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格里耶

法國新小說流派創始人

羅伯·格里耶,電影大師。作為法國“新小說”流派的創始人,格里耶反對傳統敘事,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先鋒作家之一,而這名文壇“壞孩子”的辭世,讓中外文學人士哀悼“法國新小說時代結束了”。代表作品有《嫉妒》《幽會的房子》《紐約的革命計劃》等。

人物生平


羅伯·耶,港城市布列商庭,青巴黎系統育。農藝院畢業,統計,非洲洲殖研究。《橡皮》品。《窺視者》,同年,擔任巴黎子夜出版社文學顧問。
羅伯·耶論《未》《、義、悲劇》視派論宣言。論提建系。獨構,則質包圍,倒巴爾扎克,反對現實主義的小說傳統,要把人和物區分開,要著重物質世界的描寫。按照其創作理論寫出的作品沒有明確的主題,沒有連貫的情節,人物沒有思想感情,而作者更不表現自己的傾向和感情,只注重客觀冷靜的描寫,取消時空界限。他的作品描寫十分細緻,甚至流於繁瑣。有小說《嫉妒》、《幽會的房子》、《紐約的革命計劃》等。最為轟動的作品是劇本《去年在馬里昂巴德》,寫一名少婦在某休養地遇一男子,男子說他們曾相識並去年相約於今年在此相會,最後說服少婦承認此事並與之一同出走。該劇本拍攝成電影後於1962年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獎。他在1963年單獨攝製的影片《不朽的女人》獲德路克電影獎。2005年第24屆伊斯坦布爾國際電影節(International ?stanbul Film Festival)獲得終身成就獎。2004年,羅伯-格里耶入選法蘭西學院,成為40位終身院士中的一員。
,蘭院宣布,羅伯·耶凌晨臟病城市卡昂逝世,享年85歲。

他與中國

1984年、1998年和2005年,羅伯-格里耶曾三次來到中國。
1980年代初,我國翻譯研究界對法國“新小說”進行了系統的翻譯介紹。羅伯-格里耶的小說《窺視者》最早在1979年出版,可以說是法國“新小說”在中國最早的出版物。1984年羅伯-格里耶來中國訪問,先後在北京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做講座。羅伯-格里耶的《橡皮》,西蒙的《佛蘭德公路》是我國創作界、評論界後來每每談到“新小說”時必定要引述到的兩部作品。驀然接觸到那些“嶄新理論”的中國讀者和作家紛紛有“豁然開朗”之感,他們的小說也觸動了不少中國作家的寫作靈感,對中國許多年輕作家產生影響,先鋒作家余華也是其中之一。
1980年代中後期,多家出版社陸續翻譯出版了“新小說”派四大幹將的小說,尤其是羅伯-格里耶的作品,幾乎是有一部就譯介一部,有些譯本還不止一種,以至於連作者本人都大為驚訝自己在中國的名氣竟會那麼大,居然贏得了跟巴爾扎克差不多的聲譽。

