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邊城

鎮邊城

鎮邊城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石頭城:城牆是石頭砌的,房子是石頭築的,街道是石頭鋪的。鎮邊城內分三街六巷七十二衚衕,南北為街,東西為巷,無論街巷,還是衚衕均是就地取材,用石頭鋪就。鎮邊古城應有古廟12或13座。分別是老爺廟、壽星廟、庵廟、城隍廟、山神廟、娘娘廟大佛寺、龍王廟、真王廟、火神廟、魁星廟,一共11座古廟,但還有一、二座老鄉再也想不出。

地理


鎮邊城位於長城內側,懷來與北京昌平交界處,與長峪城、白羊溝並稱北京邊關三城。

建築風格


鎮邊城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石頭城:城牆是石頭砌的,房子是石頭築的,街道是石頭鋪的。石頭成了這座古城生命元素的主要構件,長長的條石,細細的碎石,玲瓏的卵石,一應俱全。鎮邊城內分三街六巷七十二衚衕,南北為街,東西為巷,無論街巷,還是衚衕均是就地取材,用石頭鋪就。房屋原來基本是四合院,大部分為石頭砌成,只有在特別顯眼的地方或需要修飾的地方才用青磚砌成;城中間有一座鐘鼓樓,有12座寺廟,現在能看到的只有大佛寺,寺里的蒼松雖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仍然鬱鬱蔥蔥、遮天蔽日。可惜這些古廟都毀於"瘋狂"的"文革"之年。現存的廟中老爺廟保存較完好。老爺廟也即關帝廟,位於南門東側三株古槐樹之北。據說在老爺廟門前,原一座牌坊,牌坊的正面是"鎮邊城"三個,背面是"忠義坊"三個字。廟的主殿尚存,雖然內部堆滿了雜物,但古色的立柱和斗拱,還可看出當年的精緻。老爺廟尚存一塊石碑立於南門的大槐樹下。石碑背面為記錄了捐贈者的姓名,可惜碑的正面字跡模糊無法辨認。城中有一戲台已經300多年了,現在樑上的彩繪仍依稀可辨。城中居民大都是守邊將士的後裔,來自四面八方,經幾百年的光陰荏苒,習俗早就趨於一致。

