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寧縣

甘肅省慶陽市轄縣

正寧縣隸屬於甘肅省慶陽市,位於甘肅省慶陽市東南部、子午嶺西麓,東與陝西省黃陵縣以子午嶺為界,南與陝西省旬邑縣,西南與陝西省彬縣相鄰,西與陝西省長武縣以涇河為界,北與甘肅省寧縣相接,地理坐標為北緯35°14′40″—35°36′18″,東經107°56′20″—108°38′08″,全縣幅員面積1330.9648平方千米。正寧縣轄4鎮、6鄉(2011年末),共7個社區、94個村、677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11月1日,正寧縣常住人口為173243人。

2012年,正寧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1.34億元,較2011年增長14.4%,人均生產總值11769元,較2011年增長14.4%。

2018年,正寧縣地區生產總值28.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較2017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2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8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9.96億元,分別增長5.2%、7.2%、8.1%。

2018年10月,甘肅省政府發出通知,正式批准正寧縣退出貧困縣序列。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歷史沿革


正寧縣
正寧縣
早在舊石器中期,正寧境內已有先民刀耕火種,繁衍生息。為華夏民族發祥地之一。
夏禹時,天下分為九州,正寧屬雍州西戎之地。
夏代孔甲年間,立邦國於北豳(治在今慶城縣城),正寧屬之。
夏桀(履癸)年間,周部族先祖公劉建立豳國,正寧屬之。
商初,正寧仍歸豳國所屬。商末,周部族南遷岐山周塬,豳地被犬戎所佔。戎人建立義渠戎國,正寧屬之。自西周末年起,義渠戎國與強秦抗衡500餘年。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滅義渠戎國,縣域屬秦北地郡和上郡所轄。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蒙恬修築直道,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直道粗成,在縣境長達70千米。
漢代,縣域建立獨樂、陽周二縣,是正寧建置的起始。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率大軍十八萬眾,沿直道經縣域,出朔方,威振匈奴,還祭黃帝冢於橋山。新莽始建國元年(前9年),王莽改陽周為上陵畤。東漢,縣域設獨樂、陽周、西川三縣。
三國兩晉時期,部族攻伐,諸侯兼并,縣域歸屬屢經更迭。
南北朝末期,縣域所設獨樂、陽周、安定三縣屬寧州。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因羅水出於川,遂更陽周為羅川,屬寧州。
唐初,羅川屬關內道寧州。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夢群仙現於“羅底”,派使臣在羅川縣挖得玉真人像27尊、心星1座,取“真人安寧”之意,改羅川為真寧。隨後,唐肅宗李亨在此避“安史之亂”。
宋代,真寧歷屬永興軍路寧州、陝西路寧州、環慶路寧州、慶陽軍節度寧州、興寧軍節度。
金天德二年(1150年),真寧屬慶原路寧州。
元屬陝西行省鞏昌路總帥府寧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屬陝西布政使司慶陽府寧州;萬曆二十九年(1601),屬陝西布政使司慶陽府。
清康熙八年(1669年),屬甘肅布政使司(行省)慶陽府;雍正元年(1723年),為避世宗“胤禛”之諱,又改為正寧。正寧之名始見史冊。
民國二年(1913年),屬甘肅省隴東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屬涇源區行政視察員公署;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甘肅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7月27日,正寧縣解放,屬甘肅行政公署慶陽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8年12月,併入寧縣。
1962年1月,恢復正寧縣建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正寧縣位於甘肅省慶陽市東南部、子午嶺西麓,東與陝西省黃陵縣以子午嶺為界,南與陝西省旬邑縣,西南與陝西省彬縣相鄰,西與陝西省長武縣以涇河為界,北與甘肅省寧縣相接,地理坐標為北緯35°14′40″—35°36′18″,東經107°56′20″—108°38′08″,全縣總面積1319.5平方公里。

地貌

高分一號衛星拍攝甘肅慶陽市正寧縣
高分一號衛星拍攝甘肅慶陽市正寧縣
正寧縣屬隴東黃土高塬溝壑區,地形較複雜,山川、塬、梁、峁、溝、谷、台齊備。全縣海拔880米-1756米,平均海拔1443米;黃土層厚90米-150米,地形東高西低、東寬西窄,略呈三角形;按地貌特徵可分為東北部子午嶺林區、西南部塬面和溝壑區。

