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雪
丈雪
丈雪(1610—1695), 俗名:李羅,內江蘇家橋人。6 歲入寺,得法名“通醉”。后師從破山海明,師徒倆曾同游梁平蟠龍洞。破山見瀑布逾丈,色白如雪,乃為通醉取法號“丈雪”。第二年丈雪辭別破山,芒鞋棕笠,往來川陝黔,傳教廿余年。是昭覺寺的開山祖師。佛學重在人與靈魂的關係,丈雪屬臨濟宗一派,有“領眾開田”,與農結合的禪風,存“一粒一粟,取之耕耘”的本色。這是丈雪精神的高人之處。丈雪工書,善畫山水,以佛學造詣和詩文書畫名居一時榜首,為享譽世界的高僧。我們可以在聖水寺的觀音殿外,瞻仰丈雪的神采。聖水寺準備年內出版丈雪詩詞文集,功德無量,值得期待,以他作為內江佛家文化的代表,當之無愧。
丈雪
丈雪禪師者,號通醉,清初成都昭覺寺方丈,破山法嗣,四川內江人,俗姓李,生於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十月十五曰。父李梅,母姚氏。5歲時,即被父母送往江安古字山諸古寺,取法名“通醉”。自幼讀三字經、四書五經、歌賦詩詞,又臨習書法。先時,家中頗優裕,自丈雪生后,逐年衰敗,父母以耕織為業。丈雪衣食、紙筆之費,咸由居士易修吉施捨。13歲,讀《禪關策進》,16歲讀《法華經》,翌年受沙彌戒,爾後,讀《莊子》。22歲,首次游峨眉山,時頗傾慕浙江天童山密雲圓悟大師(1566-1642年,破山之師)。23歲往西山白雲洞,在鑒隨和尚門下受具足戒。翌年返古字山,又明年,父亡。
法兄靈筏印昌(內江吳氏子)從江南來,告知破山海明禪師荷密雲圓悟衣缽入蜀,丈雪遂離江安,往川東梁平太平寺參謁破山。一日,侍破山游梁平白兔亭觀瀑布,破山作偈一首“划斷蒼崖倒碧岑,紛紛珠玉對誰傾。擬將缽袋橫攔住,只恐蟠龍丈雪冰。”其中尾藏“丈雪”二字,後為丈雪之法號。丈雪遂為破山印可(1)弟子,時年25歲。旋辭破山,單瓢只杖,順江出夔門,往江南參禪壇名宿。先至金陵,轉至鄞縣天童山參密雲圓悟大師,數承棒喝,頗得快活。32歲,辭密雲往金陵,過祗陀林,參雪嶠圓信大師(1571-1647年,密雲法兄)。翌年,密雲卒。時丈雪“盛年銳氣,眼高天下”。吳越名僧雖多,而丈雪“厭聞泛濫之風,”唯篤信破山,遂買舟還蜀。東遊8年後,在四川開縣大寧寺再見破山(時破山在該寺說法)。破山問:“你從南方走一回,帶了什麼寶物來?”丈雪豎一拳。破山云:“別我七八年,一點氣息也沒有。”丈雪曰:“若有氣息則不歸了。”破山呵呵大笑。甲申之變,明思宗自縊,張獻忠據蜀,蜀地烽煙凹起。丈雪欲省視高堂老母,辭破山,破山以源流、拂子(2)付丈雪,並云:“此是從上(密雲圓悟)來底,非老僧杜撰。”因戰火不息,丈雪“草衣木食,艱苦備嘗,恆偕靈筏昌、淡竹密(1609-1662年,內江姚氏於)宿場間樹下而無定居,時人稱為三大士”。
順治三年,丈雪跋山涉水,離蜀赴黔,寓止桐梓杉台靘,親*杵臼,躬耕為業,名其寺曰“雪居”。翌年母亡,終年八十,丈雪恨未能為母送終。來桐梓時,攜有一俗侄(李氏,24歲),遂為其落髮,取法名,法號佛冤(1626年-?《昭覺丈雪醉禪師紀年錄》)。丈雪40歲,應遵義府眾居士請,住興龍庵,並易庵名為“禹門寺”。在禹門,自定丈雪法派輩字二十言:“通徹真常性,機圓宇宙香,光輝今古用,一月印千江。”黔居8年,於順治十一年春返蜀至梁干雙桂堂。破山作行書扇面相贈,並命丈雪往天童掃密雲塔。時明代殘餘勢力與清軍及諸抗清力量兵戈未息,夔門不通。丈雪乃走北路。越大巴山,直抵漢中,受諸官紳之清,不得已而住靜明寺,漢中僧眾始一睹丈雪棒喝風采。為避官紳久留,舉弟子懶石覺聆(1616-1694年,重慶府忠州張氏子)主持靜明,悄然離去。
