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梁
王乃梁
王乃梁,地貌學家、地理教育家。早年在法國學習期間,他選擇了把沉積學與地貌學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方向,回國后,積極倡導沉積相與地貌結合的研究,以相關沉積方法研究地貌形成過程,是我國從新構造運動角度研究地貌發育的倡導者之一。他發表的我國新構造運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和構造地貌學的理論、方法、應用與動向等重要論文,對我國地貌格局的形成、區域構造地貌的主要特徵作了專門的總結與論述,在若干地貌學與分支學科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貢獻。是我國高等學校第一個地貌專業的創建者,為我國培養了一批地貌學人才。
王乃梁,教授。福建閩侯人。193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學系。曾在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任教。1951年獲法國巴黎大學自然科學碩士學位。回國后,歷任清華大學講師,北京大學副教授、教授、地理系主任、地貌學教研室主任,中國地理學會地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地貌學會工作委員會委員。專於地貌學與第四紀研究。結合沉積學研究地貌發育,倡導從地區地貌特徵研究新構造運動,預測地震活動。撰有論文《法國羅瓦河下游上新世--更新世鬆散沉積的岩性與古地理》(法文),參與編著《中國自然地理學》叢書中的"中國的地貌研究”部分(英文)。
王乃梁,1916年10月7日生於遼寧省安東市(今丹東市)的一個職員家庭,祖籍福建閩侯。從小隨父親工作的變動而遷居,多次停學在家或念私塾。1928年考入廈門集美中學,初中未讀完,又隨父親於1931年遷至天津,就讀於天津南開中學,直至高中畢業。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地學系學習,抗日戰爭爆發后隨校遷至長沙、昆明,1939年7月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
大學畢業后,1939年8月至1940年7月在重慶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昆明辦事處經濟研究室任辦事員。1940年8月至1945年7月,在西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史地系任助教,為專修科講授“自然地理”、“外國地理”、“地理教材教法研究”等課程。1945年8月至1946年7月任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教員、1946年8月至1948年5月任清華大學地學系教員,講授“普通自然地理”及三、四年級學生的選修課“太平洋地誌”等。
1948年6月至1951年12月,獲中法交換生的獎學金,赴法國巴黎大學理學院自然地理與動力地質教研室學習,本擬求教於Bourcart教授,但這位教授聽到王乃梁的經歷和志向(研究地貌學)后,立即推薦ACailleux作他的副導師,實際指導他的論文。他的論文經過答辯,獲得了高等研究文憑。1950年底,中國留法學生會的負責人改選,王乃梁被選為新的學生會主席。
1951年底,王乃梁懷著拳拳報國之心,放棄了繼續攻讀博士的機會,偕同夫人回到了祖國,參加新中國建設。1952年1月至7月,在清華大學地學系任講師,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調至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任副教授,1962年任教授,1955年至1966年及1980年至1984年任地貌教研室主任,1962-1966年任地質地理系副系主任,1978-1982年任地理系副系主任,1982年至1983年任地理系系主任。1987年1月退休,后又返聘,任博士生導師。
王乃梁在進行教學工作的同時,進行了大量的科學研究活動。1954年參與陝西甘肅黃土高原的地形調查,1956年春在山西大同進行地貌第四紀調查,同年夏秋參加青銅峽水庫的地貌第四紀地質調查,又參加了遼東半島海岸地貌與濱海砂礦的地貌第四紀調查,1957年在廣西平果、富川、賀縣、鐘山地區為探尋沉積砂礦富集規律進行地貌第四紀的調查,又在銀川賀蘭山進行地貌第四紀研究,1958年為長江三峽水利工程作地貌調查,1959年在川西為南水北調進行綜合考察,1963年在黃壁庄水庫、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達賚湖、1965年在四川安寧河谷和雅礱江水電站進行新構造活動研究。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集中精力對山西構造地貌和新生代沉積進行調查研究,同時在新疆、甘肅指導石油開發的沉積相工作。
王乃梁的教學科研成果獲得許多獎勵。1981年獲北京市地震地質會戰研究工作二等獎;1982年“陸地衛星象片太原幅農業自然條件目視解釋系列圖”項目獲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科研成果一等獎;1985年獲山西省農業區劃先進工作者稱號;1985年獲山西農業遙感信息在農業區劃與農業管理中應用研究系列成果中做出貢獻的表彰。1988年構造地貌研究項目獲北京大學第二屆科技進步二等獎;同年,這一項目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1年,因擔任高等學校地理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期間為教材建設做出的突出貢獻,受到國家教委的表彰;1993年“陝甘寧構造地貌機助製圖綜合研究”課題獲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993年獲在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中作出重要貢獻榮譽證書。
