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馬
大西洋西岸的島國
巴哈馬國(英語:CommonwealthoftheBahamas),簡稱巴哈馬,是一個位於大西洋西岸的島國。
巴哈馬地處美國佛羅里達州以東,古巴和加勒比海以北,佛羅里達州東南海岸對面,古巴北側。巴哈馬包含700座島嶼和珊瑚礁。群島由西北向東南延伸,長1220公里,寬96公里,陸地面積13878平方公里,由700多個島嶼(其中30個島有人居住)及2400多個珊瑚礁組成,國土總面積(含水域)25.9萬平方公里。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23.5°C。
公元300年—400年,巴哈馬就有印第安人居住。為1492年哥倫布首航美洲登陸處。1649年被英國人徠佔據,1717年被英宣布為殖民地。1783年英國和西班牙簽訂《凡爾賽和約》正式確定其為英國屬地。1964年實行內部自治。1973年7月10日宣布獨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巴哈馬地圖
1492年,當克利斯多弗·哥倫布來到巴哈馬東部的聖薩爾瓦多島,第一次登上這塊新大陸。當他站在島上,環顧島嶼四周,看到淺淺的海水拍打著海岸,於是說了一句“巴扎馬”(意為淺水或海)。巴哈馬的名稱便由此而來,所以巴哈馬群島又被稱作是“淺海里的島嶼”。當哥倫布到達巴哈馬群島時,島上大約有40000名盧卡伊人。
歐洲人自從在距離巴哈馬不遠處的佛羅里達定居下來之後,就經常乘船度過海峽,而巴哈馬群島也由此吸引了眾多探險家,移民、侵略者和商人紛至沓來。盧卡伊印第安人被歐洲殖民者淪為奴隸,不久就全部滅亡了。
1648年,一群與當局持不同政見的英國清教徒(即“伊魯瑟拉冒險家”)為尋求宗教信仰自由而來到這裡。冒險家們給這座島嶼起了一個名字,島嶼卻沒有給他們回饋多少東西。殖民者食物匱乏,缺少穩定的供給,而且內訌不斷,最終發生了分裂。他們的社區一部分在伊魯瑟拉的總督港,一部分在傳教士山洞。為了尋求和平,伊魯瑟拉的領袖威廉·賽勒斯船長航行到美洲殖民地。他成功地從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取得了補給,然後回到衝突不斷的伊魯瑟拉島。
從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是海盜和私掠船的黃金時期。人們大都聽說過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和黑鬍子的故事,他們曾隔三差五地以巴哈馬群島為基地。巴哈馬的島嶼是海盜和私掠船的理想場所。數不清的島嶼和小島,密布著沙洲和海峽,地形十分複雜,為那些劫掠船提供了極好的藏身之所。而且,由於巴哈馬群島靠近繁忙的貨運通道,這就海盜們偷竊商船提供了大量可乘之機。
從1861年到1865年,經濟繁榮與蕭條交替循環的巴哈馬群島從美國內戰中大獲其利。英國的紡織工業對美國南部的棉花十分依賴,所以站在南部邦聯一邊。然而,英國的船隻無法到達美國南部海港,因為美國北方政府實行了海岸封鎖政策。不過,靈活狡猾的快艇可以突破封鎖,滿載棉花從查爾斯頓航行560英里到達拿騷。在這裡,他們與英國的船隻碰面,用棉花交換英國船上的貨物。快艇隨後突破封鎖返回查爾斯頓,在那裡高價出售他們的貨物。美國內戰結束后,巴哈馬群島的繁榮也就完結了,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19年。美國通過第十四條憲法修正案,禁止人們飲酒,於是這些島嶼又開始了走私活動。蘇格蘭威士忌是從英國出口到巴哈馬群島的一項重要產品,殖民地政府因此擴建了拿騷的喬治太子港,為販運酒類的大量船隻提供泊位。1934年,美國廢除了禁酒令,給巴哈馬帶來巨額收入的行當也就陷入蕭條。隨著禁令的解除,以及幾年之後原本繁榮的海綿捕撈行業的崩潰,巴哈馬群島的經濟受到嚴重破壞。
巴哈馬地圖
巴哈馬大部分島嶼地勢低平,最高海拔也只有63米,無河流。
