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楊志敏的結果 展開
楊志敏
四川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1982年大學本科畢業;
1982年-1998年在四川省科技情報所(局)、四川省專利服務中心工作,其間留學日本;
1998年至今在四川大學法學院任教,副教授,法學碩士;
現為中國法學會環境與資源研究會會員,四川省知識產權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四川大學知識產權研究所副所長等。
開設課程《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案例研究》、《環境法學》、《環境法案例分析》、《環境法專題研究》、《經濟法學》等多種課程。
研究與興趣領域是環境法、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與競爭法和知識產權訴訟制度。
(一)課題類
日本住友財團資助研究項目:《專利侵權訴訟中法院的許可權及其審理方法研究》。
四川大學橫向研究項目:《專利侵權判定標準研究》。
成都市高新區科技局項目:《成都高新區軟體企業版權保護現狀及對策研究》。
四川省知識產權局轉委託項目:國家知識產權局《外觀設計型專利侵權判定標準項目》。
四川省知識產權局轉委託項目: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專利產業化推進工程四川省產業園區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與專利創業扶持項目》。
四川省電力公司達州電業局項目:《班組群創性創新項目I》和《班組群創性創新項目Ⅱ》。
四川省電力公司項目:《四川省電力公司系統專利實施轉化現狀及對策研究》。
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項目:《知識產權促進成都市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研究》。
四川省專利實施與促進項目:《四川省專利服務業的狀況及發展戰略研究》。
(二)著作與論文類
出版專著
《知識產權法新解——詳細知識產權法的理論與實務》,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年。
《專利權保護範圍研究——專利權行使與對抗的理論與實踐》,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年。
發表的論文
等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主要有:
“關於撤銷程序與無效程序修改的思考”,《中國知識產權報》,1999年6月9日第二版。
“專利無效與侵權關於我國現行無效程序修改的思考”,《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No.5。
“試論環境技術與知識產權”,《四川大學法評論》(《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專刊)。
“專利侵權訴訟中‘公知技術抗辯’適用之探討中、德、日三國判例、學說的比較研究”,《知識產權》增刊,2003.3。
“關於‘公知技術抗辯’若干問題的研究”,《比較法研究》2003.No.2。
“知識產權制度論”,《重慶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No.4。
“論知識產權法的法技術特點”,《知識產權》2003.No.5。
“解析知識產權法從法技術構成和刺激論的角度”, 《四川大學法評論(2003)》。
“知識產權(法)若干理論問題研究”,《專利法研究(2003)》。
“專利侵權訴訟中專利保護範圍的確定與法院的許可權析權利要求的縮小與擴大解釋”,《專利法研究2003》。
“試析日本未來的參審制度”, 《四川大學法評論(2004)》。
“職權分離原則與專利侵權訴訟關於中止程序與人民法院能否審理無效事由的再思考”,《專利法研究(2004)》。
“計算機軟體專利權的行使與權利用盡研究”,《科技與法律》2006.No.1。
“保護生物遺產資源若干法律問題探討”, 《西部法治論壇》,2006.7。
“環境法律責任的拓展兼論循環經濟立法”, 《河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No.4。
“人民法院在專利侵權訴訟中的判斷許可權究竟有多大關於職權分開的思考”,載國家知識產權學術委員會等編《知識產權研究與實務》,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6。
“職權分開與專利侵權訴訟中人民法院對專利無效事由的處理” ,載四川省法學會主編《四川法學文集》,法律出版社,2006.7。
“論知識產權法的目的及其實現途經”, 《電子知識產權》2009.No.2。
“試論知識產權法的法域屬性”,《望江法學》,2009.No.3。
“知識產權戰略背景下軟體企業版權保護對策研究”,載《第五屆泛珠三角區域知識產權合作論壇論文集》,2010.7。
“商業秘密保護法理探析”,《公民與法》2010.No.4。
“試知識產權被許可使用權的第三人效”,《望江法學》2010.No.4。
“美國法院對專利權利要求的等同解釋:理論與方法”, 《專利法研究2010》。
“德國法院對專利等同原則的適用及其啟示”,《法商研究》,2011. No.4。
“日本法院對專利等同原則的適用及其啟示”,《專利法研究2011》。
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一項。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一項。
國家知識產權局學術委員會、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和專利委員會一等獎二項。
四川省法學會法學成果三等獎一項。
西部法治論壇優秀論文三等獎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