氣候

正寧縣屬大陸性季風半濕潤氣候,西南部氣溫較高,東北部氣溫較低。冬季多西北風,較寒冷乾燥;夏季多東南風,較濕潤溫和;春季為過渡季節,冷熱交替,變化頻繁。年均氣溫9℃,降水量694.8毫米,無霜期173天左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1年9月底,正寧縣總面積1330.964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323.4575平方千米,園地26.6584平方千米,林地748.2229平方千米,草地129.7817平方千米,城鎮村及工礦用地65.0984平方千米,交通運輸用地7.7653平方千米,其他土地29.9806平方千米。

礦產資源

截至2011年,正寧縣已探明煤炭儲量19億多噸,其中寧正煤田18億多噸。核桃峪800萬噸礦井正在建設之中,石油、天然氣儲量也比較豐富。粘土分佈廣泛,砂石分佈於四郎河流域及周家鄉車家溝等川區。

水資源

正寧縣年徑流總量6040萬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92立方米/秒,其中境內自產水4906.95萬立方米,平均流量1.56立方米/秒。自產出境水4661.6萬立方米,平均流量1.48立方米/秒。主要由降雨補給,徑流模數4.42萬立方米。全縣人均徑流量516.7立方米,耕地畝均徑流量約200立方米。1983年10月普查,地下水徑流總量2746.25萬立方米,按塬面計算,宮河塬(含寧縣米橋)面積204.6平方千米,地下水靜儲量3.63億立方米,動儲量313萬立方米/年;永和塬面積49平方千米,地下水靜儲量1.18億立方米,動儲量97萬立方米/年。

生物資源

植物樹種有喬、灌木24目、44科、88屬、204種,主要有松樹、柏樹、樺樹等;野生動物蟲類有43種,鳥類有55種,獸類28種(其中列入國家一、二類保護對象的3種),主要有豹、狍鹿、靈貓、黑鸛、鴛鴦等。

行政區劃


正寧縣政區地圖
正寧縣政區地圖
截至2020年1月,正寧縣轄8鎮(山河鎮、榆林子鎮、宮河鎮、永和鎮、永正鎮、周家鎮、西坡鎮、湫頭鎮)、2鄉(三嘉鄉、五頃塬回族鄉),共101個村(居)民委員會,677個村民小組。

人口民族


2018年底,正寧縣總戶數79140戶,戶籍總人口24.49萬人。2018年全省人口變動抽樣調查反饋結果顯示,全縣常住人口18.46萬人,城鎮化率37.49%,人口出生率12.06‰,死亡率8.4‰,自然增長率3.66‰。
2021年6月23日,慶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正寧縣常住人口為173243人。
正寧縣以漢族為主,佔總人口的99%;少數民族以回族人數最多,大部分居住在五頃塬回族自治鄉。

政治


縣委主要領導
書記:吳麗華
副書記:張龍傑、段登雲、潘映軍
常委:齊雪柏、劉興峰、石 芳、鄭新鋒、何子通、許秀榮、李培博

經濟


綜述

2018年,正寧縣地區生產總值28.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2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8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9.96億元,分別增長5.2%、7.2%、8.1%;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5255元;三次產業結構從2017年的16.5:7.3:76.2調整為2018年的18.8:10.2:71。
2018年,正寧縣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2817萬元,增長37.31%,其中稅收收入16864萬元,非稅收入5953萬元;小口徑財政收入完成13376萬元,增長27.60%,其中,稅收收入7776萬元,非稅收入5600萬元;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183218萬元,增長1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1421萬元,增長16%。
2018年,正寧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33億元,下降20.1%;新開工項目45個,續建項目16個,當年竣工項目35個。按產業分,第一產業0.79億元,下降38.0%;第二產業3.02億元,下降16.5%,其中工業投資3.02億元,下降2.9%;第三產業5.54億元,下降44.6%。5000萬元以上項目7個,完成投資25647萬元;田永高速正寧段里程44.768km,佔全市總里程14.75%,完成投資68992萬元,下降23%。