巴哈馬群島大部分屬溫和的亞熱帶氣候,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屬亞熱帶氣候,8月為最熱月份,平均氣溫24~32℃;1、2月為最冷月份,平均氣溫17~25℃。年平均氣溫23.5℃。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
巴哈馬海產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鹽等。可耕地少,淡水不足,農業資源有限。
巴哈馬全國共分31個區、19個島組,在新普羅維登斯(首都拿騷所在地)、大巴哈馬、安德羅斯、阿巴科、伊柳塞拉等主要島嶼上設有地方專員。
巴哈馬行政區劃
首都
拿騷(Nassau),其所在的新普羅維登斯島人口約25萬。
大巴哈馬島
大巴哈馬島位於巴哈馬群島最北端,與美國佛羅里達隔海相望,面積530平方英里,人口僅次於首都拿騷,約5萬。島上風光秀麗,氣候宜人。島西部的自由港位於全球最主要的游輪及貨輪航道上,是客運游輪最佳的靠泊地。自由港的集裝箱碼頭、客運游輪碼頭、大型船舶維修設施、自由貿易區及其工業圓和大型旅遊設施使大巴哈馬島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港口、工業中心和旅遊中心。島上有較發達的公路交通,與首都及其他主要成員島以及美國佛羅里達有較為方便的海上和空中交通運輸。
安得魯斯島
安得魯斯島位於大西洋上、首都拿騷島以西20英里,是巴哈馬群島中最大的島嶼,由許多小島組成,其南北長104英里,東西寬40英里,島上居民約8000人。島上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其土地、淡水、森林佔有量為巴哈馬第一,島上有許多濕地,島上有較大規模的果樹種植圓以及中小規模的蔬菜農場,也是大西洋海底實驗及評價中心所在地。周圍海域盛產骨魚,島上有三個機場,四個港口,交通較為便利。
易路斯島(Eleuthera;也稱自由島)位於大西洋上、首都以東英里,人口,該島居民是最早有居民的島嶼之一。總面積約200平方英里,是巴哈馬群島中最狹長的島,其長110英里,大多數地方寬僅約1英里。北部地勢較高,海岸有些峭壁;中部是巴哈馬主要的農業生產區域之一,以菠蘿、西紅柿較為著名;南部有些綠蔭環繞的村莊。該島是皇家成員光顧的旅遊聖地之一,島上有華麗的粉白色沙灘,幽靜的海灣、險峻的峭壁和秀麗的港口。
巴哈馬國(英語:TheCommonwealthofTheBahamas;西班牙語:Bajamar)。國家代碼為BHS;國際域名縮寫為BS。國名“Bajamar”一詞在西班牙文中為“淺灘”,因為1513年7月西班牙殖民探險家萊昂León發現此地時,這一地區布滿沙洲和淺灘。
巴哈馬國旗啟用於1973年7月10日,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面由黑、藍、黃三色構成。靠旗杆一側為黑色等腰三角形;右側為三個平行寬條,上下為藍色,中間為黃色。黑色三角形象徵巴哈馬人民團結一致,開發利用島國的海陸資源;藍色象徵海洋環繞該島國;黃色象徵該島國美麗的沙灘。
巴哈馬國徽
巴哈馬
紅鸛,又稱火鸛(火烈鳥)。巴哈馬有拉丁美洲“鳥類王國”之稱,這個國家的面積只有一萬三千九百多平方公里,卻有鳥類二百多種,其中紅鸛就有五萬多隻,是世界上紅鸛最多的國家,有“紅鸛之鄉”的讚譽。
邁步向前,共同進步(英語:Forward,Upward,OnwardTogether)
2017年,巴哈馬有人口37.2萬,其中黑人佔90.6%,歐美白人後裔佔4.7%,混血種人佔2.1%。官方語言為英語。多數居民信奉基督教。
巴沿用英國的政治體制,實行君主立憲制。1973年獨立后,巴進步自由黨和自由民族運動黨交替執政,政局長期保持穩定。2017年5月10日,反對黨自由民族運動黨贏得大選,黨領袖休伯特·明尼斯(HubertMINNIS)出任總理。
巴哈馬
