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滿族中學
在遼寧創辦的公立中學
瀋陽市滿族中學,我國唯一的一所城市滿族中學。他具有悠久的歷史,可追溯到380年前的明末清初的愛新覺羅氏子弟學校(宗室覺羅學堂)。
瀋陽市滿族中學佔地12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610平方米,其中教學樓6000平方米,學生公寓3000平方米,體育館1000平方米,還設有現代化設備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學生微機室、電教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樂器排練室、舞蹈排練室、教師電子備課室、多功能會議室。圖書館藏書52000冊,學生閱覽室180平方米,各種報刊、雜誌百餘種。瀋陽市滿族中學現有教職員工122人,學生930餘人,共有24個教學班。
瀋陽市滿族中學建校原址曾是清初愛新覺羅氏子弟學校(宗室覺羅學堂),距今約380年。
康熙三十年(1691年),正式設立盛京官學,在盛京城八旗駐防左右翼各設一學。到雍正十年(1732年),每翼官學又增加盛京內務府學生30名。康熙皇帝來東北祭祀三陵,駐蹕盛京(瀋陽),召見了官學的學董、學監和有功名的教習,並親書“天潢維城“大字匾額賜給八旗官學。維城二字取自《詩經。大雅》中的“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天潢“取自曹植文中的“分支若水,疏派天潢“。用“天潢“代表皇族,“天潢維成“代表皇族無論遠門近支都是國家的屏障。高宗乾隆二年(1737年),盛京宗室覺羅(從太祖努爾哈赤父親塔克世輩份開始算起,然後按嫡旁親疏,分做“宗室”和“覺羅”兩大類。凡屬塔克世本支,即努爾哈赤及嫡親兄弟以下子孫,統統歸入“宗室”;塔克世叔伯兄弟支系的以下子孫,統稱“覺羅”。)由於皇族子弟不斷增加,於是,於天佑門外(今小南門外,五愛服裝城)設立宗室覺羅官學,因入學學生均為皇族,又簡稱宗學(群眾稱之為皇學),宗室覺羅共為一學,凡20歲以下,10歲以上願入學者,分清、漢書肄業,兼習騎射,不限額數。后改設宗室學一所,覺羅學一所,二學共用房42間。每學額設學生10名肄業。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因兵事宗室覺羅皇學停辦。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盛京將軍趙爾巽奏請清廷在其地改辦學堂,清廷詔准,並取康熙“天潢維城”匾額“維城“二字命名,定名為官立維城兩等小學堂,九月十六日開學,招高初等學生共四個班,全為皇族子弟,供給頗優,堂內規律及其嚴整,稱為諸校之冠。
民國元年(1912年)清政府滅亡,作為清朝皇族子弟讀書的官立維城兩等小學堂,被改為奉天省公立籌邊學校。
民國八年(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在北平爆發,奉天地區師生和愛國人士及市民奮起聲援,奉天省立第四中學的部分師生也加入這一愛國行動行列當中。這一行為,引起政府的極大不滿,並遭到鎮壓。同年九月,奉天省立第四中學被遷至大東門外甲等農業學校舊址,並改名為高師附中,十二月被迫停辦。
民國二十年(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出兵攻佔瀋陽,繼而佔領東三省,建立偽政權。
偽康德八年(1941年)十二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后,奉天第七國民高等學校、維城學校和大同實業學院等學校的一些教員,因有“反滿抗日”思想而被捕。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初,日本帝國主義者推行“教育一體化”,維城學校奉命改為維城國民高等學校,不久又強行將奉天維城學校與南鄰大同學院(系日本人辦的私立學校)合併,成為偽省立第十二國民高等學校。至此維城學校結束。
1962年瀋陽市第九中學遷出,瀋陽市第八中學遷入。