文學內容


格里耶在文學世界中選擇孤獨,卻被世界奉若神明,雖然大部分人並不能將自己的耐心堅持到書的一半,而格里耶也樂意享受這樣的名聲。羅伯-格里耶承認自己的命運“出乎意料”。“在文學中我所感興趣的是布朗肖和雷蒙·盧塞爾。他們的作品在所謂的文學中沒有或者幾乎沒有位置,然而,我欣賞的正是這些作品。當我開始寫作時,我感到自己註定處在這沉默的、嚴肅,而艱苦的以及半秘密的狀況中。然而,所發生的一切卻完全相反。我的書確實引起了震動,致使我立即出了名。不過人們並不怎麼讀我的書,可能是因為他們感到這類文學很難懂吧。”羅伯-格里耶說:“世界沒意義也不荒謬,只是存在著”。
20世紀50至60年代,以羅伯-格里耶、娜塔麗·薩洛特、米歇爾·布陶、克洛德·西蒙等為代表的一批新作家公開宣稱與19世紀現實主義的文學傳統決裂,探索新的小說表現手法和語言,描繪出事物的“真實”面貌,刻畫出一個前人所未發現的客觀存在的內心世界。法國文學評論家稱他們為新小說派。其中,羅伯-格里耶認為,“世界既不是有意義的,也不是荒謬的,它存在著,如此而已。”按照他的看法,這個世界是由獨立於人之外的事物構成的,而現代人是處在物質世界的包圍中,人只能通過視覺看到它的外表,不應憑主觀賦予它任何意義,因此他主張小說要把人與物區分開來,要著重物質世界的描寫。他認為小說的主要任務不在塑造人物形象,更不在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立場、道德觀念等,而是在寫出“一個更實在的、更直觀的世界”。
羅伯-格里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1953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說《橡皮》,最新版的《橡皮》去年7月由譯林出版社出版。小說講一個發生於24小時之內的、槍擊與死亡之間的故事。作家借偵探故事以揶揄傳統現實主義善於製造的“真實幻覺”。在小說結構上,作者打破了按時間順序發展情節的格式。
挑釁巴爾扎克,評論集成先鋒藝術聖經
“小說被貶為次要的藝術只是因為它固守過時的技巧。”羅伯-格里耶在評論集《未來小說的道路中》開頭這樣驚世駭俗地挑戰巴爾扎克們,這遭到同行和整個評論界口誅筆伐。
1963年,羅伯-格里耶最重要的文學評論集《為了一種新小說》出版,格里耶運用其異類的思維方式對傳統的小說創作觀念進行了非難,試圖為未來的小說發展指出一條新路。這部評論集後來被譽為法國先鋒藝術聖經,羅伯-格里耶因此跨入左岸知識分子群星的行列。
對來自各方面的非難,羅伯-格里耶在《自然、人道主義與悲劇》一文中進一步闡明了他的藝術觀點。他首先挑戰“世界,是人”這種藝術創作觀念,提出了人與物分離的新見解。羅伯-格里耶孜孜不倦地反對傳統的鏡子說,也反對“物我交流”或“物我中心”。羅伯-格里耶這種“物本主義”是他的獨特主張。以往小說中不可或缺的中心人物不見了,作品從頭至尾是對景物的冷靜、細緻、反覆以至繁瑣的描寫。小說的情節降到了極其次要的地位,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克勞德·西蒙和娜塔麗·薩洛特、米歇爾·布陶等“新小說”作家一樣,羅伯-格里耶的小說力圖打破線性情節和時間順序,並淡化人物的心理感受,對世界進行純客觀描述,“不再是敘述一場冒險經歷,而是一種敘述的探索冒險”。20世紀50至60年代,以羅伯-格里耶等為代表的一批新作家公開宣稱與19世紀現實主義的文學傳統決裂,產生了後來的新小說派,這類小說重在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誕,在歐洲和世界曾產生較大的影響。

對其評價


“上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可能也是在法國之外最知名,卻最不得法國人喜愛的作家”——法國《世界報》
“有兩類作家能被人記住,一類是如卡夫卡、馬爾克斯他們這些偉大作家;一類是獨特的作家,羅伯-格里耶稱不上偉大,但他非常獨特。”——余華
“在表達私密的幻想和進行流暢冷靜的概念分析時同樣拿手”——法國總統薩科齊辦公室在一份官方聲明

人物作品


導演電影作品

《不朽的女人》Immortelle, L' (1963)
《橫跨歐洲的快車》 Trans-Europ-Express (1966)
《說謊的人》Homme qui ment, L' (1968)
《éden et après, L'》(1970)
《N. a pris les dés...》(1971)
《慾念浮動》Glissements progressifs du plaisir (1974)
《Jeu avec le feu, Le》(1975)
《漂亮的女俘》Belle captive, La (1982)
《藍色別墅》Un bruit qui rend fou (1995)
《Gradiva》 (C'est Gradiva qui vous appelle)(2006)

文學作品

《弒君者》(1949)
《橡皮》(1953)
《窺視者》(1955)
《嫉妒》(1957)
《在迷宮中》(1959)
《快照》(1962)
《為了一種新小說》(1963)
《幽會的房子》(1965)
《紐約革命的計劃》(1970)
《漢密爾頓的貴婦們》(1972)
《漂亮的女俘虜》(1976)
《一座幽靈城市的拓樸學結構》(1976)
《吉娜》(1981),與美國大學女教員伊沃娜·勒納爾合作
《重現的鏡子》(1984)
《昂熱麗克或迷醉》(1987)
《科蘭特的最後日子》(1994)

短篇小說集

《快照集》(1962)

理論著作

《新小說闡明》(1963)

電影小說

《去年在馬里昂巴德》(1961)

藝術作品

《少女之夢》(1971),與攝影家大衛·漢密爾頓合作的照片配文的書
《漢密爾頓的貴婦人》(1972),同上
《表面的可疑痕迹》(1978),與美國藝術家羅伯特·勞申伯的一套限量印刷的作品