第一產業

2018年,正寧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45億元,增長5.33%。其中農業增加值45428.66萬元,增長4.91%;林業增加值517.97萬元,下降34.55%;牧業增加值6858.21萬元,增長13.45%;漁業增加值2.65萬元,增長6.15%;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692.34萬元,增長8.48%。
2018年,正寧縣糧食播種面積17.37萬畝,其中夏糧播種面積2.83萬畝,秋糧播種面積14.54畝;糧食總產量6.49萬噸,其中夏糧產量0.7萬噸,秋糧產量5.79萬噸。
2018年,正寧縣蔬菜種植面積3.87萬畝,產量5.41萬噸;藥材播種面積7869.92畝,產量6176.70噸;煙葉播種面積1.61萬畝,產量3950噸。果園面積11.67萬畝,產量5.76萬噸,其中蘋果園面積11.3萬畝,產量5.53萬噸;梨園面積91畝,產量110噸;葡萄園面積114畝,產量31噸;桃園面積640畝,產量95噸;杏園面積2327畝,產量1350噸;其他園面積420畝,產量228噸。
2018年,正寧縣生豬存欄5.04萬頭,其中母豬存欄0.94萬頭;牛存欄3386頭;家禽存欄22.1萬隻;羊存欄1.22萬隻。生豬出欄4.76萬頭;牛出欄1876頭;家禽出欄8.4萬隻;羊出欄6161隻。肉類總產量4199.8噸,奶類產量164.4噸,禽蛋產量663噸。
2018年,正寧縣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積60078畝,下降3.24%;年末實有封山(沙)育林面積3.6萬畝;四旁(零星)植樹44萬株,育苗面積1.45萬畝,其中新增育苗面積6600畝;本年出售樹苗3954萬株,當年苗木產量10375萬株,成林撫育面積1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48.9%。

第二產業

正寧縣人民廣場
正寧縣人民廣場
2018年,正寧縣工業增加值17177萬元,增長1.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78萬元,下降8.7%,主營業務收入9054.3萬元,下降8.2%;利潤總額445.6萬元,下降31.4%;應交增值稅49.2萬元,增長24.9%;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15799萬元,增長3.03%。規上地方工業企業中,食用植物油加工企業1戶,增加值234萬元,下降27.53%;水泥製品製造企業2戶,增加值744萬元,下降1.33%;小麥加工企業1戶,增加值149萬,增長15.47%。
2018年,正寧縣擁有資質建築業企業2戶,平均從業人數2071人,增長20.6%;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7485萬元,增長11.19%;實現增加值11586萬元,增長17.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24074平方米,增長4.74%;房屋建築竣工面積78379平方米,增長11.91%,其中住宅房屋竣工面積44318平方米,增長15.72%。
2018年,正寧縣房地產開發企業6戶,其中有投資項目的5戶,完成投資70829萬元,增長32.1%。商品房施工面積553144平方米,增長46.5%。商品房銷售面積157757平方米,增長38.69%。

