷居香港,大約始於元代。
吳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吳人東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變成日本皇室。吳氏在東渡日本的同時,還有大批人南遷,進入今越南地區。其中季扎的50世孫吳權於939年稱王,建立了越南歷史上最早的獨立王朝--吳朝。南越政權最後一任總統吳庭艷即吳權之後。有二百多姓,吳姓為第六大姓。東漢時有吳風進入朝鮮,發展至今,吳姓稱為朝鮮143個姓氏中最常見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後,吳姓還有人移民南洋,遷至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國、緬甸等國,近代,又有人旅居歐美。
郡望堂號
【堂號】 "延陵堂":季扎是吳王壽夢的第四子,以賢德著稱,壽夢想讓他繼承王位,他堅辭不受,壽夢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個哥哥先後為吳王,臨死時要傳位給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後人奉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時人稱其為"延陵季子"。
【郡望】延陵縣:西晉時分曲阿縣置縣。濮陽郡:晉代時改東郡置國,西晉末改為郡。此支吳氏,其開基始祖為廣平侯吳漢的裔孫吳遵。陳留郡:西漢時置郡。此支吳氏是季扎的後裔,為東漢吳恢之族所在。長沙郡:秦時置郡。此支吳氏系季扎之後,其開基始祖為西漢長沙王吳芮。
渤海堂,為吳氏第二大郡望,今廣東省福建省吳氏後裔大多為渤海堂。福建連城宣和培田村至今保留了非常完整的吳氏族譜。該族譜不僅記錄了家族演變,更為重要的是紀錄了很多風土人情和詩歌詞曲。
四、歷史名人
吳道子:唐代著名畫家。被後人奉為"畫聖"。其畫線條遒勁雄放,變化豐富,一變古來沿襲的高古遊絲描的細筆,發展了線描的藝術方法,故表現出來的物象富有運動感、節奏感,被人們稱為"吳帶當風"。
吳承恩:明朝小說家。著有《西遊記》傳世。
吳勉:貴州黎平侗族英雄
吳起:戰國時著名軍事家。衛國人。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后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后被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
吳敬梓:清代人,以小說《儒林外史》而著稱的傑出諷刺作家。
吳沃堯:清代著名小說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昌碩:清代著名的篆刻家、書畫家。工詩,善書法,尤精篆刻。
吳其濬: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著有被譽為19世紀中國重要的植物學著作《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吳三貴;又名吳安康,清光緒年人士,湖南省沅陵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