人物年表


1922年8月18日
生於法國布雷斯特。父親加斯東·羅伯—格里耶是小學教師之子,曾就讀於克呂尼的工藝美術學校,后與人合辦了一家小型紙板廠。母親伊馮娜·卡努是一個海軍士官的女兒。
1928年——1933年
就讀於巴黎十四區布拉爾街的市鎮小學,與父母和姐姐安娜—麗茲居住於同一區的加桑迪大街。
1933年——1939年
就讀於巴黎布封中學直至高二。
1940年——1942年
在巴黎聖·路易中學就讀農藝學預科。
1942年——1945年
在國立農藝學院攻讀農藝師學位。
1943年7月至1944年8月
作為鏇工在紐倫堡豹式坦克工廠受強制勞動,結識克洛德·奧里埃和貝爾納·杜弗。
1945年——1948年
任國立統計與經濟學院特派員,參與由阿爾弗雷德·索維創辦的《行情與分析》雜誌的工作。
1947年8月
作為國際重建旅的志願者,在保加利亞參加修建佩爾尼克至沃魯伊克的鐵路。
1949年
離開國立統計與經濟學院,開始從事寫作。隱居在塞納—馬恩地區布瓦—布德朗的一家人工授精與荷爾蒙研究中心,製作受閹雌鼠陰道組織的塗片。工作間隙,在一幅荷蘭公牛的系譜樹示意圖背面寫作《弒君者》。手稿後來交到伽利瑪出版社,但被退回。不過稿子受到了讓·波朗的注意,由多米尼克·奧利將其轉到當時任午夜出版社顧問的喬治·朗布里奇手中。
1950年——1951年
在“殖民地水果和柑桔類研究所”任農藝師。到過摩洛哥幾內亞、瓜特盧普和馬提尼克。1950年,由於健康原因被迫從安的列斯群島返回法國,在回國的船上開始創作《橡皮》,回國后辭去工作以完成小說創作。
1952年
將《橡皮》的手稿帶給朗布里奇。極受讚賞,手稿轉給了午夜出版社社長熱羅姆·蘭東。在以極大的熱情閱讀完書稿后,蘭東約見了羅伯—格里耶,並向他提出了簽訂出版合同的建議,他們之間的友誼自此開始。第一部分註釋登在《批評》雜誌上。由於讓·皮耶爾的幫助,進入農業會常務理事大會工作。
1953年
《橡皮》由法國午夜出版社(以下簡稱午夜出版社)出版,反應普遍平淡。新聞界表現出敵視態度或者保持沉默。然而羅蘭·巴特和讓·凱洛爾則表示出了興趣。羅伯—格里耶失去他在農業會的職位。
1955年
1月1日起成為午夜出版社的審讀員。出版《窺視者》,印行的一萬冊直到1957年才售完。由於巴塔耶、波朗和布朗肖的推薦,作品獲批評家獎。這次評獎引發了一場著名的爭吵:加布里埃爾·馬塞爾大發雷霆;亨利·克洛阿怒沖沖辭去評委一職;埃米爾·昂里奧威脅羅伯—格里耶要查禁作品,並在《世界報》上聲稱該書更應該交給輕罪法庭而不是給文學獎的評委會;而羅蘭·巴特和布朗肖則分別在《文學批評》和《新法蘭西雜誌》上撰文讚揚該書,加繆和布勒東也向獲得戴爾·杜伽基金會資助的羅伯—格里耶表示了鼓勵,《快報》則為他開闢專欄,以“今天的文學”為題刊登了他的九篇文章。這些發表於1955年10月至1956年2月的文章先是作為系列宣言轉載於《新法蘭西雜誌》,後來又以《為了一種新小說》為題彙集成冊。當年盛夏,羅伯—格里耶結識了布魯斯·莫里塞特,由於後者的推介,他在60年代的一些美國大學里成了一個時髦的話題。
1957年
《嫉妒》由午夜出版社出版,第一年只賣出了746冊。此前不久羅伯—格里耶成了蘭東的文學顧問,與卡特琳娜·赫斯塔季昂結婚,他們相識於1951年夏天一次為大學生組織的土爾其之旅。
1959年
《在迷宮裡》由午夜出版社出版。這部小說第一次得到了主要報刊略帶好感的分析評論。相反,羅蘭·巴特批評它使用了太多的形容詞來形容白雪。
1960年
在“121人宣言”上簽名。時值對簽名者的迫害愈演愈烈之際(午夜出版社後來甚至被人安放了一枚炸彈),馬爾羅向羅伯—格里耶表示了半官方的支持,允許他一個月之後獲得了執導其第一部影片所必須的預支款。
1961年
在影片《去年在馬里安巴德》的腳本和對白基礎上開始撰寫同名電影小說,由阿侖·雷乃執導的該片在慕尼黑外景地拍攝。在一次小範圍看片時,布勒東反應強烈,認為影片在屬於他的超現實主義領地犯了瀆君之罪。該片被威尼斯電影節選作法國代表片,目的在於嘲弄法國當局,因為它剛剛禁演了由義大利人拍攝的對阿爾及利亞戰爭表示出敵意的《你決不會殺人》。經過評委會一個星期激烈的爭論后,《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獲得了金獅獎,風行一時。儘管一些人在背後將其戲稱作“馬里安巴鬍子”,影片還是立刻贏得了所有報刊的長篇評介文章,其中不僅有《世界報》,而且也包括《費加羅報》、《巴黎競賽畫報》和《女士快報》,等等。與這些報刊相反,《現代》雜誌對影片進行了猛烈攻擊,而薩特則在一次小範圍看片時向羅伯—格里耶表示了完全的支持。同名電影小說由午夜出版社出版(1961)。