第三產業

2018年,正寧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91965.3萬元,增長8.6%。分地域看,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130981萬元,增長8.87%;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60984.3萬元,增長8.12%。分行業看,批發業20369.1萬元,增長9.24%,零售業151209.9萬元,增長8.8%;住宿業388.1萬元,增長13.41%;餐飲業19998.2萬元,增長6.66%。分規模看,限額以上零售額4418萬元,下降6.95%;限額以下零售187547.3萬元,增9.07%。完成出口創匯2359萬元,下降65.44%。
2018年,正寧縣累計接待遊客68.2萬人次,增長23.5%,其中接待省市及周邊縣市各類考察、檢查、學習團隊26批次、3000多人次,旅遊收入3.6億元,增長29%;向上爭取旅遊發展資金98.7萬元,其中五頃塬南邑旅遊示範村爭取專項資金30萬元。完成了黃帝文化博覽園橋山廳、布衣館、勤政園等項目主體工程。建設旅遊廁所兩座,分別為黃帝文化博覽園旅遊廁所和正寧縣天潤新城西側旅遊廁所,其中黃帝文化景區廁所項目被列為2018年市列為民辦實事項目,設計為AA級標準,面積116.64平方米,預算投資101.23萬元;正寧縣天潤新城西側旅遊廁所設計面積80㎡,預算投資55.25萬元,兩座廁所已完成主體建設。投資建設香爐山旅遊休閑度假區,概算投資7.2億元,建設周期6年。將五頃塬鄉南邑村列為鄉村旅遊示範村,積極開發佛堂、惠家塬、柴橋子、孟河4個國家級重點旅遊扶貧村;大力發展永正鎮佛堂村休閑垂釣、三嘉鄉關家川十里荷塘田園綜合體、西坡鎮彩葉林觀光示範園、宮河鎮東西里智慧果園等鄉村旅遊發展項目;計劃在五頃塬鄉創建一批旅遊接待飯店、旅遊商品超市、鄉村農家樂等旅遊示範點,同時加大旅遊商品的開發力度,發展以香包、刺繡、剪紙、山核桃工藝品、紀念幣、黃帝文化系列商品為主的民俗產品和以紫蘇油、蘋果、大蔥為主的土特產品。
2018年,正寧縣通信業務總量11029萬元,其中移動業務總量6400萬元;電信業務總量2170萬元;聯通業務總量520萬元;郵政業務總量1783萬元;網路公司業務總量156萬元。電話及網際網路用戶23.08萬戶,其中行動電話用戶16.28萬戶;固定電話用戶2.7萬戶;網際網路用戶4.1萬戶。
2018年,正寧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70.69億元,比年初增加3.35億元,增長4.97%,其中住戶存款餘額63.1億元,比年初增加3.15億元,增長5.25%,占各項存款的93.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8.3億元,比年初增加0.84億元,增長3.06%,其中住戶貸款餘額21.08億元,比年初增加0.71億元,增長3.49%,占各項貸款的74.49%。
2018年,正寧縣實現保費收入10526.43萬元,增長25.67%,其中壽險保費收入6926.72萬元,增長2.55%;財險保費收入2013.71萬元,增長15.2%;太平洋保險保費收入1161萬元,下降0.09%;人壽財險保費收入425萬元,增長8%。支付各類賠款及滿期給付總額4125.58萬元,增長47.34%,其中壽險支付2593.21萬元,增長20.4%;財險支付886.27萬元,下降0.53%,太平洋保險支付296.1萬元,增長133%;人壽財險支付350萬,增長20%。

文化


民俗風情

喪葬習俗
正寧縣喪葬習俗包含:送終、穿衣、停床、報喪、打墓、盛鹼、齣子、訃聞、請主、開弔、祭禮、進飯、起靈、下葬、出殃、葬后祭祀。
婚慶習俗
正寧縣當地人娶媳婦風俗包含:發轎、迎花、拜天地、入洞房、待客、進門、拜大小、謝客、耍房。
正寧剪紙
正寧縣位於甘肅省慶陽市東南部,東依巍子午嶺,西臨蜿蜒涇河水,全縣轄四鎮六鄉,總人口24萬。正寧剪紙(俗稱“剪窗花”)歷
正寧剪紙
正寧剪紙
史悠久,源遠流長,上可追隨至西周,至今仍是人們節慶婚嫁活動中和美化門庭居室中寄託人們祝福平安、祈求幸福的美好祝願,其色彩鮮艷,寓意深刻,線條粗狂、流暢,有花鳥、人物、獸禽等,是收藏、裝飾、饋贈親友的人間藝術佳品。
民間音樂
本縣民間樂器有20多種,最常見的有嗩吶、祭吶、長筒號、口琴、哇嗚等。
本縣民間樂曲主要有嗩吶曲。