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任期5年。參議院由總督任命的16名議員組成,其中9名由總理提名,4名由反對黨領袖提名,另3名由總理和反對黨領袖協商提出。眾議院由普選產生的39名議員組成。本屆眾議院於2017年5月組成,自由民族運動黨佔35席,進步自由黨佔4席。參議長凱瑟琳·福布斯—史密斯(KatherineForbes-Smith),眾議長哈爾森·穆特里(HalsonMOULTRIE),均於2017年5月當選。
設有最高法院、上訴法院和地方法院。均受理刑事和民事案件。英國樞密院為終審法院。
首都拿騷
(2)進步自由黨(ProgressiveLiberalParty,PLP),反對黨。成立於1953年10月。1973年7月領導巴哈馬取得獨立。主要代表黑人和中小資產階級利益。獨立后,該黨連續執政至1992年,並於2002年至2007年,2012年至2017年執政。黨領袖菲利浦·戴維斯(PhilipDAVIS)。
(3)民主全國聯盟(DemocraticNationalAlliance,DNA),在野黨。由自由民主運動黨前議員、移民國務部長布蘭威爾·麥卡特尼(BranvilleMcCARTNEY)於2011年4月組建,在2012年、2017年大選中均未獲議席,成為巴哈馬第三大黨。
另有巴哈馬民主運動(BahamasDemocraticMovement)等政黨,在巴政治生活中影響較小。
總理為政府首腦。本屆政府於2017年5月組成,2018年7月進行改組。主要內閣成員有:總理休伯特·明尼斯,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彼得·特恩奎斯特(PeterTURNQUEST),總檢察長兼司法部長卡爾·貝瑟爾(CarlBETHEL),金融服務、貿易、工業和移民部長布倫特·西莫內特(BrentSYMONETTE),交通和地方政府部長倫沃德·韋爾斯(RenwardWELLS),安全部長馬文·達姆斯(MarvinDAMES),青年體育文化部長拉妮莎·羅爾(LanishaROLLE),社會服務和城市發展部長弗朗基·坎貝爾(FrankieCAMPBELL),教育部長傑弗里·勞埃德(JeffreyLLOYD),環境和住房部長羅莫爾德·費里埃拉(RomauldFERRIERA),勞工部長戴恩·福克斯(DionFOULKES),外交部長達倫·亨菲爾德(DarrenHENFIELD),農業和海洋資源部長邁克爾·平塔德(MichaelPINTARD),旅遊部長迪奧尼西奧·達圭勒(DionisioD’Aguilar),工程部長德斯蒙德·班尼斯特(DesmondBANNISTER)等。
瑪格麗特·平德林:總督。女,1932年6月26日生於巴哈馬。系巴首任總理林登·平德林遺孀。長期從事慈善事業,曾任巴紅十字會籌款委員會主席。2014年7月就任總督。
休伯特·明尼斯:總理。1954年4月17日生於巴哈馬。曾就讀於巴聖奧古斯丁學院、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西印度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執業醫生。曾任巴醫學會主席、酒店公司董事長、西印度大學講師。2007年5月首次當選眾議員,出任衛生部長。2012年5月當選自由民族運動黨領袖。2017年5月率領該黨贏得大選,出任總理。
巴哈馬元
旅遊業、服務業和金融業是巴哈馬聯邦國民經濟最重要的部門。80%的食品靠進口,部分蔬菜和水果能自給並有少量供出口。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來自關稅,關稅約佔總收入的70%。主要貿易對象是美國、日本和挪威。主要出口石油、魚、藥品、酒、食鹽、水泥等,主要進口食品、石油產品、服裝、穀物、汽車、建築材料等。
2017年巴哈馬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 |
---|---|
