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吹笛的結果 展開

吹笛

唐代杜甫詩作

《吹笛》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約作於唐代宗大曆元年(766)杜甫由夔州移寓西閣時,是一首即景抒懷之作。全詩善用烘雲托月之法,由聞笛入手,多方鋪墊,反覆渲染,逐層推進,沉鬱頓挫。

作品賞析


整體賞析

首聯扣題起興,由聽到吹笛聲而引發感懷。秋山靜寂,皓月懸空,清風蕭瑟,橫笛數聲,牽動萬千愁思。《風俗通》說:“笛,滌也,所以滌邪穢,納之雅正也。”在山水、羈旅詩中,笛有著廣泛的表情達意的動能,最常見的是牽引懷鄉的情愫。又《樂府雜錄》載:笛者,羌樂也。古笛曲廣為流傳的有《落梅花》、《折楊柳》、《關山月》等,皆為思鄉之作。月明風清的秋夜,本是適於親人故友歡會的良辰美景,而今夜,這凄惻哀傷、聲聲徹耳的“斷腸聲”,卻只能使人更感寥落、凄清了。“誰家”兩字,以問語寫聽者“我”的感受,情味悠遠。“巧作”一詞,是言吹笛之人吹奏技巧的高妙,似乎把“我”的滿懷鄉愁,都淋漓盡致地宣洩出來了。這一設問陡起波瀾,借他人之笛音寫自己之鄉思,極具共鳴感。
頷聯緊承首句之“風”“月”二字寫,虛實相生。一寫聲象,“律呂相和切”照應上句的“巧”字,寫笛音之悠揚宛轉,這是寫實;一寫景象,“月傍關山”,寫明月映照關山的圖景,詩人在纏綿悱惻的笛音中神遊萬里關山,思緒如同這澄澈如水的月光漫漶開去,這是虛寫。“律呂”又作“呂律”,中國古代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的六個管稱“律”,成偶數的六個管稱“呂”,總稱“六呂”、“六律”,簡稱“律呂”。此處代指柔婉、和諧的笛音。“幾處明”三字下得奇巧,“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月照關山,自有明暗、濃淡之別;而以“幾處”問之,實則是人心的悲喜甘苦之反映。
頸聯由“關山”二字再次衍發聯想。上句遙想當此中宵月明之際,胡騎行軍北歸的場景;下句是寫詩人聽了這笛曲之後,萌生出南行的願望。上下對仗工穩,由遠及近,以胡人之北歸來映襯“我”的思鄉之切。明朝李東陽的《麓堂詩話》說這兩句“清絕”,主要是就此聯意境的清幽、窈眇而言的。在古詩中,月色、笛聲、江南常連綴一起,表達幽怨的鄉思之情。如唐代詩人李益的《春夜聞笛》:“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尾聯道出全詩主旨,“故園楊柳今搖落”是客居異鄉的詩人對“故園”風景的懸揣,想必在如此蕭瑟的清秋時節,楊柳早已枯黃、零落了;可是“我”,還不能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這是以楊柳之衰映襯自己的遲暮之悲。結句以反問收束,如何在憂愁的煎熬中度此餘生呢?這一自問,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全詩善用烘雲托月之法,由聞笛入手,多方鋪墊,反覆渲染,逐層推進,沉鬱頓挫。誠如清·吳喬《答萬季墅詩問》之謂:“……前六句皆興,末二句方是賦,意只在‘故園愁'三字耳。”值得注意的是,此詩多用問句,或興感、或寫景、或抒情,將鄉愁國憂與感時傷世之情表達得尤為酣暢。

名家點評

《瀛奎律髓》:
慷慨悲怨,自是一種風味。李太白謂“江城五月落梅花”,此亦以指《楊柳》,蓋笛中有此二曲也。
《唐詩訓解》:
出“風月”二字,分應首句。見其聲能斷腸,應第二句。“愁中”字亦與“斷腸”相應。
杜臆》:
何大復云:“此詩起結皆可作唐人絕唱,而末出一聯其可恨。”余謂引劉琨、馬援事以形容其聲之悲,有何可恨?且使事融洽,妙甚。三、四頂“風月”來,五、六頂“斷腸”來。束語說到自家;而“楊柳搖落”亦根“秋風”,“愁中”亦根“斷腸”,此章乃詩律之最細者。
《瀛奎律髓匯評》:
查慎行:五、六虛處傳神。紀昀云:“風”、“月”分承,法本雲卿《龍池》篇。五、六妙切時事,不比“昆體”之排比故實。純以風調勝,在杜集又是一格,故前人疑非杜公作。許印芳:“風”“月”分承,不為復。“山”字、“中”字俱犯復。
杜詩詳註》:
蔣一梅曰:絕大手筆,聲律極細,然有對意不對詞、對詞不對意者。
《圍爐詩話》:
少陵七律,有一氣直下,如“劍外忽傳收薊北”者;又有前六句皆是興,末二句方是賦,如《吹笛》詩,通篇正意只在“故園愁”三字耳。說者謂首句“風月”二字立眼目,次聯應之,名為“二字格”,盲矣!“風月”是笛上之賓,於懷鄉主意隔兩層也。
《唐宋詩醇》:
吞吐含芳,安詳合度,極頓挫之妙,而高雅絕人。明人何景明七律全本此種,千載而下,固有合續弦膠者也。
《增訂評註唐詩正聲》:
郭(濬)云:句句凄遠,詠物絕唱。
《讀杜心解》:
三、四,分承風月,以申“巧作”……五、六,用古而印合寇亂,而“北走”、“南征”,又即“斷腸”之一證也。七、八,翻古而感切家鄉,而“搖落”、“盡生”,卻與“秋”字為呼應也。句句詠物,筆筆寫意,格法又出一奇。“卻盡生”似拙。
杜詩鏡銓》:
此詩句句詠物,筆筆寫意,用巧而不覺,斯為大家。
《杜詩集評》:
李因篤云:氣機流利,聲韻壯涼,末二句更自悠然。吳農祥云:時有拙處,不礙大體。
清吳喬《答萬季墅詩問》評:“前六句皆興,末二句方是賦,意只在‘故園愁'三字耳。”

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於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杜甫由夔州移寓西閣時,是一首即景抒懷之作。黃鶴註:梁權道編在大曆元年。按詩云“胡騎中宵堪北走,”當指吐蕃而言。《通鑒》:永泰元年,吐蕃與回紇入寇,子儀免胄釋甲,投槍而進,回紇酋長皆下馬羅拜,再成和約。吐蕃聞之,夜引兵遁去。即此事也。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