地方特產

正寧烤煙
正寧縣是甘肅省最大的烤煙種植縣,1958年開始試種,80年代初具規模,至目前已有50年種植歷史,1982年至2012年,全縣累計種
正寧烤煙
正寧烤煙
植烤煙236萬畝,產煙668萬擔,產值34億元,實現稅收7.5億元。效益最好的1996年,全縣種煙8.4萬畝,產煙30萬擔,煙農收入1.0035億元,煙稅收入3400萬元,烤煙收入佔了當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0%,縣級財政收入的77.6%。近年來,由於受國家“雙控”政策的影響,全縣種植面積穩定在3萬畝左右,種植區域由原來的12個鄉鎮108個行政村集中到條件最適宜的5個鄉鎮37個行政村,2012年全縣合同種植烤煙3.37萬畝,收購煙葉7.14萬擔,煙稅收入1548萬元,2013年全縣合同種植烤煙3.19萬畝,收購煙葉8.65萬擔,收購總值8838.9萬元,實現稅收1944.57萬元,烤煙已真正成為正寧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是農民增收、財政增長,企業增效的重要來源。
隴蜜蘋果
正寧特產隴蜜蘋果果實圓形或近圓形,平均單果重220克,最大果重340克,大小整齊,果形端正。它的突出特點是果面披有鮮紅色
隴蜜蘋果
隴蜜蘋果
條紋。大大的蘋果加上明顯的條紋,紅黃相間,非常美麗。它的果面也非常平滑,有光澤,蠟質多,果粉少。"長富2號"蘋果的果肉黃白色,肉質細、緻密、多汁,酸甜適度,有元帥系蘋果的芳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
正寧簸箕
手工簸箕是正寧縣一個名聞遐邇的地方特優產品,數百年來傳承不息,為人稱道。
這個盛產手工簸箕的地方就是周家鄉核桃峪村。該村以楊姓為主,約有300來戶、1400多口人。其編織簸箕的手藝是楊姓祖上在公元1489年由山西曲沃縣侯馬鄉移民時帶來的,距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了。核桃峪簸箕之所以著名,正因為它有其獨到之處。
正寧豆腐
正寧黃豆出粉率高,豆腐也很有名氣。主要特點是潔白細嫩,吃起來柔中含剛,宜於燴炒,翻卷不碎,入湯不爛。在正寧豆腐中,山河鎮的豆腐有“王中王”的美譽。

交通


截至2018年末,正寧縣公路總里程1033.11公里,其中三級公路35.29公里;四級公路765.84公里;等級外公路231.98公里。客運企業3戶(其中班線、出租客運2戶、公交1戶),貨運企業6戶,維修企業5戶(其中二類1戶、三類4戶),駕校1所(二類),鄉鎮客運站9個、行政村停靠站60個,道路運輸從業人員1650人。客運班線38條(其中省際3條、市際3條、縣際18條、縣內14條),營運總里程1.6萬公里;貨運網路連接7個省(市、區)16個大、中城市。營運車輛357輛(其中班線客車106輛、公交車8輛、普貨車輛153輛、出租汽車60輛、駕培教練車30輛),班線客車中高級客車佔37.6%、中級客車佔51.2%、普通客車佔11.2%;營運貨車中專用貨車佔5.4%、重型貨車佔32.05%;出租汽車中中高檔以上車輛達到100%。

社會


科技事業

2018年,正寧縣申請專利7個,其中實用新型4個,外觀設計3個;引進艷紅、先鋒、布魯克斯等櫻桃優良新品種10個,通過改進肥料配方,推廣營養缽育苗、平衡施肥等5項實用新技術,示範種植面積2000多畝;推行行政、技術、農戶“三位一體”承包責任制,建成骨架大棚1500座、竹架大棚1000座,發展中小拱棚8000畝;建成設施種菜專業示範村10個,四郎河川區蔬菜產業開發科普示範基地被中國科協、財政部授予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通過對新認定的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一次性補助3萬元,新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縣財政一次性補助30萬元;建立了知識產權申請激勵機制(授權發明專利獎勵5000元/件、實用新型3000元/件、外觀設計1000元/件);新建農業科技示範點2個(①宮河鎮東里-西里蘋果矮化技術推廣示範點,②西坡鎮伍畔彩葉樹歐洲大櫻桃技術推廣示範點);累計引進優良新品種17個,推廣實用新技術12項,培育科技示範戶1500多戶,輻射帶動群眾10000多人(次)。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正寧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43所,其中附設幼兒園74所,學生2634人;幼兒園26所,教師446人,學生6781人;教學點14所,教師22人,學生12人;小學86所,教師1307人,學生15872人;九年制學校5所,教師203人,學生1910人;初中8所,教師566人,學生4849人;完全中學2所,教師236人,學生1728人;獨立高中1所,教師202人,學生1786人;職專1所,教師91人,學生469人。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2.0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9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0.18%,普通高校總錄取率達到76.02%;為貧困家庭普通高中就讀子女發放國家助學金1984人次、198.4萬元,免除學雜費1181人次、53.58萬元;為正寧職專學生髮放助學金57.34萬元、免學費69.2萬元;為學前幼兒免補保教費955.65萬元;為建檔立卡省內高職就讀學生免除學雜費和書本費79人、39.5萬元;為家庭貧困學生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2124人、1393.49萬元。