王乃梁有許多學術兼職。1986年被聘為國際地理學會地貌委員會中國組委員。歷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地貌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第四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地理學報》編委、副主編,《沉積學報》編委,《地理科學》(英文版)編委,《海洋學報》編委,《中國大百科全書·地理卷》地貌學主編,《中國1/100萬地貌圖》及《中國1/100萬地貌圖編製理論與方法研究》編委會副主任委員、《1/100萬太原幅地貌圖》顧問、《中國地理圖片集》編委會科學顧問、教育部高等學校理科地理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國家教委博士點重點學科通訊評論員。還兼任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1985)、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1979)。
王乃梁自大學畢業起,在地理學,特別是地貌學的教學、科研園地,耕耘了57個春秋,培養出一批地貌學人才,他深邃開闊的科學視野和造詣,勤學善思、執著開拓、嚴謹求實、循循善誘、以身作則、甘為人梯的科學風範和崇高精神,廣為他的同行、同事和學生們稱道,譽為良師益友。
王乃梁在法國學習期間,選擇了把沉積學和地貌學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方向,認為這將為地貌學開創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經過野外考察和室內研究寫成《法國羅瓦河下游上新世至更新世沉積與古地理》的研究生論文,立即受到法國著名地貌學家J.特里喀爾的重視,並在他主編的《動力地貌學論評》上刊出。
回國以後,王乃梁以相關沉積研究地貌的原理和方法,在華北地區從事科學實踐。1955年,在地理學報上發表了《一些沉積學的方法在區域地形研究中的應用》一文,他認為,沉積物的機械組成、磨蝕形態、排列方位潛含著搬運介質搬運方式和堆積過程的信息。因此,他比較詳細地闡述了顆粒分析(或機械分析)、礫石與砂的形態量計、礫石的岩性與砂的礦物組成的分析、沉積層的構造等,並以若干實例闡明在區域地形研究中沉積學的方法是如何必要。1956年發表了《南口山前平原地貌與第四紀沉積物特徵及其對於新構造運動與氣候變遷的反映》的研究成果,對該區沉積物時代、第四紀氣候變遷和新構造運動進行了討論。1984年,王乃梁等人發表了《太行山東麓滹沱河出山處新生代沉積相與地貌結構》一文,指出自晚第三紀末至全新世,該區共形成了4個地貌上有明顯表現的山前沖洪積扇,在新構造運動方面,基本上處於上升的太行山地與下降的華北平原之間的過渡地帶。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達賚湖湖水不斷上漲,不僅威脅著湖區附近礦區的安全生產,而且淹沒了大片草場。1963 年,王乃梁參加了中國科學院蒙寧綜合考察隊,對湖盆的形成、湖區第四紀沉積相與古地理環境、達賚湖的近期變遷及其原因作了進一步的調查研究,並著有《呼倫貝爾盟達賚湖的形成及其變遷的初步分析》一文,應用沉積相與地貌對比方法對該區第四紀地層進行了劃分,並進行了地理環境演化研究。認為達賚湖擴大的主要原因一是降雨量增加,二是氣溫增高,促使周圍的凍土部分融化,使地下水貯量增加,也促使了湖水的上漲。
1964年北京大學參加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組織的對藍田地區的綜合研究,王乃梁等發表《陝西藍田地區灞河中游地貌結構及其發育歷史》的論文,對該區地貌的結構、形成過程和發育歷史提出了新的看法。
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生產建設特別是石油勘探事業的推動,沉積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有了迅速的發展,王乃梁考慮到教學和科研的需要,合作編著了《現代沉積環境概論》一書,介紹了沉積環境與沉積相的基本概念、沉積相的分類、沉積物的形成以及研究沉積相的基本方法。
王乃梁運用沉積地貌的理論和方法,在國家生產建設的實踐中,如內陸與海濱砂礦床富集規律的尋找,河北省地下古河道尋找水資源,新疆、甘肅油田的開發沉積相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併到油田講授沉積學,培養地方科技人才。
王乃梁在華北研究沉積相時,從北部的懷來盆地到南部的渭河盆地,行程1000多千米,穿越了七八個地塹盆地。這次野外調查,使他對盆地的形成、排列方式、發育歷史及其與新構造運動的關係有了深刻的認識,從此,王乃梁又與新構造學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我國從新構造運動角度研究地貌發育的倡導者之一。
1959年4月,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和三門峽地質勘探總隊聯合召開了三門峽第四紀地質會議,王乃梁根據對華北地區懷來盆地、陽原盆地及大同盆地泥河灣期的研究,報告了他的論文《三門系地層的岩性特徵及其與新構造運動的關係》,以大量實際資料論述了泥河灣期華北廣泛出現湖泊,形成湖相沉積,是構造差異性運動活躍由河谷盆地轉變而來的,認為盆地的下降與分割盆地間的山地的上升主要是沿斷層差異運動形成的。