1962年
唯一的短篇小說集《快照集》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63年
《為了一種新小說》由午夜出版社出版。羅伯—格里耶執導的第一部影片《不朽的女人》上映。該片在伊斯坦布爾外景地拍攝,獲路易·德呂克獎,但在商業上遭到失敗。同名電影小說當年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65年
《幽會的房子》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66年
執導《橫跨歐洲的快車》。該片在巴黎和昂維爾外景地拍攝。沒有獲獎但取得了巨大成功。
1968年
執導《說謊的人》,該片在斯洛伐克上塔特拉斯山區拍攝,1969年獲柏林電影節編劇獎,但在商業上遭到失敗。
70年代
在美國的幾所著名大學任訪問教授。
1970年
《紐約革命計劃》由午夜出版社出版。巴特稱讚它具有萊布尼茨式的完美但又變幻不定。
1971年
影片《伊甸園及其後》上映,1969年拍攝於布拉迪斯拉瓦和德耶巴。《少女之夢》由拉封出版社出版,配有大衛·漢密爾頓的攝影作品。
1972年
《漢密爾頓的貴婦們》由拉封出版社出版。
1974年
在巴黎和卡特萊外景地執導《慾念浮動》。影片由於有傷風化和淫穢的罪名在義大利遭到起訴和禁映。在巴黎,有“特殊愛好”的觀眾先是被廣告的誘人性質所吸引,後來很快意識到那是個花招(並非有意的),於是就把電影院讓給了“知識分子”。同名電影小說當年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75年
執導《玩火遊戲》。《瓦那德女神廢墟上的寺廟建設》由洗衣船出版社出版,配有保爾·戴沃爾的蝕刻插圖。《N.已經擲了骰子》作為拍攝於1972年的《伊甸園及其後》的另一剪輯版本在FR3播出。
1976年
配有馬格利特所畫插圖的《漂亮的女俘虜》出版(藝術出版社),《一座幽靈城市的拓樸學結構》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77年
《鏡中的禮拜堂》由瑟蓋爾斯出版社出版,配有伊利娜·尤奈斯戈的照片。
1978年
出版配有勞申伯格所作石板畫的《表面的可疑痕迹》。《金三角的回憶》和《弒君者》由午夜出版社出版。《羅伯—格里耶談自己》在正式出版前先行登載於《午夜》雜誌第31期。
1981年
與美國大學女教員伊沃娜·勒納爾合作的《約會》出版,這一教學性質的著作最終以《吉娜》為書名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82年
執導《漂亮的女俘虜》。
1984年
《重現的鏡子》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87年
《昂熱麗克或迷醉》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92年
被沃爾茲堡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6月)。“羅伯—格里耶在70年代”國際討論會在華盛頓大學舉行(10月)。
1994年
《科蘭特的最後日子》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95年
影片《一種讓人發瘋的聲音》上演。該片在西德拉島外景地由羅伯—格里耶與迪米特里·德·克萊爾克合作導演,成為柏林電影節正式評選影片,但在商業上遭到失敗。
1997年
籌劃執導影片《要塞》,按照設想,讓—路易·特蘭迪尼昂將在該片中扮演一個腿部受傷的龍騎兵軍官的角色。
......
2008年2月18日
因心臟病在法國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