國內生產總值 | 91.27億美元 |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 24510美 |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 1.8 |
貨幣名稱 | 巴哈馬元;1元=100分 |
匯率 | 1美元=1巴哈馬元 |
巴哈馬有伐木、小船製造、水泥、食品加工、飲料、釀酒、手工藝品和製藥等,主要集中在大巴哈馬島的自由貿易區內。為實施經濟多樣化戰略,巴政府鼓勵發展中小企業,並為此制定了優惠政策。
巴哈馬元
巴哈馬國民經濟的第二大支柱產業是金融服務業,其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0%。由於巴政經形勢穩定,與美毗鄰,境內無直接稅,有嚴格的銀行保密法,無外匯管制等原因,巴已成為全球重要的離岸金融中心。2003年,巴哈馬從業人員4253人,約佔總勞力的3%。截至2001年底,來自英、美、加拿大、瑞士、法國以及日本等38個國家的356家銀行在巴註冊,共同基金和保險公司600多家,國際商業公司達10萬家,超過2800億美元的資產處於巴金融機構管理之下。從事旅館和餐館服務業的人員約14000人,佔全部勞動力的10%,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3%左右。
船舶服務業是巴第三大經濟部門,商船註冊居世界第三,船舶註冊量1400多艘,噸位超過5000萬噸。
巴哈馬
1961年,古巴的豪華賭場和海灘場所對美國遊客實行關閉,巴哈馬群島的好運氣於是再次光臨。利用他們與美國的親密關係,巴哈馬政府致力於增加每年到這些島嶼觀光遊客的數量。他們將拿騷港拓寬並挖深,可供六艘遊船同時停泊,並在拿騷和天堂島之間修建了橋樑。
1964年,英國授予巴哈馬群島有限自治地位。1969年,巴哈馬殖民地成為英聯邦的一員。1973年7月10日,巴哈馬成為一個合法國家。7月10日因此也就成為巴哈馬的獨立日。旅遊業收入幾乎佔到巴哈馬經濟的一半。巴哈馬群島同英國保持著象徵性的聯繫,它仍是英聯邦的成員國。
是巴國民經濟第一大支柱產業。每年平均接待遊客600萬人次,旅遊業年收入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0%和外匯收入的60%以上,為巴提供了約50%的就業機會。遊客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全國共有旅店客房約15000間。座落在天堂島的亞特蘭蒂斯飯店舉世聞名。
政府收入主要來自關稅和印花稅等,約佔總收入的70%。2016/17財年,巴政府財政收入19.43億美元,財政支出24.52億美元,財政赤字5.09億美元。
巴哈馬元
亞特蘭蒂斯度假中心(大西洋城飯店)
●巴哈馬農工公司,地址:BAICBldg,EastBaySt.,POBN-4940,Nassau。
巴哈馬郵票
巴哈馬的官方語言為英語。
巴哈馬多數居民信奉基督教。
巴哈馬人的姓名與歐美人相同,即名在前,姓在後。黑人在文化上已被白人同化,因此姓名也不例外。人們見面都行握手禮,稱男士為先生,稱女士為夫人、小姐。早在19世紀80年代,黑人已基本上是基督徒,人們嚴格遵守自己信仰的教規。
巴哈馬群島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幾個世紀以來,他們形成了自己的風俗,使巴哈馬文化帶上濃厚的印第安色彩。後來,在1647年,英國的清教徒開始在伊魯瑟拉島定居,使巴哈馬文化發生了巨變。在接下來四個多世紀的演變過程中,百慕大的奴隸和自由黑人、美國獨立戰爭之後逃離美國的保王派殖民者(帶著他們的奴隸)、從販奴船上解放了的非洲人、佛羅里達的黑種米諾爾人、其他加勒比島嶼的居民,以及中國人、敘利亞人和希臘移民相繼來到這裡,共同見證了巴哈馬的歷史。這些人在出身、傳統和信仰方面迥然不同,時至今日,他們已經塑造出一種獨特的、凝聚了各族生活方式的、豐富多彩的巴哈馬文化。
巴哈馬的商務禮儀:訪問政府辦公室宜穿西裝。其他時候穿長褲、襯衫,打領帶即可。拜會公私單位須先訂約。銷售姿態宜保守。避免早餐時間約對方開會。