歷史


南口戰役鎮邊城-水頭突破點
南口戰役鎮邊城-水頭突破點
說鎮邊城,就不能不提明長城。明成祖遷都北京后,京西北因靠近蒙古各部,常常遭到侵擾。事實上,鎮邊城之前,因有許多西北—東南方向的峽谷,自古就是游牧民族南下進攻中原的主要通道。明代因為深受這些部落的掠奪之苦,便在這些峽谷中修建了大量的防禦設施,疊迭不窮的山巒上堡壘、關城烽火台、邊牆錯綜複雜,烽火台更是一直穿山而出,直達官廳水庫附近的懷來盆地。當時,北京段長城大部歸屬薊鎮管轄,而鎮邊城正是薊鎮長城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畿輔通志》卷五十七中有記載:“長城嶺,在州西少南(指昌平州)。嶺上有方堞遺址,傳是秦皇所築。有泉曰馬跑。又西三里有了思台。下台西又十里,皆峻岭也。曰灰嶺者,險倍於長城,石如蛤粉。下山有城,是鎮邊之廢邑。又西十里有城,是曰鎮邊。兩旁皆山圍之……”又卷六十七載:“鎮邊路城,在州西一百里(指昌平州),接宛平縣界。明正德十五年築,東西跨山,周三里,門二。設守御千戶所。后又增築城於其西,曰鎮邊新城,門三。本朝順治初設參將駐守,后改設都司。舊城已廢。康熙六年,千總鄭俊、都司胡壇捐資修建。今設外委駐守。城有鎮邊倉……”鎮邊舊城,橫跨溝谷而建,結果山洪暴發,舊城首當其衝,終被廢棄。今天我們看到的鎮邊城就是所謂的鎮邊新城。鎮邊城,建於明萬曆年間。顧名思義,是一座鎮守邊防的軍事小城。鎮邊城西南是巍峨秀挺的筆架山,筆架山最高峰1445米。山北屬懷來,山南就是北京,可見當年鎮戍邊城扼守京畿的重要性。鎮邊城城牆由大塊堅固的山石砌成,圍城堅固,城高4.2米(現高3米),為一石頭城。為遷就地形,東部城牆北偏西18度。城開東、南、北三門,三個城門都是對扇木門,南北城門原都有瓮城。北門內側門券尚在,南門已經消失,僅存留三棵同年的老槐樹。東城中間有一座5米寬的磚拱城門,城門上方有一匾額上書“鎮邊城”三個大字(這塊匾額原來在南城門,因南門被毀才移到這裡)。城北門處原有一贔屓馱碑,記載建城年代事略。城南門處原有一牌坊,工藝精美,用料講究。城西北角、西南角和東門正對的西城牆上有三個角樓。
在現代歷史上鎮邊城也書寫過輝煌:這裡是懷來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建立的地方;1937年8月,國民黨軍隊曾與日軍在此激戰,據說現在城牆上還有當時留下的彈孔。
1563年,薊鎮東起山海關,西至鎮邊城居庸關南約2.1千米,分為10路,前7路為薊鎮舊屬,第八至第十路為黃花鎮、居庸關、鎮邊城。這樣,昌平鎮的防禦區段俱併入薊鎮。
1568年,戚繼光以左都督總理薊遼昌保練兵事務,節制四鎮兼薊鎮總兵官,又把10路分12路,這樣薊鎮西部邊界至鎮邊城也是正確的。
至於戚繼光自己說“左山海,右居庸”是說明薊鎮的重要,左控山海雄關,西扼居庸要塞,並非具體表述鎮防邊界,即使是表述鎮防邊界也可以,因為鎮邊城屬於居庸關的防禦體系。
明朝的九邊重鎮具體是指的這幾個地方
遼東鎮
總兵初駐廣寧(今遼寧北鎮市),隆慶后冬季駐東寧衛(今遼寧遼陽市)。管轄的長城東起丹東市寬甸縣虎山南麓的鴨綠江畔,西至山海關北錐子山,全長970餘公里。
薊州鎮
總兵初駐桃林口,后移遷安寺子峪(也稱獅子峪),天順年又移三屯營(今河北遷西縣境內)。管轄的長城最初東起山海關,西至鎮邊城(原名灰嶺口),自增設昌平鎮后,西改至慕田峪(今北京懷柔區境)。管轄的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慕田峪,全長880餘公里。
總兵駐宣府衛(今河北張家口市宣化縣)。管轄的長城東起慕田峪渤海所和四海治所分界處,西至西陽河(今河北懷安縣境),全長510多公里。
大同鎮
總兵駐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管轄的長城東起鎮口台(今山西天鎮縣東北),西至鴉角山(今內蒙古清水河縣口子村東山),全長330多公里。
太原鎮
總兵初駐偏頭關(今山西偏關縣),后移駐寧武所(今山西寧武縣)。管轄的長城西起河曲(今山西河曲縣舊縣城)的黃河岸邊,經偏關、老營堡、寧武關雁門關平型關,東至太行山嶺之真保鎮長城,全長800多公里。因該鎮在大同、宣府兩鎮長城的內側(南邊),故又稱為內長城,而偏頭、寧武、雁門三關也就合稱為內長城的“外三關”,在東邊的薊州鎮與真保鎮的居庸、紫荊、倒馬三關就為“內三關”。山西鎮長城城牆多為沉重大石。
總兵初駐綏德州(今陝西綏德縣),成化以後移治榆林衛(今陝西榆林市)。管轄長城東起黃甫川堡(今陝西府谷縣黃甫鄉),西至花馬池(今寧夏鹽池縣),全長880多公里,在大邊南側另有“二邊”,東起黃河西岸(今陝西府谷縣牆頭鄉),曲折迂迴,西至寧邊營(今陝西省定邊縣)與大邊牆相接。延綏鎮長城遺跡多被積沙掩埋,局部地段被推平做了公路,尚有夯土墩台存在。
總兵駐寧夏衛(今寧夏銀川市)。管轄長城東起花馬池,西至寧夏中衛喜鵲溝黃河北岸(今寧夏中衛市西南),全長約1000公里。寧夏鎮長城遺跡大部分埋於流沙之中,僅賀蘭山段石砌城垣有斷續殘存,並保存一段因斷層地震活動而造成的錯位現象。
總兵駐固原州(今寧夏固原市)。管轄長城為東起延綏鎮饒陽水堡西界,西達蘭州、臨洮,全長約500公里。明後期改線重建,西北抵紅水堡西境與甘肅鎮松山新邊分界。固原鎮長城遺跡除景泰縣境的“松山新邊”保存較完整外,其餘地段城牆圮坍嚴重,僅保存夯土。
總兵駐甘州衛(今甘肅張掖市)。管轄長城東南起自今蘭州黃河北岸,西北至嘉峪關討賴河一帶,全長約800公里。甘肅鎮長城遺跡,雖經風沙剝蝕堆埋,仍大段保持連貫的牆體,在山丹境內還保存著一段兩條間距10餘米的平行牆體。
昌平鎮
總兵駐昌平(今北京昌平區)。管轄的長城是從原薊州鎮防區劃出的渤海所、黃花鎮、居庸關、白羊口、長峪城、橫嶺口、鎮邊城諸城堡長城線,其東北起於慕田峪關東界,西至紫荊關,全長230公里。
真保鎮
總兵駐保定,管轄的長城北起紫荊關,經倒馬關、龍泉關娘子關、南至故關,全長390公里
1《西關志·居庸卷》說:“長城嶺在居庸關西南一百零五里馬跑泉西,離鎮邊城一十五里,相傳秦始皇所建。”
2《日下舊聞考》2157頁引《薊邱集》:“北山上平衍,西五里有嶺曰長城,微有古堞剝蝕,傳是秦皇之址,有泉出焉,曰馬跑。”
3《長安客話》134頁:“鎮邊城東南十八盤西五里許有嶺焉,曰長城,其巔瓦礫縱橫,微有雉堞,剝落沆莽(沆莽,廣大貌),是為秦皇之址。”
4新編《昌平縣誌》850頁載,燕長城位於流村、老峪溝、高崖口三鄉西山,南北長60餘里,現在遺址殘高1·5米,寛2米。同書《文物古迹分布圖》則標為北齊長城。《昌平文物探尋》說:“古長城,位於昌平區流村鎮馬刨泉村。北起高樓(原名皇龍院,亦稱黃鹿院),北山樑連接在明重建的八達嶺長城上,南經禾子澗鍋頂山、老峪溝村南山鰲魚嶺,折向南至馬刨泉的北祁嶺,再南出昌平區界至門頭溝區大村東山。”本人認為燕長城從懷來進入延慶,不經過昌平。上述長城正是長城嶺的秦長城,後來為北齊所利用,往北直走向延慶縣幫水峪村海拔1239米的清水頂。
長城專家卻說,燕、秦長城不經過北京延慶,而在延慶以北300里河北赤城縣獨石口、灤河上游一帶,沒有文獻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