醫療衛生

2012年,正寧縣114個醫療單位已全部實行了藥品零差率銷售,累計銷售藥品1770.9萬元,讓利群眾227.7萬元;全縣門診補償119520人次、256.04萬元,住院補償9014人次、2997.33萬元;縣級兩所醫院門診人數、住院人數、業務收入分別較醫改前增加了51.5%、45.9%、33.7%,人均住院費用降低了633.4元,人均自費比例降低到了3.2%,群眾滿意率達到了98.3%。
截至2018年,正寧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6個,床位731張,在職職工581人,組建6個健康扶貧專責小組,開展了未脫貧人口和轄區內患病人群健康篩查工作,核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慢性病患者5605人、重大疾病患者598人;因病因人建立“一人一策”、“一病一方”健康扶貧檔案3.9萬人,並全部錄入了手機APP;按照市縣鄉村四級組合簽約服務模式,抽調343名市縣鄉村醫務人員組建了94個家庭醫生簽約團隊,製作了家庭醫生簽約團隊公示牌,深入農戶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個性化健康服務管理;通過縣鄉醫院“一張網”的診療機制,簽約中初級服務包3.9萬人,開展送醫上門4220人(次),送人就醫76人(次);對598名大病患者落實了大病救治措施,邀請3家省市級醫院16名知名專家教授,在19貧困村開展了義診活動,現場義診1236人次;抽調100名健康專乾落實“五幫兩核”任務1.04萬人次;全面落實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即時結報、報銷比達到85%、3000元兜底保障四項政策。截止2018底,農村居民基本醫保累計補償14.67萬人次、11275.2萬元,其中普通門診補償10.2萬人次、485.02萬元;住院報銷補償2.43萬人次、9569.6萬元;門診慢特病補償1.98人次、1072.34萬元;大病保險累計補償2824人次、1065.46萬元。全縣接待門診病人41.95萬人次,醫院經營收入1.21億元。

文化事業

2018年,正寧縣有文化產業法人單位72家,從業人員4718人,資產總額完成3.18億元,文化下鄉308場次;組織舉辦了“旺狗鬧春·福祉正寧”元宵節民間社火展演比賽、燈謎燈展、“祥犬獻瑞·文化正寧”楹聯大賽、“致敬經典·書香正寧”經典誦讀比賽、森林馬拉松暨中國國際露營大會百城徒步賽“高天厚土·詩畫正寧”大型情景劇專場文藝演出、“舞動健康·郵儲相伴”第五屆群眾廣場舞大賽、正寧縣首屆農民豐收節、“百姓大舞台·想唱你就來”第五屆戲曲票友大賽等文藝節目240餘場(次);組織縣內文化產業公司參加了深圳文博會、第十六屆中國·慶陽端午香包民俗文化節、第三屆敦煌文博會,設置展棚50個,展出作品45萬件,參觀人數超過了5.2萬人次,實現銷售收入150多萬元;放映優秀主旋律電影1164場次;“文舞正寧”微信公眾號關注人群5000多人,累計發稿300餘篇。

體育事業

2018年,正寧縣擁有專業體育教練、體育教師、各協會體育愛好者及體育指導員500(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4人;一級20人;二級116人;三級388)多人;新建籠式足球場2處;完成永和鎮安興村、羅溝圈村、五頃塬西頭村、東城社區一村一場體育設施建設和羅川社區、西城社區、天潤新城廣場農民健身工程;維修了宮河鎮東里村等5個村級廣場,安裝健身器械30餘台(件)。全縣共有以籃球、廣場舞為龍頭的6個體育協會和30多個健身團體,籃球協會下轄12支男子籃球俱樂部、2支女子籃球俱樂部、2支少年籃球俱樂部;成功舉辦了正寧縣第二屆籃球俱樂部聯賽、正寧縣第五屆群眾廣場舞大賽;成立了“咕咚”“悅動”等6個徒步健身團隊及3個分跑團,參與人數3000多人,湧現出的40多名優秀運動員參加了全國各項馬拉松比賽;舉辦了2018年中國·(慶陽)正寧“穿越子午嶺探秘秦直道”森林馬拉松暨中國國際露營大會百城徒步賽、1000多人參加的迎新春環城越野賽;組團參加了全市“全民健身日”滑輪、跳繩比賽、慶陽市第四屆中學生運動會、甘肅省第十四屆運動會,分別榮獲團體二等獎、個人第四名、4×100接力賽第二名好成績。