巴哈馬小學6年制,中學6年制。公立學校對5-14歲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為小學98%,中學89%。學生多在巴哈馬當地就讀大學,巴哈馬大學為巴最高學府。西印度大學在巴設有旅遊分院。
1996/1997年各級學校情況如下: | |||
學校層次 | 學校數量(所) | 學生數量(人) | 統計年份 |
---|---|---|---|
小學 | 113 | 42839 | 2001年 |
中學 | 37 | 23401 | 2001年 |
成人學校 | 86 | 10739 | 1990年 |
殘疾兒童學校 | 5 | 268 | 1990年 |
獨立日(國慶日):每年7月10日(1973年起)
遊客與巴哈馬當地居民交流活動是將遊客與當地居民一對一結成夥伴,這就為遊客能更好的了解本地的歷史,民間風尚和本地獨特的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機會。
1975年,這個經由巴哈馬旅遊局批准實施的項目活動在拿騷和新普羅維登司開展,在大巴哈馬島和海港島分別開始於1976年和1988年,而阿巴克斯,伊克祖馬斯,畢米尼和聖薩爾瓦多則實施於1992年。在這八個島嶼上,大約有1200名巴哈馬當地人自願成為這個活動的志願者。
許多巴哈馬人在藝術方面頗有稟賦,這在他們豐富多彩的繪畫、具有感染力的音樂或華麗的舞蹈中可見一斑。巴哈馬的傳統音樂是貢貝,是非洲音樂傳統和歐洲殖民地風俗相結合的產物。“貢貝”是班圖語,是節奏、韻律的意思,也指那種用來演奏這種風格旋律的羊皮鼓。早在奴隸制時期,一些非常簡約的樂隊就已開始演奏貢貝音樂,因為那時黑人奴隸沒有多少材料製作樂器。典型的簡約樂隊有一架鼓,其實就是一個箍上羊皮的豬肉桶;一把木匠用的鋸,由一條金屬薄片加工而成;幾個沙球;幾根鼓槌;還有一把自製的低音小提琴(一個洗衣盆,中間穿上一根三英尺長的木棍,繫上一根弦)。
傳統的簡約音樂用來給巴哈馬四對方舞和踢踏式波爾卡舞蹈伴奏的,後者也是非洲與歐洲因素融合而成的又一案例。如今的簡約樂隊除了用鋸條和貢貝鼓之外,還用薩克斯、電吉他或其他樂器來演奏。不過,他們仍然保留著最初的簡約風格。這並不像是一種舞蹈,而更像是一種活潑的遊行步伐,形式為每前進兩步就後退一步。和衝鋒步伐一樣,跳躍式舞蹈也是源於西部非洲。這種舞蹈由一人領舞,其他人在其周圍跳舞,領舞者就在中央單獨表演。大家合著舞步拍手、唱歌,有時也擊鼓奏樂。幾分鐘之後,中央的舞者將挑選另一名舞者(通常是異性)代替他或她在中央的位置。這樣,大家就能保持高昂的興緻,舞蹈就這樣繼續下去。巴哈馬的宗教音樂有著濃厚的殖民地背景,同時也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有些人認為它們是巴哈馬文化最好的體現。
宗教讚美詩與保王黨時期傳入巴哈馬的美國黑人奴隸歌曲有些相象。在舉行宗教禮拜的場所,可以常常聽到當代美國黑人的福音音樂和歐洲的古典音樂和諧地融會在一起。除了那些最嚴格的教堂,公理會教堂的歌詠活動都伴有拍手、音樂欣賞和宗教舞蹈活動。
巴哈馬海濱涼亭
各種新鮮的魚也是巴哈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好菜。佐以粗玉米粉的水煮魚很受遊客歡迎。用芹菜,洋蔥,西紅柿和其他一些蔬菜燉魚是當地另一道特色菜。許多菜肴都會配以鴿子豆和米飯(這就是加勒比海有名的豆子加米飯佐餐),另外還會佐以調味品,西紅柿和洋蔥。
豌豆在巴哈馬各種美味的湯中經常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在湯里加麵糰布丁和咸牛肉,或是裂開的干豌豆做成的湯加火腿,只是眾多種豌豆肉湯的兩種。加勒比海和巴哈馬島還有一種叫做“蘇茲”的特色湯。湯略帶鹹味,它的成分是水,洋蔥,酸橙汁,芹菜,胡椒粉和肉類,不加任何增濃劑。人們經常在湯中加入雞肉,羊舌,牛尾或者是豬蹄,來使“蘇茲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巴哈馬的菜系不是那種口味很淡的,相反,和西印度群島的烹飪風格所不同的是,它受美國南方菜的影響,以當地的肉食和其他土產品為原料,做得有些辛辣,風味也很特別。很有代表性的一道菜就是上面曾提到過的魚加玉米粉。