1979年6月,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舉行第三屆學術會議,王乃梁等報告了《北京西山山前平原永定河古河道遷移、變形及其和全新世構造運動的關係》的論文。該文研究了北京平原晚更新世後期至全新世中早期永定河改道的原因,古河道縱剖面的變化和河型特徵與全新世構造上升與下降運動的關係。
在進行區域新構造活動研究的同時,王乃梁也進行著綜合研究。1980年11月出版的《中國自然地理》專著地貌分冊,王乃梁編寫了構造地貌一章。對我國地貌構造格局的形成、區域構造地貌的特徵、構造地貌形成機制與時代等作了重要論述。
1981年,王乃梁等發表了《我國新構造運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文,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新構造運動研究分為三個發展階段,並從地貌發育和新構造運動關係、活動斷層和活動褶皺、新構造運動和深部地殼構造關係、新構造應力場、新構造運動和地震關係、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6個方面,概括了我國新構造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並預計今後新構造運動學的發展趨向是:由只限於地表淺部轉向結合地殼深部研究;由老到新,新老結合,全新世構造的研究將會得到較快發展;由定性到定量;新構造的水平運動研究將會加強;注意活動斷層的動態研究;新構造運動的預測研究;新構造運動應力場的研究8個方面。
1981年8月,中國地理學會在山西省大同市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構造地貌學術討論會,王乃梁在開幕式上作了《構造地貌學的理論、方法、應用與動向》的報告,將構造地貌學的發展歸結為4點:(1)由過去偏重於從垂直運動角度研究構造地貌,轉為既注意水平運動,又考慮垂直運動的三維空間的構造運動的角度來研究構造地貌;(2)要從構造應力場的角度來研究構造地貌,分析其成因和所處的應力狀態;(3)對於靜態構造地貌與動態構造地貌之間的關係,靜態構造地貌中順地貌與逆地貌之間的關係,要從地殼構造運動強度及其與外營力作用的消長關係來認識;(4)對構造地貌的研究要注意聯繫地殼的深部構造。
在王乃梁的指導下,北京大學新構造地貌研究有了長足的發展。1966年邢台地震以後,他又積極倡導為地震長期預報工作服務的新構造研究,並組織人員對邢台地震、通海地震、昭通地震、海城地震、龍陵地震、平武地震、唐山地震等大地震進行現場調查和新構造研究。這些研究不僅為地震預報提供了許多重要的科學資料,而且對新構造地貌的理論和方法也提出許多重要見解,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
北京大學地貌學專業於1957年選擇山西地塹系作為長期的教學、科研基地,近40年來,經過幾代教師、研究生、本科生連續工作,在王乃梁指導下,由數名教師共同撰寫了一本《山西地塹系新生代沉積與構造地貌》專著,王乃梁寫了部分章節,並對一些重要章節親自審稿。該書於1996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王乃梁雖未能親眼見到這本書的出版,但這是王乃梁倡導沉積相和新構造研究結出的一枚碩果,是在王乃梁長期指導下,北京大學地貌學專業師生辛勤勞動的結晶,是對王乃梁辛勤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紀念。
1916年10月7日 生於遼寧省安東市(今丹東市)。
1928-1931年 在廈門集美中學讀初中。
1931-1935年 在天津南開中學讀初中三年級至高中畢業。
1935-1939年 就讀於清華大學地學系、長沙臨時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直到畢業。
1939-1940年 任重慶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昆明辦事處經濟研究室辦事員。
1940-1945年 任西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史地系助教。
1945-1946年 任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教員。
1946-1948年 任清華大學地學系教員。
1948-1951年 在法國巴黎大學理學院自然地理與動力地質教研室學習,獲高等研究文憑。
1952-1952年 任清華大學地學系講師。
1952-1995年 任北京大學地質地理學系副教授、1962年起任教授;1981 年聘為博士生導師。
1955-1966年 及1980-1984年任北京大學地貌學教研室主任。
1962-1966年 任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副系主任。
1978-1982年 任北京大學地理系副系主任。
1982-1983年 任北京大學地理系系主任。
1987年1月 退休,后又返聘,任博士生導師。
1995年4月24日,病逝於北京。
1王乃梁。關於河流階地。見:中國地理學會1961年地貌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60-61
2 王乃梁。一些沉積方法在區域地形研究中的應用。地理學報,1956,21 (1):53-61
4 王乃梁,潘德揚。南口山前平原地貌與第四紀沉積物特徵及其對於新構造運動與氣候變遷的反映。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56,2(3):377梁399
5 王乃梁。三門系地層的岩性特徵及其與新構造運動的關係。見:三門峽第四紀地質會議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73-76
6 王乃梁。關於河流階地。見:中國地理學會1961年地貌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