社會保障

2018年,正寧縣保障城鎮低保對象1109戶2780人,發放保障金1567.3元萬元;保障農村低保對象8277戶25860人,發放低保保障金5215.46萬;農村特困供養人員812人,發放特困供養金493.74萬元;預撥醫療救助金19萬元,救助大病患者4714人,發放醫療救助金682.34萬元;救助困難群眾3102戶9634人次,發放救助金298萬元;慰問各類重點優撫對象200多人,發放慰問金20萬元;為1455名優撫對象發放撫恤金和生活補助金691.74萬元,為3名建國時期老黨員發放基本生活費2.45萬元;為80名義務兵和服現役不滿12年的士官發放兵役優待補助金406.64萬元,為13名大學生參軍入伍及進藏服役人員發放一次性獎勵金13萬元;全縣有60歲以上老人36100人,經濟困難老人612名,累計發放經濟困難老人補貼79.55萬元,免費辦理老年優待證2689個;錄入民政部留守兒童數據採集系統的留守兒童1691名,保障孤兒81名,發放孤兒生活費66.18萬元;籌措款物23萬元,有效解決了1501戶困難家庭的基本生活;為4091名殘疾人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311.25萬元。
2018年,正寧縣全民參保已完成登記23.33萬人,參保登記率92.13%。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138672人,基金收入1976萬元,續保率96.32%,發放3.25萬人,發放率100%;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5098人,基金收入3174萬元,基金支出5715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已完成清算7002人,清算基金33237萬元;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1125人,發放555人,基金支出561萬元;失業保險參保5982人,基金收入167萬元;工傷保險參保9105人,基金收入247萬元。
2018年1月1日起,在確保現有社保待遇水平的基礎上,按人均5%的調整比例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100元提高至118元,每人每月增加18元,此項政策惠及全縣3.45萬名城鄉居民;共清理死亡冒領人員17人,追回資金13.91萬元;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一二類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重度殘疾人、計劃生育“兩證戶”人員等困難群體最低100元繳費標準,並由縣財政按最低檔次每人每年代繳保費100元,全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代繳困難群體2.75萬人,代繳保費274.88萬元,工傷保險按項目參保單位38個。

旅遊


曹文詔墓
名勝古迹
名勝古迹
曹文詔為明末將領,在圍剿明末農民起義時兵敗自盡。曹文詔墓葬在今正寧縣榆林子鎮南郊半公里的中巷曹洪村。東北距縣城20公里。現存封土殘高約12米,底徑約25米,規模較大。
羅川古城
羅川古城位於四郎河北岸,街道中心有三座高大的明趙氏石坊,最東邊的是恩寵坊,街西邊為清官坊和天宮坊,是甘肅省公存的唯一石坊,1963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鵝池洞
鵝池洞位於縣城東南古城牆下一平台之上,內連城牆與城內相通,外有天然屏障,與柔遠河相通,系原慶陽著名八景之一的鵝池春水所在地,后遭兵燹地震,現存遺址5.86畝,依然可辨當年之繁盛,1999年被批准為蓮池寺佛教場所,廟會文化日盛。
黃帝冢
黃帝冢位於正寧縣五頃原與二頃原結合的斜坡彎道的峴子處,古冢三面臨谷,一峰聳起,高10~60米,冢西半部現修水平梯田18階,每階1~3米,階面寬1~2米,上植核桃樹近千棵。冢頂部原呈長方覆斗形,現為橢圓形,南北長約70米,東西寬約30米,面積1500~1800平方米。

代表人物


正寧縣著名人物有:鞏焴景清趙邦清、于志寧、范錫篆李直何炳正、張清益、曹漢三趙元貞王希聖趙鐵娃王修功等。

獲得榮譽


2019年7月,被列入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名單。
2020年6月30日,入選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