1988年11月,瀋陽市民委和瀋陽市政協部分代表向市政府提出建議,建議在原奉天維城中學的校址恢復成立瀋陽市滿族中學。1991年8月30日,關於恢復成立瀋陽市滿族中學的建議得到正式批複,瀋陽市第一六四中學與市第八中學互換校址后(兩校址南北並鄰,現兩校址均被占建成為五愛市場服裝城),根據市教委[1991]42號文件,第一六四中學編號撤銷,改名為瀋陽市滿族中學。
同年在操場東側新建五層教學樓,於1992年竣工投入使用,建築面積2966平方米。
1991年建校時有教職工99名,定編87人,其中任課教師55人,校級幹部4人,中層幹部7人,行政工作人員18人,勤雜工人3人。趙仲元任校長。
1994年3月,區政府決定滿族中學搬遷至南關路122-1號,在新校址新建六層教學樓。於1995年3月投入使用。當時配套設施還不完全。1995年4月起陸續建成宿舍樓、體育館、生活用房等,1996年全部竣工。新校址佔地面積12600平方米。操場面積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745平方米,其中教學樓6000平方米,實驗樓2000平方米,學生公寓3000平方米,體育館1000平方米,其他745平方米。
1999年3月,由於招生政策的變化,民辦公助學校改變原來的體制,由原來的校中校變為獨立辦學,與公立學校脫鉤,維城高中搬遷至第八中學的校址。新瀋陽市第八中學撤銷,全校學生和教師併入滿族中學。
1999年秋季,瀋河區教育局同意瀋陽市滿族中學可以在全區範圍內招收滿族籍學生,學校滿族學生比例不斷提高。
1999年10月國家民委教育司領導到瀋陽市滿族中學視察,聽取了校領導的民族教育彙報,對學校逐漸提高滿族教師和滿族學生比例表示滿意,對學校的工作給予了肯定。
校訓
校徽
瀋陽市滿族中學佔地面積12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745平方米。學校共有94名教職工,其中專業技術人員84名,中學高級教師39名,中學一級教師37名,中學二級教師8名。
滿族中學數字化校園於2012年底初步建成,實現了校園網路暢通,無線網路在校園全覆蓋,教室之間實現了雲上班班通,建設了20間多媒體教室,教室內配備了電子白板,大屏幕電視、無線音頻和無線網路等,配備了現代化的錄播教室,實現了自動錄製、自動編輯、現場直播等功能,配備了數字化美術教室,數字化實驗室,實現了理化模擬實驗數字化。完善了學校的校園安全監控網路,真正的實現了校園內外無死角。學校還建設了自己的FTP,實現了數字資源的存儲和共享,校園網站的搭建,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平台和窗口。
為創建校園溫馨的讀書環境,學校在每班教室和走廊東廳設立開放式圖書角,所有圖書供師生自由取閱。閱讀桌椅分為紅、黃、藍、白四種,代表著滿族八旗的四種顏色。2013年,瀋陽市滿族中學與遼寧省圖書館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決定在瀋陽市滿族中學建立流動圖書站,由遼寧省圖書館無償為瀋陽市滿族中學提供500本圖書供師生們閱讀。如今,學校正在進行整體改造,2014年將建成700平米現代化圖書館。
瀋陽市滿族中學以創辦優質民族學校為目標,堅持“為每個學生創造適合教育”的辦學理念,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活動。
瀋陽市滿族中學
一是開展學生選修課活動,培養學生多種才能。為提高學生組織能力,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和相互合作意識,學校開展豐富多採的選修課。學校已開設的科目有揚琴、琵琶、古箏、竹笛、二胡、中胡、中阮、大阮、笙、電子琴、剪紙、美術壓桿筆、籃球、足球、羽毛球、珍珠球、滿語等十四種課程。
瀋陽市滿族中學
三是開設書法課,提升學生國學素養。滿族中學開設每周一節軟筆書法課。學校安排專任教師進行授課,使書法這種中國文化精粹得以發揚和傳承。學生在學習書法的同時,感受到方塊漢字獨特的線條美和構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