丈雪一行行至汝州(今河南臨汝),禮沼祖塔(風穴延沼,即匡沼,896-973年,臨濟義玄下第四世);復至汝州首山,禮念祖塔(首山省念,926-993年,延昭弟子,第五世)。旋取道江南,抵鄞縣天童山,掃密祖塔,時在順治十三年,47歲。復至嘉興。時有破山法兄木陳道忞大師(1596-1674年),住嘉興三塔寺,因與破山、費隱(費隱通容,1593-1661年)二法弟有隙,即放言丈雪非是破山弟子,不是從梁平來,是假攀。丈雪疾至三塔,激言面駁木陳(3)。嘉興士大夫慕丈雪之名,咸稱“丈和尚見諦明白,出語超邁,乃法門中千里駒也。”“可謂是宗門中旗鼓也。”在嘉興第三年,一日,白法禪師偕詩人錢謙益(1582-1664年)至東塔廣福寺訪丈雪,二人“攜手深談,不忍分袂,遂成莫逆。”是年,丈雪詩集《西還草》成。50歲,離嘉興乘舟至金陵,復至九江,上廬山,歷遍群峰,並以擘窠大字書偈一首題三寶樹;又有題五老峰、三疊泉等偈.下廬山,上武昌,登晴川樓、黃鶴樓,皆有留題。離武昌,溯漢水而上,抵襄陽;過武當山,至興安府(今陝西安康)。興安僧眾及官紳堅留丈雪,不允,復至漢中。是時,文武官員、居士“輿蓋盈門,請再主靜明寺法席。”住靜明兩年,拽杖飄然而至保寧府(今閬中),住草堂寺。時有西方天主教傳教士穆革我稱“倚許方伯勢,諸當道信其邪說,有圖廢釋教之舉”,丈雪憤而作《上許方伯、席文宗、王郡守辟天主滅佛教書》,力陳佛教之功德,曆數諸祖之懿行,痛心寫道:“吾亦何人……荷帽改作焦葉巾……做個村夫與誰爭,窮達變通,物各有數,焚香稽首,拜謝祖庭,脫卻袈裟,出門去罷廣諸當道見丈雪以“脫卻袈裟”、“做個村夫”相激,乃“公議而止”天主教傳教之事。丈雪遂辭保寧,至成都,住太平寺,當地官紳、居士每每去寺中問道不絕。一日,丈雪領僧眾至昭覺寺舊址(4),決意恢復昭覺法門,時在康熙二年,丈雪54歲。
其時,康熙皇帝尚重用天和教傳教士湯若望(德國人,1591-1666年),世有淘汰僧尼之說,丈雪“聞玉林國師(5)密扎進京,欲保全大雄、報恩。師(丈雪)致書曰:‘既膺一國之寵,當此魔強法弱之際,正宜挺身利濟,俾寧謐海內諸山,焉得只顧自己,豈稱法門柱石哉!’”康熙三年,昭覺寺中興,為四川一大名剎。成都諸官紳、居士致函梁平雙桂堂破山大師,請破山主持昭覺法席,破山以老病辭謝,未曾赴蓉,丈雪即為昭覺寺重建后開山祖師。五年初,破山病重,召丈雪回雙桂,“尚存衣缽之餘,可付丈雪醉修昭覺祖庭”(6)。丈雪即赴川東,方至重慶,破山卒音已至,乃星夜往梁平雙桂堂,丈雪“欲舁棺至昭覺建塔,(雙桂)眾皆力爭,遂塔全身於本寺(雙桂堂)萬竹山之前”(7)。丈雪乃“負破山老人衣缽、爪發回昭覺,建塔於影堂之側。”七年,至什邡縣羅漢寺,禮馬祖塔(馬祖道一,709-788年,慧能下第三世,什邡人)。八年,值破山“大祥忌”(圓寂三年之忌),丈雪以花甲之軀再往梁平憑弔。事畢,至重慶華岩寺訪聖可德玉禪師(1628-1700年,營山王氏子,華岩寺開山祖師)。復至巴縣慈雲寺,尋順祖塔(法順,1076-1139年,宋代高僧,四川錦州文氏子)不得;復至簡陽石經寺,掃琦祖塔(楚山紹琦,1404-1473,明代高僧,四川崇慶雷氏子)。返成都,掩戶於昭覺寺“佚老關”,命弟子赴嘉興刻《破山禪師年譜》。十三年,64歲,命佛冤繼席,為昭覺寺第二世。“三藩之亂”爆發,川西戰火不斷,丈雪避兵至漢安。翌年返成都,弟子懶石覺聆重建大聖慈寺,丈雪地作偈贈之。次年,與懶石等弟子游金堂雲頂山三學院,是年重訂《昭覺寺志》,並作序;又為《華岩聖可禪師語錄》作序。十八年,戰亂仍未息,丈雪再避兵於江安,住般若寺,翌年返成都。二十年,72歲,退閑於昭覺寺“雲半間”,召弟子竹浪徹生(1634-?)回昭覺寺主持佛法,又三年,由懶石繼為方丈。是年夏,丈雪游峨眉山伏虎寺,作《峨眉歌》;聞七省大旱,作《告炎帝詩》。明年,因大慈寺重建工未竣,懶石歸大慈。丈雪76歲,作不入城市之誓,此後不再入城廓,屏除人事,悠然自適。
84歲,命竹浪徹生赴嘉興刊刻《錦江禪燈》,竹浪過重慶,請聖可作燈序,序有云:“得死心於先師(破山)者,唯昭覺丈法兄耳。吾兄荷法心殷,踐履唯實,壽幾九旬,應接十方龍象,精力猶剩。而能蒐羅全蜀古今名緇寶匣廿有餘年,名曰《錦江傳燈》,……故(聖可)不及吾兄遠甚……”翌年,命佛冤徹綱主持昭覺佛法。康熙三十四年(1695),丈雪86歲,時四川按察使趙良壁(字海岸)在成都創建二仙庵(道觀,在青羊宮東側),屢發肩輿請丈雪往觀,丈雪辭之。趙遂請文武官員合至昭覺,再請丈雪,丈雪推辭不掉乃往。事畢回昭覺,乃示微疾。十二月二十六日,喚佛冤至,云:“老僧四大不和,欲斷世間法,汝繼席祖庭,擔子甚重,以調眾之心為己任,揄揚法窟之綱維,即佛祖之心耶!”翌日,以衣盂物散眾,夜半,索筆書偈日:“湟帝新歲,碓觜生花。虛空襲破,萬壑生芽。老僧擲筆,誰者是他。”即喚澡浴,畢,大喝一聲,奄然而逝。停留七日,火化於萬松嶺,得舍利子無數,僧眾建塔於昭覺寺之西隅百步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