巴哈馬島上,不管是烈性酒還是軟飲料都有各自的特色品種。每個酒吧都有自己獨特的招牌配製飲料。這裡的卡力克酒通體淡黃,經過冷藏之後飲用,可以消暑降溫。巴哈馬的運動飲料是椰水,並不是那種口味濃重,富有脂肪的椰子汁,其中摻有少量甜牛奶和杜松子酒。還有一種叫做“換個味兒”的飲料,由當地特產酸橙製成。
巴哈馬主要有3家大型醫療機構:拿騷的瑪格麗特公主醫院急診科、私立DOCTORS醫院急診科及大巴哈馬島的藍德紀念醫院急診科。
根據1996-2000年的報告,巴哈馬傳染病主要是艾滋病、甲肝、乙肝、瘧疾、肺結核、登革熱及其他由食物引起的疾病。公共衛生局下設專門的傳染病監控單位,負責對巴哈馬出現的傳染病進行疫情跟蹤和數據的收集。
在巴哈馬,艾滋病是當地人在15歲至44歲年齡段死亡的主要原因。從1983年至2001年,巴哈馬共報告艾滋病病例4092例,另有5760例為HIV攜帶者。從1985年至2001年,巴艾滋病患者中死亡2947例,新報告HIV攜帶者直到1999年呈下降趨勢。艾滋病在巴哈馬傳播的途徑主要是性行為。政府為控制艾滋病的傳播採取了極為嚴格的措施,啟動了全國防治HIV/AIDS計劃,密切跟蹤HIV/AIDS新發病例。此外,還成立了巴哈馬防治艾滋病基金會、防治艾滋病秘書處等機構。
抗擊疫情
2020年3月24日,巴哈馬總理明尼斯昨天宣布,為防止新冠病毒蔓延,巴哈馬自24日早上9時起至3月31日上午9時實施24小時宵禁,期間關閉境內機場、港口和海灘,除就醫、購買食品、藥品、加油和生活必需品等少數情況及重要公共服務外,所有行業停業,所有人居家不得外出。
巴徠哈馬主要報刊有《拿騷衛報》、《巴哈馬日報》和《論壇報》。
巴哈馬廣播公司:國營,1936年建立。
巴哈馬電視台:國營,1977年建立,屬巴哈馬廣播公司所有。
此外,還可接收美國電視節目和一些衛星節目。
1952年,巴哈馬首次參加奧運會,1964年依靠帆船帆板獲得1枚金牌。2000年,巴哈馬在悉尼奧運會奪得1金1銀;2004年,巴哈馬在雅典奧運會摘得1金1銅,2008年,巴哈馬在北京奧運會中只取得了1銀1銅。主要的優勢項目是田徑和帆船帆板。
具有“加勒比蘇黎世”美稱的巴哈馬,不僅以發達的金融業和旅遊業而聞名,還以雄踞人均奧運獎牌榜的首位而享譽國際體育界,平均每15萬人擁有一塊奧運獎牌。從2000年悉尼奧運會到雅典奧運會,巴哈馬都一直保持人均奧運獎牌第一的紀錄。
作為一個1973年獲得獨立的年輕國家,巴哈馬更願意把1948年的倫敦看作是自己的奧運處女秀的舞台。那一年,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巴哈馬人德沃特和他的同胞斯勞恩在英國的旗幟下參加了賽艇比賽,並獲得了該項目的第四名。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上,德沃特和斯勞恩再次合作終於贏得了該項目的銅牌,而對德沃特和巴哈馬來說,這不過是輝煌的序曲。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德沃特和隊友一舉奪得賽艇金牌,這是送給當年剛剛贏得自治的巴哈馬最珍貴的禮物。當2000年世紀之交的奧運在悉尼上演的時候,巴哈馬也達到前所未有的奧運輝煌,計算上美國運動員瓊斯因服用興奮劑而應歸還給鮑琳·戴維斯女子200米的金牌,擁有30萬人口的巴哈馬共奪得2枚金牌。2004年雅典奧運會,巴哈馬以一金一銅的成績繼續保持著自己創下的紀錄。
在2012倫敦奧運會男子4X400米接力決賽中,巴哈馬隊憑藉最後兩棒的出色發揮以2分56秒72力壓美國奪得冠軍,打破了美國隊連續七屆奧運會對這個項目冠軍的壟斷。
巴人均GDP在美洲地區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但貧富懸殊較嚴重。家庭居民房屋擁有率為60%。
