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四川大屠殺的結果 展開
- 明末各方勢力在四川製造的屠殺
- 南宋末年蒙古人屠殺四川漢人
四川大屠殺
南宋末年蒙古人屠殺四川漢人
四川大屠殺發生在公元1234年,蒙古帝國發起了消滅南宋的戰爭,到1279年南宋滅亡的45年間,蒙古人在四川發起了空前激烈的侵略。這個以屠城聞名,令歐洲聞風喪膽的強大帝國曾經三次攻下成都。1236年(宋端平三年),闊端引兵攻掠四川,大肆屠殺成都居民。千年古城只落得民無噍類,城中遺骸達到驚人的140萬!(據何忠禮《南宋全史》(二)估計,死者為數十萬人)
宋朝武,治。夠遼、西夏、金的多次侵略,內部相對穩定,科學技術成就達到世界巔峰,同時,蒙古人在征服南宋之後又全盤接受了漢族文化。歸根到底,這是文化的力量,應當引起後來者深思。
四川大屠殺[南宋末年蒙古人屠殺四川漢人]
濟繁榮印刷技術,北宋,川,早紙幣——交。
兩宋時的四川是人文薈萃的地方,時稱“人文之盛,莫盛於蜀”。南宋著名文臣里,張浚是其中一個。另一個是虞允文,虞在采石磯戰役里,以一個不重要的文官職位,受命於存亡危急之際,粉碎了金完顏亮南侵江南的計劃,後任宰相一職,參與創造了孝宗時候的清廉政治。張浚的兒子張栻是南宋著名理學大師,其宇宙論具有心和理的雙重特色。他在湖南主持嶽麓書院,給湖湘理學學派奠定了規模。另一位理學家魏了翁窮古博今,自成一家,魏了翁的哲學思想在南宋理學界佔有很高的地位。
南宋後期,四川還產生過傑出的世界級數學家秦九韶,秦九韶在數學上有幾項重要發現,包括對高次方程的研究,已知三邊求三角形面積的秦九韶-海倫公式,其中的“大衍求一術”,即“中國剩餘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的意義最為重大,對於現代代數,代數數論,以及現代計算機編碼、演演算法、密碼理論仍然存在著廣泛發展前景。
北宋時期,四川的史學家裡有參加《資治通鑒》編撰的司馬光助手范祖禹。南宋時期,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980卷,另有總目5卷,舉要68卷,詳記北宋一代編年史,極富價值。李心傳撰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200多卷,詳記高宗以來36年間事,記事精審,其所撰《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為“南宋以來野史之最詳者”王偁的《東都事略》,是一本記述北宋歷史的記傳體史書,為宋人私史中屈指可數者。北宋時期,三蘇就出生在四川眉州,其中,蘇軾是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風格,同司馬相如和李白對當時文學的影響一樣,強烈地影響了兩宋文學的風格。所有這些成就,都和四川在兩宋時文化教育的普及分不開。早在北宋時期,四川就出現了和中原地區“洛學”並稱的“蜀學”,由於金人的入侵,洛學在中原衰落了,而蜀學卻在四川得以保存,這是因為四川在兩宋時期,擁有最大數量的官辦郡縣學校,這就是李心傳所說的:“郡國之學,最盛於成都。”的結果。除了府、州、軍、縣都設有官學,四川的私辦書院佔全國的第六位。除此以外,四川保留的兩宋以前的古代文獻書籍最多。
圖為北宋時期四川地區區劃圖
宋末《昭忠錄。王翊傳》(《守山閣叢書》):“二十四日,元兵步騎十萬至成都,入自東門。二太子坐府衙文明廳,令卜者占,卜者曰:‘民心不歸,成都是四絕死地,若往,不過二世,不若血洗而去。’二太子大書‘火殺’二字,城中百姓無得免者。火光照百里。”《昭忠錄。王翊傳》是南宋軍隊屠成都的記載里最詳細的現存文獻,其所述“二太子”,即闊端,是他下令屠城,以至“城中百姓無得免者”。
明楊慎《全蜀藝文志》輯明趙枋(左木水旁代)《史母程氏傳》:“嗚呼!余嘗得《三卯錄》讀之,蜀民就死,率五十人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積其屍,至莫(暮),疑不死,復刺之。(示旁,以下同)異孫屍積於下,暮刺者偶不及,屍血淋漓入異孫口,夜半始蘇,匍匐入林,薄匿他所。后出蜀為樞密使。嘗坦視人,未嘗不泣下。賀靖權成都,錄城中骸骨一百四十萬,城外者不計。”
戰爭爆發以前,繁榮使四川地區已經“地狹而腴,民勤耕作,無寸土之曠”,“雖磽確之地,亦耕溽殆盡”,人口總數1,290萬,超過清乾隆末(1787 AD)因清初移民143年後達到的第一次高峰的857萬,其密度可能快要接近在當時生產力條件下所能承受的飽和狀態,因此才有南宋官員議論向人煙稀少的荊襄移民。然而,在咸淳五年(1269 AD)時,四川卻變成了“地曠人稀”。北宋崇寧時,眉州有戶約7.3萬,按每戶為5人的最低比例計算,約合36萬人,這個人口數值在蒙宋戰爭以前應該不會明顯減少,因為在這期間,眉州地區並未有大的變亂髮生,然而到了南宋咸淳元年時,“眉州(蘇東坡的故鄉)荒廢已久”。殘酷的屠殺和戰亂,使得“蜀土數罹兵革,民無完居,一聞馬嘶,輒奔竄藏匿。”,“淮蜀重遭於侵擾,道路流離之重,慘不聊生;室廬焚毀之餘,茫無所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