巴哈馬地理位置圖
巴哈馬政府動用了大量的資源提升和更新旅遊設施,以吸引更多的遊客。由於巴哈馬很大程度上依賴旅遊業,故政府採取了許多預防性措施,確保遊客的安全。
天堂島
巴哈馬群島上哈勃島的粉色沙灘
粉紅色沙灘
巴哈馬首都拿騷的海邊,一片粉紅讓人以為那裡開滿了花兒,走近了,卻發現這竟然就是沙灘的顏色。原來整個沙灘都是由紅珊瑚被海水沖刷成的粉末構成的。
度假村
中國投26億美元在加勒比海的巴哈馬建西半球最大度假村,這項規模浩大的工程是中國公司進入加勒比地區和中南美洲市場的最新例證,也是截至2014年西半球規模最大的度假村開發項目。
趣聞
1.大茵那瓜島上火烈鳥和人的數量比例為61:1。
2.拿騷公共圖書館(一座八角形建築)最初是一座監獄。
3.一些島嶼的名字非同尋常,它們是破爛島、崎嶇島、浪姆酒礁、受精島、肚臍島、老農礁和大圍巾礁。
4.天堂島最初的名字是肥豬島。
巴哈馬奉行和平合作、尊重各國主權的外交政策。倡導民族自決、獨立自主、領土完整和互不干涉內政原則,主張國際合作及和平解決爭端。注重外交為經濟發展服務。是聯合國、加勒比共同體、加勒比國家聯盟、美洲國家組織、英聯邦以及不結盟運動成員國。
雙邊政治關係
1997年5月23日,中國與巴哈馬建交。近年來,中巴關係發展順利,雙方保持高層互訪勢頭。2013年6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千里達托貝哥期間同巴哈馬總理克里斯蒂舉行雙邊會晤。2015年1月,克里斯蒂總理來華出席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
雙邊經貿關係
巴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2017年,中巴雙邊貿易額為2.99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2.78億美元,進口0.21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27.2%、22.5%和59.3%。中方主要出口船舶、成品油、鋼鐵或鋁製結構體及其部件、油漆、服裝等,進口農產品和機械設備。
雙邊人文領域交流
兩國文化交流內容豐富。巴政府文化代表團、國家青年合唱團、民族歌舞團、巴哈馬—中國友好協會代表團等文化團組曾訪華。中國雜技團、河北雜技團、山東雜技團、揚州木偶團、天津“華夏未來”少兒藝術團、河南少林武僧團等文藝團組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代表團曾訪巴。巴哈馬大學建有孔子學院。2014年5月和2015年11月,中方“光明行”眼科專家組赴巴開展義診。
中巴免簽政策
2005年2月,中國將巴列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2006年3月,中國公民赴巴旅遊組團業務正式啟動。2014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哈馬國政府關於互免簽證的協定》正式生效實施。根據協定規定,中國公民憑有效的普通、公務普通、公務、外交護照均可免簽入出境巴哈馬,每次停留不超過30日。
巴哈馬同美國保持傳統友好關係。美是巴最大的經貿合作夥伴,為巴遊客和消費品的主要來源地。巴美在金融、反毒、反恐等方面合作密切,兩國簽署了反毒、司法互助和稅收情報交換協議等政府間協定。
巴哈馬與英國及英聯邦國家保持密切的傳統關係,英國每年給巴哈馬一定的經濟援助。2002年11月7日,英國政府向巴哈馬衛生部及環境科學技術委員會提供4.5萬美元資助,用於對稀有動植物等的生態資源保護。
巴哈馬與加勒比鄰國關係密切。1983年7月加入加勒比共同體,積極參與加共體事務,推動加強地區安全合作,打擊非法移民和毒品等,但未加入加共體單一市場與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